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族园林景观设计特点研究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343243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园林设计在城市绿化中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同时存在很多的问题。中国民族园林景观设计博大精深,将儒道佛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融于一园之中。本文以苏州园林为例分析了中国民族园林景观在设计中的特点,为现代园林的设计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手法。
  【关键词】传统元素;苏州园林;民族景观;园林设计;设计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存空间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也慢慢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由于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强、观赏价值高,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果盲目追求现代化、追求经济效益,会导致园林景观设计形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问题。为了使园林景观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从民族文化中提取景观要素,形成表现当地民族文化的特点。
  中国园林建设始于殷周时代。秦汉时的帝王宫苑已具有很大的规模,以湖水为中心,堆山建岛,修筑宫室,这种“一池三山”的格局形成了中国园林景观的传统。明、清两代在北京修建的北海、中南海,清代修建的恭王府花园、颐和园等,都依水而建。当代的园林设计也多采用这种格局。中国古代园林在设计上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使其在中国文化史、艺术史、建筑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江南园林布局构思精妙,造型灵活多变,景点曲折幽深。建筑尺度小巧轻盈,通透开敞。装修精致素雅,加之题联匾额,着力渲染诗情画意。下文将以苏州园林为例,探析中国传统民族园林的设计特点。
  一、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
  (一)追求并且强调意境的营造
  “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主导思想之一。是否有“意境”是评价一个园林设计的好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同样强调营造意境,追求给人一种诗情画趣、意境深远的感觉。由于苏州园林的园主大多是文人学士出身,文化素养较高,能诗能画,善于品评,所以园林风格以素淡雅致、清新脱俗为最高追求。苏州园林大部分采用粉墙为基调,搭配栗壳色的梁柱和黑灰色的瓦顶,以及白墙与灰色的门框、窗框,这种淡雅色调给人一种宁静、清幽的意境。此外,苏州园林中随处可见文人墨客的诗词,如匾额、对联、石碑、木刻等,这些诗词寓意深刻、回味悠长,对景致更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园林中淡雅的色彩,意境深远的景点命名,随处可见的诗词字画,精心细致的装饰、布局,仿佛给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二)注重山水融合
  传统的中国园林景观就是“一池三山”的格局;所以山和水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苏州南临太湖,物产丰盛,山明水秀,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在苏州园林设计中,山水的融合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诠释。在山水融合的方面,苏州园林可以说得上是匠心独运、独具一格。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造园者以水池为中心,再配以假山、瀑布、花草树木等各种不同的景色来搭配,形成山清水秀的景致。
  具体来说,苏州园林中水的妙处是在于能够在园中形成广阔的空间,给人一种宁静、空旷的感觉。倚栏俯望,四面皆水,所有的浓树翠竹、假山石峰、亭台楼阁都倒映在水面。水池中戏耍的鱼儿、娇艳欲滴的荷花及花草丛中的蝴蝶等,让园中景色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因此,山和水可以算得上是园林景观中的灵魂,有山则灵,有水则活。依山傍水,以水为主,以山为辅,山因水而秀,水得山而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规模较大的苏州园林中,水池还往往支流迂回盘曲,形成许多小景。有一些更是依山势建造溪涧、水谷、瀑布等景,曲折幽深,池水蜿蜒。这种将山水融合、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在苏州园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讲究花木的合理布置
  花草树木在园林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花木配置是否合理美观,直接影响到景点的可观赏性。在苏州园林里,造园者按照造景的需要种植合适的花木,不盲目追求品种的名贵和齐全。单株或少量的花树则考虑姿态能否入画;群植的林木一般是种植在山间池边,考虑整体气氛的营造,如池岸桃柳相间、亭前花树掩映、园中花草点缀等。另外在树种配置上,采用大片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混合栽植,以形成各种大小树形、树叶疏密、色调明暗,构成层次丰富多变的景色,形成自然山林气氛。总之园林中花木的布置以模仿自然为导向,把姿态苍劲、线条柔和的植物,与山石、水面、建筑有机结合,形成江南园林独特的风格。整个园林呈现一片欣欣向荣、鸟语花香的景色,让游人感觉到心旷神怡的情怀。
  二、苏州园林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盲目的模仿、千篇一律、缺乏人文要素等问题凸显。苏州园林在景观设计中的优秀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景观设计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一)正确的造园理念
  苏州园林始终以人文、意境为根本,并将其具体表现化,体现在园林的各个角落。参考该设计方法,现代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在园林规划以及地址的选择上,不但要考虑功能上的要求,而且要巧妙地利用地形,与周围的地形、自然环境进行巧妙的配合;与山石、湖水、树木互相搭配。现代园林设计应该考虑地形、环境上的一些特点,与自然能够融为一体。除此之外,要考虑到园林中建筑的位置和朝向,整体上形成局部细节之间的借鉴和对应的关系。园林景观应该情景结合,这样才能抒发情趣。在苏州园林中,经常会出现园林与诗词、水墨的结合。诗、画对意境的描绘加强了园林景观的感染力,从而达到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的境界,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意境之所在。
  (二)多样的造景手法
  苏州园林中的建筑风格简朴、素雅,有着自由的布局、不刻意的定式、清新的设计理念,有其独特的文人园艺风格。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处理上,更应该避免轴线对称、整齐布局的方式,还要努力达到曲折求变,形成参差错落的感觉。在园林中的景观造型上,应该重视轮廓的表现力,从整体上增加园林画面的美。一般而言,园林景观设计在整体的造型、体量感上要做到轻巧;形式要做得活泼一些。而在景观的局部设计上,宜通透有度,使之与自然环境形成浑然一体的感觉,而又能取得功能与景观的有机统一。现代的园林设计师也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深远的意境,采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对比和层次,以及“移步异景”的效果。
  結语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代表。苏州园林在设计上不拘泥于对称格局,能通过假山的堆叠营造优美的环境,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以小见大”的设计原理,通过写意的方式创造了“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的园林佳作。苏州园林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处处体现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就其自然景观设计来说,可以分别从山水构造、植物配置、建筑陈设和色彩,以及装饰设计等角度探讨苏州园林的自然景观。就其人文景观设计而言,它所蕴含的历史人文内涵与休闲功能也不可小觑。苏州园林的景观设计对现代景观设计而言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未来的社会城市发展中,设计师应该从中国民族景观中吸取经验,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林景观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唐艺设计资讯集团有限公司.中式园林景观(上)[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3]江海燕,刘钧.中外园林赏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4]郭风平,方建斌.中外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张逸飞邓薇,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如果必须要说“南山画社”的艺术理想,那么,陈子昂《感遇》中的这句即是。  登山,利于望远;怀古,便于风雅。稍微有点儿艺术情怀,无论登山,还是怀古,都是难度系数不大的艺术动作。但是,一旦“登山”和“怀古”,成为一种生存的功利而非生命的情怀时,世界就有了俗意。  如何在世俗的包裹中,身怀利刃,脱身而出?  从古至今,没有比“终南捷径”更“捷”的“径”。  因此,七位年轻的艺
期刊
丙申夏初,以“途中”命名的陳政古意山水画展顺利开幕,师友相聚,名家点评,展出获得了较好反响,精选的80余件仿古人笔意与精神的山水习作令人印象深刻。中原画界皆知陈政主攻工笔人物画,其现实主义风格的人物画创作在全国美展等重要展赛中屡有斩获,而此次展览却是一个追慕传统的山水画展,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反差”。“跨界”还是“玩票”?已过不惑之年的陈政深知术业有专攻的意义,艺术有相通,借鉴须明理,显然这批临
期刊
【摘要】高茜的画可以被定位成“工笔静物画”,她把极具现代感的意象与传统的工笔画相结合,她画中的一切“物”皆与女性的“闺阁”有关。她的《独角戏》系列由三幅画作构成,在方寸之间捕捉到极复杂的女性感受,并将压抑和宁静融合在一起,敏锐地把“现代与传统、静与动”放大。  【关键词】高茜;独角戏;当代工笔画;景物  一、当代工笔画的继承与发展  20世纪初期,在西方绘画思潮的冲击与影响之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之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要】“新彩色摄影”之前,尽管彩色摄影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彩色只是感官的,黑白才是摄影表现应有的形式。虽有少数摄影家在探索,但并未形成规模。本文对摄影的彩色化以及新彩色摄影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新彩色摄影中“表现有色彩的世界”的观点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关键词】黑白;彩色摄影;新彩色摄影  摄影、电影和电视的影像形态在其诞生初期都是单色调,作为一种对现实世界客观复制和忠实再
期刊
面对实体写生,无论中西方绘画,还是古代当下,都是绘画学习以及创作的一项重要形式。古今中外,关于写生意义的论述不胜枚举,亦是绝大多数画家接受并践行的重要学习和创作手段。  在中国画领域,自宋元之后,文人画成为主导,发展至清代,写生之风,式微之至,画家居于书斋,有法帖画谱,便可陈陈相因,家山自造,“家家一峰,个个大痴”。将中国绘画带入形式老套,笔墨僵化,面貌雷同,了无生机的窄胡同。时至当下,仍有画家高
期刊
◎梦里江南写生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乙未写生教学录(一)无锡写生  2015年10月11日至3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山水写生教学在无锡写生基地进行。写生团由班主任陈萌萌、授课教师王跃奎带队,在无锡、苏州等地的风景名胜写生。江南形胜,美丽如画,大家期待激发的个性与灵感,期待美丽的图画与才情。这份憧憬、兴奋与快乐如太湖之波,风起云涌。  无锡锡惠公园是本次写生的第一站。这里林木葱茏,山高水
期刊
期刊
很羡慕那些能将内心的感受用语言或文字的形式清晰表达出来的人,哪怕是错的、偏颇的。  而我独处一室,画了不少年的画,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默默思考,而渐渐疏远了对言语的表达。写文章已成了很痛苦的事儿,自己已变得笨嘴笨舌。  所幸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并不是滔滔不绝的口才,而应该是作品,真正感人的作品。  我始终相信艺术本质的最深层总有些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东西,甚至只是属于艺术家个人的领悟。就像科学家与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