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方法

来源 :教育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s1990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学生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鸿沟,望而生畏,以至做题时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走,很遗憾地丢掉了应该得到的分数。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①广泛的积累,尽可能多的掌握古诗词。见多识广肯定会对解题有帮助,②要研究鉴赏技巧,它是应对考试的重要手段。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积累+技巧”的策略。下面我主要就技巧问题谈几点:
  1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譬如说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其他的诗人如王维、杜牧、李商隐、苏轼、辛弃疾、陆游等,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做研究性的总结概括。这里笔者有一个简单的归纳:如《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是浪漫主义源头。汉代古诗有悲怆色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韦庄、欧阳炯、李询、孙克宪等)词风既有浓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一面。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李清照词婉约凄切,杨万里词新鲜活泼。号称小太白的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的词风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的作品。另外的格律派词人姜夔的特点却是精心刻意、清妙秀远……这些诗词风格一直影响到明清诗坛,因此我们在秋瑾的诗词中也不难找到古代诗风的影响。有一点需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些初步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大家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2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
  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这些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请看下边一首诗:
  近试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再看下边一首诗:
  山行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n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就可能使人错误的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扬山中的美景,或劝人留下来欣赏山中美景。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才能明白这首诗的写作用意。
  3借助各种知识和信息,分析诗歌的情与景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我们鉴赏诗歌就是要品味出诗歌中所抒发的情。因为诗歌中的情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目的性很明确得去从各个角度剖析诗歌的各种技巧。例如2001年全国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诗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自古诗人伤离别,作者在表达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你看,在微雨里、在暮钟里,帆显得重,鸟飞得慢,“海门深不见”,前景不明朗,“浦树远含滋”,连远远的江边树都浸在深情的雨水中,更何况是送别的人呢?人自然是“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了。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两个关键之处:“帆来重”、“远含滋”既是写自然景物,又是写人的感情。由以上几首诗的分析可知,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分析意境、分析手法、把握感情,都要重视联系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如:题目、作者、背景材料、末联和尾句、诗行中的关键字词等。
  4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
  古诗常用典故,用典故可受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复习要力求避免艰深难懂,但在平时接触过的和常识性的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掌握。例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例如,阅读下边这首宋词,回答后边的问题:
  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就涉及到了这方面的知识: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做这个题,如果平时有“折柳”这个意象的积累,就容易得多了!
  5注意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回答古诗鉴赏题,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答题的内容也如一篇议论文一样,要有论点、有论据,重点明确,顺序合理,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如果语无伦次,用语模糊,即使理解对了,也可能丢分。关于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大家掌握一些常用的名词术语: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5.1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5.2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侧面描写: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5.3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诗情画意:议论类。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5.4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简洁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5.5文章结构。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5.6行文技巧类。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它,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一气呵成、琅琅上口,最后强调两点:①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不是听几首分析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平时的钻研和积累。②任何老师和资料所讲的技巧、规律都不能死板运用。比如辛弃疾的词大部分是反映抗金爱国、反对偏安政策的,但也有表现农村闲适生活的。所以,一定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其他文献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态要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美术教学,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自动化、增强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
期刊
我曾参加过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培训,学习了很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适应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教师如何教好信息技术课,学生如何学好信息技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这里我就培训体会及联系平时教学的经验谈谈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种常见教学模式:  1任务驱动法教学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围绕一个个典型的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它要求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
期刊
素质教育目标对课堂教学起码提出了两点重要要求:①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英语,作为中学课程计划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其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满足这两点要求呢?本人认为有必要从创设小组互动合作条件,促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角度作些探讨。  这里所指的小组互动合作条件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堂活动主要参与者的学生组成大小不一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内或小组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合作
期刊
近年来,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职业中专学生的入学门槛很低,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冷淡。在计算机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职中生大多知识基础弱,学习习惯差,他们一开始对上计算机课很感兴趣,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就会感觉枯燥乏味、畏难不前。而计算机课已是职业中专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极其重大意义。如何才能面对现实上好职中计算机课呢?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注重培养他们对计算
期刊
高考作文90秒内定生死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而这90秒内除了看作文以外还有下列工序要完成:①要打三个分数,基础分、发展分和两者之和的总分;②每份作文要签上评卷人和旁边的复查人两个姓名;③将总分翻页抄到语文卷首页分数栏。评一篇作文究竟用多少时间大家都算得出来。有报道说今年上海一位研究生评一篇作文仅需一两秒。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高考应试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形式上要求比较高的作文。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好作文都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可见,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实际上小学阶段越到高年级,学生的习作兴趣就越不高,认为是一种苦“差使”,讨厌作文,惧怕作文。真正喜欢作文的学生,在一个班级里寥寥无几,这也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初中数学教学中以情感交流入手,可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精心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也是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主要途径。  1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  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  1.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发展空间,能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师都是提前踏进课堂,忙着为上课设计板书,或抓紧时间和学生练口语,或唱几首英文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听懂了并能对答如流,就会由衷地产生一股兴奋感和成功感。这是最佳的课前热身。这比我们常用的 “Standup, please.” 这类千篇一律,陈旧呆板的开场白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内在热情,投入
期刊
英语在中国学生的学习中,一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众多的考试中,都与英语有关,并且相当多的行业都要求有一定的英语能力。英语在生活中,学习中,都显得相当的重要。就要求学生要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要学好英语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网。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那么既要教好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就尤为重要,现建议如下:  1培养学生独立的语音
期刊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当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设计应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构成“三维目标”,三者连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