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很多语文教师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能言善辩,这本身是语文教学的优势所在。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妙语连珠并不能直接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更无法有效引领学生的言语能力不断发展,甚至会占据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使得课堂教学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
一、简约导入,促成学习动力的增长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貌似占比不重,但对于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秦兵马俑》一文时,教师针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和题目进行了这样的导入设计:首先,铺垫认知,感知内容:“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的陵墓之中蕴藏着大量的兵马俑,被后人称之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走进《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感受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独特魅力。”其次,预设学情,教学生字。在板书课题之后,直接引导学生观察课题中的两个生字“秦”“俑”,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再次,调动认知,质疑问难。面对这样的课题,你想要知道什么?有什么要追问的吗?最终紧扣“兵马俑什么样子”“兵马俑有什么特点”这两个与文本内容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學生自读课文,并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纵观整个导入环节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却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借助对历史背景资源以及课外知识的补充,激发了学生对文本感知的兴趣;借助生字的教学,消除了学生感知文本的障碍;借助扣题质疑,促进了学生思维意识地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激活了学生内在的认知期待。
二、简要评价,促成学习维度的转变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角色,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课堂环节的设计、实施,同样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并给予适切而精准的评价,借以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认知。如在教学《半截蜡烛》时,教师引领学生紧扣伯诺德夫人的语句感知人物内在的临危不乱。学生纷纷从语段中人物的言行动作等方面展开实践,有的学生从“轻轻”中感受到伯诺德夫人动作和神态都很自然,丝毫没有看出任何的紧张。教师相机点评:“你真会发现。这是从动作的角度出发的。”有的学生抓住了伯诺德夫人的语言来理解,让学生深入到人物的语言中进行感知,教师则相机评价:“你是从人物的语气看出来的。那从内容呢?”随后,学生则纷纷潜入语言中,洞察伯诺德夫人的对话其实正是想将德国军官的注意力吸引到灯上来。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先后对学生进行了两次评价。第一次,帮助学生总结出“动作”维度,不仅点评了学习的成果,同时也为后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第二次,学生从“语气”的维度出发,教师通过点评避免了学生之间机械、重复性的回答。教师话语不多,却力承千斤,在认可、肯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深入探究提供了广阔的渠道。
三、简约追问,促成动态资源的生成
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很多学生的认知都会局限在肤浅化的标签上,初听貌似有一定的道理,但细细考量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掌握这样的认知。笔者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时,紧扣“胡夫金字塔外形”的语段,引导学生感知说明方法的特质和表达作用。很多学生都能说出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能够将金字塔的雄伟壮观描写得更加生动而形象,但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中,学生其实对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并没有形成深刻的体验。教师则继续追问:列数字怎样就能把事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呢?请你结合文章的语言具体说说。学生则借助作者罗列的“40层”和“160米”等具体的数字,并描述了其具体的高度,真正明确了说明方法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在这一案例中,学生一开始的答案虽然正确,但落入固定的模式之中,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了解了说明方法的真正价值。于是,教师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使得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认知不断深入化,内在思维不断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内在能力的高效发展。
四、简要提炼,促发情感认知的质变
课堂教学的总结环节能够有效地促成学生思维的质变,情感的高潮帮助课堂形成“意犹未尽”的教学效果,更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强化文本。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教师在课堂行将结束之际,就为学生出示了萧红的生平资料,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萧红童年生活的悲惨与不幸。最后设置了这样的总结:祖父用对作者的爱心圈画出一座属于他们俩的乐园,将萧红所有的不幸都挡在了外面,让萧红的童年有了快乐的源泉;当萧红遇到了悲伤、不快,她就可以躲在这个园子里自由地玩耍,无忧无虑,将所有的烦恼都抛之脑后。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借助萧红的生平资料,帮助学生快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对文本的核心主题进行了深入提炼,引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认知,让文本的整个意境在课堂中蔓延开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一、简约导入,促成学习动力的增长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貌似占比不重,但对于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秦兵马俑》一文时,教师针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和题目进行了这样的导入设计:首先,铺垫认知,感知内容:“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的陵墓之中蕴藏着大量的兵马俑,被后人称之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走进《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感受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独特魅力。”其次,预设学情,教学生字。在板书课题之后,直接引导学生观察课题中的两个生字“秦”“俑”,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再次,调动认知,质疑问难。面对这样的课题,你想要知道什么?有什么要追问的吗?最终紧扣“兵马俑什么样子”“兵马俑有什么特点”这两个与文本内容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學生自读课文,并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纵观整个导入环节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却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借助对历史背景资源以及课外知识的补充,激发了学生对文本感知的兴趣;借助生字的教学,消除了学生感知文本的障碍;借助扣题质疑,促进了学生思维意识地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激活了学生内在的认知期待。
二、简要评价,促成学习维度的转变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角色,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课堂环节的设计、实施,同样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并给予适切而精准的评价,借以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认知。如在教学《半截蜡烛》时,教师引领学生紧扣伯诺德夫人的语句感知人物内在的临危不乱。学生纷纷从语段中人物的言行动作等方面展开实践,有的学生从“轻轻”中感受到伯诺德夫人动作和神态都很自然,丝毫没有看出任何的紧张。教师相机点评:“你真会发现。这是从动作的角度出发的。”有的学生抓住了伯诺德夫人的语言来理解,让学生深入到人物的语言中进行感知,教师则相机评价:“你是从人物的语气看出来的。那从内容呢?”随后,学生则纷纷潜入语言中,洞察伯诺德夫人的对话其实正是想将德国军官的注意力吸引到灯上来。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先后对学生进行了两次评价。第一次,帮助学生总结出“动作”维度,不仅点评了学习的成果,同时也为后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第二次,学生从“语气”的维度出发,教师通过点评避免了学生之间机械、重复性的回答。教师话语不多,却力承千斤,在认可、肯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深入探究提供了广阔的渠道。
三、简约追问,促成动态资源的生成
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很多学生的认知都会局限在肤浅化的标签上,初听貌似有一定的道理,但细细考量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掌握这样的认知。笔者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时,紧扣“胡夫金字塔外形”的语段,引导学生感知说明方法的特质和表达作用。很多学生都能说出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能够将金字塔的雄伟壮观描写得更加生动而形象,但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中,学生其实对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并没有形成深刻的体验。教师则继续追问:列数字怎样就能把事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呢?请你结合文章的语言具体说说。学生则借助作者罗列的“40层”和“160米”等具体的数字,并描述了其具体的高度,真正明确了说明方法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在这一案例中,学生一开始的答案虽然正确,但落入固定的模式之中,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了解了说明方法的真正价值。于是,教师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使得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认知不断深入化,内在思维不断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内在能力的高效发展。
四、简要提炼,促发情感认知的质变
课堂教学的总结环节能够有效地促成学生思维的质变,情感的高潮帮助课堂形成“意犹未尽”的教学效果,更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强化文本。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教师在课堂行将结束之际,就为学生出示了萧红的生平资料,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萧红童年生活的悲惨与不幸。最后设置了这样的总结:祖父用对作者的爱心圈画出一座属于他们俩的乐园,将萧红所有的不幸都挡在了外面,让萧红的童年有了快乐的源泉;当萧红遇到了悲伤、不快,她就可以躲在这个园子里自由地玩耍,无忧无虑,将所有的烦恼都抛之脑后。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借助萧红的生平资料,帮助学生快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对文本的核心主题进行了深入提炼,引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认知,让文本的整个意境在课堂中蔓延开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