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对应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前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84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单纯全麻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前麻醉,采用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麻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原因导致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方式对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前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全麻 硬膜外阻滞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麻醉
  中图分类号:R713.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53-01
  采取适当的麻醉方法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前麻醉对治疗效果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本次研究对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前应用两种不同方式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抽取84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经产妇36例,未产妇6例;患者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3.7±1.5)岁;患者体重47-72kg,平均体重(54.7±1.4)kg;观察组中经产妇38例,未产妇4例;患者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53.5±1.6)岁;患者体重45-73kg,平均体重(54.9±1.5)kg。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体重、生产情况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麻醉方式
  用咪唑地西泮、维库溴铵、丙泊酚进行常规全麻,剂量控制标准分别为0.1mg/kg、0.1mg/kg、2mg/kg的,采用芬太尼进行诱导,剂量控制标准为2μg/kg,实施气管插管。
  1.2.2 观察组麻醉方式
  在全麻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麻醉原因导致不良反应、术前麻醉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麻醉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患者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处于完全静息状态,肌肉完全松弛,对肌肉进行正常牵拉,患者没有不适感和应激反应出现;有效:患者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基本处于静息状态,肌肉基本松弛,对肌肉进行正常牵拉,患者偶尔出现程度轻微的不适感和应激反应,但手术能够继续进行;无效:患者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处于躁动状态,肌肉没有松弛,对肌肉进行正常牵拉,患者会出现非常强烈的不适感和剧烈的应激反应,手术无法继续进行[1]。
  1.5 数据处理
  研究期间所得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采用数加减标准差( ±s)的形式对所得所有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P<0.05,我们则可以认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18.51±2.08)min达到完全清醒状态,术后共计住院接受治疗(5.16±1.02)d;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3.72±0.26)min达到完全清醒状态,术后共计住院接受治疗(2.05±0.33)d。两组患者术后完全清醒时2.2 术前麻醉效果
  对照组采用全麻方式进行术前麻醉后,13例患者的术前麻醉达到显效标准,18例患者的术前麻醉达到有效标准,11例患者的术前麻醉达到无效标准,该组术前麻醉总有效率为73.9%;观察组采用全麻与硬膜外阻滞方式联合进行术前麻醉后,17例患者的术前麻醉达到显效标准,22例患者的术前麻醉达到有效标准,3例患者的术前麻醉达到无效标准,该组术前麻醉总有效率为92.9%。两组患者术前麻醉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麻醉药物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实施全麻后有11例出现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该组麻醉不良反应率为26.1%;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方式麻醉后有2例出现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该组麻醉不良反应率为4.8%。两组患者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腹腔镜技术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多广泛,但二氧化碳气腹仍然有可能对该类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出现高碳酸血症,进而发生应激反应,使BP水平升高,HR速度加快[2]。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治疗技术的一种,气腹充气过程中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非常强烈,易导致循环血内分解代谢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采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联合方式对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麻醉,可以对应激反应进行有效抑制,对糖代谢过程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手术结束后可以连接镇痛泵进行镇痛处理,能够对疼痛而导致的内环境的改变进行控制。使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尽可能减少,缩短苏醒和拔管的时间[3]。
  参考文献:
  [1] 黄仁寅,李卫东.硬膜外阻滞加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9,7(23):101.
  [2] 陈正华.靶控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比[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156.
  [3] 张久祥.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9):82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2013年在普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调查我院2010年-2013年切口感染的原因与以下情况有关,糖尿病、肥胖、切口引流、手术时间长短等。结论 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检查,提高手术熟练程度和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机会,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 伤口感染 医院感染 分析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 要:目的:建立本科室新生儿PT和APTT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使用STAGO COMPACT凝血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新生儿和成人PT和APTT结果,使用统计方法比较二者差异。结果:二者存在显著差异,新生儿PT正常范围为(13.1-17.6);APTT正常范围为(28.2-48.5)。结论:新生儿PT和APTT正常范围的确定对正确定义正常和不正常结果及检查出血,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生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在治疗尺桡骨双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到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尺桡骨双骨折病患50例,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中医组与对照组,每组病患25例,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常规手术复位治疗方式,为中医组中的病患提供中医正骨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中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P<0.05,具有统计
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我院在2012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4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有43例(89.58%)结石取净,3例(6.25%)有残留碎石,2例(4.17%)因感染发生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除,全部治愈出院。在1年的随访期内,本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经过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5例采取保守治疗,其中,4例失血少、损伤轻,未发现有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治疗获得成功;另有1例治疗过程中病情突然加重,及时给予手术治疗而获得治愈。31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 例由于损伤严重而死亡,其余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甲状腺自身抗体中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简称TGA)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简称TMA)检测,对甲状腺疾病进行准确诊断。方法 采用Bayer centaur XP免疫自动分析仪.结果129例甲状腺病患者TGA与TMA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A和TMA检测对甲状腺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清石率的比较,观察组术后3d和术后1个月的清石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消化内科病患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状况,分析病患内科感染的原因和症状,并制定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剖析。结果我院收治的4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病患,从体内总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而这些细菌对药物的抗生素的抗药性呈不断上涨的趋势发展。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要密切关注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使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底部间质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胃底部间质瘤患者,采取胃镜定位、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治疗16例体前壁,10例胃体后壁大弯侧,4例胃窦部前壁间质瘤。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0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长为70 min~110min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胆囊结石患者17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组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LRLC),监测两种术式对于胆总管内径的影响,并观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LC组术后胆总管宽度较术前显著增宽(P0.05);LC组的腹痛症状、腹泻及脂肪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LRLC组(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