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企业文化,更确切说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和确立的、必须遵循的思维和行为的规范。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的、自律性的行为。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的一本内部《德胜员工守则》,整理出版发行后再版3次,印刷27次。2008年该被评为“中国十大员工培训读物”。清华大学博导宋学宝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胜员工守则》是中国管理的圣经。如果我年轻二十岁,我会将以到该公司做清洁工当作自己的荣幸。”
“不走捷径”的核心价值观是这样提炼出来的
德胜公司规模不大,千人左右,也没达到几十亿规模,公司董事长聂圣哲也极少在媒体露面,但其影响力却远远超越了许多几百亿的公司,几乎每天都有人前去参访。像磁石一样吸引各界人士前往参访的究竟是什么呢?是德胜独特的企业文化。
德胜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与众不同: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问起聂总如何会想到要在德胜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我们得到了下面的答案。
聂圣哲,一个从安徽大山里走出来的山娃子,读完大学后前往美国发展,历时六年。从国外回来,聂圣哲可以当教授,可以做生意,也可以做官员。但他觉得,办实业最能让一个人了解社会,他希望从中悟出许多书本上无法得到的道理,他要把德胜作为他社会改造的试验田。
出于宜居、环保、高品质的考虑,他选择了引进美国木结构别墅的项目。携带建造两桩美式木结构别墅的原材料和15个碧眼金发的“洋木匠”,聂圣哲来到了公司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
第一幢美式别墅由“洋木匠”来做示范。“土木匠”人盯人认真学艺。很快,第一幢别墅顺利完工,外形美观、线条明快简洁,内部舒适、功能完备齐全,果然不同凡响。送走了老美,第二幢别墅开工。不就是木工活嚒,咱也是多年的能工巧匠,不然聂总能挑上咱?出乎意料的是,拿美国的验收标准一检查,结果是……不达标。
这下大伙可傻眼了,木工活,又不是什么高科技,还是美国人亲自带教出来的技术高手。
找不出“不达标”的原因,这公司就甭办了。
一样样、一件件排查,终于有了结论,原因说起来并不复杂:就以钉钉子为例吧,美国佬规定一个钉子得敲四锤子敲到位,咱没太重视他那个茬,力气大点儿三锤子就完事了,四锤子瞧着还差点儿,就再加它一锤子。聂总说,毛病就在这儿了,敲击锤子,得讲究个敲法,这可都是规范,都是程序,你不按它要求的办,我们说它一个钉子误差了1%,即合格率是99%,那么十个钉子的合格率就成了90.4%,一百个、一千个呢?
而一幢别墅的钉子又何止成百上千。
昔日的能工巧匠,要变成现代产业工人,真还没有捷径,做任何事都必须有规范、走程序。于是有了质量监督人员制度、关于实行运营总监制度的决定、衡量和检验工地的标准……德胜在施工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提出了“质量是道德,质量是修养、质量是对客户尊重”的19字质量方针。聂总说:“一件事即使最后做成功了,但如果没有按照规定(正确、健康)的程序来做,也等于没有成功,甚至是一种后患无穷的失败”
这就是德胜的核心价值观“不走捷径”的由来。
所以要说德胜重视企业文化的缘由,那就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管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地去解决,就像“敲钉子”,从管理的角度上讲是要有规范,要讲流程,上升到管理文化,那就是老老实实办事,凡事不走捷径。
为此,德胜成立了程序运作中心,这个部门别的什么活都不干,只管所有员工是不是按程序做事。不管你是什么职务,资历多老,不按照程序做事就一定处罚。执行程序即使有一些浪费也是必需的。开车系安全带是程序,一生系几千次安全带,可能没有一次派上用场,一旦产生作用了,就是性命攸关的事。执行程序必须较真。
德胜根据程序的要求,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细节规范:
■ 旋转空调的塑料螺丝和铁螺丝得用不同的方法;
■ 2593这栋房子,工地上3寸的L型弯头,计划用3个,结果用了5个,得写出理由来;
■ 洋楼里的一个死角,按程序要花20元的油漆,就必须要把这些漆刷完;
■ 钉石膏板要把施工者的名字写在板头上;
■ 接待室规定天晴开几盏灯、下雨加开几盏灯,必须严格执行,接待参观的样板房,规定范围内的灯、音乐唱机和电视必须打开;
■ 小区的绿化有虫害,必须弄清楚食叶类和食汁类不同类别的害虫,前者用“敌杀死”,后者用“绿叶通”。
“不走捷径”的理念提炼出来以后,就成为了普适性的管理哲学命题,并要求在所有的企业事务处理上都不能走捷径。
聂总总结说,我们的价值观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企业经营中发生了问题、产生了偏差,认识到非如此不能健康发展,于是订出这样的原则、这样的规矩,也就是选择我们的价值观,搞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经营需要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不是花拳绣脚做给别人看的。
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德胜无法“超常规发展”
对于“不走捷径”的认识,可以在笔者与聂总的一段交谈中进一步得到认识。
“可知公司每年最感为难的事是什么吗?”聂总自问自答说:“是推订单。”嗨,这可有些天方夜谭哦!以前来访时见过公司唯一的销售员王中亚,当时就觉得不可思议,上千号人的企业,只有一个销售员?这回又听说还要“推订单”,真是备感好奇。
“来过多次,一定知道德胜在休宁办有一所木工学校,德胜需要训练有素的现代产业工人。但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个现代产业工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是产业化的木工技术要求和穿街走巷的传统木工手艺不一样,还有很多基本素质,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
清华大学宋学宝先生说:“解决了农民工的管理问题,也就解决了中国企业管理的难点。”这需要依靠有效的教育来养成,德胜对农民工的教育几乎是从原始开始的:“从每天刷牙一次”到“饭前便后必须洗手”,甚至一个月内洗几次澡、理几次发都一一规定,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合格的员工,就无法建造合格的别墅。所以,如果我们的员工不能‘速成’,那么德胜也无法‘超常规发展’。由于很多人慕名而来要和我们合作,但德胜的产能是有限的。超出了我们的产能,有些单子我们就只能‘婉拒’了,有人说‘我们就认你德胜了,别的企业价格低我也不下单。’你看这不就成了难事了吗?”
记起在行政中心看到的一块铜牌,叫做销售原则提示,上面写着:为了寻找真正的优质客户,鉴于公司的生产能力,原则上不接受50幢以上的工程业务。
印证聂总所言不虚。
从哲学思辨的高度检视核心价值观
德胜以“不走捷径”的价值观作指导,永远“以能定产”而不是“以销定产”。它提出的的口号是“当管理和发展产生矛盾的时候,永远牺牲发展而保障管理”,亦当它的生产能力和赚钱发生矛盾的时候,永远舍弃赚钱而保存自己的实际能力。在解决了公司生存问题的前提下,德胜稳步健康地发展,并且“努力地赚钱、合理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听完聂总一席话,心中颇为感慨,这是“不走捷径”在领导层的行为表现。怪不得2009年7月丰田管理大师河田信来德胜参观后称赞说:“盲目发展是20世纪旧的认识观。如果仅仅是追求公司的规模、利润和市场占有率,那么人类就会走上与其它生物完全没有关系的一条道路。德胜没有走这条路,德胜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做强。德胜‘不着急’的做法是乌龟哲学,是一点点地积累自己力量的哲学。”
德胜“不走捷径”的核心价值观已经上升到了哲学思辨的高度!
来访者曾与董事长聂圣哲的第一段对话如下:
为什么不迅速扩张、做大,然后上市呢?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谁说一定要上市?我们只要做强,做精,不想做大。我要做瑞士名表那样的企业。” 公司董事长聂圣哲说。
“即使不想做大,也要尽可能多地盈利。你们一直不涨价,福利又这么好,难道不考虑利润?”
“你错了。公司没有副总裁之类高管,管理成本很低。至于福利,那都是花小钱办‘收买人心’的大事,而且我们一直在进行技术革新,压低成本。公司保持20%~25%的利润率就可以了,没必要赚太多。活得快乐最重要。”聂圣哲坦诚地说道。
看到对方一时语塞,他进而举例说,即使在美国,上市公司也只是特例,更普遍的企业形态是中小企业,固守本分,自得其乐。海洋生态圈中有庞大的鲨鱼,也有很多快乐的小鱼。“我就想做一条乐在其中、体魄强健的小鱼。”他总结道。
结语:
这是一家“知足”、“知止”的公司,在现今中国的环境中十分鲜见。老子《道德经》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长生久视之道。”德胜“不走捷径”的核心价值观已经上升到了哲学思辨的高度,有了这样的心态,这家公司比那些急着要做大、引资、上市的企业要优雅和从容很多。它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快乐地运转着,不慌不忙,诚实做事,琢磨着人性和管理的互动,自然而然成就了一家高尚的公司。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的一本内部《德胜员工守则》,整理出版发行后再版3次,印刷27次。2008年该被评为“中国十大员工培训读物”。清华大学博导宋学宝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胜员工守则》是中国管理的圣经。如果我年轻二十岁,我会将以到该公司做清洁工当作自己的荣幸。”
“不走捷径”的核心价值观是这样提炼出来的
德胜公司规模不大,千人左右,也没达到几十亿规模,公司董事长聂圣哲也极少在媒体露面,但其影响力却远远超越了许多几百亿的公司,几乎每天都有人前去参访。像磁石一样吸引各界人士前往参访的究竟是什么呢?是德胜独特的企业文化。
德胜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与众不同: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问起聂总如何会想到要在德胜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我们得到了下面的答案。
聂圣哲,一个从安徽大山里走出来的山娃子,读完大学后前往美国发展,历时六年。从国外回来,聂圣哲可以当教授,可以做生意,也可以做官员。但他觉得,办实业最能让一个人了解社会,他希望从中悟出许多书本上无法得到的道理,他要把德胜作为他社会改造的试验田。
出于宜居、环保、高品质的考虑,他选择了引进美国木结构别墅的项目。携带建造两桩美式木结构别墅的原材料和15个碧眼金发的“洋木匠”,聂圣哲来到了公司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
第一幢美式别墅由“洋木匠”来做示范。“土木匠”人盯人认真学艺。很快,第一幢别墅顺利完工,外形美观、线条明快简洁,内部舒适、功能完备齐全,果然不同凡响。送走了老美,第二幢别墅开工。不就是木工活嚒,咱也是多年的能工巧匠,不然聂总能挑上咱?出乎意料的是,拿美国的验收标准一检查,结果是……不达标。
这下大伙可傻眼了,木工活,又不是什么高科技,还是美国人亲自带教出来的技术高手。
找不出“不达标”的原因,这公司就甭办了。
一样样、一件件排查,终于有了结论,原因说起来并不复杂:就以钉钉子为例吧,美国佬规定一个钉子得敲四锤子敲到位,咱没太重视他那个茬,力气大点儿三锤子就完事了,四锤子瞧着还差点儿,就再加它一锤子。聂总说,毛病就在这儿了,敲击锤子,得讲究个敲法,这可都是规范,都是程序,你不按它要求的办,我们说它一个钉子误差了1%,即合格率是99%,那么十个钉子的合格率就成了90.4%,一百个、一千个呢?
而一幢别墅的钉子又何止成百上千。
昔日的能工巧匠,要变成现代产业工人,真还没有捷径,做任何事都必须有规范、走程序。于是有了质量监督人员制度、关于实行运营总监制度的决定、衡量和检验工地的标准……德胜在施工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提出了“质量是道德,质量是修养、质量是对客户尊重”的19字质量方针。聂总说:“一件事即使最后做成功了,但如果没有按照规定(正确、健康)的程序来做,也等于没有成功,甚至是一种后患无穷的失败”
这就是德胜的核心价值观“不走捷径”的由来。
所以要说德胜重视企业文化的缘由,那就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管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地去解决,就像“敲钉子”,从管理的角度上讲是要有规范,要讲流程,上升到管理文化,那就是老老实实办事,凡事不走捷径。
为此,德胜成立了程序运作中心,这个部门别的什么活都不干,只管所有员工是不是按程序做事。不管你是什么职务,资历多老,不按照程序做事就一定处罚。执行程序即使有一些浪费也是必需的。开车系安全带是程序,一生系几千次安全带,可能没有一次派上用场,一旦产生作用了,就是性命攸关的事。执行程序必须较真。
德胜根据程序的要求,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细节规范:
■ 旋转空调的塑料螺丝和铁螺丝得用不同的方法;
■ 2593这栋房子,工地上3寸的L型弯头,计划用3个,结果用了5个,得写出理由来;
■ 洋楼里的一个死角,按程序要花20元的油漆,就必须要把这些漆刷完;
■ 钉石膏板要把施工者的名字写在板头上;
■ 接待室规定天晴开几盏灯、下雨加开几盏灯,必须严格执行,接待参观的样板房,规定范围内的灯、音乐唱机和电视必须打开;
■ 小区的绿化有虫害,必须弄清楚食叶类和食汁类不同类别的害虫,前者用“敌杀死”,后者用“绿叶通”。
“不走捷径”的理念提炼出来以后,就成为了普适性的管理哲学命题,并要求在所有的企业事务处理上都不能走捷径。
聂总总结说,我们的价值观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企业经营中发生了问题、产生了偏差,认识到非如此不能健康发展,于是订出这样的原则、这样的规矩,也就是选择我们的价值观,搞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经营需要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不是花拳绣脚做给别人看的。
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德胜无法“超常规发展”
对于“不走捷径”的认识,可以在笔者与聂总的一段交谈中进一步得到认识。
“可知公司每年最感为难的事是什么吗?”聂总自问自答说:“是推订单。”嗨,这可有些天方夜谭哦!以前来访时见过公司唯一的销售员王中亚,当时就觉得不可思议,上千号人的企业,只有一个销售员?这回又听说还要“推订单”,真是备感好奇。
“来过多次,一定知道德胜在休宁办有一所木工学校,德胜需要训练有素的现代产业工人。但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个现代产业工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是产业化的木工技术要求和穿街走巷的传统木工手艺不一样,还有很多基本素质,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
清华大学宋学宝先生说:“解决了农民工的管理问题,也就解决了中国企业管理的难点。”这需要依靠有效的教育来养成,德胜对农民工的教育几乎是从原始开始的:“从每天刷牙一次”到“饭前便后必须洗手”,甚至一个月内洗几次澡、理几次发都一一规定,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合格的员工,就无法建造合格的别墅。所以,如果我们的员工不能‘速成’,那么德胜也无法‘超常规发展’。由于很多人慕名而来要和我们合作,但德胜的产能是有限的。超出了我们的产能,有些单子我们就只能‘婉拒’了,有人说‘我们就认你德胜了,别的企业价格低我也不下单。’你看这不就成了难事了吗?”
记起在行政中心看到的一块铜牌,叫做销售原则提示,上面写着:为了寻找真正的优质客户,鉴于公司的生产能力,原则上不接受50幢以上的工程业务。
印证聂总所言不虚。
从哲学思辨的高度检视核心价值观
德胜以“不走捷径”的价值观作指导,永远“以能定产”而不是“以销定产”。它提出的的口号是“当管理和发展产生矛盾的时候,永远牺牲发展而保障管理”,亦当它的生产能力和赚钱发生矛盾的时候,永远舍弃赚钱而保存自己的实际能力。在解决了公司生存问题的前提下,德胜稳步健康地发展,并且“努力地赚钱、合理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听完聂总一席话,心中颇为感慨,这是“不走捷径”在领导层的行为表现。怪不得2009年7月丰田管理大师河田信来德胜参观后称赞说:“盲目发展是20世纪旧的认识观。如果仅仅是追求公司的规模、利润和市场占有率,那么人类就会走上与其它生物完全没有关系的一条道路。德胜没有走这条路,德胜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做强。德胜‘不着急’的做法是乌龟哲学,是一点点地积累自己力量的哲学。”
德胜“不走捷径”的核心价值观已经上升到了哲学思辨的高度!
来访者曾与董事长聂圣哲的第一段对话如下:
为什么不迅速扩张、做大,然后上市呢?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谁说一定要上市?我们只要做强,做精,不想做大。我要做瑞士名表那样的企业。” 公司董事长聂圣哲说。
“即使不想做大,也要尽可能多地盈利。你们一直不涨价,福利又这么好,难道不考虑利润?”
“你错了。公司没有副总裁之类高管,管理成本很低。至于福利,那都是花小钱办‘收买人心’的大事,而且我们一直在进行技术革新,压低成本。公司保持20%~25%的利润率就可以了,没必要赚太多。活得快乐最重要。”聂圣哲坦诚地说道。
看到对方一时语塞,他进而举例说,即使在美国,上市公司也只是特例,更普遍的企业形态是中小企业,固守本分,自得其乐。海洋生态圈中有庞大的鲨鱼,也有很多快乐的小鱼。“我就想做一条乐在其中、体魄强健的小鱼。”他总结道。
结语:
这是一家“知足”、“知止”的公司,在现今中国的环境中十分鲜见。老子《道德经》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长生久视之道。”德胜“不走捷径”的核心价值观已经上升到了哲学思辨的高度,有了这样的心态,这家公司比那些急着要做大、引资、上市的企业要优雅和从容很多。它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快乐地运转着,不慌不忙,诚实做事,琢磨着人性和管理的互动,自然而然成就了一家高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