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强:为了心中的崇高使命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到黄志强,是在解放军总医院外科大楼的院士办公室内。
  当时,他正坐在电脑桌前聚精会神地思考,并未发现有人进入。直到他的秘书王燕生走上前去跟他说话,他才意识到,并起身跟记者打招呼。这是一位儒雅的老人,和蔼的微笑使人如沐春风。他指指电脑,向记者解释,他刚刚正在做一项肝胆外科研究的计算。
  从1944年从医开始,黄志强已经在医学的道路上走了近70年。70年,这仿佛是一辈子的时间。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他,却依然每天坚持进行医学研究,每周都会在肝胆外科和重症监护室坐诊。他说,他深爱着自己工作的这片热土,工作已经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在,我就是想把这辈子知道的东西整理一下,传承给后人,他们可以少走些弯路,多些时间去发现新东西。”他平静地说。
  如果忽略“胆道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等笼罩在头上的多种光环,坐在记者对面的黄志强,谈话间略带广东口音,不时伴随着爽朗的笑声,就如同任何一位你见到过的和蔼可亲的老人。
  
  医学路上的“拓荒者”
  
  黄志强说,最初,他也没想到自己会和医学结缘。
  1922年1月,黄志强出生在广东省新会县。上学时期的黄志强最爱的学科是化学。19世纪30年代,化学的发展速度很快,所以他抱定了学习化学的理想,何况“实业报国”也正是那时流行的概念,国内各地民族企业如雨后春笋,化学人才寥寥无几。然而,在广州博济医院做内科医生的父亲告诉黄志强,“去做医生吧,这样你可以一辈子造福别人”。加之中学时的黄志强对医学书籍已经有所涉猎,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于是就报考了中正医学院。那一年,他16岁。
  中正医学院始建于江西南昌,后因日军入侵迁往昆明与上海医学院联合办学,称为西南联合医学院。为了求学,黄志强采用“偷渡”的方式,在黑夜中绕道越南,避开日军的封锁,辗转抵达了昆明,就此正式踏上了从医的道路。没想到的是,仅仅在昆明上了一年学后,因为日军进犯东南亚,学校再次搬迁到贵州,后又迁回江西。
  战乱时期的动荡使黄志强感叹:假如我们能有一个强大的国家,那该是多么幸福啊!他对国家、民族的感情也就是在那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时代里燃烧起来。从此,黄志强把人生志向和价值的实现,根植于对祖国的深爱之中,激励着自己自强不息,勤奋不已,立志要把自己比毕生的精力和智慧奉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
  1944年,毕业后的黄志强,先是逃难到贵阳,后经人推荐来到重庆中央医院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新中国成立后,满腔热血的黄志强积极投入国家百废待兴的浪潮中。他立足于本职工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竭尽地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华。1952年,时年30岁的他又积极志愿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手术队,在前线工作的一年,战场的洗礼,使他懂得了年轻与时光的宝贵,工作倍加努力。他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率先开展了心脏直视、开颅、颈动脉瘤切除等当时高难度手术,并特别擅长疑难杂症的处理,远近闻名,蜚声遐迩,34岁的黄志强成为军中最年轻的外科学教授。然而,原本可以使他享用终生的这些专科的学术地位,他却甘愿舍弃,转身致力于当时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极高,而且最疑难的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20世纪50年代初,有一种病引起了黄志强的关注。前来看这种病的来者如潮,病情复杂。这种病便是肝内胆管结石病,俗称“穷人病”。那时西南地区患此病的人很多,以其在治疗上的复杂性、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和晚期的肝损害、高死亡率著称。患者常突发右上腹绞痛、寒战、高热,当结石堵塞总胆管可出现黄疸,常并发广泛肝实质损害,病情辗转,缠绵难愈,当时被称为“不治之症”。
  “由于此病多见于我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英美教材中向来不提及,亦无可借鉴的治疗办法。”黄志强说。
  国外书中所描述的常和自己所见的并非一回事,而我国又没有自己的专著,这让肝内胆道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成为“盲区”。黄志强的心中升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感情:“既然要研究中国的问题,就需要有我们自己的材料。医学科学领域里,也应该有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
  于是,踌躇满志的黄志强为解除患者的病痛,毅然决定踏上这条“荒草丛生”的荆棘之路。
  
  创新铸就“胆道之父”
  
  从此,黄志强只要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查阅各种医学书籍,从中汲取大量医学知识。为了弄清肝内胆管结石病的病因,在当时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黄志强先后多次对西南地区进行小范围的调研工作。对于临床重症,他经常连续几天几夜守候在患者床旁,由此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正是这样的努力与出,使黄志强为寻找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的医疗方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1956年,他首创应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胆管结石病,在世界范围内为此病的治疗方法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那是一个战士”,黄志强回忆说,“他是肝内有结石的病人,过去做过手术了,但是老犯病,这对病人是很痛苦的。作为我们医生来讲,我经常看他的造影,想有没有可能给他解决这个问题。”
  黄志强看着病人一次次受病痛的折磨,感到很痛心,他反复地研究病人的病情,看CT片,结合他自己平时积累的医学知识,他开始思考,胆石就是在肝内的某一个部分,如果把这个切掉,那病不是就可以解决了呢?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当时,我国用肝切除术治疗肿瘤的方法才刚刚开始,但是还没有人意识到这种手术居然还可以用来治疗肝内结石,不但是中国,就是在国际上也没有人做过诸如此类的尝试。
  肝脏因其内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血管,一直被视为手术禁区。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出血。而危险也正是来源于此。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手术。但黄志强认准了自己头脑中的想法,握紧了手术刀。结果和他预想的一样,手术进行得很成功。据此,他首创应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开辟了以肝胆外科技术解决胆道问题新途径,这一术式至今为国内外广泛采用。
   黄志强含蓄内敛,沉默少语,不喜张扬。然而,许多曾与其共同工作过的人,都熟知他的一句格言:“治别人治不好的病,开别人不敢开的刀。”创新,是黄志强在医学道路上前进的信条。他对记者说:“一个人,一个做技术工作的人,他能不能有成就,或者能不能更上一个台阶,就得看他对事物有没有好奇心,有没有内心的追求。”而正是好奇心和内心对医学的追求驱使着黄志强不断潜入未知领域。1964年,他在国际上第一个为病人成功实施肝动脉结扎术,使肝内胆管大出血不再是不治之症,创造了外科和肝胆史上双重奇迹。
  1963年,黄志强最早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体的肝胆外科专业,由他提出的关于肝门部胆道外科的一系列独创性的诊疗技术与原则,已成为有关肝胆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南和规范,居世界领先水平。1973年,黄志强以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为题,在巴塞罗那第23届国际外科学术会上,首次系统地论述肝胆管结石病,提出“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可呈肝内局限性分布”、“高位肝胆管狭窄是原发性肝胆管结石主因”两个著名论断,从而,一改以往教科书长期引用的胆道外科学观点,在国际胆道外科领域引起轰动。由他编著的《外科手术学》、《胆道外经》、《黄志强胆道外科手术学》等16部专著被认为是该领域内的经典教材。由他主持开展的“肝胆管结石及其并发症的外科治疗与实验研究”,荣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绩卓著,建树颇多。黄志强也因此被称为我国的“胆道之父”。
  对于成功,黄志强始终处之泰然:“我是一个‘土’医生,50岁前没出过国,我立志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医学体系,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所需要的。我就是为着他们选择了这条荒草丛生的道路。令我欣慰的是,我始终在坚持,从未放弃。”
  
  “生命相托”的责任感
  
  1985年,黄志强来到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是全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是国家重要保健基地之一。相比于国内其他医院,它的职责尤为特殊:负责中央、军委和总部的医疗保健工作,承担全军各军区、军兵种疑难病的诊治,同时也收治来自全国的地方病人。
  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军人,能来到全军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工作,黄志强内心激荡不已。虽然当时他已经在肝胆外科领域内有所建树,获得了一定的声望,但一向谦逊的他在进入解放军总医院后还是保持惯有的低调,虚心求教,刻苦钻研。
  对于一名科学家来说,赶超世界一流是他的天职。在解放军总医院任职期间,黄志强用创新精神和拼搏意志浇筑出了丰硕成果,不仅创造了一个个医学奇迹,同时也走上了国际舞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997年,在医学外科领域有着卓越表现的黄志强被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消息传开来,引起了全院的轰动。在大家都纷纷向他表示祝贺的同时,黄志强却表现得很平静。他依旧去病房看病人,做医学研究,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内心深处,他感到很欣慰,他认为这是对自己在医学领域上的研究和成绩的一种高度肯定。他在自己的手记里曾这样记录道:
  回想起我从医的五十多个年头,在组织上的支持和关怀下,漫长的道路不无崎岖险阻,只有起早贪黑,翻山涉水,终于走进了最高的科学殿堂--中国工程院。我常自问,是我的幸运?机遇?聪明?还是我的勤奋?我确信,在不排除其他的影响条件下,是勤奋给我铺平了道路。
  然而,黄志强也深知与荣誉相伴而来的,还有巨大的责任和使命感。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他必须以身作则。“被评为院士以后,最大的压力就是不能睡觉。”黄志强笑着说。
  当时的黄志强虽然已经75岁,本该享受闲云野鹤,安详宁静的退休生活,然而他却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他告诉记者:“工作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无法分割开来,我深深热爱着我的工作。我是医生,是军人,也是院士和党员,我希望尽我所能来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黄志强仍然坚持每周查房,为疑难重症患者会诊,始终奋斗在最苦最累的临床一线。作为一名院士,黄志强认为自己不能落在时代的后面,因为从他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他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医学知识,研究出最新的医学成果来呈现给病人,“如果一个医生,老讲过去的手段方法,那还有什么意思?”
  对待病人,黄志强一向一丝不苟。对自己主刀诊治的病人,黄志强术前都反复细致询问、查体并查看影像资料,不放过任何疑点。他经常对照病人的片子,静静地看上一两个小时;为了把握患者的重要体征,在患者身边守候观察半天。在查房讨论或授课时,他能脱口说出多年前诊治过的疑难病患者的姓名、病情特征及手术方式,令在场的人们敬佩不已。
  常年从事医疗事业,黄志强深有感触,有的时候医生的价值是要用生命来衡量的。黄志强认为,一个好医生最基本的条件是尊重生命,尊重病人:“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只要病人有一线希望,我们作为医生,就不能轻言放弃。病人的需要是医生的最大动力。”
  直至如今,在解放军总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人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张普通的纸条,上面写着“生死相托、永不言弃”。而写下这八个字的,就是黄志强本人。
  
  大师的传承
  
   “志向和人生价值,必须根植于对祖国的热爱。”黄志强院士的这句名言是赤子之心的真实写照。他以对党的无限热爱,对党的无限忠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国家的医疗事业。
  在肝胆外科领域,人们将黄志强尊称为“祖师爷”,“祖师爷”率领的弟子们被称为肝胆外科的“黄埔军”。点将军中帐,刘永雄、钱光相、迟彦邦、韩立本、蔡景修、孟宪钧、何振平、蔡忠军、董家鸿、别平、王曙光……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哪一个在肝胆外科都是大名鼎鼎的专家。其实,这只是黄志强手把手教过的一些学生,而那些聆听过他的授课、观摩过他的手术的学生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黄志强院士对待学生,不分是不是自己带教的,只要找到他,就会认真对待,一位医生把自己的硕士论文送给他,虽然他不是他的导师,但是这位晚辈发现,自己的论文不仅被他逐字逐句地通读了,连错别字都被一一改正,甚至还重新绘制了其中一幅插画。
  黄志强十分关爱学生,重视年轻医生的成长。“年轻人是容易诱导的,几句鼓励的话可能影响他的一生。”面对他们在诊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他认为,“假如我们能设身处地体会病人的一切,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小心谨慎地行事,然而,只要你在实践,你就不免可能发生错误,纠正了错误,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临床医学或多或少仍然是一门经验性科学,外科学尤其如此。经验并非单纯是以往经历的简单堆砌,而是需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去伪存真”,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临床现象中,准确地识别其症结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外科医生的经验是宝贵的,它包括医师个人的努力,也包括患者的贡献,而这些经验应该为广大同道所共享。对临床经验要善于总结,宝贵经验的传播可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和把握,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因此,每当我听到年轻医生说自己是读我写的书成长时,心里就觉得很满足。”
  尽管目前黄志强到了89岁的高龄,可每年报考他的研究生却非常的多,迄今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及高级研修人员300余名,毕业后大多成为各医疗单位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骨干。黄志强也被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
  黄志强十分重视学术的普及与提高:“作为一个已经从医60多年的外科医生,我深深地感觉到,外科医生需要了解自己,有时要比了解病人更为重要;因为了解病人尚有客观资料可据,而了解自己只有在内心的深处,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使你面对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吓倒。临床医学当前尚离不开经验的积累,经验是宝贵的,但经验是历史性的,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补充新的经验。”
  目前,黄志强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再多做一些临床实用研究,留给后人参考。这样,就不会让自己留有遗憾了。正如他在自述文章里所写的那样——
  当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快要走到终点的时候,常常不禁回首,细数那些走过来的艰辛足迹,有时不禁谓然长叹:‘假如我能再走一次多好!’但是假如真的能够再走一次的话,也许还是一样。对于一个未知的前程,往往始终是未知。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是自己。
其他文献
1998年,康辰晨和妈妈一起登上居庸关长城,那一年,她刚满10岁。  谁也不曾想到,12年之后,当康辰晨再一次登上烽火台的时候,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她的身上,这一次,她摇身一变,成为“圣女”,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采集圣火。    点燃圣火是她最美丽的时刻    2010年10月9日上午10点,北京居庸关长城北烽火台。  在饶富古韵的音乐中,17名青春靓丽的白裙少女排作两行,沿长城缓缓而下,步入
期刊
李春平,一个有着诸多传奇故事的名字。20年来,他以平均每天30,000元的速度向各类需要救助的人捐赠,捐款总数已超过2.8亿元。他因此被誉为“百年慈善第一人”,也是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慈善家”荣誉的第一人。  采访李春平之前,曾为他神秘的异国姻缘而好奇,也对他归国后20年持之以恒的善举萌生敬意;采访中,为他无所顾忌坦诚肺腑而激动;行笔时,对他曾经的痛苦和现在的尴尬有了更多的理解。  “进来吧,我就
期刊
用思想凝聚精神    走进大连三十六中,像走进了一个多彩的画廊,我不顾门卫的询问而浏览着,最后定格在张有林不同寻常的校长寄语上,让我未见其人却感悟其思想。当看到了稳健、踏实、热情的张有林,听他谈学校、谈自己如数家珍时,更感受他深厚生活积淀和独到的思维形式。  今年四十五岁的张有林,大学毕业在家乡工作了两年后,就来到了让他倾注半生心血的大连三十六中,从当数学老师开始,教导处主任、副校长直到2004年
期刊
作者简介:  罗伯特·B·西奥迪尼,是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他分别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与博士后学位,投入说服与顺从行为研究逾三年,目前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内容简介:  无论你是普通人还是为某产品或事业观点游说的人,这都是一本最基本的书,是你理解人们心理的基石。  在这本书中,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
期刊
火红的八一军旗,已经整整高扬了84年。  每当我们一次次看到三军仪仗队高举军旗,升起国旗时,每当我们听到或唱起一首首军旅歌曲时,每当国家有难、人民遭灾的危急时刻,无数军人一马当先冲锋在抗洪、抗震、抗非典等救灾第一线时,我们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一种无言的喜悦,一种自信的放松,因为有了人民军队,有了这样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祖国的繁荣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就有了屏障和保证。  在军绿色长城的威武行列中
期刊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拉尔边防检查站诞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是共和国成立最早的边检站之一,也是自治区唯一一个既有航空口岸又有陆地口岸,是既对俄罗斯又对蒙古国的边检窗口单位。  随着我国进一步“向北开放”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海拉尔边检站加强党委建设,将“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旅客满意”做为目标,营造出和谐警民关系,全力打造业绩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边防检查站,为促进驻地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
期刊
“哒哒”的拖拉机声敲碎了村庄的夜晚,零星的一两声鸡鸣单薄地夹杂在机器声中。一到傍晚,扬起满天尘土的羊群不见了,路上飞奔的拖拉机一样可以制造如此效果。牵着老牛回家的场景基本是在回忆的胶片里,五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借助图画以及电视认识那个庞大而善良的动物。或许不久的将来,这里的孩子看见一匹马跑过来,会很大声地喊“骆驼”——这是几年前流传在这个村庄的笑话,用以嘲笑那个从城里来的、没见过世面的、将马认成骆驼的
期刊
2008年12月底,虽然进入了滴水成冰的冬季,牧民克热木·尼亚孜再不用像过去那样砍柴、拉煤烧炕了。而是一家大小坐在燃气取暖的楼房里喝着奶茶,看着电视。克热木·尼亚孜28岁,以前是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牧民,2004年年底,他在乌鲁木齐天苑小区买了新楼房,一家人从牧区来到首府当上了城里人。  住楼房让他感到最大的变化就是,过去砍柴、烧牛粪、烧煤,现在用上了天然气。他算了一笔账:“过去买煤取暖,一个冬
期刊
王彦生原邯郸市丛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2009年2月4日因病去世,年仅49岁。2009年11月6日被中组部追授为“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    我与彦生的第一次见面,是1980年他刚21岁的时候。我儿子书味领他到涉县文化馆见我,说他是西安居姨家的邻居,在县化肥厂上班,爱好读书与写作。因听他是个文学青年,我心里就有了一种喜悦。他比书味大两岁,个子也高些,宽阔的前额,大大的眼睛,浅淡的肤色,一副随份安
期刊
他曾是辅仁大学医预科和北平医科大学的高材生,他曾在抗战的硝烟中学习医学也曾远赴美国深造,他曾被国民党邀请飞赴台湾而且飞机起飞在即,他也曾经……然而当他怀揣一颗爱国之心,放下所有的一切转身回国,从此义无反顾地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站在了一起。  欧洲耳科协会会长鲍特曼教授当年在全法国耳鼻咽喉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这样介绍姜泗长:“这是10亿中国人的耳鼻咽喉科主席”。  1993年,在他“从医55周年暨80寿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