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符号的一种悟性,一种表层意义的理解和深层思考,语感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一种驾驭文义的综合能力,它是在长期规范的文字语言运用、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对语言材料的组合方式和规律,对语言符号及其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韵味等方面的总体感悟。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应培养学生文字语言的运用能力。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又该从哪方面入手,才能有“事半功倍”的功效呢?笔者就十多年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浅说以下几点体会,供同仁探讨:
  
  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悟性
  
  不同的学生语感直觉性的敏锐度不同,表现在对同样的文字语言所产生的理解与判断的敏锐度不同。敏锐度高的学生,对文字语言不须细作探究,就能直接、迅速地悟出该文字语言的意思、情感,领悟出其中的善恶、美丑,迅速引出自己的情感表现,又因文字语言是意和情的载体,语感敏锐度高的人能通过其载体派生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来,表现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之类。如见到“春笋”字样,不仅明白是“春天出土的竹笋”,还可因其生命力旺盛而联想到“新生事物”;见到“牺牲”字样,不仅知道它有现代义——“为正义事业而献身”,还有其古义为“祭祀神灵的牲口供品”;见到“秋风”,不仅可感知秋天的气息,还可想象到它的“肃杀之威”。而敏锐程度低的人,对文字语言的反映能力也就表现得差了。这种现象就反映了语感存在着差异性。产生这种悟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人们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文化修养不同、个人经历和所处生活环境的不同。可见,语感的差异性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所致,是可变的,关键在于培养。敏锐语感的养成,靠的是字、词、语句的日积月累;名言、佳作片段的诵读背记;不厌其烦地对文字语句进行比照、揣摩。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得认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努力提高他们对文字语言的悟性。
  
  二、培养学生语感要努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大学生的知识含量
  
  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阅读要广、要杂。广,即浏览面要广,不要局限于某类文章,某种体裁;杂,即“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无不接触,通过广泛的阅读,为语感的获得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能择其所阅文章精湛之处摘录笔记,既可备忘,又可随时品尝,养成良好的广读习惯,有利于提高语感的养成,达到增强知识的含量。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和背记习惯,提高对文字语言的比照、揣摩能力
  
  文字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通过诵读容易把握文句的思想感情,而背记则可使学生在遣词造句或答辩中能信手拈来所背记的文词语句,二者都能促进语感的养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让学生掌握文句的意境、情感和语调。同时,强调对名篇佳句的背记,特别是古汉语和诗文,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美文词句的储量,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起到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比照、揣摩能力,体会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如“秋风”一词,放在“秋风凉,稻谷黄”的语句中与放在“秋风、秋雨、秋煞人”的语句中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前者预示金秋时节的来临,洋溢着喜悦;后者带给人的却是一种“愁肠百转”的情境。最终提高学生识别汉语多重性的能力,增强灵活运用文字语言的能力,加强语感的敏锐程度。
  
  四、大力营造学生训练语感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初步形成敏锐语感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演讲会、主题讨论会、辩论会、论文竞赛及各种有益的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语感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要求。
  总之,新时期,新的教育格局,对学生文字语言品味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原电池原理、构成条件、电极名称与电极反应;②化学电源;③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能力目标:①实验能力;②分析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①兴趣激发与科学意识的培养;②辩证观点的渗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原电池原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难点:原电池原理、电化学腐蚀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媒体〗  电脑动画、实物、实验  〖教学过程〗
期刊
【提要】新课改对于地理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笔者结合自身的课改实践,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激活”地理课堂教学阐述了六方面的看法:一、教学氛围民主化;二、教学设计策略化;三、学习方式自主化;四、地理知识更新及时化;五、教学思想兼容化;六、教学手段信息化、多样化、艺术化。  【关键词】激活 民主化 策略化 自主化 及时化 兼容化 信息化 多样化 艺术化    地理作为一门边缘科,长期处于边缘地
期刊
地理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的,包括世界各大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个国家的山河、资源、农业、工业、交通、水运等。但是,许多学生并没有因此而喜欢上地理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巩固教学知识,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究愉快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当然这里面的许多方法是在借鉴了很多优秀教师经验基础上而得的。    一、重视导语设计    导语要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使他们很快进入当堂内容的学习
期刊
目前,我国正进行着体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不是将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而是直接指向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也就没有必要选择那么多竞技运动项目,并用竞技运动的手段与方法来训练我们的学生。然而,情况恰恰相反,我国中小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使用大量的竞技运动项目内容作为体育教材。我们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做法是否有问题,我们更没有想过,这类教材的大量使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究竟是有利
期刊
一次高三地理考试,其中有一道选择题是关于气压与风向内容的考查,是一道高中必修地理知识的延伸题目,仔细阅读后,发现要利用风压定律解题。    一、风压定律的推出      图示表示了北半球平直等压线的情况,初始状态时,空气质点垂直等压线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最终状态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这过程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逐步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气质点始终是按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运动,而水平
期刊
一次函数y=kx+b(k≠0,k、b为常数),教科书给出一种性质: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  但是没有给出它经过坐标象限的性质,出现这类型的例题,一般要作出它的图象。在这里我们推出它的性质及应用这种性质。  给出y=kx(k≠0)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如下。    得出:(1)当k>0时,直线y=kx必须过一、三象限;  (2)当k<0时,直线
期刊
点拨,即启发、点窍、指点。是帮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寻找突破口、拿到金钥匙、理顺思维的一种教学艺术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喻成一部交响乐,教师就是指挥,学生就是乐器手,点拨就是指挥手中的指挥捧,巧妙的点拨就是教师对指挥捧的艺术发挥和科学应用。有效的点拨,不仅可以调控教学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地、创造性地采用灵活多变
期刊
人类社会每一次大的飞跃,都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教育技术革命勿庸置疑,将对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技术提出挑战,进而推动和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李岚清同志在汩罗考察时明确指出“必须把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可见,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在过去,由于社会的压力和教育机制的制约,我们采取着应试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造成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注重对学生的全而培养,唯成绩至上,
期刊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温故而知新”。可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仔细分析,可以得到新的收获,同样物理复习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种提高复习效果的方法,那就是“一看、二回、三精做、四展开”的复习方法,现在就把它介绍一下:   所谓“一看”就是指一定要有计划,系统地认真看课本和课堂笔记本,经过统一查看、整理、记忆达到把初中各章节的内容及常规解题方法有机
期刊
一、试题特点    1、涉及热点及对应教材知识:    2、试题特点:  (1)关注社会热点  (2)对人文素养的渗透日趋理性和成熟  (3)突出主干知识  (4)回归教材  (5)试题难度有所加大    二、政治高考三轮复习策略    在高考备考的全过程中,切忌急躁蛮干,要做到合理安排,心中有数,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第一阶段:狠抓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1)对知识点的把握要“全”。也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