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思维的乐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特级教师唐懋龙曾这样描述时下的一些语文课:“一个傻乎乎的老师带着一群傻乎乎的学生,在上着一堂傻乎乎的语文课……为分析而分析的语文课就是把课文一个个句号变成问号,再让学生把一个个问号变为句号。”这道出了语文课的问题——教课文,不教语言;教知识,不教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语文课堂应该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乐园。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呢?
  一、比较阅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主体相同而立意不同的文章,风格不同而体裁相同的文章,同一作者、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等,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发展思维。
  1.同一主题的比较,总结归纳。
  孙双金老师教学《送别组诗》时,比较阅读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渭城曲》四首诗。虽然都是送别主题,但同中有异,《赠汪伦》和《送孟浩然之广陵》直抒离情,而《别董大》和《渭城曲》却有劝勉、安慰之意;诗人送别方式不同,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话相送,有的以酒相送。又如陆游的《示儿》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但陆游是通过“悲”表达的,写作者临终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九州同,杜甫是通过“喜”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
  比较的目的在于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同中求异是为了明确其差别,以防混淆;异中求同是为了探寻其规律,归纳要点。
  2.同一题材的比较,触类旁通。
  对于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同题材课文,不妨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获得新的思维视角,收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例如六年级课文《广玉兰》和《夹竹桃》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以传神含情的笔触描绘了两种花儿各自的特点,字里行间倾注了两位作家对笔下花儿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发学生比较两种花的诸多相似之处,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进行比较的欲望,而且为下面“同中求异”的教学提供了依据。教师巧妙地创设了“赏花”的教学情境,在“闻香气”、“观姿色”、“赏品格”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不同点:广玉兰的香气是“淡淡的”,而夹竹桃则“浓浓烈烈”;广玉兰花美得“纯洁高雅”,夹竹桃则“奇妙有趣”;两种花都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表现为“数世同堂、生生不息”,另一个则表现为“无日不迎风吐艳”。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学习了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3.同一作者作品的比较,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文与原文的比较,或是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例如在执教《月光启蒙》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这一丰富的内涵,我介绍了作者孙友田曾经是一位煤矿工人,并出示了诗人的散文《黑土地》中的两个片段,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阅读。“白天跟师傅下井劳动,头顶一盏矿灯,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在丛林一样的支柱问飞翔。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最后补充了原文中的内容。这样的比较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背景。
  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采用比较法,会促进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分析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深刻、敏捷、灵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质疑问难,调动思维的自觉性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他们“别出心裁”,是培养思维自觉性的有效方法。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交流的核心,是探究的主线,是沟通的桥梁。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质疑呢?
  1.抓住课题质疑。
  课题是文字精练、高度的概括,是学生理解、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课题入手引领学生把握全文的主旨。《拉萨的天空》,归纳成三个问题:拉萨天空是怎样的?为什么写拉萨的天空,而不是其他地方的天空?文章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拉萨的天空?这三个问题关注了“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三个层面,层层推进。
  2.抓住中心句质疑。
  一篇文章中总会有那么几句让人深思与回味的句子。有时是总起句,如《田园诗情》中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有时是总结句,如《开天辟地》中的“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成了世间万物”;《轮椅上的霍金》的过渡段:“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可以针对这些句子提问,这些问题就是思维的主线。
  3.抓住重点字词质疑。
  语文教材中的一字一句、一言一行甚至一个标点,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深刻的含义。我们要启发学生探微发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针对《明天我们毕业》中“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质疑:这一句中为什么用“塞”而不用“放”或“藏”呢?通过思考讨论达成共识:“放”是不经意的,不能表达生对师真挚的爱;“藏”则老师感觉不到学生的情感;“塞”带具有主动性,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火热的爱,正与“火一样的诗句”相照应。对一个字的质疑引发的讨论,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炽热的情感。
  4.抓住矛盾情节质疑。
  教师要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善于巧妙提炼矛盾。如在教学《海洋——2l世纪的希望》时,提出:既然课文中指出了海洋与我们的密切关系,为什么还要提到海洋会给我们带来可怕的灾难呢?这不是与课题相矛盾吗?《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的问题:为什么东坡只有雪松而西坡长满杂树呢?《船长》的问题:“诺曼底号轮船被撞开了一个大口子,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为什么哈尔威船长却能巍然屹立在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这时抓住一个盾点,即“众人慌张失措”和“船长从容不迫”。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或从反面提出质疑时,教师应该合理引导。
  三、放飞想象,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要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1.借助插图,启发想象。
  形象生动的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指导学生看图时,通过仔细观察,多看多想,启发他们大胆想象,把静止的图看活,让整幅图画在学生的脑海里动起来。如《水乡歌》,诗歌般的文字向学生展示了水乡的特点、水乡的美。如果仅仅依靠文字,学生就很难体会到,或者感受得不够深刻,假如教师能利用图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会让课文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思维广阔了,知道水乡除了水多、船多、歌多外,水乡的树、楼、桥等也很多,还能想象出许多优美的句子。
  2.填补空白,展开想象。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疏可走马。作者常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了“空白”。这一空白艺术的处理,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文中的“空白”,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样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三顾茅庐》一课,文中只描写了刘备的行动,省略了刘备的心理描写,对于这样的隐性空白,我引导学生想象:“刘备此时心里在想什么?”学生通过想象,看到一个忐忑不安的刘备,一个诚心诚意的刘备,一个礼贤下士的刘备,一个求贤若渴的刘备……联系上下文语境填补这个“空白”。有的课文在结尾留下了大片“空白”,对这些空白的填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
  3.续编故事,拓展想象。
  有些课文结尾意味深长,教师可利用这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上下工夫。只要我们稍加启发、引导,就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把学生引进思维的王国。在教学《一路花香》一文时,要求学生想象续编:“听了印度挑水工的话后,破水罐会怎么想呢?完好的水罐又是怎么想的?第二天挑水工又去挑水时,这一路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叶圣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训练思想(维)应该是学校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责无旁贷,刻不容缓。
其他文献
摘 要: 《洛丽塔》是著名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主要记叙了少女洛丽塔与继父亨伯特之间的不伦之恋。文章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叙述亨伯特等人物的悲剧命运展开分析。小说中频繁出现“路”这一意象,构成了全文绝望的感情基调,隐喻了悲剧性的主题意义。  关键词: 纳博科夫 《洛丽塔》 路 命运  一、引言  《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
目的 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跟踪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16例COPD患者,随机数值表法分为观察组(基于微信平台
摘 要: 文言文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高尚的精神价值,是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值得传承。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学生厌学、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让学生主动、快乐地阅读和学习文言文,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作者就培养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提出思考。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教学 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传统高中文言文教学沿用“教师逐字逐句翻译,学
摘 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大胆平等地与教师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效使用多媒体,焕发对话课堂的生机。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营造氛围 平等交流 培养习惯 指导方法  抓好语文阅读教学是做好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培养学
“教学思考”是教师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进行的一种自我反思和总结活动,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材的编写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
摘 要: 语文课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学校安排了大量学习语文的时间,有一支学历合格、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队伍,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语文课堂缺失琅琅读书声,课堂上读的环节越来越少,教师要鼓励学生选好朗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书声琅琅 朗读教学  一  我们上学时的那个年代,没有网络,课外书少,每天早晨到校,一群孩子挤在一起,
目的:观察分析多发性脑梗死采取MRI和CT诊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的9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以诊断技术划分成常规组(n=48)和观察
教师要努力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阅读,训练学生在掌握阅读关键操作要领的基础上,讲究操作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文章选用不同学法。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讲究科学,注重渗透,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巧妙掌握学法,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同时自然领悟并牢固掌握学法。  阅读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
语文学习是追求美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创造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充满和谐氛围的课堂里遨游,“秀”出精彩的语文课堂。 Language learning is the process of p
目的 探讨并分析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实施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切开取石术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