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鉴赏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x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是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正所谓“诗言志,歌咏言”。
  由于社会和个人的因素,诗人的思想情感大多是丰富、复杂甚至矛盾的,不能以悲或喜简单地加以概括、划分,但纵观中国古典诗歌,其思想内容多写悲愁,抒写悲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旋律。上自屈原的《离骚》开启先河,下承杜甫发扬广大,延至李清照一脉相续,言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质,是中国诗人永远的情结,言愁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篇,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苦难,而我们中国诗人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忧国忧民,反映在诗歌中,抒写悲愁是历史传统和诗人情感的必然选择。鉴赏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就必须学会剪理诗歌的千愁万绪, 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古典诗歌,走进诗人的心灵,领略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
  下面我结合有关诗人诗作加以探究:
  第一,家国之愁。人生天地间,无不有家国之爱、故乡之思。当国家罹难,诗人无不书写浓浓的家国之愁。这种忧国忧民之愁根据不同的背景和际遇,又可分解为家国之恨、战乱之忧、黍离之悲、故乡之思。屈原的《离骚》,为中国古典诗歌奠定了悲愁的基调。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种深怨幽愁,是国仇家恨,源于屈原的大爱。从屈原开始,这种大爱与大愁并生的情感濡染了一代代中国的诗人骚客,并逐步形成传统,铸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诗圣”杜甫更是以其善感的心灵触摸时代,以深广的襟怀体恤苍生,用如椽的巨笔描述国难。在《对雪》一诗中诗人写道“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时刻关注着“安史之乱”的战况, 诗人的悲悯情怀与日月齐光,昭示后人。心忧天下,是我们的民族魂。
  在抒写家国之愁的诗歌中,还包括思乡诗和怀古咏史诗,游子思乡的原因除了国难和战乱外,还有羁旅异地、客居他乡、仕途失意、贬谪流离、科举落第等多种原因,抒发的情感都是羁旅之愁、故乡之思。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在诗人屡试不第后客居建德江时所写,那种落魄失意和思乡之情充塞江天。怀古咏史诗抒写的是盛衰之悲,其目的是借古讽今,以前朝的国运衰微警醒当朝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其实质忧虑的仍是国家的盛衰安危。特别是中晚唐诗歌和两宋词中,这类诗歌居多,如杜牧的《泊秦淮》、刘禹锡的《石头城》、王安石的《金陵怀古》等。
  第二,离别之愁。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诗人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离愁别绪,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许浑的《谢亭送别》一诗,诗人用“红叶青山”反衬对朋友的留恋之情,用“满天风雨”的凄凉之景来表达萧瑟孤寂、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还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等,都异曲同工,堪称送别诗的典范。
  第三,相思之愁。讴歌爱情是诗歌乃至一切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在古典诗歌中爱情诗是最能拨动心弦的华章,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爱情诗按照相思双方的关系可以细分为闺中怀人、游子思妇和悼亡怀旧三类。闺怨诗多写女子闺中思念丈夫,丈夫出征或出游或经商,如王昌龄的《闺怨》诗。而柳永的《蝶恋花》一词抒写的是游子思妇,词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用夸张手法訴说了相思愁深。爱情诗中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当属悼亡诗,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字字血泪、句句真情,读来令人“惟有泪千行”。
  第四,失意之愁。中国诗人大都怀有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他们年轻时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李白的“济苍生,安社稷”,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这些诗人理想的集中体现。但由于生不逢时,朝廷昏聩,政治腐朽,社会黑暗,他们有的屡遭贬谪、仕途坎坷,有的受人排挤、有志难伸,有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有的知音难觅、怀才不遇,有的品格高洁、不与尘俗为伍。当他们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中破灭,难免会有落寞失意之愁,甚至消极避世、迷茫沉沦。这种情感态度的产生也是合乎情理的、值得同情的,我们应该深入体味、准确把握。
  中国古典诗歌抒写悲愁有些单写一种愁,但大多诗词抒写多种愁思,并且多种愁思往往是彼此联系、富于变化的。李清照的《武陵春》就抒写了由悲转喜、由喜转悲、悲喜交集的感情变化。词的上阕由伤春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国破家亡,丧夫失爱,流落江南,孤苦伶仃,触发了更多更深的悲愁,人事皆休,欲语泪先流,悲至绝望。接下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两句,情感转好,心有些喜。最后两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悲从心来,愁生千钧重,难以驱遣。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抒情婉曲幽深,布局错落有致,复杂矛盾的情怀展露无遗。大凡经历战乱、忧国忧民、个人又遭遇不幸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常常悲愁千结,像屈原、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
  试问闲愁都几许,鉴赏古代诗人的作品,需要我们字字推敲,知人论世,走进诗人的心灵,倾听诗人的心声,领略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毛诗序》。
  [2]司马迁 著《史记·屈原列传》。
  [3]唐·杜甫《对雪》;唐·许浑《谢亭送别》;唐·王昌龄《闺怨》。
  [4]宋·柳永《蝶恋花》;宋·李清照《武陵春》。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英语,词块如一个灵动的音符,跳跃在师生互动的时空,贯穿于词汇、短语、句子、语篇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读”词块学习句型,“用”词块创设语境,“抓”词块理解语篇,“记”词块再构话语,词块教学,成了小学英语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  关键词:词块 教学 语篇  何为“词块”?“词块”又称“字群”、“语块”,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单词、词汇,它是语篇功能和语篇意义的结合;简单地说,即指词汇短语。  而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学校文化对形成学校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学校文化成为激发学校发展活力的源泉,深深地熔铸于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用先进的学校文化催生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稳固而持久的动力,是一种明智远见之举。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先进、高雅、深厚文化的滋养和浸润,就会成为教育竞争中的落伍者、教育实践的失败者,其后果必然是学校没有
期刊
摘 要:现阶段,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学所面临的形勢不容乐观,尤其是学生认识上的“社会性偏差”十分突出。因此,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在教学中努力避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关键词:政治课 社会性偏差 现象  所谓“社会性偏差”是指学生认识受到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与学校教育的内容与宗旨不相符合,并且发生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行为偏差。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
期刊
课堂设疑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路、争取良好课堂效果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获得反馈信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掌握设疑技巧、把握设疑时机又是衡量设疑效果的重要标志。  一、设疑时机的选择和设定  设疑是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语言材料的表层信息,并促使学生根据表层信息去进一步思考和理解语言材料深层的本质的东西。设疑是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快速度地
期刊
目前我国广大初中学生耐力素质、肺活量指标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此外,不少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抗挫折能力差。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呈现体质下降、锻炼不足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缺少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因而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特点设计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练习强度适宜的课外活动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
期刊
摘 要:优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优质教学环境的图形化数字教学工具,是最新教学科研成果产品。它以课堂教学应用为核心,能够实现教学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更好地引导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帮助老师形成研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更好地服务学生,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班班通”、“堂堂用”、“课课优”,大大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优课数字化教学资源 教师变轻松 课堂变丰富 学
期刊
摘 要:体育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组织更多的富有生活性、情趣性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游戏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游戏能够顺利地进行,而且好的游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教学目的。  关键词:体育 游戏 教学  小学生的特点是爱动,热衷于参加各项活动,尤其是游戏。同时小
期刊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对器材的选择、利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小学生采用一物多用原则,对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使得课堂生动活泼,对于器材匮乏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关键词:一物多用 玩中学 学中玩 快乐体育  小学生自身潜在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是十分灵活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从体育活动的内容、
期刊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三个层面的培养目标是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对它们能否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是贯彻实施新《标准》和改革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关键所在。  下面笔者就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教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并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对留白精心设计。具体表现为在探究的环节和内容上留白、在思考空间上留白、在情感体验上留白,从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信息素養。  关键词:留白 思维 探究 情感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的阶段,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