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苏武,我是苏武,我说苏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iang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有些名字跨越历史长河而彪炳史册,有些身影历经时间淘洗而愈显风流。作为后来者,我们想走近这些非凡的人物,想看清他们丰富的表情,想听懂他们尘封的心曲,于是我们从历史文本的阅读中去探寻他们的“心灵底片”。阅读本身就是跨越时空的心智过程,联想和想象更让我们的阅读过程插上飞升的双翼,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描述“神思”所说的那样:“……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①运用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以接千载之“思”,以游万仞之“神”,把他们拉入我们的生活情景,或者我们进入“时间隧道”。
  但是,进入“时间隧道”也并非轻而易举,因为阅读是一种感情渗透的过程,它需要读者带着一种感情,而不是一种功利,如为了考试,为了文凭。它需要一种默契,需要一种机缘,需要一种“心灵感应”。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篇古典文本,只是简单地掌握应考的几个词语或者句子,也可能会因为得了高分而沾沾自喜。但是,这就忽略了文字背后的人物,冷落了字里行间跳动着的灵魂,错过了原本应该薪尽火传的一种精神。对于学习者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损失;对于教学者而言,则是一种令人心痛的失误。只知“句读”,真是“未见其明也”。
  因此,古文阅读,不要放弃读“人”的机会,古文教学,应该在引导学生“入境”上显现施教者的聪明,竭力创设一种亲近古人的氛围,营造一种联通古今、让学生自由徜徉的“磁场”。这种过程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常说的“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谓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四大要素之一,而学习环境中的“情境”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应该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②
  受此启发,我在教《苏武传》一文时,着意在“情境创设”上下了一些功夫,并以活动课为表现形式,以引导学生为主,对《苏武传》一课的内容理解和“苏武”形象理解与评价进行了一些尝试。
  
  [过程描述]
  
  一、“采访”苏武
  苏武距离我们很远,苏武距离我们很近。
  那是一个远离我们两千多年的灵魂。在北海之上,在苦寒之地,以一个囚者的身份,在那里牧羊。就这样19年!
  可是,苏武却以各种形式参与着我们的精神生活。歌者以《苏武牧羊》表达一种忠诚的信念,舞者以《苏武牧羊》诠释着执著的含义,诗人则把“苏武”作为一种精神支撑的崇高意象。有谁不知道苏武,有谁不知道“苏武牧羊”。可是,怎样才能体会出苏武面对逼降者不惜自杀而求全节的坚韧,怎样才能想象出苏武北海牧羊19年的苦涩与孤独。
  所以,我以假想进行情境创设,设计了“情境创设”中的第一个环节:面对苏武,采访苏武。
  “采访”这种面对面的对话方式本身就能引发中学生浓厚的兴趣,更何况是这种跨越时空的“采访”。这一情境创设需要这样一段充满激情甚至有些煽情的引导词:
  同学们,你正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大汉帝国的都城长安,在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你一定如现今“追星”般地关注于本年度的一件大事:苏武的荣归。一去匈奴19年而杳无音讯的苏武,今天终于作为大汉外交功臣的身份回到了久违的故国。在如潮的欢迎人群之中,你们这些对苏武19年异域不死的神话充满好奇的年轻人,一定不会错过这个“面对苏武”的采访机会,那么,你会提出一些怎样的问题呢?
  一番语言的铺垫,同学们进入了个模拟“苏武归国记者招待会”的情境之中:须发尽白的苏武先生手持汉节,一脸凝重的表情,时间在他脸上书写着沧桑。周围是一群年轻热情的面孔,他们会向苏武先生提出怎样的问题呢?
  虚拟的情境,燃起了同学们提出问题的热情。从五花八门的问题设计中,整理出我觉得对本文意义的理解与建构有关的如下问题:
  (1)苏武先生,您归来后最想见的人是谁?您想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2)在这19年漫长的岁月中,在空寂无人的北海,是什么支撑您活下来,让您终于回到大汉?
  (3)对您来说,在北海牧羊19年,哪些方面的困难是您最难克服的?
  (4)在匈奴时,您最怀念故乡的什么?
  (5)如果命运会让你重来一次,你是否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6)如果您的忠诚,您的执著,永远不能被人知道,您也许会在北海牧羊终身,您还会这样一直坚持下去吗?
  (7)你如何看待自己在匈奴的这19年生活?如果给你一个可以改变过去的机会,你最想改变什么?
  (8)如果你的家里也遭遇到像李陵那样的不幸,您是否仍然效忠于大汉?
  (9)19年后你回到大汉,还能融入大汉吗?如今的你,兄弟已死,母亲亡故,妻子改嫁,子女走失,面对如此多的不幸,你还会对你的选择无怨无悔吗?
  ……
  向“苏武先生”提问题的这样一个环节,成为学习《苏武传》向纵深探询的一个入口,这个“入口”通向与苏武面对面的“情境”,类似的情境,同学们可以从诸多电视台的对话节目中找到类似的感觉,只不过,这次要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距离他们已有两千年的古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向苏武先生提出的问题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场感”,它不同于以往的对课文的质疑问难,不是立足于掌握词义、用法和文言句式等,而是从了解苏武这个人出发,更注重于对苏武内心世界的探询。在这里,他们和苏武都在“现场”,而他们眼中的苏武,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立体的人,有感情,有呼吸。这里,情境的创设让他们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苏武与他们面对面,或者使他们神游大汉帝国,做了一次“寻秦记”一样的梦游。这一效果的实现,应该得益于这样一个进入“时空隧道”般的“情境创设”的过程。
  学习文言文,向前多走一步,营造一种氛围,创设一种情境,就达到了“感物而造端”、“凭心而构象”的境界,文言文学习也进入了一个鲜活生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境界。
  
  二、“我是苏武”
  
  既然可以创设出“采访苏武”的情境,那么,不妨再向前走一步,在这一情境下,变换角色:“我是苏武”。
  “我是苏武”,相对于“采访苏武”,由客而转为主,角色一转,观照事物的角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从采访者一下子变成了被采访者。在这一情景转换之下,面对“记者”的提问,“我”该做出怎样的回答,才能体现出销声匿迹19年而一朝从异域归来的苏武的本色?这个设计使同学们从一个探询苏武的精神世界的旁观者,一下子变成经历过19年艰辛和苦难的“归来者”。那么,在“我是苏武”情境之下,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出现在大众面前的“你”应该是一种怎样沧桑的形象?经历过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的“你”,内心应该是怎样的:欣喜?悲伤?平静?激昂?
  “我是苏武”,需要面对的是苏武的一切,而这也就是“我”的一切,19年的沧桑会让苏武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要以怎样的方式回答问题才符合公众心目中的“苏武”?这些,都需要认真揣摩,而这种揣摩正是一种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好方式。
  难度明显加大了。
  但是,情境犹如一个磁场,吸引着同学们很快进入特定的采访问答的情境之中。他们用多种多样的问答题方式展现自己心目中的“苏武”:有的用描述的方式表达苏武对那段异域生活的回忆,有的用抒情的方式展示苏武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有的用理性的方式表达出苏武性格中的平和……而这种现场发挥所表现出的机智与深刻,让老师叹服。
  请看同学们以苏武的身份对以下两个问题的回答:
  问一:苏武先生,您归来后最想见的人是谁?
  苏武:我最想见的人是先帝。(沉吟良久,眼睛有些湿润)我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我会用“先帝”这个称呼。
  这么多年来,我脑海里萦绕不绝的是什么?就是有那么一天,我回到大汉,见到我们的君王,把我的汉节交给他,向他禀报:使臣苏武终于回来了,也算不辱使命。可是……我等到了这一天,先帝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这一切都好像还在昨天:我手持崭新的旄节,带领众多随从,辞别君王,辞别长安,出使匈奴,当时只是想能不辱使命,完成护送匈奴使者的任务。谁会想到,这里面会生出这么多的变故。谁又会想到,这一去就是19年。这些年来,我大汉和匈奴打打杀杀,战战和和,我一个使臣又能怎样呢?可是,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大汉的使者,是一个大汉的臣民。始终觉得会有那么一天,我会回到长安,复命圣上……现在只能到先帝陵寝上去拜祭他,才能实现这个愿望了。
  问二:苏武先生,在匈奴长达19年艰苦的日日夜夜里,您是否曾经想过就此罢休,投降单于呢?
  苏武:(轻叹一口气,沉吟了很长一段时间)说实话,有。我并非圣人,我也是一个凡人,也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要一天天地打发日子,也有常人的烦恼和苦闷。在那样一个荒无人烟的极寒之地,看到的只有无垠的冰雪,听到的只有令人心悸的风声,而我每天的生活就是与羊为伴……在这样的环境中,难道我真的没有任何动摇?算了吧,我有时也对自己说。这种选择的背后,虽然不像卫律所说的那样赐地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但至少是不再啮雪吞旃了。再说,我还有什么可眷顾的呢?李陵告诉我,兄弟自刭,母亲亡故,妻子改嫁,子女走失……然而,尽管我曾千万次说服自己,我却有一千万零一次成功地将自己拉回来。我坚信,我会回到我的故乡,回到我的国家,我要回复我的使命,我要让汉节再次回到它来到的地方。它是我生命的支撑,即使我不可能再回到大汉,但是,它也会支撑着我,支撑着我迎接每个漫长黑夜之后的黎明。(陈赟)
  
  三、我看苏武
  
  如果说“采访苏武”和“我是苏武”是情境创设中的“入境”的过程,是“跳进去”、“读进去”的过程,那么,最终还需要一个从“时空隧道”中走出来的过程,这样才算是整个过程圆满的终结,才算是情境创设的“化境”。因此,在前两个活动设计完成之后,我又设计了第三个步骤:“我看苏武”。
  “我看苏武”,是前两个活动的总结,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有了“采访苏武”的感性的“亲密接触”,有了“我是苏武”之类的角色转换的内省与深思,在被别人感动和感动“自己”的基础上,“我看苏武”也就理所应当地被视为一种理性的升华,而此次活动的落脚点也就在这里了。
  下面节录两段同学们写的“我看苏武”的片断:
  (一)北海(贝加尔湖上)北风呼啸,凛冽的寒风掠过苏武那张苍老的面庞时,他的眼睛坚定地望着前方,手持剥落将尽的汉节,在那孤寂的荒原上。
  是什么力量让苏武19年手持汉节不倒?是信念!早在他接过象征他身份和寄寓他使命的汉节的那一时刻,苏武就在心底埋藏起他的信念:不辱使命。当他被匈奴流放到空寂无人的北海之上时,他并没有低下自己尊贵的头颅,而是坚守自己最初的信念,屹立19年不倒。
  他的信念是什么?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正是这种大丈夫应有的人生理想,让他坚守着自己的人格支撑,不容他屈膝于匈奴人的威逼之下。正是这信念,使得苏武以一座丰碑式的形象永恒不倒,跨越时空,超越历史。
  (二)19年,是一个什么概念?是我从出生到童年到少年到今天的我的总和,是一幕幕幸福镜头的连缀。对苏武而言,19年,是生死未卜的一个个黑夜和白天,是手持汉节立于寒风冰雪之中的一次次期待,是大雁北飞时却没有传书信使的一次次绝望,多少次,他心底叩问自己:还要不要高擎起自己手中的汉节?还能不能回到梦中常常迷失的故乡?19年足够打造像我这般一个崭新的生命,19年也足能把一个人的意志变成冰一样硬,雪一样冷,甚至有的人根本用不着19年,只要那么一瞬间,他就可以背叛自己原本的信仰,如卫律,如李陵。然而,世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卫律,成为李陵,正如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苏武。苏武只能是苏武,在他眼里,投降后所得的富贵如浮云,甚至只能代表着耻辱。他就这样坚守着,高擎着旃毛将尽的汉节,以一个使者的姿态在匈奴的天空下抒写着执著与忠诚。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壮哉,苏武!
  同学们在写作随笔中对苏武的评价,不但接受理解了《苏武传》文本所传达的意义,而且有独到的认识和解读。从感性的角度,能读懂苏武的情感世界,从理性的角度,能把握苏武的执著信念。从写作的过程上看,有了前面“采访苏武”和“我是苏武”两个情境创设过程的铺垫,此时表达对苏武的评价,似乎已经是水到渠成,是源于心灵的,是丰富而深刻的。
  古代人物传记作品貌似艰涩的文字背后蕴含着作品的精髓,跳动着人物的灵魂。面对这样的承载着古圣先贤精魂的传记文章,如果仅仅把学习目标定位为疏通文言字词、掌握文言知识,实在是对传主们的大不敬。向前再走一步,领略他们的神采,读出他们的魂魄,这才是一种有意义的阅读,才会获得一种阅读的幸福。
  
  注释:
  ①《文心雕龙译注》第359页,齐鲁书社1995年版。
  ②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育传播与技术》1996年第3期。
  [作者通联:深圳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语文这一学科比起其它学科具有一定的自我优势,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不仅可以学到豐富多彩的文化知识还可以领略语文所带来的思想观念,深度学习理念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预习、探究和实践等语文课堂教学相关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建构能力,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深度学习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   和深度学习相对的也就是浅层学习,一般来讲浅层学习
《中学语文》2006年第2期《立足阅读主体,构建学生的生命意识——(我与地坛)教学手记》是马玉平老师教学《我与地坛》的教学思考。其文第二点着重让学生体会生命价值在于生命过程的美好,于是举了园子里卑微的生命例子给作者的启迪:“‘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生命总是处于一种奋斗的过程。即使忙碌的间隙也没有丝毫留恋花枝、驻足香巢的余暇;‘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生
我们所说的“探究”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导演下,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研究内容,以学生周围实际的生活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来质疑、探究、讨论问题,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教学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倡导的。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邵名尉先生花费十余年心血编撰了一部《毛泽东诗词评注》,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著作。作者从遥远的南国给我寄来了部分未刊书稿,让我提点意见并为他的著作写篇序。此书对我很有吸引力,我怀着浓厚的兴趣学习它,读后感到颇有收获。因此,我以兴奋的心情向毛泽东诗词研究者以及广大读者朋友推荐这部书。  《毛泽东诗词评注》熔原作、注解、评点、赏析、翻译和考证于一炉,堪称毛诗研究的集大成者。该书评注的对象是正式公开发表的6
比较今年福建省高考试卷,同样也是自主命题的广东、山东两省新课改的高考试卷比较让人失望。先说山东省试卷,整份试卷除了第六大块现代文表述题变为二选一外,结构、内容、题量及其赋分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还是由语知、现代文选择题、文言文阅读题、翻译及诗歌鉴赏与默写题、现代文表述题、语用、作文七大块共23个小题构成。虽然有些小题所考的点与去年不一样,但这也不过是考点轮空的调整,算不得新意,更难让人从中寻觅到代表新
如何使语文作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生价值?笔者发现目前的语文作业模式统一,缺乏层次性;作业重书面的多,轻实践的少,重知识的多,轻情境的少。在市面上出现的各种练习书上东拼西凑,没有有效结合教学、教材和课标的统一;没有设计出结合语文实践,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指向学生高阶思维的作业。于是,笔者尝试以统编教材七下第四单元为例,探讨通过情境作业设计提升学生思
丁西林先生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不仅以诙谐幽默的戏剧冲突营造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更以其揭露社会的深刻,成为一部具有深刻社会内涵的讽刺力作。  故事发生在民国二十八年抗战期间。娘姨李嫂不慎打碎了主人吴太太的一只花瓶,吴太太不依不饶;一定要仅有三毛钱的李嫂赔偿她三块钱国币。围绕这一中心事件,杨长雄与吴太太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在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之中,剧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弱者无以
2007年11月10日至11日,由福州一中主办,福建省语文学会、福建省特级教师协会协办的“陈日亮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福州一中新校区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语文教育界的100多名正式代表和260多名列席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大会的研究主题是:语文教育守正与创新,语文教师修身与育人。  陈日亮老师历任福州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副校长,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语文学会顾问,曾荣获“全国五讲四美
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把更大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课堂的放任,恰恰相反,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从宏观的视角,对课堂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到理想的学习状态。有鉴于此,现以杜甫名诗《登高》的教学为例,指出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控制方面的几个要点。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在历史文化与民族情感方面的文学积淀非常深厚,这些积淀内容正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唐代诗人杜甫
莫怀戚写于1985年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内涵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读完这篇文章,有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可以说,阅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心灵在亲情、生命、使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高尚而愉悦的旅行。    一、亲情的歌颂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母子之爱、父子之爱是人类最真实、最质朴的亲情。《散步》一文在字里行间中就流淌着这种浓郁的亲情。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