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有些名字跨越历史长河而彪炳史册,有些身影历经时间淘洗而愈显风流。作为后来者,我们想走近这些非凡的人物,想看清他们丰富的表情,想听懂他们尘封的心曲,于是我们从历史文本的阅读中去探寻他们的“心灵底片”。阅读本身就是跨越时空的心智过程,联想和想象更让我们的阅读过程插上飞升的双翼,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描述“神思”所说的那样:“……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①运用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以接千载之“思”,以游万仞之“神”,把他们拉入我们的生活情景,或者我们进入“时间隧道”。
但是,进入“时间隧道”也并非轻而易举,因为阅读是一种感情渗透的过程,它需要读者带着一种感情,而不是一种功利,如为了考试,为了文凭。它需要一种默契,需要一种机缘,需要一种“心灵感应”。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篇古典文本,只是简单地掌握应考的几个词语或者句子,也可能会因为得了高分而沾沾自喜。但是,这就忽略了文字背后的人物,冷落了字里行间跳动着的灵魂,错过了原本应该薪尽火传的一种精神。对于学习者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损失;对于教学者而言,则是一种令人心痛的失误。只知“句读”,真是“未见其明也”。
因此,古文阅读,不要放弃读“人”的机会,古文教学,应该在引导学生“入境”上显现施教者的聪明,竭力创设一种亲近古人的氛围,营造一种联通古今、让学生自由徜徉的“磁场”。这种过程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常说的“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谓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四大要素之一,而学习环境中的“情境”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应该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②
受此启发,我在教《苏武传》一文时,着意在“情境创设”上下了一些功夫,并以活动课为表现形式,以引导学生为主,对《苏武传》一课的内容理解和“苏武”形象理解与评价进行了一些尝试。
[过程描述]
一、“采访”苏武
苏武距离我们很远,苏武距离我们很近。
那是一个远离我们两千多年的灵魂。在北海之上,在苦寒之地,以一个囚者的身份,在那里牧羊。就这样19年!
可是,苏武却以各种形式参与着我们的精神生活。歌者以《苏武牧羊》表达一种忠诚的信念,舞者以《苏武牧羊》诠释着执著的含义,诗人则把“苏武”作为一种精神支撑的崇高意象。有谁不知道苏武,有谁不知道“苏武牧羊”。可是,怎样才能体会出苏武面对逼降者不惜自杀而求全节的坚韧,怎样才能想象出苏武北海牧羊19年的苦涩与孤独。
所以,我以假想进行情境创设,设计了“情境创设”中的第一个环节:面对苏武,采访苏武。
“采访”这种面对面的对话方式本身就能引发中学生浓厚的兴趣,更何况是这种跨越时空的“采访”。这一情境创设需要这样一段充满激情甚至有些煽情的引导词:
同学们,你正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大汉帝国的都城长安,在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你一定如现今“追星”般地关注于本年度的一件大事:苏武的荣归。一去匈奴19年而杳无音讯的苏武,今天终于作为大汉外交功臣的身份回到了久违的故国。在如潮的欢迎人群之中,你们这些对苏武19年异域不死的神话充满好奇的年轻人,一定不会错过这个“面对苏武”的采访机会,那么,你会提出一些怎样的问题呢?
一番语言的铺垫,同学们进入了个模拟“苏武归国记者招待会”的情境之中:须发尽白的苏武先生手持汉节,一脸凝重的表情,时间在他脸上书写着沧桑。周围是一群年轻热情的面孔,他们会向苏武先生提出怎样的问题呢?
虚拟的情境,燃起了同学们提出问题的热情。从五花八门的问题设计中,整理出我觉得对本文意义的理解与建构有关的如下问题:
(1)苏武先生,您归来后最想见的人是谁?您想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2)在这19年漫长的岁月中,在空寂无人的北海,是什么支撑您活下来,让您终于回到大汉?
(3)对您来说,在北海牧羊19年,哪些方面的困难是您最难克服的?
(4)在匈奴时,您最怀念故乡的什么?
(5)如果命运会让你重来一次,你是否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6)如果您的忠诚,您的执著,永远不能被人知道,您也许会在北海牧羊终身,您还会这样一直坚持下去吗?
(7)你如何看待自己在匈奴的这19年生活?如果给你一个可以改变过去的机会,你最想改变什么?
(8)如果你的家里也遭遇到像李陵那样的不幸,您是否仍然效忠于大汉?
(9)19年后你回到大汉,还能融入大汉吗?如今的你,兄弟已死,母亲亡故,妻子改嫁,子女走失,面对如此多的不幸,你还会对你的选择无怨无悔吗?
……
向“苏武先生”提问题的这样一个环节,成为学习《苏武传》向纵深探询的一个入口,这个“入口”通向与苏武面对面的“情境”,类似的情境,同学们可以从诸多电视台的对话节目中找到类似的感觉,只不过,这次要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距离他们已有两千年的古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向苏武先生提出的问题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场感”,它不同于以往的对课文的质疑问难,不是立足于掌握词义、用法和文言句式等,而是从了解苏武这个人出发,更注重于对苏武内心世界的探询。在这里,他们和苏武都在“现场”,而他们眼中的苏武,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立体的人,有感情,有呼吸。这里,情境的创设让他们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苏武与他们面对面,或者使他们神游大汉帝国,做了一次“寻秦记”一样的梦游。这一效果的实现,应该得益于这样一个进入“时空隧道”般的“情境创设”的过程。
学习文言文,向前多走一步,营造一种氛围,创设一种情境,就达到了“感物而造端”、“凭心而构象”的境界,文言文学习也进入了一个鲜活生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境界。
二、“我是苏武”
既然可以创设出“采访苏武”的情境,那么,不妨再向前走一步,在这一情境下,变换角色:“我是苏武”。
“我是苏武”,相对于“采访苏武”,由客而转为主,角色一转,观照事物的角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从采访者一下子变成了被采访者。在这一情景转换之下,面对“记者”的提问,“我”该做出怎样的回答,才能体现出销声匿迹19年而一朝从异域归来的苏武的本色?这个设计使同学们从一个探询苏武的精神世界的旁观者,一下子变成经历过19年艰辛和苦难的“归来者”。那么,在“我是苏武”情境之下,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出现在大众面前的“你”应该是一种怎样沧桑的形象?经历过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的“你”,内心应该是怎样的:欣喜?悲伤?平静?激昂?
“我是苏武”,需要面对的是苏武的一切,而这也就是“我”的一切,19年的沧桑会让苏武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要以怎样的方式回答问题才符合公众心目中的“苏武”?这些,都需要认真揣摩,而这种揣摩正是一种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好方式。
难度明显加大了。
但是,情境犹如一个磁场,吸引着同学们很快进入特定的采访问答的情境之中。他们用多种多样的问答题方式展现自己心目中的“苏武”:有的用描述的方式表达苏武对那段异域生活的回忆,有的用抒情的方式展示苏武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有的用理性的方式表达出苏武性格中的平和……而这种现场发挥所表现出的机智与深刻,让老师叹服。
请看同学们以苏武的身份对以下两个问题的回答:
问一:苏武先生,您归来后最想见的人是谁?
苏武:我最想见的人是先帝。(沉吟良久,眼睛有些湿润)我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我会用“先帝”这个称呼。
这么多年来,我脑海里萦绕不绝的是什么?就是有那么一天,我回到大汉,见到我们的君王,把我的汉节交给他,向他禀报:使臣苏武终于回来了,也算不辱使命。可是……我等到了这一天,先帝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这一切都好像还在昨天:我手持崭新的旄节,带领众多随从,辞别君王,辞别长安,出使匈奴,当时只是想能不辱使命,完成护送匈奴使者的任务。谁会想到,这里面会生出这么多的变故。谁又会想到,这一去就是19年。这些年来,我大汉和匈奴打打杀杀,战战和和,我一个使臣又能怎样呢?可是,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大汉的使者,是一个大汉的臣民。始终觉得会有那么一天,我会回到长安,复命圣上……现在只能到先帝陵寝上去拜祭他,才能实现这个愿望了。
问二:苏武先生,在匈奴长达19年艰苦的日日夜夜里,您是否曾经想过就此罢休,投降单于呢?
苏武:(轻叹一口气,沉吟了很长一段时间)说实话,有。我并非圣人,我也是一个凡人,也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要一天天地打发日子,也有常人的烦恼和苦闷。在那样一个荒无人烟的极寒之地,看到的只有无垠的冰雪,听到的只有令人心悸的风声,而我每天的生活就是与羊为伴……在这样的环境中,难道我真的没有任何动摇?算了吧,我有时也对自己说。这种选择的背后,虽然不像卫律所说的那样赐地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但至少是不再啮雪吞旃了。再说,我还有什么可眷顾的呢?李陵告诉我,兄弟自刭,母亲亡故,妻子改嫁,子女走失……然而,尽管我曾千万次说服自己,我却有一千万零一次成功地将自己拉回来。我坚信,我会回到我的故乡,回到我的国家,我要回复我的使命,我要让汉节再次回到它来到的地方。它是我生命的支撑,即使我不可能再回到大汉,但是,它也会支撑着我,支撑着我迎接每个漫长黑夜之后的黎明。(陈赟)
三、我看苏武
如果说“采访苏武”和“我是苏武”是情境创设中的“入境”的过程,是“跳进去”、“读进去”的过程,那么,最终还需要一个从“时空隧道”中走出来的过程,这样才算是整个过程圆满的终结,才算是情境创设的“化境”。因此,在前两个活动设计完成之后,我又设计了第三个步骤:“我看苏武”。
“我看苏武”,是前两个活动的总结,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有了“采访苏武”的感性的“亲密接触”,有了“我是苏武”之类的角色转换的内省与深思,在被别人感动和感动“自己”的基础上,“我看苏武”也就理所应当地被视为一种理性的升华,而此次活动的落脚点也就在这里了。
下面节录两段同学们写的“我看苏武”的片断:
(一)北海(贝加尔湖上)北风呼啸,凛冽的寒风掠过苏武那张苍老的面庞时,他的眼睛坚定地望着前方,手持剥落将尽的汉节,在那孤寂的荒原上。
是什么力量让苏武19年手持汉节不倒?是信念!早在他接过象征他身份和寄寓他使命的汉节的那一时刻,苏武就在心底埋藏起他的信念:不辱使命。当他被匈奴流放到空寂无人的北海之上时,他并没有低下自己尊贵的头颅,而是坚守自己最初的信念,屹立19年不倒。
他的信念是什么?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正是这种大丈夫应有的人生理想,让他坚守着自己的人格支撑,不容他屈膝于匈奴人的威逼之下。正是这信念,使得苏武以一座丰碑式的形象永恒不倒,跨越时空,超越历史。
(二)19年,是一个什么概念?是我从出生到童年到少年到今天的我的总和,是一幕幕幸福镜头的连缀。对苏武而言,19年,是生死未卜的一个个黑夜和白天,是手持汉节立于寒风冰雪之中的一次次期待,是大雁北飞时却没有传书信使的一次次绝望,多少次,他心底叩问自己:还要不要高擎起自己手中的汉节?还能不能回到梦中常常迷失的故乡?19年足够打造像我这般一个崭新的生命,19年也足能把一个人的意志变成冰一样硬,雪一样冷,甚至有的人根本用不着19年,只要那么一瞬间,他就可以背叛自己原本的信仰,如卫律,如李陵。然而,世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卫律,成为李陵,正如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苏武。苏武只能是苏武,在他眼里,投降后所得的富贵如浮云,甚至只能代表着耻辱。他就这样坚守着,高擎着旃毛将尽的汉节,以一个使者的姿态在匈奴的天空下抒写着执著与忠诚。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壮哉,苏武!
同学们在写作随笔中对苏武的评价,不但接受理解了《苏武传》文本所传达的意义,而且有独到的认识和解读。从感性的角度,能读懂苏武的情感世界,从理性的角度,能把握苏武的执著信念。从写作的过程上看,有了前面“采访苏武”和“我是苏武”两个情境创设过程的铺垫,此时表达对苏武的评价,似乎已经是水到渠成,是源于心灵的,是丰富而深刻的。
古代人物传记作品貌似艰涩的文字背后蕴含着作品的精髓,跳动着人物的灵魂。面对这样的承载着古圣先贤精魂的传记文章,如果仅仅把学习目标定位为疏通文言字词、掌握文言知识,实在是对传主们的大不敬。向前再走一步,领略他们的神采,读出他们的魂魄,这才是一种有意义的阅读,才会获得一种阅读的幸福。
注释:
①《文心雕龙译注》第359页,齐鲁书社1995年版。
②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育传播与技术》1996年第3期。
[作者通联:深圳外国语学校]
有些名字跨越历史长河而彪炳史册,有些身影历经时间淘洗而愈显风流。作为后来者,我们想走近这些非凡的人物,想看清他们丰富的表情,想听懂他们尘封的心曲,于是我们从历史文本的阅读中去探寻他们的“心灵底片”。阅读本身就是跨越时空的心智过程,联想和想象更让我们的阅读过程插上飞升的双翼,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描述“神思”所说的那样:“……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①运用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以接千载之“思”,以游万仞之“神”,把他们拉入我们的生活情景,或者我们进入“时间隧道”。
但是,进入“时间隧道”也并非轻而易举,因为阅读是一种感情渗透的过程,它需要读者带着一种感情,而不是一种功利,如为了考试,为了文凭。它需要一种默契,需要一种机缘,需要一种“心灵感应”。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篇古典文本,只是简单地掌握应考的几个词语或者句子,也可能会因为得了高分而沾沾自喜。但是,这就忽略了文字背后的人物,冷落了字里行间跳动着的灵魂,错过了原本应该薪尽火传的一种精神。对于学习者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损失;对于教学者而言,则是一种令人心痛的失误。只知“句读”,真是“未见其明也”。
因此,古文阅读,不要放弃读“人”的机会,古文教学,应该在引导学生“入境”上显现施教者的聪明,竭力创设一种亲近古人的氛围,营造一种联通古今、让学生自由徜徉的“磁场”。这种过程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常说的“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谓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四大要素之一,而学习环境中的“情境”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应该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②
受此启发,我在教《苏武传》一文时,着意在“情境创设”上下了一些功夫,并以活动课为表现形式,以引导学生为主,对《苏武传》一课的内容理解和“苏武”形象理解与评价进行了一些尝试。
[过程描述]
一、“采访”苏武
苏武距离我们很远,苏武距离我们很近。
那是一个远离我们两千多年的灵魂。在北海之上,在苦寒之地,以一个囚者的身份,在那里牧羊。就这样19年!
可是,苏武却以各种形式参与着我们的精神生活。歌者以《苏武牧羊》表达一种忠诚的信念,舞者以《苏武牧羊》诠释着执著的含义,诗人则把“苏武”作为一种精神支撑的崇高意象。有谁不知道苏武,有谁不知道“苏武牧羊”。可是,怎样才能体会出苏武面对逼降者不惜自杀而求全节的坚韧,怎样才能想象出苏武北海牧羊19年的苦涩与孤独。
所以,我以假想进行情境创设,设计了“情境创设”中的第一个环节:面对苏武,采访苏武。
“采访”这种面对面的对话方式本身就能引发中学生浓厚的兴趣,更何况是这种跨越时空的“采访”。这一情境创设需要这样一段充满激情甚至有些煽情的引导词:
同学们,你正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大汉帝国的都城长安,在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你一定如现今“追星”般地关注于本年度的一件大事:苏武的荣归。一去匈奴19年而杳无音讯的苏武,今天终于作为大汉外交功臣的身份回到了久违的故国。在如潮的欢迎人群之中,你们这些对苏武19年异域不死的神话充满好奇的年轻人,一定不会错过这个“面对苏武”的采访机会,那么,你会提出一些怎样的问题呢?
一番语言的铺垫,同学们进入了个模拟“苏武归国记者招待会”的情境之中:须发尽白的苏武先生手持汉节,一脸凝重的表情,时间在他脸上书写着沧桑。周围是一群年轻热情的面孔,他们会向苏武先生提出怎样的问题呢?
虚拟的情境,燃起了同学们提出问题的热情。从五花八门的问题设计中,整理出我觉得对本文意义的理解与建构有关的如下问题:
(1)苏武先生,您归来后最想见的人是谁?您想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2)在这19年漫长的岁月中,在空寂无人的北海,是什么支撑您活下来,让您终于回到大汉?
(3)对您来说,在北海牧羊19年,哪些方面的困难是您最难克服的?
(4)在匈奴时,您最怀念故乡的什么?
(5)如果命运会让你重来一次,你是否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6)如果您的忠诚,您的执著,永远不能被人知道,您也许会在北海牧羊终身,您还会这样一直坚持下去吗?
(7)你如何看待自己在匈奴的这19年生活?如果给你一个可以改变过去的机会,你最想改变什么?
(8)如果你的家里也遭遇到像李陵那样的不幸,您是否仍然效忠于大汉?
(9)19年后你回到大汉,还能融入大汉吗?如今的你,兄弟已死,母亲亡故,妻子改嫁,子女走失,面对如此多的不幸,你还会对你的选择无怨无悔吗?
……
向“苏武先生”提问题的这样一个环节,成为学习《苏武传》向纵深探询的一个入口,这个“入口”通向与苏武面对面的“情境”,类似的情境,同学们可以从诸多电视台的对话节目中找到类似的感觉,只不过,这次要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距离他们已有两千年的古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向苏武先生提出的问题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场感”,它不同于以往的对课文的质疑问难,不是立足于掌握词义、用法和文言句式等,而是从了解苏武这个人出发,更注重于对苏武内心世界的探询。在这里,他们和苏武都在“现场”,而他们眼中的苏武,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立体的人,有感情,有呼吸。这里,情境的创设让他们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苏武与他们面对面,或者使他们神游大汉帝国,做了一次“寻秦记”一样的梦游。这一效果的实现,应该得益于这样一个进入“时空隧道”般的“情境创设”的过程。
学习文言文,向前多走一步,营造一种氛围,创设一种情境,就达到了“感物而造端”、“凭心而构象”的境界,文言文学习也进入了一个鲜活生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境界。
二、“我是苏武”
既然可以创设出“采访苏武”的情境,那么,不妨再向前走一步,在这一情境下,变换角色:“我是苏武”。
“我是苏武”,相对于“采访苏武”,由客而转为主,角色一转,观照事物的角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从采访者一下子变成了被采访者。在这一情景转换之下,面对“记者”的提问,“我”该做出怎样的回答,才能体现出销声匿迹19年而一朝从异域归来的苏武的本色?这个设计使同学们从一个探询苏武的精神世界的旁观者,一下子变成经历过19年艰辛和苦难的“归来者”。那么,在“我是苏武”情境之下,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出现在大众面前的“你”应该是一种怎样沧桑的形象?经历过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的“你”,内心应该是怎样的:欣喜?悲伤?平静?激昂?
“我是苏武”,需要面对的是苏武的一切,而这也就是“我”的一切,19年的沧桑会让苏武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要以怎样的方式回答问题才符合公众心目中的“苏武”?这些,都需要认真揣摩,而这种揣摩正是一种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好方式。
难度明显加大了。
但是,情境犹如一个磁场,吸引着同学们很快进入特定的采访问答的情境之中。他们用多种多样的问答题方式展现自己心目中的“苏武”:有的用描述的方式表达苏武对那段异域生活的回忆,有的用抒情的方式展示苏武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有的用理性的方式表达出苏武性格中的平和……而这种现场发挥所表现出的机智与深刻,让老师叹服。
请看同学们以苏武的身份对以下两个问题的回答:
问一:苏武先生,您归来后最想见的人是谁?
苏武:我最想见的人是先帝。(沉吟良久,眼睛有些湿润)我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我会用“先帝”这个称呼。
这么多年来,我脑海里萦绕不绝的是什么?就是有那么一天,我回到大汉,见到我们的君王,把我的汉节交给他,向他禀报:使臣苏武终于回来了,也算不辱使命。可是……我等到了这一天,先帝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这一切都好像还在昨天:我手持崭新的旄节,带领众多随从,辞别君王,辞别长安,出使匈奴,当时只是想能不辱使命,完成护送匈奴使者的任务。谁会想到,这里面会生出这么多的变故。谁又会想到,这一去就是19年。这些年来,我大汉和匈奴打打杀杀,战战和和,我一个使臣又能怎样呢?可是,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大汉的使者,是一个大汉的臣民。始终觉得会有那么一天,我会回到长安,复命圣上……现在只能到先帝陵寝上去拜祭他,才能实现这个愿望了。
问二:苏武先生,在匈奴长达19年艰苦的日日夜夜里,您是否曾经想过就此罢休,投降单于呢?
苏武:(轻叹一口气,沉吟了很长一段时间)说实话,有。我并非圣人,我也是一个凡人,也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要一天天地打发日子,也有常人的烦恼和苦闷。在那样一个荒无人烟的极寒之地,看到的只有无垠的冰雪,听到的只有令人心悸的风声,而我每天的生活就是与羊为伴……在这样的环境中,难道我真的没有任何动摇?算了吧,我有时也对自己说。这种选择的背后,虽然不像卫律所说的那样赐地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但至少是不再啮雪吞旃了。再说,我还有什么可眷顾的呢?李陵告诉我,兄弟自刭,母亲亡故,妻子改嫁,子女走失……然而,尽管我曾千万次说服自己,我却有一千万零一次成功地将自己拉回来。我坚信,我会回到我的故乡,回到我的国家,我要回复我的使命,我要让汉节再次回到它来到的地方。它是我生命的支撑,即使我不可能再回到大汉,但是,它也会支撑着我,支撑着我迎接每个漫长黑夜之后的黎明。(陈赟)
三、我看苏武
如果说“采访苏武”和“我是苏武”是情境创设中的“入境”的过程,是“跳进去”、“读进去”的过程,那么,最终还需要一个从“时空隧道”中走出来的过程,这样才算是整个过程圆满的终结,才算是情境创设的“化境”。因此,在前两个活动设计完成之后,我又设计了第三个步骤:“我看苏武”。
“我看苏武”,是前两个活动的总结,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有了“采访苏武”的感性的“亲密接触”,有了“我是苏武”之类的角色转换的内省与深思,在被别人感动和感动“自己”的基础上,“我看苏武”也就理所应当地被视为一种理性的升华,而此次活动的落脚点也就在这里了。
下面节录两段同学们写的“我看苏武”的片断:
(一)北海(贝加尔湖上)北风呼啸,凛冽的寒风掠过苏武那张苍老的面庞时,他的眼睛坚定地望着前方,手持剥落将尽的汉节,在那孤寂的荒原上。
是什么力量让苏武19年手持汉节不倒?是信念!早在他接过象征他身份和寄寓他使命的汉节的那一时刻,苏武就在心底埋藏起他的信念:不辱使命。当他被匈奴流放到空寂无人的北海之上时,他并没有低下自己尊贵的头颅,而是坚守自己最初的信念,屹立19年不倒。
他的信念是什么?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正是这种大丈夫应有的人生理想,让他坚守着自己的人格支撑,不容他屈膝于匈奴人的威逼之下。正是这信念,使得苏武以一座丰碑式的形象永恒不倒,跨越时空,超越历史。
(二)19年,是一个什么概念?是我从出生到童年到少年到今天的我的总和,是一幕幕幸福镜头的连缀。对苏武而言,19年,是生死未卜的一个个黑夜和白天,是手持汉节立于寒风冰雪之中的一次次期待,是大雁北飞时却没有传书信使的一次次绝望,多少次,他心底叩问自己:还要不要高擎起自己手中的汉节?还能不能回到梦中常常迷失的故乡?19年足够打造像我这般一个崭新的生命,19年也足能把一个人的意志变成冰一样硬,雪一样冷,甚至有的人根本用不着19年,只要那么一瞬间,他就可以背叛自己原本的信仰,如卫律,如李陵。然而,世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卫律,成为李陵,正如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苏武。苏武只能是苏武,在他眼里,投降后所得的富贵如浮云,甚至只能代表着耻辱。他就这样坚守着,高擎着旃毛将尽的汉节,以一个使者的姿态在匈奴的天空下抒写着执著与忠诚。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壮哉,苏武!
同学们在写作随笔中对苏武的评价,不但接受理解了《苏武传》文本所传达的意义,而且有独到的认识和解读。从感性的角度,能读懂苏武的情感世界,从理性的角度,能把握苏武的执著信念。从写作的过程上看,有了前面“采访苏武”和“我是苏武”两个情境创设过程的铺垫,此时表达对苏武的评价,似乎已经是水到渠成,是源于心灵的,是丰富而深刻的。
古代人物传记作品貌似艰涩的文字背后蕴含着作品的精髓,跳动着人物的灵魂。面对这样的承载着古圣先贤精魂的传记文章,如果仅仅把学习目标定位为疏通文言字词、掌握文言知识,实在是对传主们的大不敬。向前再走一步,领略他们的神采,读出他们的魂魄,这才是一种有意义的阅读,才会获得一种阅读的幸福。
注释:
①《文心雕龙译注》第359页,齐鲁书社1995年版。
②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育传播与技术》1996年第3期。
[作者通联:深圳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