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莫比乌斯圈”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dh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一条纸带的一头扭转180度和另一头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圈,这就是“莫比乌斯圈”,又名“莫比乌斯带”或“莫比乌斯环”, 它是以发现人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的名字来命名的。如果用指尖顺着上述纸带正面上的虚线(在纸带的中央画的线)划去,结果到达了纸带的反面,再继续划下去,最后又回到正面的出发点。假如用剪刀沿着虚线将上述纸带剪开,令人惊奇的是,得到的不是分开的两个圈,而是一个大圈。简单地说,“莫比乌斯圈”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一张纸的正反两个面可以藉此融合成一个面。
  曾有幸观摩了浙派名师张化万老师的一节作文课。课堂中,张老师向学生展示的正是“莫比乌斯圈”的实验,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用“不严肃的教学方式来上一节严肃的科学作文课”的魅力。在感受张老师的教学艺术之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找到作文教学的“莫比乌斯圈”,把写作技巧和写作内容融合成一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其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从一定方面造成了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弱的现象。为了作文能够拿到高分,学生阅读的书籍大部分是优秀作文选。由于脱离生活实际,学生的写作题材匮乏、思维僵化、内容空洞、记叙简单,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结果导致学生“谈写色变”。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库,除了间接地从书上吸取养分外,更应让学生直接地参与社会生活,广泛接触社会。其次,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用优美的文字,尽情地表述出来,让写作内容与写作技巧很自然地融合起来,从而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唤醒儿童需求,有“事”可写
  适应或唤醒儿童写作的需求,那就要写真实的儿童生活。当孩子有表达的欲望时,就让学生“我手写我心”。
  2008年,我校举行了“情系青川,爱在岳小”爱心义卖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设摊,出售的商品由班内同学自主捐献。整个活动场面热火朝天,孩子们买卖的热情空前高涨。事后,我布置学生写命题作文《别开生面的义卖会》,孩子们写上来的文章生动,富含真情实感。如:我们像生意人一样把义卖的东西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我们组带来的东西可丰富了,有玩具,有学习用品,有工艺品……真像一个琳琅满目的市场。为了“推销”我们的商品,一个高大的男生举着一块牌子,五个醒目的大字“乔岳心连心”与爱心图案相互映衬,十分显眼。要知道这牌子可是我们班的“小书画家”昨夜精心做出来的,但愿它能为义卖活动增添一份力量。听!大家响亮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看一看,瞧一瞧,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我们的东西最便宜,真正的物美价廉。”我们也不甘示弱,高声呐喊:“大家到我们这里来看一看,我们的东西好得很。”高分贝的喊声果然有效,一群高年级的姐姐来到我们的面前,看看这个,摸摸那个,随即就要离开。看她们要走,我们着急起来,我的同学范佳暄说:“姐姐,买一样吧,为灾区同学献一份爱心吧!”……
  虽然这些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多样的修辞手法,但透出的却是学生的真情实感,是热情高涨的义卖场景。正因为是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所以他们写起来才这样形象、逼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写作材料,用自己的语言抒发真情实感,而不要抹杀天真烂漫的、鲜活的儿童语言!
  二、 回归日常生活,有“情”可抒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始终认为要想能说会写,必须强调写作生活化,只有把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日常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教材为范例,结合阅读教学中所掌握的一些写作方法,仔细观察,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良好素材,使孩子们在文中抒写真情实感,提高写作水平。
  (一) 仔细观察,再现景物
  三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教师的恰当点拨会开启他们脑海中的智慧之花。天长日久,作文中的语言不再是平淡、苍白,鲜活的词语会跃然纸上,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如在一次参观游玩之后,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带队老师点名后,汽车就载着我们向慈城方向行驶。不一会儿,一座清新古朴的小镇就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在清道观门口下车,只见这里绿树成荫,依山建筑有七层,有十王殿,各式雕塑不可胜数。……下午,我们乘车到了天工之城。我们开始DIY。在制作哈哈尼的屋子里捏泥塑。这是一座四合院。我了解到,泥塑也叫陶瓷。我们刚坐好,阿姨就让我们捏泥塑。我抓了把绿色的泥巴,做成了大饼形。阿姨说,烤出来后泥塑会变小,变薄,所以我尽量捏大点。捏完了泥塑,我们去画盘子。我在分发下来的两只盘子里画上了迎春花、彩虹。大功告成,我欢快地跑出去,买了个剪纸猪的纪念品,打算送给妈妈。要不是集合的哨声响起,我还意犹未尽呢。
  (二) 捕捉素材,新颖动人
  语文教师不免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写的文章选材陈旧,布置写人的文章,总会写妈妈雨天给我送伞、爸爸深夜背我上医院、老师带病坚持上课等老套的题材。布置写事的文章,也多会出现上述的题材,而很难将自己的思维拓宽,去写写亲身经历的趣事、意义深远的时事等等。我觉得,引领学生捕捉有意义的写作素材,将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运用学到的写作技巧写成有真情实感的“真”文,这样的作品必然新颖动人,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孩子们酷爱上科学课,养蜗牛、养蚕、培植植物之类的事儿成了他们课余最喜欢的活动。于是,我指导学生写《一节趣味盎然的科学课》,有学生这样写道:
  期盼已久的科学课来临了。徐老师走进实验室,教室里立刻变得雅雀无声。首先,徐老师叫我们选一条组里最大最肥的蚯蚓,以供做实验用,再让材料员上台领一个小盘子,把蚯蚓放进小盘子里,便开始了奇妙的实验之旅。在徐老师的指示下,我们组的成员先每人用手触摸一下蚯蚓的身体,我刚摸着的时候觉得它全身很光滑,到后来觉得有点粗糙,这大概是它身上的环节所致吧!然后,我们用笔尖去触碰蚯蚓,观察它会做出什么反应。嘿嘿,这还真是一条坚强的蚯蚓,无论我怎么戳它,它始终一动不动。接下来,徐老师让我们把观察到的蚯蚓画下来,还叫同学去黑板上画呢!只见我们画出来的蚯蚓千姿百态,有趣极了。我画的这一条,同学们都夸我画得栩栩如生。最后,徐老师让我们在盘子里倒上一些水。我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冻着蚯蚓,或是让它受惊。结果发现,蚯蚓并不喜欢在水中生活,因为它慢慢地爬到了盘子的边沿。嗬,原来和水相比较,它更喜欢在潮湿的泥土里吧!
  读着这样的片段,这节科学课的场面在我们的眼前历历在目。再如,一学生在《葫芦丝演奏会》中如此描写:
  轮到胡慧琳上场了,只见她沉稳地站定,用手按住葫芦丝的小孔,然后就非常投入地吹奏起来,她的身体随着乐曲,左右摇摆,姿态十分优雅,葫芦丝演奏出来的声音,清脆悠扬,我们听得都入了迷。一曲终了,教室里立刻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教师通过校园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活动后让学生及时写下所见所闻所感,不仅降低了孩子对写作的畏难心理,还使文章更有可读性,长此以往,更会让学生养成逢事必写的良好习惯,可谓一举三得。
  三、 因应年龄特征,有“章”可循
  写作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那么,教学应怎样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呢?
  张化万老师关于“鸡蛋”话题的科学作文教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二年级学生写“鸡蛋长大了”,先把鸡蛋放在醋里泡一天,再放到清水里就变大了……三年级学生写“捏鸡蛋”,把蛋煮熟后剥掉蛋壳……四年级要求保护鸡蛋(煮熟的)三天,体会呵护别人的艰辛,除了写纪实的内容外,还要联系父母对自己的养育进行想象比较,再写下来……五、六年级做做“摔鸡蛋的学问”,做好保护装置,从楼上摔下来而不碎。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趣味性,指导学生“言之有序”“精当有效”。
  再如,写一年一度举行的运动会盛况的内容时,一年级孩子这样写道:
  老师领着我们来到比赛场地。我的伙伴们有的参加了跑步比赛,有的参加了立定跳远,还有的参加了扔实心球比赛,他们可真棒!
  三年级的孩子则这样写:
  激动人心的跳远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运动员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比赛开始了,首先我们可以试跳一次,适应一下自己的感觉。接着,比赛正式开始了,我排在了第二个。因为快要正式跳了,所以有些紧张,心怦怦直跳。但在第一跳中还是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完成了第一跳,可我只跳了两米多一点。在第二跳中,我踩了线,所以没有成绩。在参加跳远比赛的选手第二跳全部跳完的时候,徐老师告诉我说:“有一个三(4)班的同学跳了三米多,你要加油。”听了这个消息后,我心中充满压力,也暗下决心。在第三跳的时候,我终于发挥了自己最好的水平,遗憾的是,我只跳了2.95米,差第二名五厘米。还好,我得了第三名,心里还是很开心,心里想:下次我要更加努力,争取得第一名。
  从以上片段不难看出学科特点,一年级孩子写话重在写全面,还无法聚焦到某一个特定镜头,三年级孩子则不然,写出的内容要鲜活生动得多。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课题,但学生年龄不同,感悟也不同。因此,需要教师提出合适的要求,进行恰当的写作指导,让孩子有“章”可循。
  作文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次新体验。“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尊重儿童自我,改善课堂姿态,让儿童真情流露,写本色作文。通过引导来丰富学生作文内容,通过指导来提高学生作文技巧,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教改,让作文内容中的“事”“情”与写作技巧中的“章”能够融为一体,创造出作文教学的“莫比乌斯圈”……
  (浙江省奉化市岳林中心小学 315500)
其他文献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出于名家之手,文质兼美。仔细阅读,会发现文中留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空白”。这些“空白”往往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而恰恰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或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  在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利用文本空白点,适时、适量、适度地补充原文本缺失的信息,搭建教材文本和学生间的信息桥梁,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情节补白 , 丰富体验  不少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教与学的目标所进行的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的共同活动,所以它既是教师课前预设的合理展现,又不免会碰到课堂“意外”的发生。能够出现课堂“意外”的课算是好课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有句评课的行话,叫做“过分顺畅和完美的课不一定是好课,能够难住老师的课才是好课”。这话很有道理,它折射出“以学为本”“还学于生”的新型的课堂教学观,因为前者是立足教师的教,而后者是偏重学生的学,所
听“丁冬”之声,激其“趣”   【片段一】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那么热情!吴老师呀,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你们!来听一段优美的音乐,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课件播放泉水流淌的音乐)   生:我仿佛听见了泉水的声音。   师:这声音怎么样?   生:我听到泉水哗哗哗地在流动,声音很动听。   师:“动听”这个词用得真好!   生:我看见了泉水,也听到了泉水,丁冬,丁冬,就像弹琴一样好听! 
一、单元学习目标的概念及诠释  单元教学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把一项或几项(或相近)教材组合成一个教学单元,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实体,是教材的完整的教学阶段,是反映技能“学理”的过程,是孕育各种有特色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因此,单元教学是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时组成的,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整体,其教学内容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是课时的上位概念。单元教学不
今年,是我国杰出的编辑家、语文教育家袁微子(1913—1991)诞辰一百周年。由浙江省小语会和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共同发起的纪念活动之一——袁微子先生诞辰一百年追思缅怀座谈会9月7日在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举行。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杜卫、杭州市下城区政府副区长沈凯波、浙江省小语会理事长柯孔标、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裁骆丹和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站长刘力等参加了座谈会,省市
对《夹竹桃》这篇课文总有一种情愫,非常期待与学生一起欣赏这样文质兼美的散文。反复品读,言语的妙,幻想的妙,深深吸引了笔者,愈读愈被此文、此花与季羡林老先生此人所感动。购买几本季老的书,观看介绍季老的纪录片,走近大师、感受大师,由“品花”到“品人”的教学思路逐渐清晰。  于是,笔者信心满满地进行了第一次试上,可教学效果与预想的截然不同,似乎学生与文本之间隔着什么。于是开始思考,反复推敲,寻找学生与文
【教学设想】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来到龙游县上圩头小学上了一堂作文课。本次习作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将作文教学策划成学生的生活”。我设计了活动作文课《百元大钞有轻功》。设计意图是通过“夹百元大钞”的游戏来引导学生写清楚活动的过程和自己在活动中的真实感受。预设的情境是这样的:教师把钞票放在学生张开的食指和中指之间,然后大方地对学生说:“夹住了就给你。”随即放手让钞票落下。在设计好的“游戏”中,除非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中段开始,选编的课文体裁更加广泛,其中亦不乏篇幅短小的文章,诸如寓言、小古文、名篇节选等,这类作品字数少、结构简,作品的题旨也相对单一。现如今,广大教师在长文教学时,大多能取舍得当,删繁就简,驾轻就熟。但在短文教学时比较放手、随意,显得较为单薄肤浅,力不从心。如何把这类短文章教得有滋有味、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语文的滋养、能力的提高,这也是很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去探讨和研究
摘 要:针对一年级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趣、慢、严、育”四个策略的论述,提出一年级体育课堂教学的技巧,进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一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4-0043-02  众所周知,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和管理是最困难的。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课堂注意力
王崧舟老师在谈及文本细读的问题时说“现在的教材绝大多数是白话文,一看就懂,所以教师很容易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滑’过去,而不是像犁地一样‘犁’过去。‘滑’过去和‘犁’过去是两种功夫、两种境界,最后的收获也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滑”“犁”值得玩味,那如何达到“犁”文的境界,如何从“走过文本”到“走进文本”?笔者就从语文教学中的易忽视之处、细微之处、不经意之处、意外生成之处去审视语文的教学之道、教学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