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真正丰沛饱满、言之有物的境界。
姜国芳(艺术家)
参访时间:10月21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姜国芳是一位低调的画家。姜国芳,对于艺术圈外的人来讲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3个字。但这并不是说他没名气,而是这个人太低调,低调到孤独、寂寞。
然而,姜国芳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与他为人的含蓄安静显得有些不成正比。1978年他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又在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任教长达20年。姜国从1987年开始进行油画创作。此前的他从中央美院毕业后,留校担任教职,画了不少体制内的(像是全国美展)作品。逐渐地,他意识到自己想独创一种个人的绘画方式,而不再只满足于画那些和主旋律有关的作品。所以1998年,他选择了辞职,开始进行完全自由的个人创作。
关于自己绘画的缘起,姜国芳最早想画的是自己的童年生活,小时候放过牛在农村呆过,所以想画一画农村老家的风土,但好像不太受市场欢迎。“对于我们这种在体制外自谋生路的画家,必须要有生活来源。那我的工作就是画画,如果画不来生活来源,没办法生存下去,就只能尝试画一些能卖掉的作品”姜国芳表示。他尝试过画牛、画静物,后来逐渐在受西方影响与自己个人的审美要求中摸索发现:中国传统中有很多非常高级的、非常有民主特点和群众基础的、老百姓喜欢的共通的美。
于是,他从1987年开始创作以紫禁城为主题的油画作品,被誉为“发现紫禁城第一人”。他成为了中国唯一在故宫内举办大型个人画展的当代画家,唯一在罗马墨索里尼总统府内举办大型个人画展的中国当代画家,也是中国唯一成功完成欧洲巡回展览的画家,历时8年……从早年的“无意识的”、冲动的、纯粹表达内心感受的创作,到持续了20多年对紫禁城这个大文化概念的纵深探索,他的油画语言,已修炼到一种真正丰沛饱满、言之有物的境界。
你创作紫禁城系列有20多年了,请问你为什么会对紫禁城产生兴趣并如此钟爱呢?
我最早认识紫禁城并对其产生兴趣大概要追朔到1966年的一个冬天。当时我途经天安门广场,在夜色矇眬中第一次看到紫禁城。我觉得那一刻的紫禁城恍若天国,距离我们实际的生活环境太远,令我有一种“陌生”而“遥远”的感觉。紫禁城的神秘和梦境从此在我心底里扎下根,难以拂去。
1974年到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是让我走近紫禁城的天赐良缘。而1983年我家又搬到距离紫禁城只有咫尺之遥的什刹海,眺望故宫一览无余。我上千次去那儿,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日积月累“紫禁城”融入了我的生活,影响着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
你所创作的紫禁城系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概括说,我的紫禁城系列作品追求的是新古典主义风格,创作和理念是8个字:神圣庄严、唯美愉悦。神圣庄严是所有古典主义艺术的特点,而新古典主义就是将现代人的审美取向加进去——就是唯美愉悦。
你所画的紫禁城,是一种历史的再现还是个人的表现?
与众多历史画画家试图竭力还原历史真实不同,我再现的是种假想的真实,是以现代人的情感和认知而确立的。所以那些帝王的威武、后妃的美丽、小皇帝的孤独都是掺杂着今天人的价值判断和理解的。这种叙事的好处在于:在历史的想象中契入了今天的立场。
在创作紫禁城系列的前期主要是描绘小天子、帝王、将领等。你的成名作《宫门》获得很多人的赞许。但为什么从1993年开始,你更多的是描绘清宫中的女性?
因为我看到的旧照片中的宫女都是一幅唯唯诺诺的样子,整个就给人一种受压抑的感觉,就连慈禧也是如此,而这些都留给了西方人成为笑话我们的把柄。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是个丑陋的民族。所以我画宫女、画紫禁城系列的真正目的,是想画出一种民族精神,是一种不容遗忘的民族气节,体现出中国人的尊严。
陈逸飞也画宫廷女性,和其他画这一题材的作品相比,你的作品特点是什么呢?
我觉得陈逸飞的画和我的画从画面视觉上可能会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真正了解我作品的朋友就知道,我画的东西和陈逸飞画的东西还是有些不同的。我着重画的是故宫里面的故事,画的是清朝的故事,它有一个特定的范围,而且我是一个系列作品,因为我的作品里面从油画技法上可能和其他作家也有一些不同,因为我有自己的一种方式来表达,不是一个普遍使用的方法。陈逸飞画的题材比我要广泛,他的东西我觉得更加唯美一些,我的东西可能主题性更强一些,有很多朋友都会有这种误解,这种误解大多数是对这个作品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一种视觉效果上的,如果是要更多地去琢磨的话可能能够看出我和陈逸飞的不同之处。
你觉得紫禁城系列的价值何在呢?
价值在于每个画家所处的时代是不可替代的,比如郎世宁画的宫廷画,我们如何摹仿也不能替代他,但我的紫禁城系列,郎世宁也不可替代。我们看清代是相隔一百年,我们的认识是有着当今的时代背景,这就是价值。就像《红楼梦》有不同时代的版本,将来200年后,我相信还会有人干这事。
不少圈内人士对你的紫禁城系列颇有微词,你是怎么看待他们的评论的?
我听太多人劝告我说“你画什么不行,非要画帝王的画?” 其实,艺术家有这个自由有这个权力选择自己的创造道路,你画你的,我画我的,画画就是自己画着玩,就是个人的事,我画什么也挨不到你什么事。
不少人认为你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型。当你的紫禁城系列在国内遭遇批评。在国外却受到热捧,画价很高,你觉得你的作品为什么比较吸引欧洲和北美的藏家呢?
欧洲人对中国艺术的了解更多的是水墨画和中国工笔重彩,以及中国瓷器上面的画。中国的油画对他们而言是全然新鲜的东西。我们很注意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曾派出许多画家去欧洲求学,却很少组织过真正高水准的油画展。我的几次欧洲个展,他们多数对我的画反应很惊讶,他们不会相信我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油画家。欧洲求学,却很少组织过真正高水准的油画展。
另外,画面中的内容也很重要。换言之,我如果画一批表现似洋非洋的东西,或者表现没有地域特点的风景,或者没有中国民族和历史背景的人物,画得再好,他们也不以为然。你的画再好,也好不过欧洲几百年所呈现的艺术大师们。他们已把绘画艺术技巧走到极致,我们无人可及。
姜国芳(艺术家)
参访时间:10月21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姜国芳是一位低调的画家。姜国芳,对于艺术圈外的人来讲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3个字。但这并不是说他没名气,而是这个人太低调,低调到孤独、寂寞。
然而,姜国芳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与他为人的含蓄安静显得有些不成正比。1978年他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又在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任教长达20年。姜国从1987年开始进行油画创作。此前的他从中央美院毕业后,留校担任教职,画了不少体制内的(像是全国美展)作品。逐渐地,他意识到自己想独创一种个人的绘画方式,而不再只满足于画那些和主旋律有关的作品。所以1998年,他选择了辞职,开始进行完全自由的个人创作。
关于自己绘画的缘起,姜国芳最早想画的是自己的童年生活,小时候放过牛在农村呆过,所以想画一画农村老家的风土,但好像不太受市场欢迎。“对于我们这种在体制外自谋生路的画家,必须要有生活来源。那我的工作就是画画,如果画不来生活来源,没办法生存下去,就只能尝试画一些能卖掉的作品”姜国芳表示。他尝试过画牛、画静物,后来逐渐在受西方影响与自己个人的审美要求中摸索发现:中国传统中有很多非常高级的、非常有民主特点和群众基础的、老百姓喜欢的共通的美。
于是,他从1987年开始创作以紫禁城为主题的油画作品,被誉为“发现紫禁城第一人”。他成为了中国唯一在故宫内举办大型个人画展的当代画家,唯一在罗马墨索里尼总统府内举办大型个人画展的中国当代画家,也是中国唯一成功完成欧洲巡回展览的画家,历时8年……从早年的“无意识的”、冲动的、纯粹表达内心感受的创作,到持续了20多年对紫禁城这个大文化概念的纵深探索,他的油画语言,已修炼到一种真正丰沛饱满、言之有物的境界。
你创作紫禁城系列有20多年了,请问你为什么会对紫禁城产生兴趣并如此钟爱呢?
我最早认识紫禁城并对其产生兴趣大概要追朔到1966年的一个冬天。当时我途经天安门广场,在夜色矇眬中第一次看到紫禁城。我觉得那一刻的紫禁城恍若天国,距离我们实际的生活环境太远,令我有一种“陌生”而“遥远”的感觉。紫禁城的神秘和梦境从此在我心底里扎下根,难以拂去。
1974年到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是让我走近紫禁城的天赐良缘。而1983年我家又搬到距离紫禁城只有咫尺之遥的什刹海,眺望故宫一览无余。我上千次去那儿,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日积月累“紫禁城”融入了我的生活,影响着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
你所创作的紫禁城系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概括说,我的紫禁城系列作品追求的是新古典主义风格,创作和理念是8个字:神圣庄严、唯美愉悦。神圣庄严是所有古典主义艺术的特点,而新古典主义就是将现代人的审美取向加进去——就是唯美愉悦。
你所画的紫禁城,是一种历史的再现还是个人的表现?
与众多历史画画家试图竭力还原历史真实不同,我再现的是种假想的真实,是以现代人的情感和认知而确立的。所以那些帝王的威武、后妃的美丽、小皇帝的孤独都是掺杂着今天人的价值判断和理解的。这种叙事的好处在于:在历史的想象中契入了今天的立场。
在创作紫禁城系列的前期主要是描绘小天子、帝王、将领等。你的成名作《宫门》获得很多人的赞许。但为什么从1993年开始,你更多的是描绘清宫中的女性?
因为我看到的旧照片中的宫女都是一幅唯唯诺诺的样子,整个就给人一种受压抑的感觉,就连慈禧也是如此,而这些都留给了西方人成为笑话我们的把柄。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是个丑陋的民族。所以我画宫女、画紫禁城系列的真正目的,是想画出一种民族精神,是一种不容遗忘的民族气节,体现出中国人的尊严。
陈逸飞也画宫廷女性,和其他画这一题材的作品相比,你的作品特点是什么呢?
我觉得陈逸飞的画和我的画从画面视觉上可能会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真正了解我作品的朋友就知道,我画的东西和陈逸飞画的东西还是有些不同的。我着重画的是故宫里面的故事,画的是清朝的故事,它有一个特定的范围,而且我是一个系列作品,因为我的作品里面从油画技法上可能和其他作家也有一些不同,因为我有自己的一种方式来表达,不是一个普遍使用的方法。陈逸飞画的题材比我要广泛,他的东西我觉得更加唯美一些,我的东西可能主题性更强一些,有很多朋友都会有这种误解,这种误解大多数是对这个作品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一种视觉效果上的,如果是要更多地去琢磨的话可能能够看出我和陈逸飞的不同之处。
你觉得紫禁城系列的价值何在呢?
价值在于每个画家所处的时代是不可替代的,比如郎世宁画的宫廷画,我们如何摹仿也不能替代他,但我的紫禁城系列,郎世宁也不可替代。我们看清代是相隔一百年,我们的认识是有着当今的时代背景,这就是价值。就像《红楼梦》有不同时代的版本,将来200年后,我相信还会有人干这事。
不少圈内人士对你的紫禁城系列颇有微词,你是怎么看待他们的评论的?
我听太多人劝告我说“你画什么不行,非要画帝王的画?” 其实,艺术家有这个自由有这个权力选择自己的创造道路,你画你的,我画我的,画画就是自己画着玩,就是个人的事,我画什么也挨不到你什么事。
不少人认为你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型。当你的紫禁城系列在国内遭遇批评。在国外却受到热捧,画价很高,你觉得你的作品为什么比较吸引欧洲和北美的藏家呢?
欧洲人对中国艺术的了解更多的是水墨画和中国工笔重彩,以及中国瓷器上面的画。中国的油画对他们而言是全然新鲜的东西。我们很注意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曾派出许多画家去欧洲求学,却很少组织过真正高水准的油画展。我的几次欧洲个展,他们多数对我的画反应很惊讶,他们不会相信我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油画家。欧洲求学,却很少组织过真正高水准的油画展。
另外,画面中的内容也很重要。换言之,我如果画一批表现似洋非洋的东西,或者表现没有地域特点的风景,或者没有中国民族和历史背景的人物,画得再好,他们也不以为然。你的画再好,也好不过欧洲几百年所呈现的艺术大师们。他们已把绘画艺术技巧走到极致,我们无人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