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在天空的中山路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elo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在中山路的底部看天,是一种奇异的体验。它既没有被密密层层的城市丛林一头罩住的压迫感,也没有被高楼大厦分割殆尽的塌陷感。中山路的天,开阔、低沉,灰白色的云层如潮水般翻涌起伏,携着三月份饱涨湿润的空气,一阵阵地冲刷着这条老街,常常让你忘记,你此刻身处城市中心,而距离你不足一条街的地方,正高耸着南宁市中心的地标建筑“丽原天际”。
  我第一次看到中山路的天,是2017年3月12日。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山路城市记忆展”是诗人和艺术家们为即将拆迁的中山路做的最后缅怀。那几天,诗歌、摄影、涂鸦和音乐,各种平时只能在展览馆看到的展品被挂在老街的各个角落。怀旧情绪随着如潮的人流接踵而至,人们在文字和影像中流连,在露天舞台的摇滚乐中游荡,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激烈追溯着“过去”;老街坊却一如往昔,做着平常该做的事,对人头攒动的围观盛况丝毫不以为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围坐在一家小卖部的矮凳矮桌上打牌的几位老人。像往常一样,时间一到,他们就呼朋唤友,摆开牌桌,洗牌抓牌,或沉思默想,或大声吆喝,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简直成了透明的空气,甚至一位记者想要采访他们,抓牌的老大爷一皱眉,一旁观战的小卖部老板娘立刻来“救场”,她整了整衣襟,不紧不慢地对着摄影机谈起了临胜街的老皇历。——这样的气度,在别的地方,是不多见的。
  于是我第二次来到中山路。这一次和我一起看天的,还有一位老大爷。他敞着大衣躺在一张泛黄的竹摇椅上,跷起的二郎腿有节奏地晃着,身后摇摇欲坠的老房子里传出许冠杰《半斤八两》的歌声。这首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粤语歌,对于我和那位老人的年纪,似乎都是不合时宜的,但这并不妨碍它在老巷中欢唱蹦跶,单曲循环。此刻的中山路,安静得就像巷子拐角处那一墙墨绿的植物,丛丛枝叶穿墙而出,或深或浅的根系如一张大网,紧紧攀附着斑驳的砖墙;墙角的青砖上长满了毛茸茸的青苔,圆润的叶尖蓄足了雾水,“吧嗒”一声落在青苔上,溅起一层水雾。我背着相机在曲折的小巷中慢慢溜达,似乎这样的临胜街,更适合探秘。
  临胜街不算长,但四通八达的幽深小巷给人一种迷宫般的感觉。街道两边原为青砖黑瓦的骑楼式民居,后来多被现代的红砖房代替。寥寥几栋遗老般的青砖民居安静地待在无数后起的红砖房脚下,以青砖特有的冷硬清幽与红砖的热闹耀眼杂然相处。临胜街的地形极其特别,东西两头较高,中间地势低,形成了特殊的“锅底”地形。据老街坊们说,以前临胜街从东往西要穿过一道宽约八米高约三米的水泥桥洞,他们称之为“桥拱”。桥拱上方就是横空而过的中山路。中山路原先并没有这道桥拱,它和临胜街交叉的地方正是“锅底”的中间。后来市政府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就用石料将这个“锅底”填平,两边用钢筋水泥筑成像城墙一样的立壁,在两街的交叉处,留出一段南北走向的桥洞,好让中山路下面的行人车辆畅通无阻。这个桥拱可以说是南宁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立体交叉桥。
  临胜街的历史却很长。作为南宁市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从早前的“草鞋街”到南门的洋关码头,从孙中山到邓小平,从荣德织布厂到光昌汽灯店……临胜街汇聚了革命时代最热闹的风景和最风云的人物,其中雷经天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雷经天原名荣璞,号经天,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他1904年5月生于南宁津头村雷家大院,父亲雷在汉是南宁辛亥革命的元勋。雷经天从小受到民主革命精神的熏陶,青年时期就成为南宁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广西省委。作为委员之一,雷经天奉命在南宁重建中共广西省委机关,在中山路96号租下一间商铺,并以光昌汽灯店老板的身份为地下党组织的革命活动做掩护。我们可以想象,八十几年前,在中山路一栋不起眼的商铺里,年轻的雷经天身着长衫,正一边喝茶一边和客人们侃侃而谈。谁也没想到这位浓眉大眼、儒雅悠闲的汽灯店老板,却是一位运筹帷幄、胆识非凡的地下党员。在他的介绍和斡旋之下,邓小平和韦拔群顺利会面,组织开展了右江农民运动,并策划了后来震惊中外的百色起义。不仅如此,雷经天在跌宕起伏的革命生涯中,有三次被冤开除党籍、多次因历史原因“背黑锅”的经历,但是他始终豁达坦然,以一位真正革命者的开阔心胸接纳着一切。1959年8月11日,雷经天去世,享年56岁。
  世事如烟,倏忽而过。长年居住在临胜街的老街坊们不仅有着“雷经天”式的豁达气概,更练就了一双阅尽繁花的火眼金睛,对我们这些突兀的来访者自然见怪不怪。如今面对最后的“拆迁”命运,老街坊们的态度仍然高贵得如同帝王。
  在街角的一所老房子前,一位老人把他所有的家具都搬了出来。
  黑黢黢的门洞前,一副红色对联呢喃着岁岁平安。木质的圆桌摆在院子中间,锅碗瓢盆挤满桌面,旁边围着几条长木凳。一个20世纪80年代风格的电视柜靠左边墙默然站立,由下而上分格摆着笨重的电视机、插着大红塑料花的玻璃花瓶、油漆脱落的玻璃相框老照片等老物件。破旧的老沙发靠右待着,几团黄黑的棉絮已经从败落的皮面洞口钻了出来,一只虎皮斑纹的肥猫耷拉着睡眼横卧在沙发上。最特别的是斑驳墙面上的一只挂钟,它像一只吃得过饱的大壁虎,紧紧趴在长满青苔的墙柱上,在午后的阳光中心满意足地走着;一阵暖风吹过,那些长短不齐的时针、分针、秒针,和黑色的阿拉伯数字一起,似乎被风吹得飘了起来,飘进永恒不变的时光中。——如果不是因为南宁湿热的天气逼得家具们淌出了水,我一定不会怀疑自己突然闯进了卡佛的小说,或跌进了马孔多的百年老屋中。
  然而既没有人在家具间跳舞,也没有女巫般的蕾贝卡突然带着一杆猎枪出现在门口。只有两位老人坐在这些家具中间聊天。
  女人衣着华丽,眼神里有欧洲老太般的自由和飞扬。她舒适地靠在破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絮絮说着满世界飞的经历,俄罗斯、德国、法国……这些名词从她嘴里蹦跶出来,如同朝阳广场一样普通。男人则穿着旧汗衫,半躺在竹摇椅上,叼着一杆水烟,半眯着小眼,悠然地跷着二郎腿,有滋有味地听着,不时插入几句议论,两人就哈哈大笑一阵。
  很明显,他们不是夫妻。我愿意把他们想象成年轻时的情侣,因为生活分道扬镳之后,又因为生活得以在垂暮之年重聚到一起,各自聊起截然相反的人生,彼此都一脸满足。他们就像我远在故乡的奶奶,苍老、消瘦,手掌宽大、长满老茧,峭楞楞的骨节如盘虬的老枝。谁也不知道他们年轻时经历过怎样的艰难。也许外出打拼的她曾面对无数次的凄风苦雨、无家可归,也许留在故土的他曾在生活的底层摸爬滚打、隐忍坚强。在一个地方终老是什么感觉?在故乡,也许更容易对生活丧失耐心。与日常生活的斗争丝毫不逊色于血肉横飞的战场,只是这种战斗更隐秘、更琐屑,能像绵绵不断的蛛丝把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点点地缠成一只被吸干血肉的虫豸。无论选择自由还是坚守,你将面对的其实都是一个残缺的人生。临胜街的老街坊们就这么活着,不羡慕帝王也不蔑视乞丐,毫不畏惧地将生活的废墟裸露出来,和陌生人坦诚相见,直到把过往的岁月活成了沧桑的故事。就像那些屹立了上百年的老屋,我总是想象它们像一棵高大的古榕,巨大的根系深深扎进生活的泥土,时光深处的水分沿着这根系,一点一点渗入老屋的生命,滋润着每一块幽亮的青砖。只有这样的润泽能抵抗得住庸常的侵蚀,只有根植在生活深处的洒脱与坦然,才能让残疾的人生,变得耐心坦然。
  我想,这就是我见到的临胜街,这就是我见到的中山路。终有一天,老街将荡然无存,但是它的贵族气质,将深深沉入南宁的天空,像云一样四处流传。
  作者简介:刘景婧, 1987年3月生于广西宁明县。现居南宁。第七届全国中青年文藝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四届西南六省青年作家培训班学员。多篇散文、书评、影评发表在《文艺报》《芳草》《广西文学》等报刊。
  责任编辑 韦 露
其他文献
冬夜,冷雨淅沥。临窗而立,泡一杯花茶,握于手中,品,或不品,看浮沉跌宕的花瓣缓缓舒展,如捧一季春色暖于怀,如赏一场花事媚于眸。今夕,有茶相伴,有怀可抒,还有什么执念放不下呢?  ——题记  “勿忘我”!多么深情的名字,放在唇齿间,一个一个字地咀嚼,竟生出微微的疼惜。深紫色的花瓣,干皱成小朵小朵的凝香,是珠露风月的魂魄,是前尘过往结成的一枚枚心事。提壶,水落,烟起,舒展,薄如蝉翼的花瓣瞬间花容失色,
期刊
月光在南山上游荡,他看见一棵苇草无眠  他看见风吹酒阑他看到海在山这边  背灯和月,一些白云浮出水面  而另一些春光却沉入经年的海底  静数秋天  静待秋天。彻夜东风已消瘦 而人在眼前  而人似往年!梦里花开一如双飞燕  夜雨做成秋——谁在一声水调中低唱  姻缘啊早已不知春深浅  只是散也轻寒,聚更轻寒  而月光在南山照耀而月光从不知疲倦  他看不到谁在以梦为马谁在往复回环  他看不见深巷里拾花的
期刊
南方的冬天总是来得让人猝不及防,我行走在氤氲的雾气中,下意识地把外衣裹紧了些。黯淡的天空化作深沉的底色,衬托出这个城市的疲倦。  我停在一个书店前,这是我此行的目的地,門外夸张的大幅海报宣告着这里正在开展换客活动。  书店的店主是我的老友,他曾跟我抱怨过经营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而我不曾想到已经举步维艰到直率如他都要通过与商家合作来维持生意。  书店是能让一座沉重笨拙的现代城市漂浮起来的生态系统,可
期刊
银柱想分家,确切地说,是他媳妇想分家。她一个劲跟银柱絮叨:你看村里谁家娶了媳妇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分家?银柱是面糊子耳朵,禁不住耳边风,就去找爹,期期艾艾地说了。  爹很痛快,说,好啊,是该分了。于是,就分了。银柱还有个哥,叫金柱,爹把该分的都分给弟兄俩了。最后,只剩下两个饭店。村南的那个和村北的那个。村南的是老店,村北的这个,是新开的。爹一直在老店里坐镇,亲自掌勺。老大金柱呢,在村北的店里掌勺。 
期刊
荆歌,号累翁,苏州人。出版有长篇小说十部,中短篇小说集多部,收藏类文化随笔集三部,以及书法作品集《荆歌写字》和绘本书籍多部。曾任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访问作家。是60后的代表性小说家。曾在杭州、苏州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同时也被认为是江南才子型文人书画的代表人物。  在西班牙,有很多人名叫Jose。就像在中国,叫小明的特别多。街上喊一声“小明”,许多人都会有反应,有的人以为叫他,有的人则以为是在
期刊
容本镇,教授,广西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等学术职务。主要著作有论文集《文学的感悟与自觉》《广西当代文艺理论家丛书·容本镇卷》,专著《广西文学艺术六十年》(执行主编),长篇小说《古海角血祭》,长篇散文《岭外汉风》等。  在广西當代文坛上,诗人石才夫是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存在。他的诗品和人品,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个人印记
期刊
锦璐,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短篇小说见于《十月》《当代》《钟山》《花城》等刊物,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年选》转载,并多次入选年度选本。有小说集《双人床》《美丽嘉年华》、长篇小说《一个男人的尾巴》、散文集《绚丽之下 沉静之上》,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第九届广西青年文学“独秀奖”、《中篇小说选刊》“2004—2005年度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随笔多次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  虽
期刊
某天一位前辈打电话给我:“我准备去贺州大瑶山看一个婚礼,你有兴趣吗?”说实话我没什么兴趣,但碍于这位前辈在年龄上居长,在学术上又是提携者,我不好直接拒绝。她见我不回答,诱哄道:“那里是摆长桌宴的哦,而且所有人都穿民族服装,彻夜唱歌喝酒。”我心动了,就答应了她。  我们要去的是一个叫大冷水的村子,里面居住着土瑶人,属于瑶族的一个小小支系,人口很少,只有六千多人。据说他们在当地定居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期刊
80后作家群体中,有两个毕亮,写小说的毕亮原籍湖南,现居深圳,以短篇小说为立身之道;写散文的毕亮原籍安徽,现居新疆伊犁,以淡墨式的素描刻画而特立独行。代际写作之下,两个毕亮,在各自的写作领域,皆为中坚力量。  白话散文初期,周氏兄弟不仅在创作上开风气之先,成绩斐然,而且在散文观念上也是星辉斑斓,他们的部分观点时至今日依然被奉为圭臬。比如鲁迅的“散文是大可以随便的”主张,周作人“简单是文章的最高境界
期刊
小春天  被压缩变形的季节即將过去,  我许久不写诗,却总被凛冽的风叫醒。  那时我们即将分离,三奶奶的脸上放满水,  未流出征兆。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嬉笑、好奇、摸索、泪眼蒙眬。  餐桌上,奶奶和三奶奶各吃了一串羊肉,  我吃了余下的全部,她们说,肉烤得真香。  她们谈起五十年代,爷爷和三爷爷的裤子打满补丁;  谈起年少时,根本不懂爱情,未曾见面就托付一生。  说到六十年代的下乡以及三年困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