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微平台”构建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2
  摘 要 本文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体入手,并以传统与现代整合、传统与现代平衡及传播的新路径,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新路径之“微平台”构建进行研究。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传播 微平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网民总体的88.9%[1]随着网络、媒体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智能手机普及程度的不断增加,在众多网络社交平台中,“微平台”具有门槛低、内容多元化、即时性和开放共享性等特点。以微信、微博、QQ为主的手机应用软件逐渐演变成人们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新時代背景下的新型交流互动平台——“微平台”,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全民网络”、“手机网络”的微时代。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民族文化也在发生变迁,呈现出流变性、断裂性和多样化,同时面临着生存诉求和身份认同等危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总量正在减少,甚至几乎丧失了其民族特色。传播方式、发展空间的局限性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变和断裂的主要原因。在现今“全民网络”时代背景下,搭乘“微平台”这辆遍布面广、传播性强、灵活便捷的时代快车,具有时代迫切性,是传承和发展云南特有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及有效途径。
  一、传统与现代契合
  (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了整体观和历史感。据现有的考古资料记载,与云南境内古“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文物共有崖画与铜器两类。考古工作者1965年于沧源县发现崖画,关于沧源崖画的年代,目前史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主要观点有以下两种:沧源崖画首先发现者汪宁生教授将崖画上限年代划到汉代,下限止于南北朝时期,他认为“崖画至少已有上千年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 另一位到实地考察过的杨天佑先生认为:“沧源崖画的图像,证实了早在三千年前,我省少数民族已有了体育活动的雏形。”虽然具体的年代尚待定夺,但可以确定的是,沧源崖画年代久远,且刻有古“滇”民族体育活动雏形,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间维度上的有力实证资料。除此之外,考古人员在剑川县海门口(1957-2008年)、年晋宁县石寨山(1955-1960年)、江川县李家山(1972-1994年)古墓群挖掘出土的铜器,经放射性炭素测定,其中最早的14件铜器的准确年代为公元前1150年左右。随着考古工作者拭去铜器上的千年尘土,雕纹随即清晰,使距今三千多年前古“滇”民族龙舟、秋千、射弩、骑马、投枪、击剑、舞蹈等体育活动场景得以重现。
  古今文献、口传史等传统文史,让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具说服力,翔实史料还原了历史本真,言传身授让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然而,现有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方式如:学校教育、演出活动、旧媒体等存在一定的时空局限性。在当今手机网络时代,应切合时代步调,构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微平台”,重视其即时性、多样性与系统性,结合现有的传播形式,以扩大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时空维度。
  (二)网络时代“微平台”的发展与契机
  据CNNIC发布的《第3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显示,网民中手机即时通信用户数为5.40亿,手机端微博客用户数为1.62亿。手机即时通信及手机端微博客对垂直领域的布局,拓宽了移动端的使用场景,增强了用户黏性。
  “微平台”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传播具有随地性与即时性,时空因素影响力较低。其具有以图文、音像等多种格式传播大量信息;信息间具有超链接访问形式;网络中介有自由对话功能等性能。较之以前的媒体运营模式,降低了开发、使用成本,提高了推广效率。新媒体时代中,已形成“信息的传播与处理”的生活方式,朋友圈、微博、QQ、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需放在今日语境下进行探究,方可显现出其内在生命力和历史存在感。
  以新媒体为传播网络,聚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搭建多元一体化、系统化平台,构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微平台”,体现与传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个性与共性,为传统找寻现代传播路径,为传承找寻发展新渠道具有积极意义与实际价值。
  二、传统与现代平衡
  (一)“微平台”的个体博弈特征
  “微平台”的显著特征是民众参与单位缩小至个人,参与人群的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喜好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从而产生以广大群众为决策者共同参与的局面。存在参与个体对信息的关注点、辨识能力区别较大,对信息的传播方式、角度不同,个人言论对信息整体建设影响力不同等情况。
  (二)构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微平台”的优势体现
  宽受众面高参与度,与有利于提高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宽度与广度。合理的规划信息资源、个性化定制订阅平台、从信息反馈和关注热点中总结影响力与感应度,有利于实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模式的全方位建设。
  (三)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同一事物身上同时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性质或倾向,“微平台”也不例外。其具有公开性与全民参与性等特征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繁杂的传播方式、信息走向等不可控因素,如舆论导向、观点分歧、信息数量、市场需求等。
  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微平台”构建过程中,应以清晰的设计和策划思路为基石,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注重个性化、定制化、人性化与系统化的平台开发,使用创新性与时尚感的表达方式传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合理运用“微平台”这把双刃剑,做好弊端控制、预防措施,以实现优势发挥最大化。   三、构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微平台”的注意事项和应用原则
  通过建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题的微信公众号,构建“微平台”初始模板,并分析总结详细流程与构建方法;收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流、变迁、分布、类型、特征、现状以及相关的民风民俗等资料,将整理筛选后的信息相继投放到所建立的“微平台”中,并进行详细论述;不断完备该平台系统内容,收集公众的反馈信息,并进行微观分类统计;整理该平台从建立到实施以来的进度情况,宏观统计相关数据。
  在构建平台过程中应贯彻落实以下几点:
  (一)中立客观,还原文化本真性
  要做到科学的传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客观的看待相关事物,切忌一味地盲目推崇或贬低,应树立中立客观的价值导向。“微平台”由于其传播快的特点,需要平台管理人员秉承尊重客观现实的原则,真实地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阐述与推广。否则容易造成用户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误解。
  (二)不偏不倚,注重民族平等性
  作为平台开发、管理者,应以平等的视角看待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无论发布内容或观点论证等都应做到对所有民族体育文化平等对待,做到族族平等的信息推广。
  (三)丰富内容,增加平台饱满性
  对于内容的推广,除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渊源、文化形式、文化内涵等专题外,还应加入如少数民族相关的节庆活动、民风民俗、旅游资讯、时尚、影音等相关内容,不断增加平台饱满度。
  (四)招贤纳士,提升平台学术性
  聚合多学科、多领域人才,不断加强后台管理人员、团队创新能力与技术实力。加强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沟通与交流,为平台注入更多科学、严谨的信息,提升平台学术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新媒介“微平台”精、准、快的优势传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内容,创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达方式,扩大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影响覆盖面,以满足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化传播的时代需要。活用大数据,了解现代人的信息接收行为、方式和诉求,灵活运用媒介形式,用微博、微信传播准确、实际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建“微平台”,促进公众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互动,实现话题多渠道、宽领域的广泛传播。具有时代迫切性,对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实用性。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TY080);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QN2016055)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EB].2015-07].http://www.cnnic.net.cn/.
  [2] 汪宁生.云南考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124.
  [3] 李健.基于无线网络微平台环境下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推广模式研究[J].电子测试,2014(22).
  [4] 刘传辉,田仁来.微平台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0).
  [5] 胡小明.分享运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体育科学.2010(1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2  摘 要 河南省是文化大省,是中华武术最重要的发源地,多种武术项目都是发源于河南,发展武术文化旅游是河南省一项重要决策。通过多方资料显示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悠久、市场繁荣、丰富多样,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建立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品牌建设,是发展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的重要举措。  关键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本文以太原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太原市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展开了调查研究。从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太原市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但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并不一致。基于此,在今后的体育教育当中,我们一方面要在大学生体育意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的方法,以当前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着力点,从社会学的角度初步探讨群众体育的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为今后体育社会化的发展道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建设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經济建设和社会主义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2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逻辑分析法,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热点之一——泛在学习,并将这种新型学习模式融入到体育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旨在促进课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转变。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设计了泛在学习智能系统,采用JSP实现网站、Androi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运城市盐湖区的李家庄村、东社村、曹允村、城东区庙村等四个城中村的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展开调查与研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城中村 社区体育 现状分析  通常所说的“城中村”,是指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学生健康体魄的培养必须从小学开始抓起。小学体育课是学生时代最早接触体育运动的途径之一,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热爱体育、热爱健身的好习惯,有助于学生健康体质的提高,有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以及为个别体育专项运动的提高打下基础,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 健康体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初中体育教育尤为重要,兴趣教学法的到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兴趣教学法还存在着些许不足,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并相应做出有效运用的几点提议,希望为广大体育教育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兴趣教学 有效运用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少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篮球运动深受中学生喜爱,女子篮球队训练比赛成绩直接影响到全体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在业余训练中,应该遵循少年体育训练的规律以及女生的身心特点,根据球队、组队训练目的,从选材、组队、身体素质与技战术训练、核心队员的培养等方面着手,努力形成球队良好的技术战术风格。  关键词 业余训练 篮球运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积极发展社区体育,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对于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居民健康水平以及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社区体育 文化建设 东莞市 松山湖  随着社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4  摘 要 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是近年开设的新专业,专门培养符合航空安全员及空中乘务员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全国各航空公司的空中保卫部门,从事空中安全保卫工作。为了加强该专业学生身体素质,在毕业时达到空中安全保卫员体能考核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学校开设了《体能训练》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