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森林研究概况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概述了城市森林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以及城市森林的研究内容和现状;分析了城市森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城市森林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我国城市森林;城市绿化;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119-03
  城市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空气、噪音、水质以及土壤等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改善人们愈发不可忍受的城市生态环境,各种城市绿化工程不断实施,其中“城市森林”的提出和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外在形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浪潮,城市森林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得到广泛地关注[1]。
  1 城市森林的概念及功能
  1.1 基本概念 “城市森林”由美国学者最先提出,是一门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城市森林指的是在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各类型植物构成的植被体系,其具体包括:近郊森林、远郊森林、植物园、公园、城市绿地、公共绿化等[2]。
  1.2 城市森林的功能
  1.2.1 生态服务功能 城市森林中的植被能够吸烟滞尘,可降低城市空气中固体小颗粒的数量,并通过光合作用降低周围空气中CO2的浓度,增加O2的含量[3];夏季城市林草可在吸收太阳光辐射的同时得到降温除燥的效果;城市森林能保湿固温、阻挡气流从而调节城市小气候,城市绿化林带还可吸收噪音降低噪声分贝;在降雨量大时,城市林木及草地能够保持水土流失;土地干旱、风大时,林木可防风固沙。此外,城市森林还可维持物种多样性,为各种动物提供栖息场地。
  1.2.2 经济服务功能 城市森林中的林木资源相当丰富,每年城市道路两旁产出的大径材木料经济价值相当显著;由于城市森林的影响,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各种公园及花园的建立,从而带来周围地段地价升值,进而促进房地产开发和资金的涌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娱乐休闲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城市森林游憩开始成为人们理想娱乐之一,城市森林旅游也在不断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
  1.2.3 社会服务功能 城市森林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精神状态,彰显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影响[4];同时其社会效益还表现在提高市民环保意识、美化市容、为城市增加游憩场所。此外,城市森林建设带动了苗木培养、绿化维护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就业岗位,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我国城市森林的研究内容及现状
  我国城市森林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迄今为止,虽然时间短暂,但城市森林的研究发展迅猛,许多专家学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下面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
  2.1 我国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城市森林同其他城市绿地或园林不同,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降低城市空气、噪音等的污染以及改善城市碳氧平衡方面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早在1995年,桂来庭在“城市森林的结构及生态作用”[5]中就对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效益及意义等作了相关研究。接着,1998年陈自新等的“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6];2000年张庆费的“上海主要绿化树种抑菌物质和芳香成分分析”[7];2002年柴一新等的“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分析”[8]。吴力立等在“南京城市森林的气温研究(2003)”[9]中分别就一些重点城市森林的某个方面对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进行了定性或定量分析。此外,还有相关学者从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整体或者单方面对其生态功能进行研究或评价,如周坚华的“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的研究—绿化三维量及其研究(1998)”[10]、蔡春菊等的“城市森林生态效益及其价值研究综述(2004)”[11]、王洪俊等的“城市绿地中空气负离子水平的初步研究(2005)”[12]以及胡艳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2005)”[13]等。
  2.2 我国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研究 景观格局是许多景观斑块长期演变的结果,森林景观格局则是由各种大小不一的森林斑块长时间作用的产物[14]。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研究主要包括:林木与环境的关系、园林的规划与绿化以及城市绿地研究等。1998年,栗娟等选取广州市4个不同区域分析了该市城市森林的道路、公园等的绿地空间分布格局[15]。2000年,宋树龙等运用不同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广州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16]。2003年,吴泽民等应用GIS技术分析了合肥市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并研究了各景观组分间的空间关系[17]。同年,朱文泉等运用RS技术并结合实地调查,研究了沈阳城市森林的群落结构和景观格局特征[18]。2004年,胡勇等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指标研究了南京市城区内的绿地景观[19]。2005年,周廷刚等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了宁波市城市绿地的景观构成[20]。同年,贾树庭等用GIS软件和生态学原理,选取不同景观基质和景观评价指标对小兴安岭的森林景观进行了分析[21]。周春国等结合景观分析指标并对中山陵景区进行优势树种划分,分析了各景观要素的分布规律[22]。
  2.3 我国城市森林的经营规划及技术研究 对城市森林经营规划及技术的研究,能很好地为建设城市森林服务。以整体生态网络为前提,结合点、线、面的设计思路,将各森林群落中个体相融合,因地制宜,这样的城市森林规划研究主要有“城市森林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综述(杨学军等,2001)”[23]、“城市绿地规划分析与评述(曹鉴燎等,2001)”[24]以及“城市森林的规划设计调查探索(何时珍,2005)”[25]。此外,对城市森林构建技术及个体案例分析主要有“城市森林的布局模式与绿色南京的营建(叶镜中,2003)”[26]、“宁波市城市森林建设构想(汤社平,2003)”[27]、“岳阳市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吴际友等,2004)”[28]和“城市森林建设中自然和人文景观要素的综合应用(李荣锦,2005)”[29]。2005年,孙志立在分析长沙市森林公园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下,为该市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30]。同年,赵清等以南京市某风景区为例,对该风景区的景观分类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不同的等级[31]。   3 我国城市森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功能定位存在偏差 虽然城市森林作为新兴学科得到国家和政府等重视,但社会上的一些不同观点对其认识存在偏差,从而影响了城市森林的正常发展。局限于城市森林的面积和功能,在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上城市森林需要正确的定位,要认识到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个系统的密切配合[32]。在城市森林的研究过程中不要总强调其生态功能而忽略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要多功能整体发挥适应城市发展的节奏。城市森林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包括林业、气象、环保、城市规划等在内的多部门配合。由于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存在利益纠纷、管理脱节以及条块分割等严重问题,从而导致城市森林研究过程中相关行业的资料得不到共享,进而造成重复研究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科研成果得不到充分应用。
  3.2 发展缺乏系统性和均衡性 虽然我国城市森林建设不断地取得新成就,但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城市森林研究理论及思想发展较晚,基础设施较差,资金投入不足,长期重视经济建设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发展。此外,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从而造成不同地域的城市森林及绿化水平也存在不均衡性。因此,在大量研究和总结城市森林建设管理系统的前提下才能为城市森林的管理和决策者们提供科学的指导[33-34]。尽管研究内容基本涵盖城市森林研究的各方面,但从研究的深度上来看,各地区的研究内容系统性不强,缺乏连续性,借鉴和继承其他国家的成果很多,创新性成果很少。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的时间都较短,没有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缺乏坚实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研究尺度仅限于局部区域的城市森林,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森林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
  3.3 实践经验不足 由于城市各管理部门条块的分割,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的园林绿地规划同城市边缘的林业规划不统一,管理系统上矛盾重重,阻碍了城市森林的正常建设。在一些城市森林建设过程中,往往为了开发而损毁已有生态林,为了形象而种植单一树种,为了美化城市而盲目扩大绿地面积,这些不科学的做法时有发生。此外,为了追求绿化速度,重视种植忽视管理,出现栽后苗木大量死亡,病虫害严重等,致使绿化质量严重低于正常标准,同时也造成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一些地方城市为了短期提高城市覆被率,进入国家级园林城市行列,不惜花高价从外地引进大树、古树、稀有树种,这些急于求成的做法,在移栽过程中极大地破坏了树木原有的根系和树冠,造成死亡率上升,同时也违反了国家关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原则。
  4 我国城市森林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地加快发展。城市森林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无论在发展尺度、服务功能、经营管理上都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其建设和发展必须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我国城市森林将会沿着以下几方面的趋势发展下去:(1)现有的城区范围满足不了城市森林的扩展需求,城市周边区域会给未来城市森林的发展创造空间。(2)人与自然结合也要求城市森林同自然相结合,逐步去除人为的干预,实现城市与森林空间布局的自然化。(3)森林与水源本来就紧密相关,实现城市森林与水体的结合将会使城市环境质量和观赏度同步提升。(4)因地制宜,结合区域气候环境培养地方特色林木,塑造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35]。
  参考文献
  [1]陈乃玲.南京城市森林生态价值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2]童丽丽.南京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及优化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3]王洪俊.城市森林结构对空气负离子水平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5):96-98
  [4]张鼎华.城市森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5]桂来庭.城市森林的结构及生态作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5(3):49-51.
  [6]陈自新,苏雪痕,刘少宗,等.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I):北京园林绿化现状分析[J].中国园林,1998,14(55):57-60.
  [7]张庆费,庞名瑜,姜义华.上海主要绿化树种抑菌物质和芳香成分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0,9(2):62-64.
  [8]柴一新,祝宁,李敏,等.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9):1117-1120.
  [9]吴力立,张芳.南京城市森林的气温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6):22-27.
  [10]周坚华.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的研究一绿化三维量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园林,1998(5):61-66.
  [11]蔡春菊,彭镇华,王成.城市森林生态效益及其价值研究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3):17-20.
  [12]王洪俊.城市森林结构对空气负离子水平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5):96-98.
  [13]胡艳琳,戚仁海,由文辉,等.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3):19-24.
  [14]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5]粟娟,孙冰,黄家平,等.广州市绿地应用树种结构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1998(5).
  [16]宋树龙,李贞.广州市城市植被景观多样性分析[J].热带地理,2000,20(2):121-124.
  [17]吴泽民,吴文友,高健,等.合肥市区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2):2117-212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宿州市大田栽培条件下,对玉米杂交种鲁单818夏播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高肥力地块(埇桥区)鲁单818种植密度在75 000株/hm2,丰产性较好,产量最高;中等肥力地块(灵璧县)鲁单818种植密度在67 500株/hm2丰产性较好,产量最高。  关键词:鲁单818;密度;产量;宿州市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
期刊
摘 要: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在2009-2012年连续3a的区试中,表现出抗倒性强,分蘖成穗数多,后期灌浆速度快,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201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3。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37-02  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是以安徽和江苏生
期刊
摘 要:通过以冀北山地6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分边缘不同距离土壤微生物数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林缘土壤微生物数量大小排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不同密度林缘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从距林分边缘0~30m处,土壤中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缘;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期刊
摘 要:对茶树进行了不同时期深修剪试验,结果表明: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冬季抗冻性较强,翌年茶树发芽密度增0.83%,1芽2叶百芽重增11.98%,春茶鲜叶产量增产13.57%,鲜叶生化性状较优,春茶开园时间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茶树复壮及冬季抗冻性稍弱,茶树经济性状弱于春茶后修剪但优于对照,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春茶开园时间推迟3d;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春茶
期刊
摘 要:采用带状样地法在黄冕林场中划分4个区域,通过不同模型对4个区域的黑荆树的树高与胸径进行回程分析,选出适用于不同范围的回归方程,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估计精确度均在94%以上,所建方程可用于计算黑荆树高及其林分平均高。  关键词:黑荆树;树高;胸径;回归方程;相关关系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25-02  Abs
期刊
摘 要:通过建立“桑基鱼塘”生物链,把几部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连接起来,把池塘富营养通过水葫芦,转为桑基中培养蚯蚓的有机基质,利用桑基空地来繁殖蚯蚓,然后蚯蚓被甲鱼直接利用来提高桑基鱼塘系统综合效益。养殖甲鱼为中华鳖,养殖300只甲鱼,幼鳖规格250g/只;鲢鳙鱼种规格及密度放养:白鲢规格50~150g/尾,放养密度为225尾;鳙鱼规格200~500g/尾,放养密度为15尾。结果是甲鱼个体平均规
期刊
摘 要:研究目的:对三亚市城乡结合部的典型村进行调查,了解村民对宅基地发证意愿的价值感知。研究方法: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1)村民能理性感知和判别宅基地发国有土地证价值,感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村的村民的价值感知存在差异。(2)发放宅基地国有土地证的生活保障感知在样本村普遍较差。宅基地发国有土地证生活环境价值的认知受到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的影响。研究结论:政府应当注重社会保障的供
期刊
摘 要:潘集煤炭储量丰富,随着开采规模的日趋加大,在加快潘集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矿区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该文以淮南市潘集煤矿区的生态农业建设为例,结合潘集区煤矿区生态发展现状,并针对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可行性和建设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煤矿塌陷区;生态农业建设;对策与建议;潘集区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索稻鸭共作模式下有机肥组合施用效果,解决有机肥合理搭配和施用量问题。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有机肥组合施用效果进行抽样检测。结果:供试田块每667m2施用水稻秸秆堆肥1 000kg+菜籽饼50kg+鸡粪50kg或水稻秸秆堆肥1 200kg+鸡粪200kg,可获得有机稻380kg以上的产量。结论:稻鸭共作模式下,施用合理组配的有机肥不仅能够平衡土壤养分供应,维持地力,而且能够优
期刊
摘 要:向土壤中添加螯合剂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是目前一项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土壤修复技术。但由于Pb在土壤中的的存在形态不一,导致植物有效性较低,利用植物对土壤中铅的修复效率十分有限,所以向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螯合剂有助于植物对铅的吸收。如今螯合诱导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热点和发展的趋势。该文主要介绍了螯合剂种类的划分以及螯合诱导技术强化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的应用现状,综述了Pb污染土壤螯合诱导强化植物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