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区开出“生态”之花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北京经开“低碳高端研究中心”的主任以及低碳高端智慧园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始人,周世义异常忙碌。2009年,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联手共建“低碳研究中心”。2010年8月,环境生态领域两大重要机构 “国际生态模拟协会太平洋地区秘书处”及“863重大项目子课题‘典型城市和区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落地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在低碳园区标准制定、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发布低碳研究成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2年年底,在中国产促会的领导下,北京经开联合产业界、教育界、学术界、法律界、金融界中与低碳高端智慧园区的建设运营及产学研合作相关联的30余家单位,发起成立中国低碳高端智慧园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成立以后,进一步推动了公司在低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12年10月,北京经开联合北京工业大学、用友软件、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施耐德(中国)、西门子等联盟成员共同启动园区云服务平台试点项目建设工作。
  周世义接受《中关村》杂志独家专访时表示:“北京经开的低碳研究与低碳实践仍在继续,并且不断向纵深推进,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同仁能够与我们携手,一起来打造低碳、智慧型的园区,为生态文明的早日实现做出贡献。”
  《中关村》:“亦庄创意生活广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周世义:亦庄创意生活广场是2000年公司成立以后开发的第一个项目。项目最早定位为汽车国际广场,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为单体全钢结构玻璃建筑。项目建成后成为开发区的地标性建筑,曾先后承担科博会、首届汽车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2002年8月,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北京经开国际汽车广场更名为北京经开国际汽车汇展中心。但由于区域成熟度不足,配套欠缺,汇展中心经营一直不甚理想,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不断的业务探索,除了汽车销售,还作为承接单位主办了一系列重要的活动。虽然自身发展遭遇一定的困境,但汽车汇展中心直接带动了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行业的发展和集聚,以汇展中心为核心,周边已经形成了大量汽车4S销售店面,囊括了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等国内外主要的汽车品牌,成为首都的汽车销售中心之一。2007年,汇展中心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适应亦庄区域整体的发展需求,被改造成为具有教育、文化、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的“亦庄创意生活广场”,吸引了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大料国际影城、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创意总部基地等入驻,完善了宜居宜业的新城配套,也使项目自身走上了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亦庄的地标性建筑与区域生活中心,完善了区域配套,本地化居住、本地化就业、本地化消费,这本身就是一种最低碳的生活方式,也是完全符合我们系统低碳理念的。
  《中关村》:北工大软件园又是基于怎样的理念设计的呢?
  周世义:作为北京市三大软件园区之一,北工大软件园秉承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打造“高端化、复合化、商务化、中心化、低碳化”高端产业园区经营理念,以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为特色,借助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异的投资环境、科技产业环境,为入园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浓厚的产业氛围。经过十年建设,软件园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高科技专业园区。园区包括研发、孵化、教育培训、配套综合服务等功能分区,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完善的服务体系,可为上万名企业员工提供优雅的工作、生活环境。这个项目总占地面积17余万平方米,包含五个开发区域,经过近十年的滚动开发,项目已经基本建设完毕,其中A区入驻了格力集团、美国应用材料等骨干企业。B区入园企业包括北京宽带资本(云基地)、中国路桥、浙江贝达药业、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公司等。E区即将入驻中国电网北京公司。目前即将完工的C、D区是北工大软件园的综合配套区“荣京道”,这一项目包括公寓、商业等多种业态,未来也将打造亦庄高规格的“餐饮一条街”,直接满足附近就业员工的住宿和消费需求。
  《中关村》:请介绍园区几家企业的特色,它们有什么和低碳、智慧园区相关的因素?
  周世义:园区企业很多是龙头企业,在行业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据悉,诺基亚已把地区总部、中国研发中心、产品设计、手机生产、等运营事务部门全部集中到亦庄新工业园内,全世界约有60%的诺基亚手机都将产自北京亦庄。诺基亚入驻亦庄,与开发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政府优质的服务意识密切相关。星网工业园以其完善的产业链聚集和便捷的海关监管方式闻名,生产诺基亚手机所需的零配件2小时就能全部到位,而且可以免去繁琐的通关手续。诺基亚在我们北京经开园区内是部分配套工厂,与我们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作为全球效能管理专家,施耐德是北京经开多年的亲密合作伙伴,它作为轻资产的公司,已经入驻经开园区多年。知名企业的汇聚,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企业的入驻,也带动财流、物流、人流的充分配置,为区域发展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解决了就业问题。
  北京经开园区与这些知名企业深入合作,共同搭建低碳高端智慧园区产业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创新和成果共享,推动产业纵深发展。
  《中关村》:企业与园区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园区对企业有什么服务的措施?园区怎么在生态和低碳方面对企业进行约束和引导,以共建低碳和智慧园区?
  周世义:我们一直在提北京经开园区大家庭的概念。园区和园区企业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目前,北京经开专门成立了园区增值服务中心,旨在为园区企业提供涵盖基础物业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产业服务等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体系。通过优质的服务,为园区企业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实现园区与企业共同成长。
  例如,我们与兴业银行等机构合作,为企业量身打造金融产品,园区企业可以享受、担保、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金融服务。同时,我们正在大力打造云服务平台,搭建园区IT服务体系,使入园企业享受低碳、智能、便捷的办公环境。实现拎包入驻,直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
  北京经开历来倡导自然、和谐的产业生态。这种产业生态的形成不是人为干预的结果,而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然聚集的结果。园区的产品定位为研发独栋、生态独栋,主要吸引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的企业。因为不用人为的约束和引导,就可以按照低碳智慧园区的标准迅速成长。
其他文献
作为共和国的高级干部和历史学家,胡德平先生关心国是,勤于思考,笔耕不辍,今年初问世的长卷《改革放言录》,就是一部用“改革视角审视中国进步”的文集。读后掩卷凝思,我深深地感到德平先生对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情有独钟,关怀备至,字里行间,充满着激情,“民营经济是人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贯穿始终,为民营经济发展“鼓与呼”响遏流云振聋发聩。更令人敬佩的是德平先生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理论的高度解读党
期刊
七年的坚持,让人们深刻领悟了“中关村论坛”的魔力。  犹记得,“2008年中关村论坛”闭幕后,时任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接受本刊采访时如此向记者道来:“14日我们预计有300人来就满意了,当时准备了600个座位,14日凌晨我们加印了800份资料,但当天上午来了1200人,全场爆满,形成了国际会议上少有的‘站听’场面。”  站听!此言不虚。随后的几年时间,中关村论坛都被一群热
期刊
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实现“中国梦”的开局之年,中关村作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乘风破浪,“昂起自主创新的龙头”,在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面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勇于探索,敢挑重担,努力实现党的“十八大”确立的目标。北京市副市长、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苟仲文,结合中关村发展的实际,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一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科学发
期刊
一直以来,创业被认为是经济发展之源,是民族富裕之根,是培育新兴产业之路,也是缓解就业困境的可能途径。要想经济活跃,就需要社会中存在大量的创业者。而创业者的造就需要创业教育的系统实施,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使部分高校毕业生从单纯的就职者转变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据最新数据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期刊
五月的长空是湛蓝的水晶  五月的大地郁郁葱葱  五月的中国生机盎然  五月的北京万木争荣  五月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迎来又一个科技创新的巅峰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战斗历程  心潮大海般澎湃汹涌  展望美丽如画的明天  我们豪情满怀气贯长虹  十八大点燃的辉煌壮丽  照亮了中国锦绣前程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让古老的中华民族展翅飞腾  无处不在的科技创新  是强国富民的有力保证  中关村国
期刊
2013年5月28日至6月1日,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高端发展,协同创新”为主题,围绕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战略要求,重点展示中关村以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内容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及最新成果,体现示范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借助京交会这一重要的国际化平台,促进服务贸易上下游企业的交流合作,为中关村
期刊
10年是一段漫长的旅程,这个过程要经历太多的艰难困苦,尤其是对一家杂志来说,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圈如何生存、如何发展?10年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那些成长的画面仿佛还在昨天。  《中关村》杂志这10年,结识了很多朋友,不仅在中关村,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中关村》杂志这10年,见证了很多企业的成长,当然也有它们的衰落。  中关村杂志社成立10周年的庆典仪式简单却不失庄重。说它简单,是因为整个庆典仪式
期刊
2009年,当国务院圈定能源环保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点之一的投资版图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几年在该领域中关村能够迈出如此有力的步伐。2013年5月22日-26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的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5号馆中关村展区,切实的验证了这一成果。  在展馆,记者见到了在新能源领域,国能电池、中瑞电机、波士顿、有研、中信国安盟固利、北大先行用于纯电动大巴车、纯电动环卫车的新型锂电池
期刊
雷军的别名曰“小米”,拥趸众多的“米粉”。我喜欢“小米”这个雅号,尽管还没有咬出缺口的“苹果”靓丽,却有神州大地浓郁的乡土气,让人联想起“土鳖”,其貌不扬,医神张仲景慧眼识材,入药祛病,流传千古。“土鳖”较之于那些令人羡慕不已吃洋面包学业有成的“海龟”,各有千秋,毫无逊色,“米粉”们情有独钟,自有因由。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果从2010年4月雷军成立“小米”公司算起,从只有几个人发轫,
期刊
刘洪海:京津科技谷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定位是怎样的?对入驻企业提供怎样的服务?怎样协助入驻企业的发展?  袁志兴:京津科技谷位于天津市武清区,它是天津市的市级示范工业园区,也是天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京津科技谷是黄兴国市长在2007年亲自创意成立的。虽然只发展了6年时间,但是我们已经把园区10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和摆满项目,二期开发完成后将达到33平方公里。  京津科技谷的产业定位就是京津之间的科技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