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数学思维过程的着力点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ao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数学教学可以视作数学思维活动展示的过程。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并不是说对任何数学知识点都平均用力去暴露,而应从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这三个着力点来进行暴露。下面笔者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为例加以分析。
  一、教学新知,暴露思维过程
  教师出示一个任意的直角三角形:我们先来看看直角三角形的情况,怎样才能知道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生:把这样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可以得到正方形或长方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操作演示拼成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情况。
  师:那你认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是多少度?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而它们可以平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所以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60°除以2等于180°。
  【解析】直角三角形内角和的情形最简单,教师引导学生从正方形可以分割成任意等腰直角三角形(特例),长方形可以分割成任意直角三角形(普例)的直观演示中,直接获得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到,为后续学习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既提供了条件又形成了思维定势——为暴露学生的“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等错误想法埋下伏笔。这是暴露思维过程艺术手法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师:我们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那猜一猜,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应该是多少?
  生:大于180°。
  生:等于180°。
  师:那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生:小于180°。
  生:等于180°。
  【解析】猜想是暴露数学思维过程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计算,对“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印象越是深刻和牢固,就越会形成思维定势,也就产生了思维疑点。学生的猜想有对有错,能够真实地暴露他们的疑点和难点。显而易见,学生得出的“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的两个猜想都是错误的,但又是合情的,对于知识本身是一种错觉,但对于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而言却不失为灵丹妙药。猜想和尝试都是数学思维的生命线,学会猜想是学会思维的先导。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小组讨论、操作)
  生:我们组是先量出钝角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再加起来算出180°。
  生:我们组是把钝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然后并排拼接,得到一个平角,所以是180°。(学生动手展示)
  生:我们组是画一条钝角三角形里面的高,然后沿高对折,这样就会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刚才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80°乘2,减去90°乘2还等于180°。所以钝角三角形内角和也跟直角三角形一样,应该是180°。(学生边操作边解说)
  师:你们组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好方法。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已知的,所以你们组就想到把钝角三角形通过沿高对折,折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来推导出它的内角和度数。这样,我们就得到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师:那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大家能不能从刚才两种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过程中得到启发呢?请大家独立完成。
  师:得到结论了吗?一起回答。
  生: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师:看来,不管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是锐角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等于180°。那说明……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师板书)
  【解析】对猜想必须通过验证加以证实。这里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计算、剪拼等数学活动,从而使猜想中的疑点清晰起来,初步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二、巩固新知,完善知识结构
  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在一个三角形中,我们如果知道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那怎么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
  生:用180°分别减去两个内角的度数。
  生:也可以用180°减去两个内角度数的和。
  1.已知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内角的度数的练习。
  【解析】暴露数学思维过程,也应该包括暴露结论的应用过程,特别是知识新授后的巩固环节,属于新知识的首次应用,一般应提供完整的、标准式的范例,并要求学生将各种应用过程展示出来,以区分和强化新知,获得更为全面而清晰的观念。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58°,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生:180°-90°-58°=32°。
  生:180°-(90°+58°)=32°。
  生:90°-58°=32°。
  师:这是什么意思?
  生3:因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直角就占了90°,所以另外两个锐角的和也等于90°,已知其中一个锐角等于58°,可直接用“90°-58°”求出另外一个锐角的度数。
  【解析】由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是从三种情形中归纳推导出来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就应该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应用过程,使演绎过程也相应暴露出来。
  师: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之和等于90°,那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呢?
  生:小于90°。
  师:锐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呢?
  生:大于90°。
  师:看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重要发现,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3.判断题。
  ①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
  ②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
  ③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两个直角。( )
  ④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小于钝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和。( )
  4.思考题。
  ①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内角和等于89°,这是什么三角形?
  ②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锐角是45°,这个三角形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解析】暴露数学思维过程,也应该注意广度和强度的协同发展。这里先让学生应用结论解决各个具体问题(广度),接着又从实际应用中概括、演绎出新的三个结论(深度),同时又安排了一组是非题让学生进行判断,在判断过程中发现、检验和矫正学生思维疑点和错误点,使新知更好更准地扎根于学生头脑中。两道思考题,是对新知学习的又一次升华,使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新的评估和检验。
  该课例着重暴露了学生思维过程的三个方面:重点——如何形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难点——怎样想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疑点——为什么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为了更好地暴露这三方面的数学思维过程,精心设计和组织了教学的基本流程。在流程的每个阶段,一切为了重点、难点、疑点而暴露,所有程序都井然有序、简单明快、生动有趣。由此可以看出,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找准暴露的着力点,是优化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城中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或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腔镜配合壁层胸膜剥脱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66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经食管镜下取出食管异物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8例食管异物患者实施经食管镜下取出异物,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术前给予相关疾病的健康宣教,术后积极治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后抑郁及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接受产检及生产的初孕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
注重品德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例相融合,可以让课堂贴近学生,走进儿童的现实生活,避免品德课堂教学成为空洞的说教。  目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有的实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仍然很遥远,难以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无法真正起到教育学生学会生活的作用。我认为,品德课应围绕教学内容,选取有价值的生活实例,注意做到生活实例的“入乡随俗”,才会被孩子们所接受,才会有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入乡随俗”
一、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二下《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先通过课件逐一展示不同小动物某个角度的拍摄图,和学生玩“猜猜它是谁”的游戏,学生能够很快说出是熊猫、大象,接着教师出示恐龙的背面图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这是一个大
数学活动课设置“纸偶的服装表演”情境,给每个同学下发一张A4纸,上面画有模特。学生自己设计服装(包括上装和下装,上、下装最多不能超过3件),争取做到色彩搭配合理、样式新颖,最终要评选出“最佳风采奖”,评选条件:纸偶出场次数最多才能获胜。先完成任务单:  1.我是这样设计的:  2.我打算这样搭配。  我一共搭配了( )套衣服。  3.为了能够“多”几次出场,我必须做到?摇?摇?摇?摇?摇?摇?摇?
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模式和舒适护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肥胖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OSAHS肥胖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使用多导睡眠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曾经是激励多少年轻教师走向三尺讲台的动力,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教育者的一种精神追求。然而如今,它却与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厌教”现象
目的:探讨选择不同口腔护理时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机械通气患者2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各73例。三组患者均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