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国旗》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ingfeng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两个偏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会写“立、正”等4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背诵课文。
  3.懂得要尊敬国旗,爱护国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升国旗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同学们,这是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
  2.你还记得升国旗的情景吗?
  3.小结:现在我们还没有戴上红领巾,升旗时只要行注目礼。等我们戴上红领巾,在升国旗的时候就要向着国旗敬队礼,还有可能成为一名升旗手,你们愿意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升国旗》。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边板书,边提醒:“升”是独体字,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国”的外面“囗”是“围”的古文字,是个象形字,就像四面围墙包围的样子,因此由“囗”作部首的字多与包围的意思有关,“国”就表示疆域;“旗”是左右结构的字,笔画多。最早的旗就是一块方形的布。
  5.引导理解课题。“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
  6.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对我们的国旗了解多少呢?(指生说)
  出示国旗图。出示词语:中国、国旗、五星红旗。谁来读?(指生读,正音。)
  出示词卡“五星红旗”。(指生读)
  教学绞丝旁:(出示“红”)红的左边是一个新偏旁,叫——绞丝旁,最初是“糸”,表示丝线缠结的样子,后来变为“纟”,“纟”通常和丝线有关。
  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红”。让我们再来认认“红”,齐读。
  2.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双手捧书,稍稍外斜。
  3.想读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读读,再找一找儿歌共有几句话。
  4.学生标句子序号。
  5.儿歌一共有几句?(5句)老师想请5位小朋友来读课文,其他小朋友仔细听。
  6.谁来当当小评委,评一评他们读得怎么样?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行:
  1.中国的国旗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她叫——五星红旗。
  2.看到这些图(出示升旗图),现在你知道五星红旗是谁的国旗了吗?(指生答)她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3.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小结:多么让人自豪啊!国旗代表着国家,她每一次升起,都让我们激动不已。
  (2)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表达出自豪、激动的心情。
  学习第二行:
  1.升国旗的时候,我们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呢?(指生答)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我们一起抬起头看着国旗慢慢升起,谁来读读这句话?
  2.(播放国歌)你们听,这就是我们的国歌——《义勇軍进行曲》。(播放国旗徐徐上升的动画)
  (1)在激昂的国歌声中,国旗升起来时的速度是快是慢?(指生答)
  (2)国旗是慢慢地升起来的,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徐徐)
  (3)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4)识记“起”:用“加一加”的方法,走 己=起。
  (5)齐读。
  学习第三行:
  1.过渡:国旗升起来了。(动画展示)生齐读。
  鲜艳的五星红旗像这样迎着风飘动飞舞着,多美丽呀!
  2.学习生字“美”“丽”。
  美:在古代,人们为了狩猎,往往在头上戴上兽角或羽毛做成的装饰,以便接近禽兽。下面的“大”是个人形。后来这种兽角或羽毛逐渐成为装饰品,戴在头上成为美的标志。引申为人的容貌等很美。
  丽:古文字的“丽”是两鹿结伴而行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美丽”。
  3.指导朗读。
  学习第四行:
  1.引读: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出示:向着国旗,我们立正。)
  2.学习生字“立”“正”。
  (1)立:出示“立”的字理图,古文字的“立”像人站立在地上,第一笔“丶”像人头,第二笔“一”像人的肩,第三、第四笔像两条腿,最后一笔像大地。本义为站着不动。
  (2)正:了解字义。组词。
  (3)全班做“立正”动作。
  3.指导朗读。
  (1)“立正”是一个很严肃的动作,升国旗,我们立正,表示对国旗的尊重。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
  (2)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五行:
  1.我们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为了表达心中的自豪与尊敬,我们还要——“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1)出示第五行:“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敬礼”。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升国旗时,少先队员应该怎么做呢?谁愿意把这个句子加上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呢?
  (4)指导朗读。
  (5)向国旗敬礼,表示少先队员们尊敬国旗、爱护国旗、热爱祖国,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
  2.指生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
  整体学习,品悟诵读,升华感情:
  1.现在,让我们怀着对国旗的尊敬、热爱之情来参观北京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多媒体演示北京天安门前升旗仪式)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同学们真厉害,老师听出了你们的自豪之情。
  这节课我们学了儿歌《升国旗》,还要学写生字。写字之前,我们来放松一下。(播放手指操)
  2.学习书写“立”和“正”字。
  立正要站直,写的时候,这两个字也要写得正。
  (1)指导书写“立”。
  A.观察笔顺,(出示魔法棒)
  “立”的字形像一个三角形。
  B.师范写:立字外形像三角,首点居中,上横短,下横长。
  C.生描红,仿写。
  D.投影点评。
  (2)指导书写“正”。
  A.(出示“正”的笔顺)“正”字由横和竖组成,请你对照笔顺表,记记它的笔顺。
  B.学生书空记笔顺。老师考考你,“正”的第二笔是什么?(长竖)
  C.正:字形正,间距匀,竖画直,底横长。
  D.生描红,仿写。师生评价。
  (3)指导书写“中”。
  A.书空笔顺,“中”就像一根长长的旗杆插在圆的中心,“中”就是“中间”的意思。
  B.引导学生发现“中”这个字中间的竖就在扁口的中间。
  C.师范写,指导:“口”字扁扁,横压横中线,竖画挺直,一竖站得直。
  D.生描红,仿写,师评价。
  (4)指导书写“五”。
  A.引导学生对照笔顺,自己书空“五”的笔顺。
  B.(出示魔法棒)“五”的字形像一个梯形,师范写。
  一边写一边说:横画之间,间距相等。第二笔竖微微右倾,横折的斜度与竖基本相同。
  C.生描红,仿写,师评价。
  (5)适时出示握笔姿势图、写字姿势图;提醒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五、总结全文
  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国的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希望同学们在国旗下茁壮成长,也希望同学们能爱护国旗,尊重国旗,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去感受、体验祖国丰富的汉字文化。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科睿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图解故事,是借助思维导图将阅读所得体系呈现的一种阅读方式。利用思维导图,将读物的内容、情节、主题等用图片、语词的形式,进行结构化、条理性的概括罗列,一张图就是一个紧扣某切入点展开的故事解读体系。  一、绘制情节流程图,清晰洞见条理之美  情节流程图能清晰地呈现整本书的结构、线索,将一本书浓缩成一张图,是“把书读薄”的有效方法之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条理性、概括性。《乌丢丢的奇遇》是一本温情
本学期开学不久,李利会老师就和我们商量要我上一节关于写作的研究课。李老师在充分了解了学校教研之后,指出工作室的研究课可以和学校的教研课进行融合。于是,我们开始了选材、设计、试讲、调整、反思的磨课历程。  选材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  为了上好这节实用的写作课,我们开始重新审读课标和五年级上册的《教师教学用书》,想从课标和教学参考书中寻找到写作课的切入点。在教学参考书的使用说明中,我们找到了本册教材关
一、回顾内容,以背驱动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夹竹桃》。这篇课文是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写的一篇散文。大家都读过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课文写夹竹桃韧性的那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嗯,在这个自然段作者赞美了夹竹桃韧性的可贵。(板书:韧性)  生:我觉得夹竹桃的花色给人印象很深。课文中写道:“两盆花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的确非常
板书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元素,我们设计、运用板书,不能只关注表现课文的“范度”“信度”,还应充分挖掘其美学特质,彰显其助教利学的“美度”,发挥其悦目、怡情、感染、熏陶、启思、创新等美育功能,承担起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过程中的独当之任。  一、讲究形式之美  好的板书,在注意内容科学的同时,讲究形式之美,体现出很强的艺术性。以独具个性的样式吻合课文的独特气质,以赏心悦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
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的情境以及字理、看图、归类识字诸方法认识“烧”“灭”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正确书写“旁”“赶”等9个生字,会写“空地”“唱歌”等11个词语。  2. 通过为课文配插图、为插图做解说的学习活动,想象画面,续编故事,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以及雪孩子与小白兔之间的情谊。  3. 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4. 感受句式特征并抄写。  教学过程:  活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生欣赏美图。  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呀,有着神奇的四兄妹,他们总能在不同的时间给我们带来与众不同的美景,让我们赶紧来瞧瞧他们是谁。  2.发现图片的不同特征,说说每一幅图都有些什么,相机小结图片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借此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字。  3.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统称“四季”。(板书:四季。
张志公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涉及广泛,可以说对古今中外“语文”教育均有深入和具指导意义的论述。本文拟就张先生一贯倡导的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作一些阐发性的研究。  要研究语文教学效率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两个概念,即“什么是语文”“什么是效率”。我们看看张先生是怎么说的。  什么是“语文”?张先生说:“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
100年前,1919年,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是一个转折处,“五四”运动的爆发,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了巅峰。这是一个民族的觉醒!1919年,叶圣陶,25岁,加入“新潮社”,发表了第一首白话诗和第一篇白话小说,写了第一篇序言,父亲去世,搬家到甪直。这是青年叶圣陶人生的转折处,也是甪直的叶圣陶一次人生的觉醒!  一  1919年3月,叶圣陶经顾颉刚介绍加入新潮社,在甪直设立《新潮》杂志“代卖处”。“新潮社”于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呢?法国思想家卢梭曾提出“将戏剧融入教学”的理念,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这种“教育戏剧”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古诗词教学。给古诗词课加点“戏”,让学生通过戏剧的形式感受诗词之美,是笔者古诗词教学中经常做的尝试。  一、 “戏里”有情才懂诗  《稚子弄冰》是五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中的古诗。诗中选取了儿童取冰嬉戏的场景,刻画了贪玩而又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教学难题。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重内容,轻交际,交际特点不突出  教材中有不少口语交际的话题都与思想品德教育有关,比如统编本三年级上册《身边的小事》就需要学生分清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哪些是文明的行为。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思想内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与错”的判断上,结果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把交际活动变成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