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有很多小学生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源头”;“阅读,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创作,是作文教学的关键”;“评价,是作文教学的动力”几个方面来谈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079-001
很多语文老师跟学生一样,怕上作文课,对于作文批改更是感到头疼。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作文水平不高已经成了长期困扰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并有被了解、被认同的成就感,而不是把作文当作一项“苦差事”,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来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一、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源头
孩子们讨厌写作文,认为“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心中还没有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感到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就是把我们平日生活中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下来。那么,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呢?
1.亲近自然
房前屋后栽了竹子,闲来无事,观察一下它的各种姿态,欣赏一下它轻轻摇曳的竹影,把园中之竹变成眼中之竹,进而变成“胸中之竹”。这样,写起来,挥洒自如,得心应手。
2.关注生活
参与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是学生作文提高的重要途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淌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朋友的相伴,一次实验,一次比赛,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你最好的伙伴,让你进一步体会生活的滋味,丰富敏感的心灵。
二、阅读,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阅读是作文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个性心理成长的源泉。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多渠道扩大学生阅读量。
1.课内阅读,为写作服务
我们学习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很多是为我们的写作服务的。况且小学高年级的要求就是读写结合,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在课内阅读上下功夫。所以我们提倡读书时“字字入目”,要把心放到文章里去,只有把自己置身于作者的描写当中,才能真正地去理解文本,只有入情入境的去读,才能唤起自己生活中某些似曾相识的记忆。这样,在以后的习作中,才能灵活地运用。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时,“移步换景”的写法是学生比较难把握的,于是我重点让学生抓住文中的字词来体会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让学生明白随着地点的转换,看到不同的景色,或者同一个景色的不同变化就叫做移步换景,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学完本文,我布置了小练笔,让学生写一个游览过的地方,发现学生能够比较有条理地完成习作,比之前有了不小的进步。
2.课外阅读,替写作铺路
我在班级里给学生布置了阅读任务,开展了我的“书香之旅”。我要求学生每月完成一部推荐书目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并且熟读成诵。每月完成读书任务之后,写一篇读后感。刚布置任务时,学生都说不会写。的确,一开始,学生没有进入状态,他们写的读后感,大部分是从书中摘录下来的内容,而自己的感受却谈得甚少。反思自己的计划实施以后,我进行了“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自己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学生谈得很深入,很透彻。于是我接着问:“愿意将它写下来吗?”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明显比之前的要好得多,感触深得多。
三、创作,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通过生活的体验,阅读的积累,学生丰富了内心世界,这为作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是作文的关键是学生如何把自己的体验准确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让学生能用自己的笔生动地描写自己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敢于抒写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表达自己个性的见解。
教学是一种生活。从启发选材到打开思路,从快速行文到修改作文,都离不开“兴趣”。当学生的兴趣极大地激发起来以后,他们便“文思泉涌,笔走如飞”了。记得一次很成功的经历,想让学生写一写捡树叶,于是趁同学下课的功夫,便布置了一项任务:所有同学都去后操场捡树叶。孩子们一听,都高兴地一溜烟跑到后操场捡树叶了。十分钟过后,孩子们都回到了教室等待上课。而我却和他们闲聊起来。我问他们:“刚才干什么去了?”孩子说:“捡树叶去了。”“树叶什么样的?”就这样和他们很快地交谈着,从每个人的动作到每个人的感受,最后谈到了没有干活的老师,冻得溜回班级去了……谈完了,我话锋一转,愿意写出今天捡树叶的经历吗?孩子们一听,高兴得不得了,纷纷动笔写起来,而他们那次写出的作文让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
四、评价,是作文教学的动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之一,而作文评价又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带来了作文教学的人性化与个性化,提高了小学作文乃至于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笔者认为,在评价作文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着手。
1.鼓励学生自评,培养判断能力
“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评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要死守教师指导、评改的传统形式,而要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文评判与修改活动中。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初步具备了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完全可以让他们自评、自改。引导学生自评,教师要注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多加激励引导。二是精心组织自评。三是大力提倡反思。
2.实现师生同评,激发学习兴趣
在作文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认真贯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要求,将学生和老师的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除了老师的评语之外,我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评价中来。比如写完《我身边的小能人》,我选取了一篇问题比较严重的习作读给学生听,读完后,我问:“你们觉得他写的怎么样?”孩子们有的说“细节描写不够”,有的说“选的事例不生动”,有的说“语言上可以更生动些”。
作文教学理应是一个心灵的牧场,它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敞开心扉,倾吐心声,相信在全体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会使孩子们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079-001
很多语文老师跟学生一样,怕上作文课,对于作文批改更是感到头疼。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作文水平不高已经成了长期困扰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并有被了解、被认同的成就感,而不是把作文当作一项“苦差事”,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来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一、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源头
孩子们讨厌写作文,认为“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心中还没有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感到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就是把我们平日生活中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下来。那么,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呢?
1.亲近自然
房前屋后栽了竹子,闲来无事,观察一下它的各种姿态,欣赏一下它轻轻摇曳的竹影,把园中之竹变成眼中之竹,进而变成“胸中之竹”。这样,写起来,挥洒自如,得心应手。
2.关注生活
参与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是学生作文提高的重要途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淌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朋友的相伴,一次实验,一次比赛,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你最好的伙伴,让你进一步体会生活的滋味,丰富敏感的心灵。
二、阅读,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阅读是作文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个性心理成长的源泉。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多渠道扩大学生阅读量。
1.课内阅读,为写作服务
我们学习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很多是为我们的写作服务的。况且小学高年级的要求就是读写结合,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在课内阅读上下功夫。所以我们提倡读书时“字字入目”,要把心放到文章里去,只有把自己置身于作者的描写当中,才能真正地去理解文本,只有入情入境的去读,才能唤起自己生活中某些似曾相识的记忆。这样,在以后的习作中,才能灵活地运用。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时,“移步换景”的写法是学生比较难把握的,于是我重点让学生抓住文中的字词来体会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让学生明白随着地点的转换,看到不同的景色,或者同一个景色的不同变化就叫做移步换景,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学完本文,我布置了小练笔,让学生写一个游览过的地方,发现学生能够比较有条理地完成习作,比之前有了不小的进步。
2.课外阅读,替写作铺路
我在班级里给学生布置了阅读任务,开展了我的“书香之旅”。我要求学生每月完成一部推荐书目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并且熟读成诵。每月完成读书任务之后,写一篇读后感。刚布置任务时,学生都说不会写。的确,一开始,学生没有进入状态,他们写的读后感,大部分是从书中摘录下来的内容,而自己的感受却谈得甚少。反思自己的计划实施以后,我进行了“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自己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学生谈得很深入,很透彻。于是我接着问:“愿意将它写下来吗?”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明显比之前的要好得多,感触深得多。
三、创作,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通过生活的体验,阅读的积累,学生丰富了内心世界,这为作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是作文的关键是学生如何把自己的体验准确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让学生能用自己的笔生动地描写自己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敢于抒写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表达自己个性的见解。
教学是一种生活。从启发选材到打开思路,从快速行文到修改作文,都离不开“兴趣”。当学生的兴趣极大地激发起来以后,他们便“文思泉涌,笔走如飞”了。记得一次很成功的经历,想让学生写一写捡树叶,于是趁同学下课的功夫,便布置了一项任务:所有同学都去后操场捡树叶。孩子们一听,都高兴地一溜烟跑到后操场捡树叶了。十分钟过后,孩子们都回到了教室等待上课。而我却和他们闲聊起来。我问他们:“刚才干什么去了?”孩子说:“捡树叶去了。”“树叶什么样的?”就这样和他们很快地交谈着,从每个人的动作到每个人的感受,最后谈到了没有干活的老师,冻得溜回班级去了……谈完了,我话锋一转,愿意写出今天捡树叶的经历吗?孩子们一听,高兴得不得了,纷纷动笔写起来,而他们那次写出的作文让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
四、评价,是作文教学的动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之一,而作文评价又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带来了作文教学的人性化与个性化,提高了小学作文乃至于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笔者认为,在评价作文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着手。
1.鼓励学生自评,培养判断能力
“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评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要死守教师指导、评改的传统形式,而要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文评判与修改活动中。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初步具备了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完全可以让他们自评、自改。引导学生自评,教师要注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多加激励引导。二是精心组织自评。三是大力提倡反思。
2.实现师生同评,激发学习兴趣
在作文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认真贯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要求,将学生和老师的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除了老师的评语之外,我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评价中来。比如写完《我身边的小能人》,我选取了一篇问题比较严重的习作读给学生听,读完后,我问:“你们觉得他写的怎么样?”孩子们有的说“细节描写不够”,有的说“选的事例不生动”,有的说“语言上可以更生动些”。
作文教学理应是一个心灵的牧场,它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敞开心扉,倾吐心声,相信在全体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会使孩子们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