基于内在关系发现谈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十年前的课程改革提出科学探究以来,无论是将其作为学习内容,还是将其作为学习方式,其对高中物理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十年间,包括物理课程标准在内的各学科课标,都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其中不乏关于科学探究的一些争论,从笔者一个普通教师的视角来看,其中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会不会让学生变成科学探究各环节之下的依葫芦画瓢.而不少事实恰恰是证明了这一点的,即不少科学探究的课堂正是按照科学探究的各环节而来的,即使其中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各环节的详略作了调整,但仍然看得出明显的按科学探究的步骤亦步亦趋的情形.笔者以为这给批评科学探究者提供了口实.
  笔者以为,科学探究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其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是巨大的,其让学生在高中物理知识学习中更多地接近了科学的本质,能够让学生在具有探究意味的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认识到科学规律的来之不易.但需要强调的是,科学探究的关键不在于程式化的操作,而在于基于物理内在关系的发现,这才是科学探究之本.
  1为什么说关系的发现是科学探究之本
  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采用探究式教学的,一般都是一些具有某种重要性,能够促进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理解物理方法、渗透物理发现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选择这些内容并充分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思路.基于拙作开头的分析,笔者此处重点谈一个内容,即为什么说关系的发现才是科学探究之本.
  梳理科学探究的几个重要环节可以发现,无论是一开始问题的提出,还是猜想与设计,还是实验的设计与完成,都离不开基本的物理关系的发现.尤其是问题的提出与猜想环节,这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开端,当猜想结束之后,往往意味着科学探究的思维性工作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那么,问题是怎样被提出的呢?猜想又是怎样发生的呢?跟随着这两个问题去思考,结合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心理活动,会发现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并寻找其中的不足,才是问题提出的关键.而基于原有知识寻找新的不足,其实正是学生对已有的物理知识去梳理进而产生失衡的过程,这正是逻辑关系的一种体现;而猜想环节实际上也是在问题的驱动之下,学生根据大脑中已有的物理知识去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一种预测的过程,这种预测显然又是一种关系的发现过程,只是这种发现未经实验验证,因而称之为猜想罢了.即使是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稍加梳理也会发现,没有一种关系的梳理,实验的原理发现、器材的选择、步骤的设计仍然是不可能出现的,只有上下逻辑关系统一,才是科学的实验步骤.
  因此,真正的科学探究一定是基于一种关系的,这种关系指的自然是物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发现其实正是物理思维能力与物理方法的体现,这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与学习策略是相关的;一个学习者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思路,其实与学习者自身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是默会的关系,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则是非智力因素.于是又可以发现,一种物理关系的背后往往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
  2基于关系发现的科学探究实例及分析
  基于物理内在关系的发现去实施科学探究,会发现探究式教学所强调的若干个环节往往都会自然呈现.其中的关键,则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笔者现以“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对基于关系发现的科学探究式教学的理解.
  第一步,通过关系的梳理,尽量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笔者的设计是这样的:此处应让学生认识到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存在着联系,这一点并不容易,无论是学生在初中物理中建立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还是前面已经学过的移动电荷在匀强电场中受电场力做功,都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的认知会一定程度上失衡,因为他们自然会想到: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第二步,引导学生猜想.这个时候在注意,如果忽视了关系发现,学生的猜想实际上是无意义的,因为学生如果没有发现关系的意识,那所谓的猜想只能是胡思乱想,这是常规探究式教学的通病.因此笔者在此教学中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发现“电场力做功”是搭建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的桥梁,于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匀强电场为例,然后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某点沿电场线的方向移动到另一点,然后计算电场力对点电荷的做功情况.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需要建立定量关系,因此电场强度设为E,电量设为q等通常都是教师主动讲授的内容,就有可能成为学生自主的需要.而寻求电场力做功W与基于功能关系得出的W=qU,也成为学生在关系发现中的一种自觉思维活动.这种关系一旦被发现,那U=Ed关系的发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此关系的证实一般不需要通过实验来证实,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以上关系的发现去设计实验,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此不赘述.
  3教学反思
  需要说明的是,科学探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一定非得是“大部头”的动作,不一定非得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因为那样确实会造成效率低下的情形.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寻找相对较小的知识点,进行科学探究意识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探究教学更现实的选择,这也是当前“学习进阶”研究的重点内涵.
  说科学探究要基于一种关系发现,其实是遵循了物理教学的基本规律.高中物理内容繁杂,如果不从中寻找并梳理出清晰的关系,真正的科学探究是难以发生的,而物理关系的发现,其又在于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或明或暗地呈现这种关系,并引导学生去发现这种关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引导”,引导意味着不是明确地呈现这种关系,而是提供条件让学生去发现这种关系.翻开物理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关系的发现,既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所在,也是物理知识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当前的物理教材有时不能清晰地呈现物理发展的特点,但物理知识的承前启后关系却是异常明确的,基于物理关系而不拘泥于历史去发现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是班级授课制下科学探究的王道.
其他文献
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其接触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尚保持相对静止时,彼此作用着阻碍相对滑动的力;静摩擦力与一般约束反力不同,它并不随外力的增大而无限制地增大,当外力的大小达到一定数值时,物体处于将要滑动,但又未开始滑动的临界状态,此时,只要外力再大一点,物体就开始滑动,当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即为最大静摩擦力;且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期刊
若将生活看作一架天平,人文、科学分处两端,各有各的重要意义.简单概括,先进的科学也罢,高尚的人文也罢,一切都是为了人类灿烂的明天.rn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铁犁牛耕的推广,到
期刊
在教科版必修二的53页中对于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有这样一段描述:“人造卫星进入地面附近轨道,如果它发射时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它仍将绕地球运转,但这时运动的轨道不再是一个圆,而是偏心率不同的椭圆.”为什么是椭圆呢?笔者陷入深深的思考.下面是笔者的证明过程,望前辈指点.
期刊
高考物理试题的解答离不开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高考五大能力之一.该能力是指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求解.试题求解中比较常见的数学问题就是求物理现象中的极值问题.有的极值问题通过物理情景分析,容易求解;有的极值问题需要建立物理量的函数关系,通过函数求极值的方法得出物理结论.
期刊
1问题的提出  江苏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提出要把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并列举了要求考查的五个方面的能力,其中第四个方面是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即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数学的特点、规律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做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得出物理结论.能够根据物理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所给的条件,恰当的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等形式和方法进行分析、表达.能
期刊
英语姓的来源十分复杂,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由地名或地貌变成的姓英美人半数以上的姓都由此而来。1.来自地名本身的姓名。London,Middleton(Milton),Washington,Kingstiom
近几年无论是在高考中还是在竞赛中利用微元法进行解答的题目出现的几率在增大,有的老师可能说这些问题可以用高等数学中的积分进行求解.但是在各地区的数学教学中积分不是作为必修的知识点,有的地区不进行积分的教学的.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还是应该多注重“微元”这种思维方式的教学,“微元”法是指在处理问题时,从对事物的极小部分(微元)分析入手,达到解决事物整体的方法.这是一种深刻的思维方法,是先分
期刊
中学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了,通过参与教学视导、校本研究和对优质课展评的指导等一系列活动了解到老师们的实际教学情况,比较令人失望.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与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们所了解的情况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中学教育学校在工作汇报上说的跟实际做的常常不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学教育研究者和中学教育管理者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都归罪于高考与高校招生,只要高考和高校招生改了,这种情况就会改变.
期刊
新课程改革推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但很多课都侧重于形式或模式探索,出现了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倾向,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物理教学效率,笔者就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1有效整合的概念界定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创设、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理论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