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布朗: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赢得未来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利·布朗(Kerry Brown),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亚洲研究项目主任,欧洲中国研究及建议网络项目负责人,知名的中国问题和中国共产党问题研究专家。他曾在剑桥大学和利兹大学求学,在日本、澳大利亚、东帝汶和中国等地工作,后又进入英国外交部工作。2000年至2003年任英国驻华使馆一等秘书,2003年至2005年任英国外交部印尼东帝汶处处长。
  基于对中国的兴趣和在中国长期的实地考察,布朗以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撰写了多部很有影响力的著作:《内蒙古的“文化大革命”》(2006)、《崛起的龙——中国1978至2007年改革时期的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挣扎的巨人——21世纪的中国》(2008年)、《朋友和敌人: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2009年)、《中国投票箱——中国村级民主研究》(2011年)等。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中国思想史、中国政治经济、中国1949年后的历史及其对中国当前及今后发展的影响、政治精英与其他社会精英的关系、中国外交、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执政等等。他还经常受邀为《北京周报》、英国《卫报》、新加坡《海峡时报》等报刊撰写评论。
  布朗积极评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面对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英国地位不断下降的现实,他指出,英国目前需要努力思考在哪些问题上能够真正地与中国对话。他不认同有些西方人士将中国视为全球金融危机“罪魁祸首”的做法,他说:“我不同意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而使那些在美国、欧盟和其他地方真正制造了危机的人逃脱责任。”
  对于当前中国在对外文化交往中经常被误解的问题,布朗建议,中国政府需要提高外国对中国文化、语言、历史和当代中国生活的认知度,孔子学院可以成为非常有用的功能机构,但是这些机构需要通过非常透明的方式来操作,同时任务也应该更加明确。
  布朗也是当前海外中国问题专家中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最为深入的学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变得更加开放”,这是布朗在100多次来到中国之后对这个世界最大政党的印象。他认为,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信息更加公开,执政更加透明,程序更加规范,而且善于学习,能够不断地从国外政党和自己的执政经验中总结和学习,从而成功地适应了形势的变化。
  布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朋友和敌人: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书中。该书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建党历史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执政历史,并对“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较为细致地描述。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全球最大的政党,自1949年执政以来,其命运便与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控制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其他任何政党都无法企及的。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下,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布朗还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经济、政治改革的任何政策,无论成败与否,都将对整个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布朗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比较乐观,他确信,在经历了一个传奇般的历史之后,中国共产党将会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他也同时认为,眼下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他建议,如果中国共产党想被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那么它就要对外界进一步透明化,需要更加开放,对外界解释这个政党的作用、它的策略以及它对于世界和中国社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孙敬鑫)
  责编:吴寄志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期选取《纽约时报》和新华社的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了对外传播方式方法中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讲故事和设置议题,对这两种表现手法的实际运用给出了一些启发。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一个个奇迹,也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发挥空间。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如何将中国新闻用外国读者接受和欢迎的方法传播出去,这是外宣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
期刊
37岁的郑春霞现在还记得小时候从景德镇光明瓷厂大烟囱里飘出来的黑色“雪花”。好奇的小孩子用手一接,涂在小朋友脸上,像抹了一层炭粉。大人们看见了赶忙制止,“别碰,可能是有毒的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座世界闻名的中国瓷都步入生产高峰期。市区内众多陶瓷生产企业与民居混杂,600多个大烟囱探入城市上空,相伴而生的是烧煤制瓷产生的大量黑烟和降尘,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灰霾中,从天上已看不见,人造地球卫星都拍
期刊
在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收获季节,《风云激荡的一生——张彦自传》一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捧读此书,感慨万千。书中无论是张彦老回忆自己在战争年代里所经历的战斗洗礼、见证新中国诞生而建立的业绩和自己一生跌宕多姿的成长岁月,还是记录自己在对外传播中的奋斗经历、在新闻战线上做出的非凡贡献以及内心深处于家于国于友的浓厚情感,读来都颇受教益。  张彦是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先行者、外宣工作的开拓者,优秀的新闻老战士
期刊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并未带来西方涉华舆论的明显改善,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有效应对之策成为中国传播学界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就跨文化交流在中西关系中的作用,以及面对美国全球传播的最新进展,如何打造中国全球传播体系的问题采访了美国加州杰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USA)终身教授贾文山。  交流消弭认知鸿沟  武闽:中西方存在着较大的认知鸿沟,您如何看待这一状
期刊
为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围绕党和国家外宣工作大局,更好地发挥各级外宣部门在媒体、渠道、舆情和外宣品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现有协作机制,增强对外宣传整体合力,共同促进国家外宣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10月18日至19日,2011年中国外文局全国外宣工作协作会在广西北海市举行。协作会由北海市委宣传部、北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协办,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副省级城市外宣部
期刊
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我党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观察到,2002年以后,随着中国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综合实力显著上升,海外媒体对中国的关注明显增加。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这种关注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被一些人视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中国究竟要走向何方?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样的问题,最近被反复提了出来。特别是会议召开之前,温总理接受CNN采访,中美围绕
期刊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中的电影和照片始终是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杭州案例馆的笑脸墙就令人印象深刻。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电影和照片之类的视觉传播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受受众欢迎的一种媒介手段。  同样,对于平面媒体来说,图片都愈发成为先头兵,图片报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家媒体对于整个世博会报道的质量。所以我们看到在上海世博会的报道工作中,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动用了大量的图片采编队伍。  国家级通讯
期刊
金融危机后,中欧关系有所恢复,欧洲民众对华观感也有所回升,但难以恢复前几年的“蜜月”状态。在近几年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关于欧洲舆论的争论很多,中、欧的学者都容易情绪化。但是中国人对欧洲舆论有一定误解,因此需要厘清欧洲涉华舆论的形成机制,才能提出较好的应对办法。    几点误解    首先,欧洲领导人故意不“约束”媒体。这是国内常见观点,言下之意即欧洲领导人故意放任、甚至怂恿媒体“反华”报道。  欧洲
期刊
中国的祭孔活动自改革开放后恢复以来,年年都举行。正如英国《卫报》在今年9月28日孔子2561岁诞辰当天所发的报道中说,“当一个人诞辰2561周年时,人们已经难以区别他的上一次诞辰与这次有什么不同。”的确,报道这样一个已成为程式的活动,如何挖掘新角度是个大问题。  笔者试以两篇外媒报道为例,探讨一下如何为祭孔报道这个“旧瓶”装入“新酒”。    新闻!新闻!    在今年孔子诞辰当天,法新社和英国《
期刊
正在进行的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被媒体称作史上最复杂人口普查,这次人口普查,无论是从超过13亿人口的调查对象,或是从参与调查的逾650万统计人员数量来讲,规模都是空前的。中外媒体普遍给予高度关注,报道的内容也涉及多个方面。  其中,美联社9月2日播发的《隐私意识让中国人口普查遇阻》一文,不仅较为平衡地写出了中国这次人口普查所面临的难题,更从中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5次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