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的心灵播撒爱的种子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lan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那就是真正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他们是否成材,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在他们的心灵世界播种下什么,将来一定会收获什么。如果在他们的心灵播下邪恶和伤害的种子,将来收获的可能是罪恶;如果播下自私自利的种子,将来收获的可能是贪婪;播下的是爱和善良的种子,将来收获的是幸福的果实;播下的是奉献与感恩的种子,收获的将是美好的人格。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在孩子的心灵播撒奉献和感恩的种子,播撒爱和善良的种子。
  
  1 美德传承,润物细无声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尊敬父母,不知道关心他人,又怎么能奢望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呢?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不懂得去关心别人,因此,让他们懂得奉献和感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长辈,关心他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第一个镜头,是一位年轻的妈妈给年迈的婆婆端来洗脚水,为婆婆洗脚。跳过镜头,则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端着一盆水,很费力、却很开心地朝自己年轻的妈妈走去。然后是从幕后传来的话外音:中华美德,代代相传。广告中的妈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该怎样对待父母,该如何尊敬老人;孩子也就立即从妈妈的行动中,学到了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好坏,如绵绵春雨一般,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中国是个礼义之邦,尊敬长辈、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父母和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
  第二、开展各种活动促发学生去发现爱,感受爱,回报爱。
  我班每周周末的时候都会布置一个作业,单周“学做一项家务”,双周“为身边关心你的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星期一让同学谈谈自己学会做哪些家务,为谁做了什么事情。有哪些体会。例如:一个学生谈到,以前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不知道爸爸妈妈有多辛苦,每个星期做了家务才知道这些活非常累,平时爸爸妈妈劳累一天还得给自己洗衣服、做饭,从无怨言,自己却在那里看电视,吃零食。心里很惭愧。其实自己也能洗衣服,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去做,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学生在谈自己学会做什么家务过程中,学生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父母对自己在细微上的关心,体会那种平凡而伟大的爱。这个活动让班内的孩子改变很大,班里的椅子坏了,有人悄无声息的给修好了,班里的窗帘脏了,孩子们自告奋勇给洗,孩子们的关系非常融洽。而且经常有父母欣喜的跟我说他们的孩子如何懂事,如何帮助别人,懂得上车让座,关爱他人。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奉献。
  
  2 为纯洁的心,涂上最美的色
  
  孩子的心灵是张白纸,要靠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涂上颜色。教师作为他们人生中的指路灯,其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深远。作为教师应当以无穷的师爱之光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保持一颗仁爱之心,把无私的爱化作一缕清风拥抱每一位学生,“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做人之本,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美好品德。教会学生做人。播撒爱和善良的种子。
  首先、以爱促爱,“身教重于言教”。记得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学生因为肠胃感冒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学生们一个个捂起了鼻子,露出厌烦的神情。还有的在旁边叫起来“臭死了、臭死了”,我当时并没有批评他们,也不露出厌烦的表情,耐心的帮孩子擦干净,一点都没有嫌脏的表情,然后拿来簸箕、笤帚,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老师默默地打扫,班内的学生纷纷站起来帮着打扫,而且有个别学生主动承担送这名学生回家的责任。更令我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个孩子生病在别的老师的课上吐了,他们都没有惊动我,有几个懂事的学生还马上拿来了纸巾递给那个呕吐的孩子,并且帮助他擦拭。老师的种种行为,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用自己的爱,自己的行为感悟他们,用爱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并营造温馨、充满关爱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孩子在班级中感受爱,从而去爱身边的每个人。
  其次是教会学生同情弱者。在每周的班队会课上,我总要给学生读一些感人的关于爱心的故事,孩子们总是听的泪眼汪汪。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播放了地震后的情况,学生都大声的哭起来,当我说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帮助这些受难的孩子的时候,学生们纷纷举手捐款,还制作了精美的爱心贺卡,写下自己诚挚的心愿:祝灾区小朋友健康平安,希望他们早日重建家园。
  最后是要教学生学会感激和宽容。
  教会学生从小就学会真诚地说声“谢谢”。感谢身边教育你的师长,谢谢批改作业的老师,谢谢指导、辅导你难题的老师;感谢父母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当你生病时父母端水时、父母陪着打针时,我们要真诚地感谢父母;感谢身边所有对你付出关爱的人,不管是借你一次橡皮,帮你拿书时,或是为你挑门帘的那个人,我们要感激的说谢谢,养成道谢的习惯,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会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也想这样做的思想,这就是影响,会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会给别人带来幸福,同时自己也会幸福。
  人,不只是简单的一撇一捺,我们要让这个“人”站得顶天立地,让学生“学会做人”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我们都知道一颗微不足道的小小种子,在它生根发芽的那一刻,能掀开压在它身上,比它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石头,爆发出惊人的、无穷的力量——傲然挺立在大地之上,这就是种子的力量。我们也相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在它生根发芽的时候,一定会开创造出我们人类美好的未来。
  《学习的革命》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很发人深省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师
  [2] 班主任之友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则资料:在中国目前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划入“差生”行列的学生达到5000万人,相当于一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这个惊人的数字对于21世纪中国的前途和数以万计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而义务教育阶段打造出的“差生”,往往跨入了职业学校的大门。在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职校生的德育工作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
期刊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缘于爱的”,作为爱,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性(从培养民族接班人的高度出发)、高尚的无私性(如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著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至今想起仍颇为感动.他说:“从旱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
期刊
作为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中学老师,有幸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赴英国学习交流,整个学习过程中,作为中国人,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中国老师无论在专业水平,各类活动以及教法的交流中都展示了中国人的风采和志气,让英国和其它国家的专业人称道中国和中国人NICE ,然而,回顾来回的整个程序,心中隐隐地总有一些东西在刺激着我的神经,让自己的心灵不安,思前想后,还是说出来的好,说出来了,释放了,和有共感的同行沟通交流了
期刊
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而学生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他们有时精神不振,有时过度兴奋,有时茫无头绪,有时没有信心。这就要求教师用生命的活力影响学生,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出创新,能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让学生争论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1 寓教于乐, 激活力    俄国教
期刊
又到了高考前为毕业生写毕业鉴定的时候,每每这个时候,心中总有一中说不出的滋味,真不知自己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XXX明明累次考试作弊,可还得在他的档案里写上“诚实”两个字,VV女生对老师长辈连其家长和亲戚都称为“极其自私,自狂、自傲、自负”,可还是不能真实填写,取而代之的是“爱集体、谦虚、敬长辈、易交流”。除了自己心中的那点“恻隐之心”告诫自己“不能害了孩子们”外,就算是自己真
期刊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带给教育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如何正确实施新课程,使新过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确立科学、正确的学生观,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把课堂真正还给学
期刊
【摘要】管理的问题首先是一个理念的问题,也是一个主导价值取向的问题。在学校管理中,人们越来越强调从经验型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这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在学校管理中应树立的三个理念。  【关键词】以身作则 ;科研兴校; 民主决策;理念    1 树立以身作则的理念      有道是学生看老师,老师看班子,班子看班长。作为一校之长,应是班子成员的表率,老师们的榜样。有什么样的校长,
期刊
课改教改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说实话,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了的我,的确有点不适应。我要提高,怎么提高。迎难而上,破旧立新,课改教改齐走,自主探究是基础。关健在于观念的转变。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
期刊
体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相当强,师生共同活动,教与练的密切配合贯穿于整个课堂。在体育课中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情感环境,就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兴趣,精神振奋,对提高体育课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显得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呢?    1 教师情感对课堂的影响     教师的情感是教学语言的支柱。情感是意识的一种外在表面,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对于他人及对
期刊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以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话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质疑。作为我们职业中专,负担着双重任务:少数人被输送到高一级院校进行深造,而大多数人将直接踏向社会,受到锤炼,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在日趋激烈的严酷竞争中,能使他们保持不败的根本就是技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爱好与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住他们的脉搏,使他们的个性充分发展,得到一技之长,而不应该面面俱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