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疑引趣,让学生爱上整本书阅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l770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经典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新课程第一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在必修阶段安排1学分,18课时。学生应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1]。现行高中人教版必修教材中有十篇中外名著附有名著导读,很适合作整本书阅读。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遭遇学生不爱读名著的尴尬,这就需要老师们进行精心的引导,让学生真正爱上整本书阅读。下面我们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践为例来探索《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导读策略。
   一、走近作者,感受创作背后辛酸
   首先我们让学生接触作者曹雪芹这个人物的传奇生活,让学生走近作者。曹家是当时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从其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而到了雍正初年,由于上层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被抄家,父亲被革职下狱治罪。作者经历了家族由盛极而衰的过程,因而对社会各方面的认识就更全面,更深刻。而这在学生以前接触的名著中,是没有哪一部书的作者有如此奇特的经历的。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坎坷,自然就可以理解了他所描绘的大观园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繁华富贵生活了。也正由于作者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其作品就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清代当时的生活,使《红楼梦》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所以鲁迅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二、简介前五回,体会构思之巧妙
   《红楼梦》的前五回是小说的总纲。第一回,解说“女娲补天”“木石前盟”的故事。第二回侧面写贾府,理清人物关系。人物关系可以借助《林黛玉进贾府》课后的“贾府人物关系表”来理清。第三回即课文所选部分,第四回是交代社会背景,明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第五回梦游太虚幻境,隐喻结局。这前五回的阅读可以师生共读,由老师引导学生细读,借助电视剧视频,借助名家之经典评论,让学生充分理解前五回内容。因为前五回与小说的后部分内容形成呼应,只有明了这层前后关系,才能体会到作者这鸿篇巨制的构思之精妙。
   三、细读课文,借一斑而窥全豹
   我们通过细读《林黛玉进贾府》这一选入教材必修三的课文,让学生体会小说写法技艺之高超与笔法之细腻,以达到细读文本,借一斑而窥全豹的目的。我们分析王熙凤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对比宝玉与王熙凤出场写法的不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让宝玉与贾氏三姐妹一起出场。我们品味王熙凤见黛玉时那八面玲珑的话语,让学生揣摩王熙凤的心理。王熙凤明夸黛玉其实还夸了谁?她这一笑一拭泪一转悲为喜,何其变化之快?王熙凤连问三句的话需要黛玉回答吗?黛玉有困难会向王熙凤提吗?这些问题都可抛出让学生思考。学生们在比较王熙凤、宝玉、黛玉的肖像描写时,发现作者单没有写黛玉的衣着服饰,是作者的疏忽吗?有学生就发言,这是从宝玉的视角来看黛玉的,在宝玉的眼中更关注黛玉超凡脱俗的神情气质,而不会是外在的衣着服饰。这种分析实在有理,这也避免了写作人物时手法上的单调。老师趁机让学生猜林黛玉进贾府时穿的衣服是什么样的,以什么颜色为佳。大家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课堂十分的活跃。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画一画自己心目中林黛玉形象,然后展示交流,让全班同学从人物身形、外貌、服饰、神态等方面进行品评,评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
   四、导入音视频,跨媒介营造氛围
   《红楼梦》中音乐堪称经典,在课前导入播放《枉凝眉》,那优美的音乐就把学生带入了红楼中特有的氛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音乐是艺术最好的体现,它能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视频进入课文教学,可以从声光影各方面给学生以感官的享受,给学生带来更直观形象的感受。视频的引入要适时,内容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剪辑。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我们可以将87版电视连续剧第1、2集进行剪辑组合,做成一个林黛玉进贾府的连贯视频。视频的播放要选择好的时机,因为语文课要重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与感悟,如王熙凤见黛玉一部分,学生只有自己去分析感悟,才能真正体味到小说刻画人物的细腻与精妙。视频选在课文分析之后再进行播放,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以视觉感受代替对课文的品读感悟了。细读文本后再观看视频,大家在赞扬演员高超的演技的同时会更佩服作者细腻传神的文字了。
   很多的名著有拍成不同版本的电视剧或电影,老师可灵活运用这些素材,整本书阅读之前的导读课引入的视频宜选择大家公认的最接近原著的艺术效果最好的视频,这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学生对作品有了较深的阅读了解后,我们可以引入不同版本的电视剧或电影,让学生品鉴各种版本的优劣,在比较鉴赏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如我们可以在通读《红楼梦》后让学生比较1987版与2010版《红楼梦》电视剧在人物造型、剧情设计、音乐编写等方面孰优孰劣,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
   五、引进经典评论,提高鉴赏审美力
   《红楼梦》的品鉴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红学,关于红楼梦的评论分析文章有很多。而对于高中生来说,要让他们爱上这部名著,除了课文解读之外,我们还有必要引进学生喜闻乐见的评论,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在课堂教学中可引入著名红学专家蔡义江的《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命运进行介绍,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我们可以向学生推介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此书文章篇幅短小,分析人物精到准确,很适合学生们在课余阅读。也可向学生推介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名家正解红楼梦》,此书博采各家之长,收录了胡适、冯其庸、鲁迅、俞平伯等名家关于《红楼梦》的评论分析,角度各异,专家引领,定能引导学生们深入领会这部经典的妙处。还可引入台湾蒋勋《细说红楼梦》八册书让学生配套阅读,或利用零散时间听蒋勋先生的音频讲座,让其富有磁性的声音向你细说红楼。
   每一位研究红学的学者都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引入这些评论不仅可以激疑引趣,还可给学生提供鉴赏的方法。如学生看了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中的《花袭人论》,学会了如何从人物出身、个性品质、细节鉴赏去探究人物的性格命运。有学生就写出了《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聊探春,品人生》。如蒋勋《细说红楼梦》特别注意到红楼人物的年龄,称大观园是优美的青春乐园。推断贾宝玉在大观园生活的年龄为十二三岁,从这个角度切入鉴赏红楼人物,学生以同龄人身份去感受人物形象,又会多一份亲切与理解。总之,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关于经典作品的评论有利于开阔视野,较快地学习小说鉴赏方法,这可谓快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不二法宝。
   引入争议,放出眼光来拿。《红楼梦》由于各种原因遗失了部分文稿,现在的后40回多为高鹗所写,对于小说的结尾,人物的命运走向,有人认为与作者的初衷有出入,這样《红楼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许多未确定因素的谜,以致于当代作家刘心武还有在读的高中生重新续写这部小说的现象。我们在教学时把这些情况介绍给学生,也可以激起他们了解这部作品的欲望,也许以后会有某个学生因爱上这部小说而走上研究红学这条道路。关于《红楼梦》的评论很多,让学生自己结合作品,放出眼光来辨别,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在对话。因而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爱上整本书阅读是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此文系湖南省长沙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跨媒介阅读相整合的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成果之一]
   张晓玲,戴果丰,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浏阳市第二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把更大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课堂的放任,恰恰相反,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从宏观的视角,对课堂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到理想的学习状态。有鉴于此,现以杜甫名诗《登高》的教学为例,指出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控制方面的几个要点。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在历史文化与民族情感方面的文学积淀非常深厚,这些积淀内容正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唐代诗人杜甫
莫怀戚写于1985年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内涵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读完这篇文章,有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可以说,阅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心灵在亲情、生命、使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高尚而愉悦的旅行。    一、亲情的歌颂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母子之爱、父子之爱是人类最真实、最质朴的亲情。《散步》一文在字里行间中就流淌着这种浓郁的亲情。  文
[引言]  有些名字跨越历史长河而彪炳史册,有些身影历经时间淘洗而愈显风流。作为后来者,我们想走近这些非凡的人物,想看清他们丰富的表情,想听懂他们尘封的心曲,于是我们从历史文本的阅读中去探寻他们的“心灵底片”。阅读本身就是跨越时空的心智过程,联想和想象更让我们的阅读过程插上飞升的双翼,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描述“神思”所说的那样:“……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
在短小的篇幅中,创造意与境相偕,情与景相融的意境,王维无疑达到了极致。绘画、音乐给了他作诗的技巧,禅宗佛教给了他诗歌的灵魂。因此王维的诗歌有两个中心意象:“空”与“静”。诗人正是从世俗生活中体会宗教情感,在“空”与“静”的审美境界中获得启悟,从而使诗人的个体生命摆脱了世俗的羁绊与困厄,完成了超越现实的建构,走向了真正的自由。  “‘空’与‘静’是佛教最高的审美范畴,是佛教哲学对宇宙、人生的抽象思辨
是智者的和解,不是懦夫的屈服    倪修山先生在《中学语文》2005年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者的和解——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我觉得有对倪先生的“懦夫”、“智者”说进行商榷之必要。在此,我想借用他的标题中的几个中心词,让有判断关系的主客体发生逆转(后文中的几个观点亦如此)。我认为长期受精神现实重压的海子,在某一个瞬间写出了决定“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的《面朝大海春
前几天,从电话里传来《中学语文》编辑部的信息,说他们准备组织一次“双庆”活动:一庆创刊50周年,二庆叶老1978年为《中学语文》复刊题词30周年。这一构想相当不错,有气魄,也有战略眼光;特别是后一“庆”,非有点胆识不可。  要知道,近10年来,叶圣陶、吕叔湘和张志公,人们向来敬重的“三老”竟忽然处于被“封杀”的地位。这不是耸人听闻,是实情如此。自从上个世纪1997年下半年那场关于中国语文教育的“讨
一、新的命题形式应运而生    1999年以后,高考作文开始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由于话题作文具有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的开放优势,所以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但是最近两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作文样式,比如2006年的全国卷(乙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实施。在此过程中,语文课程改革出现了“泛人文化”倾向。  比如,在教材编排上,否定知识体系,甚至“能力训练”一类的词语也被视为禁忌。我们见到的各种教材,仍然是“文选型”的。变革最大的是都以话题组织课文,这对增加教材的人文内涵确实有好处。问题是以人文话题组织单元了,许多教材便不提什么语文知识,似乎一提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基础训练等就触犯了禁忌。我们认为,科学的态度
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写记叙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在写作文时最难的就是空间叙事。怎样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跟《劳燕》学作文,构建内部空间形式,写好空间叙事。   张翎201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劳燕》具有鲜明的空间叙事特色。张翎在《劳燕》运用拼贴与嵌套的叙事手法完成了《劳燕》空间形式的内部构建。法国学者伊夫·塔迪埃认为:“小说既是空间结构也是时间结构。”但一直以来,西方古典哲学、诗学与
【写在前面】    这是一堂非常难忘的课,这是一堂不像公开课的公开课,一次非常特殊的公开课体验。  从传统的标准来看,这堂课也许不算成功。因为从始至终课堂上都没有出现争先恐后的发言场面,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谈不上精彩。但是,我自己却为这堂课评了最高分。  后来我了解到,来上课的这二十来个孩子是由北京东城区一所薄弱学校的两个班的部分学生拼合而成的。孩子们一开始非常散漫,给教师教学们造成了巨大阻力。然而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