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德育:种下共生的基因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23jun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承张謇先生“大生”哲学思想,高师附小以德育的文化自觉为指导,以“共生”为思想核心,建构“大生德育”体系,探索其内涵、原则与范畴,提升学校德育品位。
  关 键 词 文化自觉;大生;大生德育;共生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6-0040-04
  学校德育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与学校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容,同时,体现着学校的文化气质。成熟的学校德育时时体现着德育的文化自觉,传承着学校的历史元素,同时,又能与时俱进,不断吸纳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植厚重的文化底蕴,不断散发新的时代气息。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自建校伊始,就开始了大生德育的文化建设之旅。
  一、追根、寻绎——大生德育的源起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是依托中国第一所师范——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新建的现代化小学,而走过110年历史的南通高等师范学校由清末状元、教育家张謇先生一手创办。为此,学校将德育文化构建的视角投向百余年前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张謇先生“父教育 母实业”的实践从创办大生纱厂开始,几乎将纱厂的收入全部用于创办教育事业。大生纱厂由张謇先生亲自命名,“大生”源自《周易·系辞传》,“天地之大德曰生”意即“天下最伟大的道德是珍爱生命”,寄托着张謇先生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服务于芸芸众生的哲学思想。
  张謇先生的思想可追溯至宋代。以中华易理为其主干的关学宗祖张载,是最早把《周易》理路归纳为“天人合一”的学者,其“民胞物与”(人民都是我同胞兄弟,万物是我的伙伴朋友)的光辉思想,将自然环境中的一切看成与自己平等的存在,视为伙伴朋友。这既是超越“人道主义”、经济人的“仁及万物”的生态哲学,也是“生态”人的催化剂。张謇先生曾有过类似论述:“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美国“过程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最高概念不再是抽象的本体和实体,而是具有生成和变化特性的过程,“现实实体”与“永恒客体”不是主客二分的。自然界的发展是作为潜在可能性的“永恒客体”不断与“现实实体”的共生过程,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长的伙伴关系。中华哲理中的“道”包含着丰富的过程思想,《周易》强调生生之道,而怀特海强也调过程,他们的思想存在明显的契合。
  共生(Symbiosis)是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涉及众多生物学分支学科,由德国微生物学家Anton·deBary1879年首次提出。[1]在全球化背景下,生物共生学已被赋予超出生物学领域的更深刻的社会意义。例如,生态伦理、环境哲学对人与自然共生的探讨,城市设计思想对人与社会共生的探索,传统哲学对共生理论的兼容和拓展等,无不昭示着共生哲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共生,强调向异质者开放的共存和谐的社会结合方式,它不限于内部和谐的共存共荣,更主张拥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建立起相互依存和结合的关系。共生,意味着作为心灵的不同自我之间的相见相遇,需要深入人的心灵世界,求得彼此的沟通、悦纳、宽容、滋养、协同和共识,建造充满生命诗意的心灵家园。共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的文化现象和基本的交往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不该怎样对待别人”“勿维护自我甚于维护他人,要关怀他人恰如关怀自我”等,所指都是共生。共生被认为是值得普遍遵守和保持的伦理“黄金规则”。
  基于上述思考,学校探索的“大生德育”,以共生为核心主张,以文化生根为底色,以当下生活为场域,以儿童情感为纽带,以和谐生态为师生关系要义,以生动有趣为德育活动要求;通过创设和优化具有“真”“情”“思”“美”等文化意蕴和内涵的生活,充分发挥儿童生活的濡染、浸润、启迪、诱导、整合、弥散、激励等巨大功能,促进儿童的道德生命成长。
  二、推论、建构——大生德育的原则
  儿童德性的习得和成长是道德潜能实现的过程,是儿童个体在自我德性经验和新的德性目标之间充满戏剧性冲突的情境中,逐渐生成、悦纳和内化的一种生命经历。因此,我们应当最大限度地强化教育过程对儿童本性的适应性,防止教育的低效、无效甚至反效,建立起充分反映儿童道德生命成长内在轨迹的“道德谱系”。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理解并切实遵循下列原则:
  1.生活性原则。“大生德育”主张通过具体的道德生活而学习道德,主张德育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并回到生活,强调生活是道德的“基础事实”和“沃土”,德育应基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世界;强调生活本身就是德育最好的途径,德育应在生活过程中展开,并高于生活,影响和引领学生的可能生活世界;强调生活还是德育的目的,德育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构生活意义,促进人生幸福和生活美好。
  因此,以陶行知“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而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等思想精髓为指导,我们通过对学生当下亲历其间的学校生活给予充分关注和改善,努力为学生营造“愉快的生活”,让学生过“主动地生活”,引导学生追求“理想的生活”,从而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成长,促进学生社会性规则的形成。
  2.社会性原则。儿童的德性成长与其人际社会,尤其是伙伴关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大生德育应当充分考虑儿童的人际关系发展,尤其是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儿童人际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与成人之间的“垂直关系”,一是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或“水平关系”。儿童在同伴群体中会出现竞争和合作行为,它会对儿童社会化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在整个儿童阶段,同伴群体主要有两类形式:一是自发群体,一是有组织的群体。有组织的群体是按一定的规范、制度建立起来的目标一致、规范严格、结构严谨、组织有序的群体。
  我们认识到,同伴关系和同伴群体对儿童变得愈来愈重要,它能满足儿童的社交需要,使之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其情绪的社会化,培养儿童对社会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有助于儿童获得对社会更广阔的认知视野,掌握社会交往技能,获得平等互惠观念;同时,促进儿童自我概念和道德人格的发展。   3.情感性原则。朱谦之在研究《周易》时,强调本体的“变”,并认定这个千变万化的本体是“情”。“‘真情之流’就是这绝对无二的一动”,天地万物的变化起于“情”之动:“因为天地万物的本体——情——是永远在那里变化,没有间断的,好像滔滔不绝的流水一般;所以我特别立一个表记,叫做‘真情之流’。”情感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特殊体验,给人以铭心刻骨之情、荡气回肠之感。情感在本真意义上具有生命价值,反映着人的精神面貌。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正是其情感的质量及表达。若没有情感的参与,道德就无法完整地表现,更无法发挥其真正功能。道德转化为人的德性必须要有情感上的认同与接纳,否则道德就不会真正内化为个人品德。正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
  因此,大生德育一定要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通过体验将道德教育内容带进人的生活情境,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不仅理解价值,而且体验价值、力行价值,最终落实到人的行为。我们要努力将情与理结合,真与善、美结合,自爱与他爱结合,受爱与创爱结合,用真挚的爱,播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道德情感教育的哺育中去感受、体验人间的温馨,创造人生的幸福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内在化原则。儿童是一个道德哲学家。儿童的道德成长伴随其在具体的道德情景中所作出的积极的道德判断。正是由于这些道德判断的参与,儿童的道德呈现为一条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不断内化和演进的轨迹,大生德育同样要顺应这一轨迹。
  儿童的道德发展要经历“前道德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的发展行程,其中,每个水平又经过两个阶段。“前习俗水平”,包括以惩罚、奖赏和服从为定向(他律)的道德和以工具主义、相对主义为定向(个人主义、实用目标和交换)的道德两个阶段;“习俗水平”,含有以人际和谐为定向(双边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以及人际协调)的道德和以法、法律和权威为定向(社会系统和良心)的道德两个阶段;“后习俗水平”,则有以社会契约和较高的法则为定向(社会契约或社会功利和个人权利)和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的道德阶段。遵循儿童的道德发展规律,大生德育过程应当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促进儿童道德的自我建构。
  5.差异性原则。“一花一世界”,每一朵花都是一种独特的风景。尊重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角色:探索者、游戏者、梦想者、哲学家、艺术家……视好奇、探索、游戏、涂鸦、幻想、歌唱、表达为逐步展开的童年世界的应有之义。儿童的德性差异有非常复杂的原因和机理,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仅与道德发展有关的儿童就有所谓弹性儿童(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经受考验,而且各方面发展良好的儿童)、亲社会儿童、受欢迎儿童、有争议儿童、受忽视儿童、被拒斥儿童、文化剥夺儿童、欲求不满儿童、品行不端儿童、冲动儿童、反社会儿童、失调儿童等。所有这些还会因儿童具体的气质、性格等不同而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独特性。这虽然增加了教育难度,但仍然应当在教育过程中得到高度关注与重视,以免因忽视差异而造成教育的失误和失效。
  三、落地、铺展——大生德育的范畴
  张謇先生尝言,“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先生所言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大生德育应该真正落实到学校文化中,落实到学校实践中,铺展出其具有共生思想个性的范畴。
  1.健全儿童人格,培养独立与自由意识
  我们落实“享受童年的幸福”的办学宗旨,让德育文化焕发儿童天性,充满童年的色彩。认真学习、大力宣传并积极遵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权利公约》等国内国际规约,通过制度设计与安排,保障儿童的尊严和权利不受侵害;通过品生课、品社课以及各种渠道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自护、自理、自信等自我意识、相关能力,以及健康、和谐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我们通过充满活力的大生课堂教学、个性化的大生课程学习、丰富多彩的大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发展性评价,为儿童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积极创造并拓展广阔空间。让学校、家庭和社区成为挥洒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自主独立、自由能动和自我创造的精神,鼓励学生追求卓越,伸展个性,实现自我,获得成长的幸福与快乐。
  2.遵守生活规范,培养尊重与平等意识
  我们充分尊重儿童的特点,牢牢把握习惯培养这一根本,从小处入手,细节育人,点滴育人。以“不妨碍别人”为底线伦理(即公共领域“勿伤害”的行为规则为基准),围绕“不伤己”“不损人”“不害物”“不坏事”“不违法”的基本原则,加强《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和本校《日常生活中的N个文明细节》的公德养成教育。严格要求,系统规训,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公德心,养成高度自觉的文明意识和公德习性。
  3.投身公益服务,培养博爱与互助意识
  张謇先生堪称“开华人自办盲哑教育之先河”。借鉴他的慈善文化传统和先进思想经验,我们全面设计学校公益服务目标体系,鼓励师生和家长成立各类义工社团,扶持各种义工组织,积极参与和申请公益基金项目,建立健全学生公益积分制度。学校常年开展“教师志愿者”“学生志愿者”“家长志愿者”系列公益慈善活动,涉及交通协管、扶贫助弱、阅读推广、科学普及、群众健身等领域,足迹遍及家庭、社区、校园乃至边远贫困地区;建立有效的促进与评价体系,鼓励学生从小事琐事做起,日日积德行善,向“陌生他者”,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表达仁爱之心,培养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服务精神。我们以自觉自愿为原则,努力实现学生、教师、家长义工全覆盖,让人间温情弥漫校园与社区。
  4.参与事务管理,培养民主与法规意识
  学校努力为学生拓展更加广阔的参加学校公共事务的空间:建立以学生红领巾自主委员会为核心的协商参与治理学校公共事务的自主机制,通过开展“年度竞选”“联席会议”“一月一辩”“自主社团”“红领巾为你点赞”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和投身干部选举、民主协商、集体议事、舆论监督、公共服务、社团建设等公共事务,培养其参与意识、自主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初步的社会治理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合乎情理、冷静节制、宽容大度等政治伦理;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治理,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管理活动,培养学生的社群意识、自主意识,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和技能。
  5.认同公理世界,增强国际与和平意识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先生的眼光与胸怀,实为百代仅见。“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今天,尊重多元文化,捍卫人类尊严,努力培养热爱和平,拥有世界眼光的地球人,是大生德育的应有之义。
  学校通过学科渗透、团队活动、主题教育、国际理解课程学习、国际文化交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培养学生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教育学生树立大国公民的宽阔胸襟,尊重异质文化,促进国际理解,倡导人类博爱,祈求世界和平。
  张謇先生用一生的实践追求大生梦想。高师附小自当传承先生的教育思想,以德育文化自觉为指导,不断探索以“共生”为思想核心的“大生德育”,真正提升学校德育品位。
  参考文献
  [1]袁年兴.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J].湖北社会科学,2009(2).
  (作者单位: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江苏南通 22601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因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教育实践场域的变化,我国师德的内涵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借助“话语实践”分析的方法,以我国四次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本为对象,分析并阐释我国“师德”的结构,其包括政治思想、职业责任、专业素质、核心伦理、自我修养等五个方面。同时揭示了我国师德规范体系的发展呈现出走向“道德”本真的趋势,其表现在“公共理性”“实践理性”“责任伦理”“生命伦理”的
摘要:尽管我国已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德育的“根”已松动甚至散失。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传承无论从理性角度还是从现实条件来说,都不能简单地“修旧如新”,而只能“择基重建”。对比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道德内涵,中小学德育应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基石,重新确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标准。  关键词:公民意识教育;传承;重建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北京:计划三年内推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标准”    4月18日,北京科技促进会透露:北京市正在制定青少年科学素质标准。去年,北京科技促进会曾向四个区的中小学发放问卷,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教育现状。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整体科学素质偏低,郊区学生和城区学生差距较大,而普通校与名校的差距也很明显。虽然目前尚未形成调研报告,但工作人员发现,越是知名学校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普通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
摘 要:心理—道德教育是班华教授原创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新的心理教育形态,其核心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心理建设”,为人生幸福服务。心理—道德教育是基础教育中认同度较高、教育效果较好的一种模式,也是中国本土化心理教育的一种探索。  关键词:班华;心理教育;心理—道德教育;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13-03  在当
下午上课前,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教室,或看看课外书,或做做练习题,或画会儿图画,教室里安安静静。我批改着作业,心里也一片宁静。偶然间抬起头,发现平时一贯文静内秀的子谦正拿着一面小镜子在照呀照。六七岁的小孩子对镜子充满了好奇,这本很正常,只是这个小女孩脸上甜甜的笑容吸引了我,我不禁轻轻来到她身旁,悄悄问道:“有什么高兴事,能告诉老师吗?”子谦抿着小嘴儿一笑,轻声说:“我在看我笑的时候像不像谢老师。”我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堂学习和交流,体验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树立起积极的交往态度,感受男女生交往的基本规范及对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构建健康向上的异性关系。  2.知识与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能熟练掌握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能运用恰当方式与异性交往,最大程度地解决交往困惑与冲突,能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3.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方式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课包含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多学科知识,涉及知识面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如能巧妙地将多学科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不仅能使思想政治课堂更具趣味性、艺术性,自身也会因“博学多才”而受到学生的欢迎,并进而提高自身的授课艺术和课堂效率。  一、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往往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无味。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兴趣不浓,上课时没
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我陪伴着学生小A艰难成长,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渐渐放下。因为,小A已经由以前不时爬上四楼闹跳楼,到如今被选为中队委员并表现优异。更可喜的是,他的进步还影响和唤醒了很多同学战胜自己弱点的决心和信心。小A的转变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事件回放  1.学生情况  小A,男,长得又黑瘦又矮小,自控力很差,自尊心极强。读一、二年级时偶有要跳楼的举动,三年级后常大发雷霆、寻死觅活,要跳楼
香雪小学校名源自“羊城八景”之“萝岗香雪”。萝岗种梅始于宋代,梅株绵亘数十里,俗称“十里梅林”。每逢岁末年初,“十里梅林”梅花怒放,白色花瓣随风飘落,尤如瑞雪翻飞;芬芳扑鼻,更是浸人心脾。如此色香俱绝,美不胜收,弥补了广州冬无雪景的遗憾,“萝岗香雪”由此得名。“香雪”这一校名,寄寓了香雪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和弘扬梅花精神的愿望。多年来,学校不断从梅花精神中汲取营养,引领香雪师生寻梅香,悟梅品,涵养如
一、困惑源于尴尬    学校品德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了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了不起,家乡人》一课。课堂上,教师在介绍了教材中的人物及其贡献之后,让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我们家乡的名人”。尽管老师尽力启发,学生还是没有活动起来。原来,只有几个同学完成了调查任务。而就这仅有的几个同学也因为小山村没有大人物,只得去调查身边的亲人——当然不是有代表性的人物。所以当他们汇报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