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观点,扣文本,巧分析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高考,全国有17套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而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又因其问题的开放性、评价的灵活性、思路的拓展性成为了一种热门题型。它常常出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的最后一题,分值较大,题型不一,探究内容又丰富,学生常常不易把握答题技巧和规律导致失分较多。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小说类阅读占了大多数,可以说,今后几年,小说类的阅读将成为高考阅读中的一个热点。而小说阅读中的“探究题”分值最大,我们如何突破取得高分呢?
  把握小说这一文体的特点是应对“探究题”的关键。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阅读的关键,就是要抓住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这三大要素各自的鉴赏方法,那么不管考试文本侧重哪个要素,我们都可以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根据高考常见的文学类小说阅读“探究题”设题模式,我们可以有以下四种创意解答:
  一、“文本探究”型——立足文本,创意解读
  该设题模式,就是针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种题型命题人往往要求考生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探究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有的题目是探究多个问题。
  这种探究题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等。要求考生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注意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整合成话,扣紧观点进行分析。
  “文本探究”型的答题思路是:自己的看法 作品手法或作品内容的佐证
  例1: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第14题:(师陀的《邮差先生》)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解析:这类探究题的命制建立在对文本的解读上,所以在答题时不可丢开文本,作“空头演说家”,必须牢固树立“文本意识”,一定要结合文本故事情节发展脉络,结合故事情节体现的人物形象特点进行探究,尤其要注意从人物的一些具体情况,如心理活动、家庭背景、遭遇拆迁等多个角度去探究,不能只谈一点,只有这样,探究的理由才充分。解答这类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议论文,先要有明确的观点,然后在文章中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1.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2.分点列出事实特点依据,陈述理由;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
  【参考答案】:①叙述舒缓,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祥和与安宁;②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没有惊心动魄,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③展现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侵华战争)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愿。
  总之,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二、“评析探究”型——多元思考,明确观点
  该设题模式,要求对文本(作者)的某个说法或他人对文本的某个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类题目对文章内涵进行探究,表面上多角度,实则要结合文本分析。这类试题往往由阅读文本中的某一个点导出(一般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要求考生综合自己的文学知识的积累,针对这个点谈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这类试题的发散性较广,能体现出考生的文学素养。
  这种题型的标志性语句是“结合全文,请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等等。
  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观点 文本分析
  例2:2012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第15题:(梁晓声的《双琴祭》)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分)
  解析:高考的探究题可以称为“限制中的开放性阅读试题”,具有“多元思维、适度开放”的特点。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其答案允许有不同表述,只要扣住题干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但又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考生的解读必须和文本建立联系。
  本题的解答,首先读懂全文,确立评析的论点;然后以议为主,述评结合。考生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及主题等角度考虑。答题时可从琴、演奏家、世人、社会等角度挖掘和思考,透过文学性的语言,发掘作者隐含在句里行间的深层含义,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结合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
  【答案要点】:①惋惜双琴一毁一废;②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③哀叹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毁灭;④悲悯世人毁灭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
  三、“辨析探究”型——紧扣文本,选准角度
  此种模式常常针对文章的内容,设置两个甚至多个不同的观点,让考生辨析进而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探究。这几种观点没有孰对孰错,考生选择其中一个,只要有理有据,结合文本能自圆其说都可给分。
  探究不是闭门造车,很大程度上需要比较辨析。作者常常将不同的事物在一定的背景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状态放到一起让我们阅读,其实,这就是要我们进行比较来理解。所以,比较辨析是探究题解答的一个良方。通过比较辨析,我们便容易发现作者所想表达的真实思想。
  “辨析探究”型的答题思路是:亮明观点 明确角度 文本解释
  例3.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第11题第(4)小题:(老舍的《马裤先生》)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解析:探究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于文本的探究。我们要尊重原作中所提供的全部材料。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的全部材料,特别是关键内容。看清题目中的要求,尊重作者的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效。针对“辨析观点型”的探究题,要选准探究的角度,选择自己最有感触,最能驾驭的角度。解答此题,在亮明观点,明确角度后,一定要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主旨尽量展开自己的理由,同时注意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作用。   【答案示例】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①“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四、“感悟探究”型——结合文本,融入自我
  此种题型常常让考生结合文本中的某个细节或观点,联系自身经历来谈感受。相对上面几种模式而言,这是开放性最强的一种模式。只要答案能切合题意,众多考生自身的经历又何止千万种?
  这种类型题目标志性语句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等。
  这种题目最大的特点是将考生“融入”其中,也将当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理念“融入”其中。解答这类试题不仅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而且需要考生调集与文本相关的文外知识和能力储备。因此,考生要头脑清醒,既要运用阅读所得,同时,要调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答案”。
  “感悟探究”型的答题思路是:观点(或分论点) 文本事例 生活感悟
  例4.2012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第20题:(刘心武的《掐辫子》)你读完文本后有怎样的感悟?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并分别加以简要说明。(4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能力,谈感悟。应注意强调个性阅读,并不能够脱离文本而随意地天马行空,一味地陈述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应该紧扣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解读文本,阐明自己的见解,这样同样是个性阅读。当因个人的生活经验不足无法准确把握文本时,可以通过已学过的文章,间接掌握的人生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帮助准确探究。
  【参考答案】:传统文化——掐辫子不能消失。日月穿梭,随着时代的脚步,老的生活用品悄悄的从人们的记忆中退出了,时至今日谁也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掐辫子的场景从人们的视野里淡出;大脑中消失了,随之一段、一种民俗的历史文化则即将失去,成为人们永远的遗憾话题。如今农村,有人仍在掐辫子,但愿于掐辫子这一传统文化永远不会消失。
  以上四种设题模式大致上覆盖了文学类小说阅读“探究题”的所有命题模式。不管模式怎样变,有些地方是共通的:(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其实这三个方面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既要求我们第一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第二要从不同层面发掘意义,而(3)的内容实质就是(1)的延伸,“不同角度”就是“有创意的解读”,更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因此这就彰显了高考探究性阅读题的题型特点:题型主观化、考题开放化、解答个性化、答案多元化、评价开放化、读写结合紧密化。把握住探究性阅读题的题型特点,我们就能够找到答题的方向,应对题目,也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是作品情感、教师情感、学生情感的融合体,凡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总是作者动情之余方才见诸笔端的。当代的教育家,更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课堂上如何营造浓郁的情感氛围,使学生感“情”而动“心”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大胆实践告诉我,音乐的力量不容忽视。  一、品诗词神韵  无论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
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是教材中的重头戏,据笔者的了解,学生普遍比较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就算读不懂,也觉得“很耐读”,从中不难看出经典作品自身的永恒魅力。正因为此,笔者认为,在目前倡导个性化、多元化、真阅读的大环境中,教学鲁迅作品,教师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阅读更深入,设计更精细。  以笔者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找重点,然后带领学生学句式、品修辞、找出各种感观、划分景物
徜徉在古诗词长廊中,会发现有许多可爱的鸟的形象,这些小生灵与人们的某种思想情感联系在一起,形成意蕴丰富的美好意象(意象的产生依托于事物的自然形象,却又因其寄寓着作者思想感情,从而升华为意蕴隽永的艺术形象,是为意象)。在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篇目中,鸟类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在语文版初中课本中,就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甫《江南春》),“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
中学生因为读书少而语文基础薄弱的问题已经很突出。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但中学生为什么读书越来越少呢?原因是很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原因是:  一、升学负担过重  现在的中小学生升学负担越来越重,高考(甚至是中考、小考),压力都很大,在校有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课外孩子们都忙着奔波于各种兴趣班,小的琴棋书画舞蹈班,大的英数理化补习班,学生属于自己的读书时间也越来越少。  二、因升学负担过重而急功近利 
2013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在人们的“千呼万唤”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不出人们的意料,依然是材料作文称霸天下。今年的各省市高考作文题总的来看,质量较高,写作难度较大,不单单是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越来越重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的背后是学生文化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学生不仅要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认识自我,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思辩能力,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下面笔者就2013年全国各省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读”一词有三个义项:①阅读理解;②分析,研究;③理解,体会。在生活中,对一篇文章、一种现象,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相反,从不同的现象也能读出相似或相同的结论。你有过这样的“解读”或被“解读”的经历和感悟吗?  请以“解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诗歌除外,任选文体。  一、结构出彩  考试作文属于“急就章”,讲究的是明白清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作文教学却是语文教学中最难把握的,最难提高的。因此,很多专家也提出不少良策,遇到现实却往往又收效不大。很多一线教师对作文就是听之任之,随随便便上作文课,随随便便改作文,随随便便评作文,造成学生也随随便便写作文,初中作文像小学生,高中作文还像小学生,除了字数的增加,没有多大的长进。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要想作文教学有效,以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第二板块里说:“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感情。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  编者对“点染”手法这样理解不能说错,但是有些偏颇。所谓点染,原是书法绘画的一种技法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和梁遇春一起《观火》,看小小的火苗里有一个大大的世界。  火在生活中惯常得很,特别是小时候在乡村生活,几乎每天都要见几次,但许是年龄原因,从未在意过,更没细致地观察过。我所知道的它的作用无外乎取暖和烧饭,好像还可以给爸爸点烟。《观火》真是别有洞天,让我看见了火的不同形态。  文章先从眼前的火炉起笔,又是“独自”,恰为“我”对火的神思营造了一种氛围。而文中的“静静地凝视”“细听
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戴。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曹操是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雅爱诗章”“登高必赋”“志深笔长,粳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