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之美,中国画的归宿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中国画界,在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之间演绎了一场唇枪舌战。急功近利和保守退却同是中国画的大敌,而现代中国画丰硕的成果恰恰得益于不可缺一的二者:优秀的传统遗产和现代文明的前沿成就。
  这是刘海粟的关门弟子、著名画家张省向本刊记者阐发的他对中国画现状的理解。近日,张省率王宏喜、潘宝珠、李学珍、单平等十位中国知名书画家赴江南古镇甪直采风。诚邀记者随行两天,与书画家们近距离接触,领略他们书画内外的魅力。
  
  张省:
  我担心的不是没有共同的世界性,而是没有个性的民族性
  
  张省,1955年生,倜傥人也。刘海粟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昆山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身形高大,目光灼灼,气宇轩昂,外表深具画家特征,与记者握手的时间很长,力道很足。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始终是张省创作的灵感源泉和不懈主题。他生于斯、长于斯,烂熟于心的江南水乡题材水墨画,因泼墨挥洒淋漓,用笔酣畅自如,创意出奇制胜,先后在上海、苏州、香港、台湾、新加坡、美、法、德、丹麦、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展览,赢得一致好评。其作品屡获国家级美术大奖。《渔舟晨曲图》和《春来江水绿如蓝》被作为礼物赠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张省美术馆也在他的家乡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建造完成,成为古镇的又一张文化牌。
  此番他自不例外,当场泼墨画了两幅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物,他用墨细腻,屋顶则用墨酣畅,颇有气势。据介绍,他的水乡画区别于旁人的特点是:内容更广泛,不仅反映古镇民居,更体现农村风情;善于以墨的深浅五色体现中国画广泛缺失的立体感;追求意境、意念、意趣的协调统一。
  作画间隙,旁人指着画里的村姑,揶揄张省把村姑的腰画粗了,他则笑称“村姑”真实来源于他对生活的观察,“村姑可不是苗条美女!”
  画葡萄是张省的另一个拿手绝活,人称“张葡萄”。在广东、江浙等地,他的“葡萄”供不应求。张省的葡萄,吸收了西方油画立体构图的技法,与中国画的意趣情态相结合,晶莹剔透,灵动鲜活,立体感超强,呈现出一种视觉效果与画面情境的双重张力,充分体现了画家深厚的画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张省画葡萄的整个过程,记者在一侧静默观赏。倒是张省时常找些话题来聊,一支画笔蘸蘸水、蘸蘸颜料、调配调配,一如他的尚方宝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在记者看来,张省的画,兼有严谨的学院派功力和灵动的内心创造,画面局部到整体氛围,都不难看出他在创作时,其内心状态是很静的,这种静气在中青年画家中难能可贵。静气的修炼是一个长期省思与积淀的过程,除了勤奋苦练,还要有对于画面背后文化境界的思考和参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禅宗思想有深入透彻的理解与钻研。
  在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上,张省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也兼有中青年画家固有的勇气、锐气与开拓精神。对于中国画的大传统,无论是古人还是近代大家,张省一向以谦慎好学的心态去面对。在吸取传统营养的同时,也勇于打破故有技法的边界、规调,汲取了很多现代因素。
  在张省看来,中国画的传统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既便倾尽一生之力在传统海洋里遨游恐怕也只能知其只鳞片甲。传统的就是现代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西文化不会走向一元化大同。然而,当今中西文化艺术的相互交流碰撞,不可避免地影响画家的观念意识,形式语言和艺术风格,会产生出一些新的面貌和花样。对于中国画而言,张省说,“我担心的不是没有共同的世界性,而是没有个性的民族性。”今天,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已不仅是一种技法,它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情结,面对现代西方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
  
  王宏喜:
  中国画要警惕在宣纸上画西洋素描的“当代时髦”
  
  在上海画坛,王宏喜、潘宝珠不是一对喜欢抛头露面的夫妻,然而艺术上不凡的建树和生活中的浪漫际遇却为他们赢来很多羡慕的目光。此番笔会,使记者颇为立体地领略这对艺术伉俪的风采。
  “画如其人”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真是合适。王宏喜是北方汉子模样,身材高大,不拘小节,正直赤诚,擅长画大写意人物,水墨交融,气势恢宏;潘宝珠则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上海女子,白净高挑,清秀雅致,善解人意,擅长半工半写仕女,彩墨相交,构图精到。王宏喜的创作思维相当敏捷,下笔如有神;潘宝珠有一手巧构图、细收拾的功夫,是丈夫的好参谋。
  王宏喜1937年生, 196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师从著名画家亚明、陈大羽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馆高级画师。他的画风自然清新、意境深远,主攻人物,兼攻山水、书法、印章。他所创作的老子、孔子、屈原、李白、杜甫等中国近百位历史文化名人神形兼备。
  王宏喜善饮,酷暑天气,每顿可饮五粮液四两。在一次豪饮后,突然兴致油然,当场作了一副《对弈图》,可谓气势恢弘、震人心魄。记者在一旁观摩许久也不觉眼酸。
  王宏喜为人低调内敛,不喜对成就作过多介绍。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以首批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身份东渡扶桑,其《三国圣贤》组图轰动大阪,被当地著名的佛教会址超善禅寺重金收藏,该寺并为之改建山门,易寺名为“王宏喜书画寺”。他最突出的代表作是《盛世修典图》,到如今已经画了十几稿了,生动地再现了初唐李世民招募天下奇才修史立典的文化盛事。第一稿藏于上海图书馆,第二稿则藏在日本宫津市松原寺。
  濡染大笔何淋漓?为有源头活水来。午休时,在甪直鸿运家园的画室,操着灌云乡音的王宏喜告诉记者,他因年少时家境贫寒,这条路走得颇为辛苦。这个从黄海边走到大上海的艺术家,趟过了生活的沟沟坎坎,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艺术激情。
  在王宏喜“画余断想”笔记本里,记载着他对中国画的深入思考。他说:中国画的笔墨并非单纯物质表象的“笔”“墨”之实体,而是表现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全部。强调感官刺激的视觉冲击力固然很重要,但涵盖作品内在理性的中和之美,却是中国画的归宿,因此必须守住传统底线。
  王宏喜还向记者客观分析了当今中国画的几种现象,比如院体式的制作性、笔墨至上的游戏性、变体变形的抽象性、材质工具革新的作坊性,“它们虽有长处,但其局限性在于缺少中国画必须具备的文学、诗书印、哲理思辨等全面修养,因此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中西融合’是极其错误的提法,中国画要警惕在宣纸上画西洋素描的‘当代时髦’。”
  与王宏喜的“刚”珠联璧合的,是夫人潘宝珠的“柔”。他们的组合,很能体现中国画的“中和之美”。
  潘宝珠,1943年生于上海,海上人物画家。师从大师钱君匋,专攻水墨人物画,又擅长花卉墨竹。多年来,与王宏喜同耕笔墨、共研艺事,相得益彰。
  长期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编辑的潘宝珠,早年从事连环画创作,后热衷于国画,她根据李清照词意创作的国画系列在日本、新加坡等地展出时引起轰动。她的“金陵十二钗”被屡次收入彩图版《红楼梦》。
  王宏喜和潘宝珠都是对方作品的第一观众和第一批评家。潘宝珠眼光挑剔,总是毫不留情地直接指出丈夫作品中的不足,王宏喜只要认为有道理便会虚心接受。而除了画画以外,潘宝珠几乎是王宏喜的全职保姆、厨子、医生和外交官,为了这个日常生活中不问柴米的丈夫,潘宝珠默默付出也牺牲很多,没有强大的爱作支撑,恐怕是难以为继的。对于王宏喜,能作为报答的,也只有画了。
  潘宝珠作画时的神态动作极为优雅,一手随意挽着与上衣同色调的薄纱披肩,一手持毛笔,精细地画着古典仕女的云鬓、朱唇、耳坠,间或看一眼站在旁边画桌前作画的丈夫,眼里尽是体贴和爱意。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潘宝珠与王宏喜的名片,是印在同一张艺术纸的正反两面的。她说,他们婚后,到哪儿都是一起的,从未分开过。他们相遇时,已经各自走过了人生的半途长路,知道悲欢甘苦,于是更知珍惜。
其他文献
日前,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联手《新民周刊》举办“上海设计与城市精神”沙龙。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上海视觉艺术大学副校长张同,上海当代艺术家丁乙,“中国联通”标志设计者励忠发等著名设计师,围绕上海设计的现状及特点、上海设计对上海城市精神的影响等议题展开讨论。大家认为,从工业社会经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到信息化社会的过程中,原来以满足功能需求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已经转为更加
期刊
如果说,去年的首届乌镇戏剧节用赖声川的开幕大戏《如梦之梦》诠释其“戏剧之梦”,那么今年的乌镇戏剧节已然成为现实版的“梦工厂”。眼下的这座江南小镇,竟然以17台国际知名大戏、12组青年竞演、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组嘉年华表演团队和1500场演出的规模,共同编织戏剧之梦。走在乌镇的小街或石桥上,满眼是打扮得体的人们,到处晃动着老外的惬意身影,大大小小的表演舞台四处蛰伏,一转眼,就会看到街头的戏剧表演。
期刊
·关注·  网络购票为何难?  中国春运一直被戏称为“年度人类大迁徙”。今年铁路部门推出网络订票,这让众多旅客欢欣鼓舞,以为可借此解除彻夜排队之苦。不曾想,“当前访问用户过多,请稍后重试”的提示却让一干厮守在12306网上的购票者抓狂。有媒体估算,按照铁道部订票网站的日点击率和日售票量,乘客平均猛刷网站超过500次才能买一票。  在电子商务如此发达的今天,网购火车票为何如此艰难?时尚的电子商务与计
期刊
李九松出身戏曲世家,其父乃文明戏前辈艺人李明扬。于是从小耳濡目染的李九松深受艺术熏陶。他先后拜名师文轩、文彬彬学艺。6岁时他首次登台表演,口齿伶俐,语言幽默,在捧哏方面不温不火, 憨态可掬,赢得观众一口称赞。后来其领衔主演的电视系列小品《老娘舅》收视率名列前茅,他也成了江南地区家喻户晓的“老娘舅”。  难能可贵的是,李九松在戏里戏外都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娘舅。1998年12月,摄影者老崔与李九松一行
期刊
文汇报刊登中科院院士汪品先的来信,从三个问题谈科学创新。  一、科学究竟是生产力还是文化?原创性的科学,往往是出于精神动力而不是追求物质目标。布鲁诺为“日心说”献身并不涉及生产力,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也没有考虑提高产量。创造需要激情,单纯的物质目标很难产生“吃力不讨好”去做原创性研究的激情,而只会去寻找“成功”的捷径。  二、汉语在科学创新中是什么地位?现在我们最好的研究成果用英语发表,学生学习科学最
期刊
蒙特利尔无疑偏爱实力派大叔。十年前,范伟凭借《看车人的七月》成为该电影节的第一位华人影帝;十年后,当最佳男演员的幸运桂冠再次降临到中国人头上,眷顾的仍然是大叔级演员——在工业题材影片《打工老板》里饰演血汗工厂老板林大林的上海籍实力派演员姚安濂。  姚安濂载誉归来,10月下旬,上海影协趁热打铁地在上海影城举行“一个独立演员的启示——姚安濂表演艺术创作座谈会”,会前放映了获奖影片《打工老板》。电影结束
期刊
一直很喜欢上海的老电车,构造很简单,像个大铁盒子的那种。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老电车和弄堂里的煤球炉、马桶还有高高低低眼花缭乱的“万国旗”都是老上海独有风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我并不是喜欢坐老电车,因为坐在里面并不舒服,座位硬邦邦、冷冰冰的,而且前后座位之间间隔很小,稍微高大些的人坐下去就会觉得腿没地方放。喜欢老电车,是因为通过它,我能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  小时候住在北京西路江宁路那里的老式石窟门
期刊
中国青年报刊文说,《驱动力》作者丹尼尔·平克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考方式,第一种是功利的,让我们不择手段地追求短期利益。第二种是无私的,在使用这种思考方式的时候,我们很看重人际关系,会争取去理解、同情他人,而且会有意识地做对社会有好处的事情。  以色列有一个幼儿园因为家长来接孩子时经常迟到而困扰,于是有一个经济学家帮他们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罚迟到的家长的款。我们可能觉得为了逃避罚款,迟到的家长
期刊
走过了这么多城市,只在上海发现了盐棒冰,大概这是上海特产之一吧。    我是个不太喜欢饮料的人。一方面是因为喜欢喝茶的缘故,一方面也因为大多数饮料含糖太多,即使是女孩子们最喜欢喝的酸甜果汁之类,给我的感觉也是太甜。不知道中国的饮料为什么都要千篇一律地放很多的糖来调味?就像现在满街的蛋糕房一样,到哪里都买不到一杯不太甜的鲜奶杯,或者尝到一块香软浓鲜的无糖糕点。  有时候欣喜地买到一瓶饮料或者点心,包
期刊
瞭望东方周刊刊文说,哥伦比亚大学的两位教授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任职的各国外交官——这些外交官来自拥有巨大文化差异的国家,他们的行为会因此受到影响吗?  这两位教授从纽约市政厅获得了所有外交官的违章停车信息。在纽约,尤其是繁华的曼哈顿(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停车,是件很困难的事。外交官在违章停车上有一个便利,即外交豁免权,他们违章会被记录,却不用交罚款。面对这样一个制度“特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