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课实验教学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thernor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教学活动中,有大量的演示实验,需要教师认真演示,精心指导学生观察。同时还有很多学生实验,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深深体会到,科学课中的实验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养成认真观察、勤于动手、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都有积极的作用。
  
  一.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好科学课的兴趣
  
  现在的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科学课,刚接触这门新课,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好奇心。但是三年级的小朋友年龄还较小,他们的新奇感很快就消失了。同时,科学课不象语文、数学课那样,有较多的书面作业,需要他们来完成。因此一部分学生上科学课时就不那么认真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喜欢上科学课。我在给孩子们上第一堂科学课启蒙课——“序”的教学时,通过“瓶子吹气球”和“清水变牛奶”,这两个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孩子们亲眼看见一个干瘪瘪的气球,套在烧瓶口上,把烧瓶放在烧杯里,然后向烧杯里倒入热水,气球就这样慢慢地被烧瓶吹起来了时,一个个瞪着好奇的眼晴。接着我用一杯澄清的石灰石,让一个学生嘴衔吸管,对着杯子里的“清水”吹气,“清水”渐渐变成了“牛奶”,学生们都惊叹了!我问他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就是科学课中所要探究的秘密,随着我们对科学课的学习和探究,这些秘密以及今后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秘密,都将会被我们一一揭开。这样将孩子们的心吸引到科学课上,从而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勤于动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品质
  
  在科学课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实验需要学生动手收集实验品、制作实验设备。在实验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如《常见的动物》一课,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征:蚯蚓适宜生活在光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我就要求学生分组,课外挖捉蚯蚓,制作一个一半光亮,一半黑暗的盒子。实验时学生将蚯蚓放到盒子光亮与黑暗的交界处,观察蚯蚓向哪边爬行?最后停在哪边?通过实验学生明白了: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的地方。我又进一步激发学生,蚯蚓还有很多特征:如蚯蚓是喜欢干燥的环境?还是潮湿的环境?据《本草纲目》记载:蚯蚓“雨则先出,晴则夜鸣,其鸣长吟,故名歌女”。蚯蚓会唱歌,这是真的吗?学生通过课外实验和查阅资料,明白了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蚯蚓没有发音器官,是哑吧。在地里唱歌的可能是它的邻居蝼蛄,人们听见声音寻找,蝼蛄逃跑了,只看见了蚯蚓,以为是它在唱歌。这样通过实验探究,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结论,而且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仔细观察,积极动脑思考的优良品质。
  
  三.通過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充分享受祖辈、父辈的宠爱。一些孩子逐渐养成了为我独尊,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纠正他们的不良言行,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而科学课中的一些实验操作,必须要同一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积极配合,合作操作才能完成。如《地球的故事》一课中,有一个观察“进港的帆船”的摸拟实验:需要一个同学一手拿一只篮球当“地球”,另一只手拿用橡皮泥做的小船,插上一根火柴梗作为船桅,演示“船”在“地球”上航行。另外让一个或几个同学在两米外观察“船进港”时和“船出港”时先看见什么?后看见什么?然后通过讨论总结出:“船进港”时先看见“船桅”,后看见“船身”;“船出港”时先看见“船身”逐渐消失,后看见“船桅”消失。从而得出古希腊人提出的:“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一个大圆球”的猜想,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结论。在这一摸拟实验中,如果演示的同学不认真操作,观察的同学不仔细观察,讨论时不积极把观察到的情况详细汇报出来,都会影响正确结论的得出。这充分说明,参加实验的每一个成员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将团结合作的精神融于教学活动之中。
  (作者通联:401120重庆市渝北区御临小学)
其他文献
小學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如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呢?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语言感染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
期刊
我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要服务生活。学习和研究数学,其目的是为了应用,也正是有了应用,才体现出了数学的价值。数学的应用作为一种能力已成为衡量现代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早已被时代赋予了历史的使命。本文将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一些探究。  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前提。意识是一种心理倾向,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初中数学教学手段的变化提供了新的平台。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多运用计算机,就能达到预期学习效果。数学教学要与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整合而优化,从而给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了广阔前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整合  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作为一门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数学,
期刊
【摘 要】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常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既要说话,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又是数学教学的训练任务之一,但是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要靠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指导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因此,要提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手段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步入教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注意以人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在情境设置、突破重难点、树立信息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等环节上寻找最佳整合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情境设置 信息意识 想象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期刊
【摘 要】语文素养需要长期的积累感悟和锻炼,而语文考试成绩有某种特殊的要求,因此有某些特殊应对的方法:回顾展望,列表织网,知彼知己,死去活来,简练沉思。  【关键词】高中语文复习方法积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考复习离不开脚踏实地的操作训练,好成绩都是实实在在磨练出来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考试成绩不完全是一回事。语文素养需要长期的积累感悟和锻炼,而语文考试成绩有某种特殊的要求,因此有
期刊
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在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教师要去尊重他们,亲近他们,耐心地教育他们,他们也会成为有用的人才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多数后进生对学习都没有兴趣,学习时注意力就不集中,厌学。因此教师在各方面都要注意观察,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迎头赶上去。  二.指导学习方法  科学的
期刊
当今,绝大多数家庭的独生子女,处于众星捧月的超然地位。许多家长对孩子溺爱、娇纵。过多、过高的期望使他们看不到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只喜欢听别人夸他的“龙子凤女”,如何聪明乖巧,如何前途无量,听不得半句逆耳忠言。而孩子更是如此,只习惯听顺耳语,做顺心事。长而久之,“娇”、“骄”二气日盛,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稍不如意便垂头丧气或哭鼻子,不会想办法克服困难,不能接受失败的事实,更不能在失败中抬起头来想办法
期刊
为了加强上饶市信州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强化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化解城区热点学校择校热的难题,缩小城区学校校际之间的差距,加快我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发挥“名校孵化”作用。自2010年开展结对共建以来。上饶市一小、九小、十三小、沙溪中心小学共建历程中,真正实现了同根同源、互补互学、共享共进。通过这个平台不仅汲取了名校优秀的教学管理经验,有效引领了教师专
期刊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比如:有些合作小组一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