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在中国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ny_li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的琴》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电影运用风格化的镜头语言和拼贴式的音乐来营造一种真实的故事环境,同时影片的故事结构、人物设置等方面与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部作品,从中解析影片《钢的琴》的风格与意义所在。
  关键词:《堂吉诃德》;镜头语言;拼贴式的音乐;多线叙事
  中图分类号:J6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7-0052-02
  导演张猛并不是科班学导演出身,人们最先了解他应该是赵本山的小品,他是赵本山小品的御用编剧,虽然在小品编剧上的成就没有超过其父亲张惠中,但其创作的小品《功夫》和《说事儿》还是凭借现实主义和诙谐风趣语言的融合,连续两年获得春晚小品节目一等奖。赵本山看中了张猛的才气和勇气,对张猛寄予厚望,聘请他为本山传媒的副总。可是他怀揣着电影梦,毅然辞去副总的位置,开始砸锅卖铁地去拍摄关于东北的电影。
  《钢的琴》是张猛的第二部作品,与之前的《耳朵大有福》有相同之处,都是现实主义体裁的作品,都是讲述生活在东北的贫困群体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的故事。更为甚者,两部作品的剧中人物是有重名的——王抗美。《耳朵大有福》中范伟饰演的铁路退休职工叫王抗美,在《钢的琴》中王抗美作为次要角色再次出现。两部作品又有所区别,《耳朵大有福》以“生活流”的方式展现主人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钢的琴》更注重在艺术上的巧妙构思,让人们从更深入的视野了解工人生活的变化。《钢的琴》在用真诚严肃的态度面对底层人民生活的状态下,融合了喜剧的元素和强烈的黑色幽默风格,影片中展现的人物是堂吉诃德式的,生活在幻想之中,但他们不仅敢想而且敢做,全片贯穿着久违的集体豪情和澎湃的血性。
  《钢的琴》故事发生在辽宁,辽宁是计划经济年代为新中国的崛起发挥重要的作用的城市之一。而影片展现的时代却是一个尴尬,敏感的时代——上个世纪末,旧时代告别的前夕,国有企业被“并停转产”,工厂职工纷纷下岗。钢铁厂的下岗职工陈桂林以组小乐队在街边卖唱为生,落魄的他面临离婚,为了争取女儿的抚养权,他和同为钢铁厂下岗工人,同样落魄的兄弟们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女儿造一架钢琴。张猛正是通过这么一群面对重重生活压力的下岗职工,表现出东北作为老工业区面临改革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并不是展现他们的无奈和屈服,反而赞扬小人物的乐观与奋斗,敢于将白日梦付诸于行动,从卑微人身上展现生命的圣洁。
  一、“堂吉诃德”式人物造型
  人物塑造是《钢的琴》最大的亮点。电影画面唯美的展现了辽宁凋零的秋冬季节,但影片中的人物却真切鲜活,就好像你许久未见的朋友,再次相遇后一起闲话家常。这几个小人物身上的故事让人感动,使被巨大生活压力和欲望蒙蔽双眼的人们,从他们身上得到少许慰藉。主人公陈桂林在集合一帮好友一起回到钢铁厂造钢琴时穿着破旧的棉袄,带着棉帽,提着烧水壶,不禁让人想起塞万提斯笔下的穿着盔甲,拿着长矛的理想主义者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对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班牙封建社会状况的真实全面的反映,虽然小说的主角自命为游侠骑士,但小说的作用却是为了扫除骑士小说。《钢的琴》在讲述九十年代企业职工下岗后的生活,计划经济面临改革,老工业区人人自危,生活积极性不高。通过时代变迁人们生活的贫困与无奈,却正好体现出小人物虽曾经绝望,但依旧活蹦乱跳的生活下去
  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中讲述的却都是关于理想主义者的悲剧故事。《堂吉诃德》主要讲述了一位没落的乡绅堂吉诃德,因看骑士小说入迷,自命为游侠骑士,穿上盔甲,骑着一匹瘦马,要游遍世界去除扶弱,维护正义和公道,实行他所崇信的骑士道。他先是单枪匹马,出行一次后,又带着侍从桑丘出门行侠,结果三次出行闹了许多笑话,吃了无数苦头,受尽折磨,直到临终才清醒过来。
  而《钢的琴》中卑微的下岗职工陈桂林为守住女儿的抚养权,从借琴无门,到买钢琴不够钱,偷钢琴被抓,演变成集合情人和兄弟一起造钢琴。钢琴在陈桂林心中首先是延续自己理想的载体,其次才是获得女儿抚养权的筹码。这是实现梦与完成现实的绝佳结合体。但是他太过于一厢情愿的制作自己的梦,妄图通过制造梦的现实替代物完成理想,其实一开始就注定了,“钢的琴”既不能实现他自己的梦想也不能保住女儿的抚养权,只不过这种挣扎的付出是对自己梦想和女儿最好的交代。正如他的情人淑娴说过:“你就是造出钢琴来也留不住女儿”。这无疑是导演暗示我们,陈桂林与其说是造琴不如说为自己造梦。但当淑娴与王抗美越走越近,季哥贩毒被抓,身边的稳定结构发生变化时,陈桂林恍如从梦中惊醒,知道无意义的他中途终止这种行为,并放弃了女儿的抚养权。像堂吉诃德一样最终都从理想主义者的悲剧中清醒过来。
  其实他的理想破灭不是只有这一次,同堂吉诃德出行一样,也经历了多次尝试,造琴只是最后一次的奋力拼搏。第一次,陈桂林用纸板给女儿画了一个钢琴键盘试图用嘴里哼出的调子忽悠女儿,小孩可以哄一时,但骗不了她一辈子。很快小元就厌倦不出声的假钢琴。第二次,想向朋友凑钱买钢琴,但是没筹到钱反而倒贴进去不少。第三次,陈桂林想到教室有现成的钢琴,便召集兄弟去偷,不料被抓进警察局。可以说同堂吉诃德一样,在理想主义者的道路上历经磨难,又越挫越勇。
  在人物构成上,既然有堂吉诃德当然少不了他的扈从桑丘,在《钢的琴》中陈桂林的追随者就是他的情人淑娴。无论陈桂林做什么,淑娴都无条件的支持他,帮着陈桂林照顾父亲和孩子,拿出自己的积蓄给陈桂林凑钱买钢琴,偷钢琴时为他站岗放哨,甚至造钢琴时她也是第一个入伙人。但淑娴又和桑丘不同,桑丘是名普通的农民,胆小如鼠、目光短浅,他听信堂吉诃德的话,追随骑士精神很容易被人所接受。而淑娴会唱歌、能弹琴,甚至会说俄语,文化知识应该不比陈桂林差,可是她却爱上了这个其貌不扬,甚至有点自私的男人,并成为他的情人。应该就是因为陈桂林会拉手风琴,有文艺气质,再加上东北人天生乐观的性格,让淑娴可以暂时麻痹自己,忘记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堂吉诃德》除了堂吉诃德与桑丘这条主线外,还有涵盖了贵族、神父、市民、贫民、囚徒、强盗、妓女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影片《钢的琴》的结构也像《堂吉诃德》一样,除了陈桂林这一条主线外,还穿插了几个小人物,虽然影片中展现他们的篇幅并不多,但也足够让观众了解他们身上的故事,知道他们在各自生活中的失意和烦恼。大刘是电工改行的屠夫,在家中没有地位,严重的“妻管严”;王抗美的妻子病逝,他是刚被学校辞退的保管员;二姐夫一辈子都谨小慎微,为了面子放弃挣钱手艺;胖头是打一毛钱麻将还偷牌的小混混,女儿被人搞大了肚子;季哥是挖厂区地下废铁倒卖的工头老大,后因贩毒被抓;刚出狱的小偷快手,靠配钥匙为生;汪工是为了一个俄罗斯姑娘终身未娶的老工程师。就是这么一群人帮助陈桂林完成了他的钢琴梦。导演将草根人物生活的困顿和生命坚韧的挣扎结合在一起,增强了人物生存意识和生命意识的窥探。
  二、风格化的镜头语言
  导演寓意的表达全都包涵在镜头中,所有小人物在时代车轮无情的滚动下的无奈与困顿。
  影片中对于景别和镜头的运动非常讲究,以远景和全景为主。像影片开场,仰拍陈桂林与前妻小菊为了争夺女儿小元的抚养权面对镜头的对话,小全景拍摄,前景是两人漠然的状态,面对镜头互相之间没有眼神交流,展现两人关系的不可调和性;背景是阴沉、灰蒙的天空,荒废的房屋和破旧的棚顶,一边残破,一边完好,非常像一双展开的翅膀,但是不平衡的翅膀是不可能飞翔的,也象征着两个人必定分开的命运。更鲜明的例子是陈桂林的小乐队为老人送葬时的全景拍摄,前景是在荒废的,杂草丛生的空地上,乐队的成员披着黑色的雨衣演奏《三套车》,后景却是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再结合送葬的情节,加强了黑色幽默和笑中带泪的效果,突显影片着重体现的两方面内容,渺小的人物和逝去的时代,不得不承认这群被时代所抛弃的人们面对生活的无助感。
  除了全景展示时代的特征,影片中还有大量的圆柱体的展现,除了两个即将被炸,代表旧时代终结的烟囱外,影片中在选景中特别注意几何形体的运用。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三点,一是旧时代的象征,陈桂林骑着摩托车带着父亲回家时,穿过工业建筑群,大量的圆柱形管道密布街道的两旁,在构图上,作为计划经济工业时代象征的管道压制着陈桂林以及他的生活。二是学校内炉子的管道,同样是圆柱体但这此处的意义却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起到分割画面的作用。第一次陈桂林与王抗美聊天时,通风管道从下至上将两人分割开来,映照陈桂林此刻的话“咱们两不一样”;第二次紧随其后,小元偷练琴被抓,老师和陈桂林对峙,四名老师在画右,陈桂林、王抗美、小元在画左,分成鲜明对峙的两方,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冷淡在这个镜头中被强化。第三点得含义却是时代对人的压制和封闭,淑娴的家中养着小金鱼,但鱼缸却与常态的鱼缸不同,是一个个圆柱体,将金鱼活动的空间封闭起来,就像影片中的人物一样,因走不出旧时代,固步自封,而只能迷失自我,甚至丧失尊严。
  影片中还有几个有意味的横移长镜头,其中在两个极端的场景中有所运用,一个是在葬礼,一个在婚礼。葬礼中小乐队演奏《步步高》,镜头左移出现老人的祭奠堂和玩杂耍的人。不仅再次突显出张猛黑色幽默的喜剧风格,而且形成强烈的视听冲击力。通过对话让人得知这已不只是一场葬礼,更是时代的隐喻,城市、国家都在加快脚步搞建设,而陈桂林、淑娴就是走得慢、被计划经济落下的人。这是老人的葬礼,但更是一个时代逝去的葬礼。另一处在婚礼中,镜头从乐队移动到胸前戴着大红花,满脸笑容的陈桂林身上,随之淑娴也盛装进入镜头,刚开始以为是他们两的婚礼,伴随着两人的婚礼祝词,全景出现踏入红地毯的新人,人们才了解到他们是将自己的笑容奉献到别人的婚礼中。这种不能逃脱的时代环境造成了人物不能摆脱自己面临的困境和时代赋予的命运,他们只能挣扎着、卑微的生存下去。在这样的境遇中,喜剧元素中的幽默和荒诞以生活常态注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
  三、拼贴式的音乐
  为了更好的凸显时代感,导演在歌曲的选择上可谓是独具匠心,甚至有看歌舞片的错觉。片中充斥的大量苏联歌曲,而且还运用最能体现年代感的流行歌曲,如《张三的歌》、《心恋》、《跟往事干杯》等,这些歌曲以点题加诙谐的方式出现在影片的各个段落,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更容易陷入对旧时代的回忆中。 最让人意外的是游戏《超级玛丽》配乐,陈桂林为女儿画纸钢琴,配合着女儿玩《超级玛丽》游戏过关失败的音乐,怀旧的感觉连同陈桂林作为父亲的这份苦心的荒诞与滑稽也一同涌出。
  影片的形式感很强,片中最能体现陈桂林以及这群人状态的段落全都离不开音乐的抒情作用。例如这群人趁着夜色开车去学校偷琴,他们在冰柜车里握着挂猪肉的钩子当话筒唱着徐小凤的《心恋》,跳着舞,这一幕张狂而欢乐,甚至有些疯癫。再例如影片中最格格不入的段落,具有超现实色彩的段落。时不时地,陈桂林会陷入一种想象中,大雪纷飞,一束顶光罩下来,或是他一人独自在舞台上弹奏《致爱丽丝》,梦幻之极却注定着梦想如泡沫般破碎,展现他内心的挫败感;或是与淑娴一起站在舞台上,一束蓝光,一束橙光分别罩在两人身上,强调两人的冷暖对比,暗示两人对待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也预示着两人关系会出现裂痕。
  对于20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上世纪90年代这段历史应该都没有什么深刻的感想与领悟,但依然无法阻止很多人对电影《钢的琴》的喜欢,除了现实主义下的黑色幽默,微笑着展现底层人民的生活外,还因为里面穿插了许多其他的回忆。例如电影《偷自行车的人》,在《偷自行车的人》中自行车是作为父权的象征,而在《钢的琴》中也有所体现,旧工厂中,陈桂林的摩托车轰然倒地,预示着他父亲的去世。还勾起人们对英国著名摇滚乐队甲壳虫乐队的回忆,陈桂林等翻墙进入学校偷钢琴时,四人站成一列横穿空地,再配上激烈的摇滚乐,正是“披头四”四人一列阔步穿过人行横道的专辑海报的翻版。
  《钢的琴》通过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展现大的时代背景,以小见大,使整个故事立体而丰富。人们一直嘲笑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者,笑他们愚昧、无知、不知天高地厚,但在《钢的琴》中人们却深深的被这群生活在中国特定时期,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堂吉诃德”的行为所打动,正如预告片中所说的“要为兄弟牛一次,要为尊严搏一回”。看上去他们的行为荒诞不羁,但却承载着沉重的思想意义。历史的前进总会牺牲掉一些人,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失落的人们或许就生活在“白日梦”中,但他们相互扶持和人情味体现,却让我们对这些“理想主义者”肃然起敬。
  参考文献:
  [1]王志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J],电影新作,1999(03)。
  [2]张玉婧,影像中东北老工业区的城市意象——评影片《钢的琴》[J],大众文艺,2012(08)。
  作者简介:陈煜,女,1989年4月出生,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2011级电影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批评与文化。
其他文献
【摘 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作为世界级宗教的重要代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为“一神教”,均被称为“亚伯拉罕宗教”,彼此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圣经》中记载的许多先知人物在《古兰经》中都可以找到,其中耶稣就是典型的代表。本文将以《圣经》和《古兰经》为依据,对《圣经》中和《古兰经》中的耶稣形象分别进行描述,然后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认识与理解。  【
期刊
摘要:大学生内约束力培养研究是时代发展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在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面对一些大学生在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及自我与自然关系时出现的非理性心态与非理性行为,法律、纪律等外约束力效果有限,需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力。这种内约束力来自个体受先天向群性影响和后天社会化的双重作用产生,以善为取向,包含群性认知、友好交往、关怀社会、抵制诱惑和抑制冲动五个心理维度。大学生的内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听课抬头率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堂抬头率很低,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甚微。本文从学生、教师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课上学生抬头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评价;抬头率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为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创新型师资队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所在。本文从高职师资力量建设的培养与使用入手,就如何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作探讨。  关键词:师资建设 创新人才 培养使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
期刊
摘要:理想信念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高校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剖析,揭示了现实存在问题的实质。提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和专业素质;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客观地处理各种困难和矛盾;有利于学生确定奋斗目标,在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功立业。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
期刊
摘要:美术国画中的用墨技法是通过笔尖的松软,与对墨的浓淡方式进行渲染勾画的,里面加入了对水的浓淡的运用和搭配。对于国画中的墨法运用,可以通过工笔勾勒加笔墨渲染的方式进行点染,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对于毛笔的使用,往往通过勾皴点染的方式进行,达到前后一致的目的,工笔画与渲染通过粗细搭配与浓淡的合理运用,达到前后运用自如的目的。  关键词:国画;墨法;搭配;勾勒;渲染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我们经常说发扬传统、继承传统,却不知如何继承,如何让发扬。好多人认为现代艺术是摆脱了传统的束缚,而我认为是发展,是丰富。现代艺术建立在对传统的反思批判和对现实的观照之上。纵观历史每一种美术现象的出现都是对以往艺术思想的丰富,都是从个体角度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也可以说是一种批叛、发展。他们丰富了我们的心灵,共同构筑了我们的传统。  关键词:对现实的观照;批判;发展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
期刊
摘要:从艺术的角度看人生,从人生的角度看艺术。通过艺术我们审视人生、理解生活、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通过电影《立春》,我看到了几个艺术青年的平凡与不平凡,使我深受感动,重新理解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艺术;人生;电影;王彩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61-01  《立春》这部电影讲述了蒋雯丽扮演的王彩玲在小县城学校教授音乐,虽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首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用做法的阐述,指出了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普及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的方面。文章对积极探索学生安全稳定教育的新模式,搭建安全知识教育网络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全面、系统、深入并时时、处处、全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以弥补通用做法的不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首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与实践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血脉和灵魂,它对构建上层建筑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化宫是职工的“学校和乐园”,依据“三服务”、“三促进”的原则,通过充分发挥文体活动阵地作用,为职工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水平和实现群众文化权益、推动职工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