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河畔古城雅,大美虎丘生活甜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姑苏古城,带着三千年的吴文化根基,两千五百年的春秋故都,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风情,也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谈及古城,繁华之处的七里山塘、身藏传奇的千年虎丘、名扬世界的精致留园都为人所津津乐道。近年来,拥有这些“古城明珠”的姑苏区虎丘街道,一直致力于推动古城的保护与更新。而走进这些阡陌街巷、老宅故居,你又会发现,这一系列的保护不止在于保持着大美虎丘的风韵,更提升了古城居民的生活品质。
  巡查、保护,确保老宅中的居住安全
  凡是经过山塘街隔壁渡僧桥下塘的人们,都会对位于46、48、50、52、54号的建筑群叶天士故居印象深刻。叶天士是清代名医,其故居又称为“眉寿堂”,拥有近三百年的历史。除了叶天士,金石学家张廷济也曾居住于此,相传太平天国时还曾作为纳王府。
  近日,一场叶天士故居空间信息采集工作启动会在虎丘街道召开,区古保委、区古保委规划保护处、区住建委公房管理处、虎丘街道城建处、留园房产公司、曹杨社区及苏州市测绘院相关人员一起到场,对这座故居的保护性工作进行了讨论。
  在启动会前期,虎丘街道城建处已经对叶天士故居的信息进行了采集。现在的叶天士故居虽然整体格局仍在,但已分割成多个不连通的部分,目前居住了52户162人。老宅内的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也相当老旧,中路第三进里的楠木柱大部分漆面剝落、开裂,环境卫生上存在不少问题。这次借助高科技手段对叶天士故居进行数字化采集,可以对老宅的整体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方便以后工作的开展,对老宅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将起到保护作用。
  像叶天士故居这样的老宅,在山塘街还有不少。近年来,虎丘街道积极做好征收工作,同时开展日常巡逻,老宅和居民的居住安全进行保护。近日,虎丘街道城建处就重点排查了居住类文物建筑中液化气使用隐患问题,并将虎丘街道至控保建筑住户的一封信发放给住户,提醒控保建筑内住户加强用气用电安全宣传,提高文物建筑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
  挖掘、记录,留住故居背后的姑苏文化
  “对于曾经的祖居,许彩云犹有记忆。许宅一二进为明代建筑,其他为清末民初建,增建大阁楼、仓库、厨房;宅后原来还有老厅,俗呼三间头;有园子,园中有柴房三间、灰间、井、竹园、菜畦五六条。另外,许宅对面沿山塘河也有房屋两间……”这段话来自于2009年徐文高先生与山塘街许宅主人许鹤丹孙女电话采访后留下的文字记录。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为深化江南文化内涵,认真落实古城保护更新重点工作,虎丘街道启动了名人故居文化梳理和后代传人寻访整理工作。目前城建处已联合晚晴工作室,聘用平龙根、徐文高两位片区规划师全程参与山塘街后代传人寻访整理工作,山塘片区名人故居主要有:留园、玉涵堂、叶天士故居、吴晓邦故居、山塘雕花楼。目前5处名人故居文字材料已整理完成,还在进一步细化视频资料。留下这些珍贵的记录,也是留住虎丘居民最深切的古城情怀。
  讨论、改造,提升古城居民的生活环境
  除了老宅,古城环境的改善还体现在绿水青瓦之中,这也切实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改善。一把蒲扇、一杯清茶、一支橹桨、一件斜襟旗袍、一朵白兰花、一句软糯的叫卖声……这样足以勾勒江南风姿场景,在山塘街薛家湾就能看到。家门口种上月季、紫藤,盘根错杂的电线蜘蛛网变得整齐,斑驳的老墙被绘上故事,旧凉亭变身成江南水岸边的社区议事角,这一切的改变,竟然只经历了72个小时。
  薛家湾位于山塘街中段,南接山塘河,东连清塘河,水面开阔恬静,两岸山塘人家错落有致枕河而居,旧时为繁华山塘货物集散地,有山塘河上第一支浜之称。作为极具浓郁水巷气息的一处原生态居民区,这里保留着老苏州独有的慢生活。
  近年来,随着古城保护和姑苏八点半的助推,很多古巷古街成为网红打卡地,拉动了经济增长,薛家湾的居民也表达了强烈需求。于是,一个“薛家有你,湾若新生”创变72小时“三更新”计划悄然而生。项目开展之前,社区和居民们就达成共识:身在名城名街里的名浜,做好古城守护人。改造计划按照“四步走”基本思路,按照“前置化协商、参与式设计、链条式培育、生态性治理”组织开展。
  此次改造行动前期通过对薛家湾入户调研,多方开展前置协商会议,梳理出设施、环境、文化、宣传、经济等五个层面,共29个相关议题项。在设计方案敲定期间,街道、社区、设计公司、居民代表、网格员对薛家湾“三更新”进行可视化设计,根据居民需求的迫切性、公共性、可行性,最终确定了以“居民创变+专业改造”相结合的方式,选择八字桥路口、驿站、沿河围墙等8个点位进行更新。
  经过三天72小时的创变改造,薛家湾焕然一新,更是将辖区的古井、古巷、故事、特色小吃、老手艺、特色商铺等多维业态网罗其中,为游客提供游览、体验参考,同时解决了居民反馈的污水管道不通畅造成污水外流和电线下垂造成安全隐患等民生问题。
  这场“政—社—居”良性互动间产生共识后的集体行动,让古城颜值高起来,更让苏式生活看得见、让江南文化摸得着,最终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安居大美虎丘,古城的韵味由此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他文献
一条山塘街,半部苏州史,拥有丰富历史人文资源的虎丘街道,红色文化资源也不遑多让,更有着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的初心和坚持。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我为群众办实事2.0”“海棠芳菲19580”“为民服务中心‘198’号服务”“‘小巷红韵’计划”等一系列项目走进虎丘街道居民生活中,为“大美虎丘 锦绣山塘”的壮美画卷增光添彩。  “我为群众办实事2.0项目”激发企业能量  观景新村12幢408室的
期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快乐养老、健康养老正成为我们每个人正在面对或即将面对的问题。社会对应养老的设施和服务也正不断调整、建设,尤其在社区,旧小区楼正逐步加装电梯,供身体机能下降的老年人安全使用的设施走入了居所,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不便、打发寂寞时光的各项服务也不断应运而生。金阊街道三元一村,适老化社区也正在建设的路上。  多维直观体验,推进适老化改造  “这个是马桶起身扶手,摁下右扶手按钮,扶手
期刊
“相依青山,心比天地宽广,情系校园,沐浴立人芬芳。时代少年,志在飞翔,飞吧飞吧,飞吧飞吧。青云直上,人生篇章,从这里开始,写好每一笔……”一曲《立人之歌》响彻在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的校园里。5月21日小满这天,是科小10周岁的生日。十年校庆日,科小没有“兴师动众”,却在一桩桩精心准备的仪式中呈现了她最美好清澈的模样,也体现了育人价值最低调的奢华。  林子里的文化基因  世间所有的美好,都不是极至处
期刊
没有收银员,没有厨师,除了一名收拾碗筷的工作人员,点单收银、面条制作都由机器完成。这样的面馆你见过吗?在吴中区临湖镇灵湖村,就有一家“黄墅未来面馆”,它也是苏州第一家无人面馆。  其实,在黄墅自然村,除了智能面馆,还设置有自助售货机、自动棉花糖机、自动冰淇淋机等智能售货设备,自助游乐设施也都实现了自助扫码支付游玩。田园味与未来感互相交织,灵湖村利用现代智能科技助力乡村旅游发展,以高新前沿科技为江南
期刊
在“江南文化”发源地苏州的西北部,有一个千年古镇名叫黄埭。黄埭镇历史悠久,距今2500多年,因春申君黄歇在此筑堰成埭而得名。  黄埭是有名的“评弹之乡”,自清同治始,至民国末,黄埭镇三里一条街,陆续开设了万云楼、畅苑、怡苑、万福园、三景园、叙园、大雅、东来、红星等九处茶馆书场。评弹界老前辈蒋月泉、徐云志、严雪亭、黄异庵等来到黄埭演出,使黄埭成为吴县境内最大的书坛老码头。评弹名家严雪亭曾说过:“说书
期刊
“2000年9月14日,袁家浜一组本地人口43户、外地人口21户,袁埂上二组本地人口30户……”这段路南村老村支书袁泉妹21年前在工作日志上写下的文字,记录了她参加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时一天的“收获”。她一直坚持写工作日志,不但标记了自己的每一段人生轨迹,也记录下从路南村到路南社区15年来的变迁过程。  微型博物馆开进社区  家住姑苏区白洋湾街道路南社区的袁泉妹带着近百件旧物来到社区,交给社区“
期刊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回归自然。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和美社区,近期就邀请家长带着孩子,跟着土生土长的“老苏州”,开启一场独特的“农耕”生活体验之旅。  “下田”唱山歌穿草鞋,农家智慧经真不少  “夏季农活最紧张,割麦打场又插秧,追肥除虫栽山芋,护苗除草忙耕耘……”活动第一站便是在和美社区的山歌室邂逅白洋湾山歌传承人顾凤珍。她一身传统素衣布衫,唱着轻快婉转的山歌,完全吸引住了小朋友们的目光
期刊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位于古城核心的姑苏区双塔街道的智能科技大厦正式启动。这座位于公园路55号的大厦,总建筑面积12382平方米,它不只是新型企业的聚集处,更是双塔街道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楼宇载体。  智能科技聚集地的明星企业  6月26日上午,姑苏区双塔街道举办了智能科技大厦启动典礼暨“红色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当代艺术展活动。  启动典礼上,泰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苏州中亿丰科技有限
期刊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这是都市人所追求的美好生活。追求,往往得付诸行动方可实现,自己动手爱绿护绿,养花种草且听风吟。  徐雅萍是吴门桥街道盘溪第二社区的花草“顾问”,她家的一楼小天井里满满当当摆放着君子兰、文竹、仙人掌、扶桑、九里香、玉树、麒麟、蓝鸟、唐印、黑法师等180多盆花花草草。这里每一盆植物被她视如己出,生长习性也被她了如指掌。她每天“开门迎客”,来花草园观赏的辖区居民、过路人
期刊
老人脸上的斑驳岁月与凝视的眼神,在他的镜头下是一幅感动的油画;平常的风景中加入了云彩并双重曝光,成了橱窗里的广告大片;路边废弃的一摊颜料,或者不起眼的水沟,也能拍出艺术感……走过许多地方,看遍许多风景,才发现,最美的画面就在身边,随手可拍。  “我喜欢摄影三十幾年了,然而真正有时间将这份爱好变为日常习惯,自然是退休后的事儿。我想做一个温暖的记录者,普通人脸上生动的美、孩子纯真的笑、江南的每一个细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