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s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发散思维,就是指为解决某一问题,打破定势思维的限制,从各个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思维方式。利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称为发散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的发展状况,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的思维水平的高低以及创造力的大小,起着重要作用,是一个人能否事业有成的关键因素。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中学阶段是人发散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学科特点,物理学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方面有着许多自身优势;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下面,对高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一、更新传统观念、创建科学氛围
  
  (一)、克服依赖思想。鼓励他们主动应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样可使学生时刻处于积极应对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所必需的。
  克服从众思想。教育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锐意求新。但应提醒学生发表思想、观点时应有理有据,切勿草率行事。
  (二)、克服盲目崇拜权威的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与物理课本相关的背景知识,教育学生以物理学家为榜样,无论是从物理课本和教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还是从报刊杂志学到的知识,都不能只是一味接受,要采取批判性接受的方式,即:通过一定的理论论证和实验验证后才能接受。决不能仅仅因为这种观点是出自某个权威人物之口,就不加思索地盲目接受,甚至顶礼膜拜。此所谓“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三)、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大量的物理史实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价值以及献身科学的重大意义。
  二、建立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和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的全部知识点都能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对每一章节知识在整个高中物理体系的地位及各章节间的逻辑关系建立清醒地认识,并要求对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较深的感性认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课本中的物理知识同化成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充分发散思维能力解决各类物理问题提供丰厚的知识储备。离开学生的知识储备,空谈发散思维能力,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培养学生的几种发散思维方式
  
  (一)、逆向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打破人们思考问题的常规顺序,反其道而行之,将顺着想的思路加以颠倒,用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其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作用是可使我们得到常规眼光看不到的事物的另一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事物、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有助于我们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
  (二)、“独辟蹊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面对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的棘手问题,重新审视各环节及其相互关系,打破常规思路的限制,从人们最容易忽视的角度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并建立、完善解决问题思路的过程。当我们利用常规思路解决问题一筹莫展时,利用这种思维方式往往可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良好效果。在学生处理复杂问题或特殊问题时,教师应通过讲解和引导,使学生逐步掌握这种思维方法。
  (三)、辐射思维方式与辐辏思维方式:“辐射发散”作为一种创新思维方式是指,以所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朝四面八方各个角度做立体式的发散思考,力求最大限度的获得新思想、新观点。要使这种思维方式发挥最大作用,必须在民主、宽松的气氛下充分调动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兼收并蓄。在实际物理教学中,对一些比较新奇独特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或者一些较为复杂而又有一定研究、讨论价值的问题,教师可带领、引导学生利用辐射思维方式去解决,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辐射思维能力。
  与前者相反,辐辏思维方式是指,以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分别从四面八方各角度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物理问题,我们可以一开始就使用辐辏方式来思考;也可以先利用辐射思维方式获得一些有用的思路和观点,再利用辐辏思维方式进行筛选。因此,这两种思维方式往往相辅相成。
  (四)、直觉思维方式:所谓“直觉”,就是洞察事物的一种特殊思维活动,是人们对事物和问题不经反复思考的一种直觉洞察,这是一种自古就有且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常发挥重要作用。要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研究物理问题、认识和发现规律,这就需要现实的物理教学过程应摆脱课本和课堂的束缚,走向生活、走向生产、走向自然,进而使学生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从中受到启迪,激发直觉,产生灵感。
  利用知觉思维解决问题具有整体性和猜测性,因此,它需要与逻辑思维和实验验证相结合,才能保证其正确性和科学性。
  总之,发散思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发展还是对中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值得我们全体物理教师乃至所有学科教师为之共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认识比较模糊,对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概念认识不清。因而他们解答题目时的思维活动只是停留于模仿状态,还不能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根据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几个有思维探究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展开积极思维活动,使他们能思考分析,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实践    在多年来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发现,小学阶段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困惑于应用题中,
期刊
“应该采用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制成巨大的和典型的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高尔基)。“没有小事情,只有大手笔”(美国当代女作家奥茨)。后者当然也是指文学。怎么能够想象,没有细节的描写而有文学的存在呢!没有对于安德烈、彼埃尔、娜达莎等人的一件件小事的描写,就没有《战争与和平》;没有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的那些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甚至如果没有刘姥姥进大观园出的"洋相",也就不会有《红楼梦》。相反,只写
期刊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不仅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以后各年级计算能力的提高,怎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加强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是一个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
期刊
高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认识形成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归纳。归纳那些内容、以何种形式,都应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定,而不能由老师包办。引导学生加以归纳,总结归纳法这种方法应用在化学复习中有很多优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复习其实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过程。目的在于“把厚书读薄
期刊
当你发现你的学生在课堂上搞恶作剧的时候,你是采取暴雨式的批评还是无声的宽容呢?我觉得无声的宽容会收到比急风暴雨式的批评更好的效果!  回想十几年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被分配到了一所乡中学担任初二的历史课。首次给他们上课伴随着钤声我走向了讲台。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都站了起来,我突然发现最后一排一位男生却背对着我站着,我怔了一下,随后还礼请同学们坐下,那位男生坐下后依然背对着我。全班学生都用一种异样的眼
期刊
内容摘要:英语课常常是一系列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反复交际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没有师生间的教学交际活动,英语教学也就不存在了。一位称职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应善于运用交际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交际 实质 英语 称职    综观教育学文献,关于教育实质的讨论已有很长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审视教学过程,促进
期刊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抓好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上,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画家画画,不会铺天盖地,布满画纸,而总会留点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不就是有名的留白之作吗?因“留白”观画者便有了暇想的余地;作家作文,讲究含蓄,”纸有尽而意无穷”,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文字中体会无尽之意;音乐家演奏,时而“千山咆涛”,时而“万马齐喑”,目的
期刊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是每一位化学老师必备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摸索出“设疑置惑,发散思维,比较综合”的教学模式,意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通过“设疑置惑” 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教学中老师合理“设疑置惑”,使学生产生矛盾,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顺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给学生以适当的揭示的
期刊
新课程的推进,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中小学校要有效地进行学校管理工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应该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以科研促管理,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管理作用于教育工作的支撑作用。    一、教育科研是教
期刊
内容摘要: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改革化学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实验、观察、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在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往往只局限于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重复实验等被动式的实验模式,忽略了在实验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