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的政协委员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0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士杰的办公室有一个大书柜,书柜里分门别类地码放着各种书籍。其中一格,绯红一片,醒目异常,站在书架前的人常常不禁侧目。那些书是李士杰多年写作的丰硕成果,有剧本《神人天宝》《遁入空门的人》《京武春秋》等,还有长篇小说《非爱不可》。当然,最醒目的还是那些红封皮的书,都是关于政协委员的故事。例如报告文学,《政协委员建言选录》《聚焦政协委员》《聚焦学员生活》《政协委员和他们的提案》等,还有一本长篇纪实小说《政协委员》。我掰着手指算了一下,加上李士杰办公桌上即将出版的新书《践行北京精神的政协委员》,李士杰撰写宣传过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已有200多人了。
  翻开即将出版的样书,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沈宝昌在“序”里这样写道:“我对士杰委员热心宣传委员、代表的义举表示赞赏和支持。我对士杰委员利用业余时间千方百计地宣传委员、代表的政治热情,表示深深的敬意……”我忽然想起李士杰的雅号——委员作家。暗里觉得这雅号起得巧妙双关:既可说作家本人是一位政协委员,也可说这位作家以写政协委员闻名于天下。进而想到这位笔下委员如云的委员,今日终于可以停笔作一回被访人,而我即将采访他,一种使命感、责任感便油然而生。
  知青群体中的“七十三行”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李士杰当知青的时候就有个绰号叫“七十三行”,这比三头六臂、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还多了一招。他不仅会理发,能写文章,还会木工、瓦工、蹬缝纫机补衣裳……最神的是,他居然能用锯树的油锯改装成一辆摩托车,他当年的“荒友”吴涛到现在对我说起来还兴奋不已。
  而李士杰成为作家的原始动力竟然是——多赚稿费为知青改善生活。1967年,李士杰像所有的北京知青一样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并在天安门前“宣誓”到农村当一名农民。为了改善农村艰苦的生活,他养过鸡、养过兔儿,一到逢年过节就杀鸡烹兔,与众知青齐享“共产主义”。然而没多久,他就遭到了批判,“革委会”要割他的“资本主义尾巴”,不让他养鸡、养兔,他就无法到集市上用鸡、兔换米和面;断了养鸡、养兔的“财路”,也就无法再为知青们改善生活了。苦闷了好几天之后的一天清晨,广播里传来毛泽东主席用自己的稿费援助知青家长李庆霖的消息。“我也能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挣稿费为人民服务呀!” 1968年起,李士杰开始了文学创作,以“春蕾”的笔名给报纸杂志投稿,他撰写的四幕话剧《成长》、独幕话剧《一滴水》、相声《树新风》等作品的稿费,都为知青换了“吃喝”,为大家改善了生活。而正是这段经历,为他今后的作家生涯奠定了基础。
  “好管闲事”的人大代表
  自1967年,李士杰当知青、工人、海关关员、人民警察,至后来到杂志社当社长助理,一路走来,李士杰最终来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高级记者。同时担任兼职的北京市政协委员、朝阳区人大代表。
  2009年5月18日,刚一上班,隶属于国家民委的民族团结杂志社领导就收到了朝阳区小红门街道恋日绿岛社区唐主任代表全体居民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旗上绣着:“沐国恩谱和谐实至名归,传民情达民意人大代表”。前不久,他们还收到了朝阳区朝外街道三丰里社区党委崔书记代表全体居民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情系社区居民,关爱社区建设”。
  其实,这样的情景经常发生。那时候李士杰的办公室里不仅有北京选民们送来的锦旗,还有来自外地群众的。2008年年初,天津塘沽区一对农民夫妇为李代表送来了“人民代表为人民,为民排忧办实事”的锦旗和感谢信。
  信中说,“我们17岁的儿子于(2007年)10月30日走失,到11月6日时我们夫妇都快急疯了。11月5日,家里收到他从北京宣武区一个公用电话亭打来的电话,让我们将5000元汇到江苏的一个私人账户里。我们到北京报案,但北京的公安部门让我们回天津报案,天津的公安部门又让我们到北京报案。焦急之时,我们冒昧地找到了素不相识的热心人李代表。李代表得知情况后,立即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我们,并同宣武区公安局刑警一起守了一夜,于11月8日清晨把我儿子从大海中‘捞’了出来。”李士杰解释说,其实这对夫妇的儿子陷入了传销组织,幸亏解救及时,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事实上,这类“闲事”李士杰完全可以不管,但他说:“只要能多为别人做一点事,我就很高兴。”
  “爱挑刺”的明星委员
  李士杰担任政协委员因为提案多、发言多,获得的掌声多、锦旗多,所以有个雅号——明星委员,同时也被有些人称为“爱挑刺”的委员。所谓“爱挑刺”,实际上是说,李士杰作为委员一贯认真履职,仗义执言。
  2009年年底,北京市水价听证会现场,身着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脖子上围着大红色围巾的李士杰委员尽管身体不适,但依然坚持带病参加了听证会。
  “我想说的是不同意见。”在一连串支持调价的声音下,李士杰的反对之声立刻让全场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李士杰表示,自己在听证会前,走访了平谷、怀柔、通州的居民,走访了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和专家,走访了朝阳区最贫困的街道,走访了麦子店街道国际化社区,综合了有钱人和没钱人的意见。“我虽然是山东人,但是从小在北京长大。北京的老百姓非常注意节约用水,如果只是单纯地提高水价,那么打击的是节约用水的人,而浪费水的人反而没有得到惩治。因此我不同意这两个方案中的任何一个。”
  发言人5分钟的发言时间早就过了,但李士杰的话音仍然在会场中响起,整个会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打断他。
  除了在涨声一片的水价听证会上仗义执言,李士杰作为政协委员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提案。例如,2008年他提出《对法官、检察官、警察办错案实行终身问责》的提案,尤其是他在2009年提出的《城市绿化要多种树、少种草》中强调单位和个人要节约用水,要多建设蓄水池,既抗旱,又抗洪,使我们北京这个缺水的城市环境能够良性循环,树下既可以停放车辆实现惠民,又解决城市绿化问题。这个提案得到众多政协委员的支持和附议。   他说:“温总理说过‘有法不依,不如无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执法违法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我的职责就是反映社情民意,促进法制建设。
  关注养老问题,成立宜居协会
  年过六旬的李士杰本来到了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时候,可他是个充满热情、闲不住的“永动机”。主要原因是他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朝阳区人大代表,他肩上还有担子,心里始终有撇不下的责任。最近几年,一些群众常向李士杰反映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早已引起李士杰的关注,并为此问题撰写过多次提案。“就拿我来说,上有89岁的老母亲,自己也马上面临养老的问题。”李士杰语重心长地说,“现今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超过两亿。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解决老龄化的问题,迫在眉睫。”
  在李士杰看来:“现实,政府在‘养老’上做的还不尽如人意,民间在‘养老’上贡献的力量又微乎其微。”为了帮政府多分一点忧,为了给老百姓多办一点事,李士杰和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量,最后决定成立一个有关“养老”的民间团体——北京老年宜居文化协会。
  李士杰希望协会的专家、学者能够通过协会创办的论文集和《养老》杂志这个平台,引发不同的观点,百家争鸣,进行争论、辩解,从理论上对养老问题首先“破题”,希望会员对“9064”养老模式进行实践。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
  他认为副会长马仲良教授提出的“时间储蓄”方式应该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水平,鼓励会员们践行。因为善有善报的“时间储蓄”方式,符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理念。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协会成立后,李士杰和协会的部分会员去大屯、潘家园、朝外等街道的托老所作了调研,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很多街道原有的托老所因为资金问题早已关门歇业,勉强维持的托老所硬件设施不够完备。像潘家园街道的托老所,因为历史原因被安排在楼房的三层,托老所老人上下楼多有不便。还有的小区由于开发商改变了配套设施的用途,将规划中的托老所“变成”了公司。李士杰说,这些问题协会都已逐一记录在案,先通过协会的专家从理论上替政府想出办法,再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后向有关部门反映,通过协调,争取把问题解决。
  2012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7月2日,有一支14人的队伍从韩国出发,专程来北京访问、调研。这些人来自韩国老人协会,此次调研,就是想看看北京的养老机构是怎么养老的。这些韩国朋友找到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希望通过他们在北京找一家有关养老的民间协会,协助他们进行调研。在北京,有关养老的协会本就凤毛麟角,而且还得是民间的。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发现,最后只有李士杰创办的北京老年宜居文化协会符合要求。于是,他们找到李士杰,希望他的协会能接待一下这些韩国朋友。李士杰爽快地答应了,他和协会的同事们陪同韩国朋友们边调研、边交流。韩国朋友的调研工作做得十分认真,调研时他们发现:虽然他们看到的北京的部分托老所的硬件设备还有待提高,但托老所里的老人们的微笑很真实,话语很实在。显然,老人们对现在的生活是心满意足的。
  调研结束后,韩国朋友对李士杰十分感激,他们邀请李士杰参加明年在韩国举办的“世界老年宜居大会”,李士杰欣然接受邀请。
  采访最后,李士杰对我说:“社区托老所和居家养老都适合我们中国的国情,我们准备把协会的党员组织起来,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我们准备在社区建设一些小规模、多功能的托老所,我们要把自己的杂志办好,我们要培训许许多多持证上岗、有文化的养老服务员,我们还要培养更多的“时间储蓄”的养老志愿者,但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离不开政府更加‘给力’的扶持。”
  李士杰说起养老的话题,滔滔不绝,他显然为此倾注了很多。不管是当年知青群体中的“七十三行”,还是热心的李代表、仗义执言的李委员,抑或如今为老年宜居事业鞠躬尽瘁的李会长——我始终能从他身上感到一种不倦的热情——如同火焰一般炙热地燃烧着,这火焰给人温暖,也给人能量。我因此笃信,北京的养老事业会因李士杰和他的协会,越来越好。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
其他文献
《风雨同仁堂》剧组成立后,剧中主要角色基本都定下来,只是乐八爷尚未确定。领导找到刘建元谈话,希望他来饰演这个角色。作为国家一级演员、铜锤花脸,刘建元以往大多时候都在演出《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赤桑镇》《遇后龙袍》等这类剧目,像这样的角色接不接,他还真有些犹豫不决。但是,刘建元一向对创演新人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带着对乐八爷这个人物的神秘感和好奇心,他最终欣然走进了剧组。  一、把握典型人物的典型性
期刊
双城——由一部电视剧而产生的新词,其意更多的在于生活在两个城市的人们之间所发生的诸多故事,而由这个故事所引发的异地婚姻、异地文化交融等社会现象,更引起了无数观众的“通感”效应。然而京城中的子民或可称为“土著”们,你有没有发现,你并不需要找到另外一个“城”,你其实早就陷入在“双城”的生活里……  “北京沦陷”“北京颠覆”……或许出自众多北京原住民之口的这些词显得过于偏激,然而从另一侧面则反映出了一种
期刊
“洋兵肆虐大栅栏,同仁堂上火冲天。火中拼死抢老匾,避难远走妙峰山。闻听东家把城还,宏亭匆匆赶下山。完璧归赵了夙愿,救民济世匾高悬。”  这是叶金援在京剧《风雨同仁堂》中,饰演张宏亭道出的头四句戏词,也道出了张宏亭与同仁堂老匾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开场,硝烟四起,张宏亭于熊熊烈火中抢救老匾,次后长途跋涉,护匾送匾,使老匾得以合浦还珠。可以说,有了张宏亭,才有了失而复得的老匾,以致有了后来同仁堂资金筹措
期刊
民以食为天。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觅食”是饮食文化中一大境界。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与读者一起“猎艳”京城美食。店不在大小,有“绝色”菜品足矣。发现是一种喜悦,品评更是快慰之事。在这里,我们将一起见证餐饮行业创业的艰辛与诀窍,一起品评美食,畅谈生活。  我们将每期介绍一家京城特色餐饮店铺,在采访店家的同时由杂志社与热心读者组成的“北京纪事美食品评团”将参与品评该店家的招牌菜,并在杂志中详细
期刊
马磊离家参军已经9个月了。部队为了磨合新人的脾性、塑造坚韧的精神,训练乏味而艰苦。通常,新兵除了训练不兼任其他职务,但马磊的勤奋进取赢得了长官的认可,作为奖励,把他调配到炊事班工作。这可是名副其实的“肥差”。  接到儿子报告“喜讯”的电话,马志敏特意关注了儿子的语气,以此判断他的精神状态。“他高兴还是失落我能听出来,要是失落了,他一准说,‘妈,我觉得特没意思……’高兴了,‘妈!’语调都上扬。那次来
期刊
王大观是我爸爸的亲舅舅,我叫他老舅爷。  这篇文字,不是画家介绍,也算不上画作赏析。只论丹青,我是个棒槌,说不出什么门道;画家生平,我叨叨念念诸公也不准想听——只好就当聊天吧,不权威,甚至都不全面,只是我童年时记忆的剪影,黑白画面,对焦还都不甚清晰。  记忆中的老舅爷——高瘦,黝黑,眉浓如墨,悬针破印,法令深沉,看着总是严肃而且满怀心事。老舅爷平时很忙,孩子们似乎只有在每年拜年那天,会在他家聚齐。
期刊
在老旦这个行当发展过程中,老旦名家李多奎先生可谓功不可没。李多奎早年拜罗福山、谢宝云、龚云甫为师,兼取三家之长,结合自己的条件,注意声韵古朴大方,苍秀挺拔,韵味醇厚,创立了老旦新腔,世称李派。李派是继龚派后老旦的又一个高峰,李派的辉煌铸就了老旦行当的辉煌。如今,诸多老旦名家皆宗李派,李派艺术薪火相传,魅力生生不息。  记得2012年看《杨七娘》这出新编历史剧,佘太君一登台就气场十足。眼观该演员行立
期刊
李师傅,李福昌,55岁,在粉房琉璃街47号自家门前摆理发摊。“当时也没想这么长远。”可自打开始给人们理发,李福昌就再也没闲下来过。“从1992年开始,这一理就快满20年了。”  从1992年至今,物价翻了不知多少番,李师傅理发却一直维持着“老百姓水平”。“前年元旦从3块钱涨到4块钱。3块钱也是一年。最早1992年的时候1块5,后来涨2块、2块5,就这1块钱的涨幅,一直干了17年!”李师傅说只要粉房
期刊
麻辣烫曾经风行于北京城市的街头。豆皮儿、木耳、猪血块、带杆的菜蔬——但凡能穿上那根细竹签杵进辣汤里煮的东西,皆可数串儿售予路人。汤盛于一敞口扁方容器之内,下部有火。串儿们大头儿朝下浸在辣汤里煮,头儿顶头儿,一排一排,一拃长四排尾巴朝天斜翘着。容器浅宽,旧式大号铝饭盒模样,三四个键盘连起来的长度,两溜儿。辣汤勾兑而成,牛油、花椒、辣椒、水和盐。竹签纤如四分之一羊肉签子。汤覆一层厚油,有个五六十度就呈
期刊
在我国,扇子有着悠久的历史,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尧舜禹时代。扇子最开始是日常用品,到后来慢慢被赋予了各种文化,成为文人雅士随身携带的钟爱之物。折扇的制作工艺分为南、北两派,其中北派制扇以京、津、晋三地为代表,风格大气典雅。郑高师傅的扇艺便是典型的北派制扇,他被誉为“北派制扇第一人”。  初见郑高先生,很难与文人墨客联系起来,他黝黑的面堂,短平发茬,浓眉大眼阔口,粗布盘扣的中式上衣,黑布裤黑布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