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身挎行囊,肩负重任,我于6月23日远赴陈子昂的故乡——遂宁射红接受了四川省语文新课标培训。匆匆的旅途中,我无心鉴赏沿途的美丽风景:耸翠的高峰,碧绿无垠的田园,滚滚滔滔的浪花,天空中自由飘逸的云霞——接受培训后给心灵留下了些许遗憾。语文新课改,就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向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二
我们的老师不缺乏知识,学识上虽谈不上“学贯中西”“学富五车”,但对于教中学生来说,胸中有湖海,教起书来一定会得心应手。现在不仅是我们“教”的问题,关键是学生“学”的问题。语文教学,如何巧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持续发展学习。这也充分体现了一位语文老师的良好素养。常言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错失沿途的风景,我想就错失了提升素养的机会,因此感到遗憾啊!仪陇中学新镇校区的张丛俐校长曾说“生活处处皆语文”,她浸润于生活的每一个毛孔。我们的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这也是教书的本钱,课改的基石。
三
南方人的细腻,北方人的人豪爽。重庆人的火辣,仪陇人的厚道。任何一项改革,离不开研究人的因素。还学生以“人”的待遇,别把人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或高速运转的机器。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血有肉有各种情感需求的社会的人。“满堂灌”“填鸭式”,搞铺天盖地的“题海大战”,只能贻误我们的子孙。鲁迅说“救救孩子”。教改,就是拯救教育,拯救民族,拯救孩子,还课堂教学于本位。精讲精练,巧引妙导;语文课堂做到教与学“轻松”“扎实”“有效”。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下面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以供各位同人参考。
四
课堂教学中的“轻松”,在于课前准备的“不轻松”。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和各种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甚至还会揣想在教学活动中会出现的种种状况时,你一定要明确教师是“与学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首席”如何激趣课堂,如何搭建桥梁,如何铺设台阶,诱导学生思考、讨论,或横向扩张,或纵向深入,呈现出时而“两岸猿声啼不住”,时而“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佳境,把语文教学真正当作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或经验主义的传教。也许你幸福于“条理清晰的讲解,真切动情的剖析,精妙绝伦的口才”,实际上你是喧宾夺主,费力不讨好,只落得私下里埋怨“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的结局。我们要还课堂给学生,变“死教”为“活学”。一堂成功的课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而是着眼于教师引导学生学得怎么样,最终的收效如何。如果教学轻松而无所获,这堂课是失败无疑的。
五
譬如说,教师课前无准备,一说课改,教师就稀里哗啦组织学生讨论。先让学生毫无目的地读一通书,然后提出一个或几个没有坡度的问题,紧接着“你说说,他说说,我说说”,张三李四发言后,“教材中间哪里有”,结论请听我这头。不做拓展死不休,挂着羊头却买狗肉。一堂课热热闹闹,看似乎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蛤蟆鱼虾满堂游”,甚而至于不注意文体特征,诗歌上成了散文,散文搞成了论文,学戏剧就象学小说——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政治课,课堂上的“我”却还一本正经地讲着,语文课就如此悲哀地继续上演着。有时离开文本,片面追求课堂的轻松和趣味,如上沈丛文的《边城》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等课文,干脆让学生看看电影,草草点拨收场。
六
一说到课改,或是采取“放羊式”的讨论,或是利用多媒体装潢。后者在竞赛类的公开课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一节课几乎有1/3的时间让学生脱离文本看图片或影片资料,加上老师喋喋不休的点评、小结和课前课后导入及归纳的时间,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就少的可怜。再唱点歌,讲个有趣的小故事,让几个精悍的弟子把课前排演了无数遍的课本剧当场表演一下,为课堂增添了无穷的“亮色”,讲者和听者都喜形于色。学生除了收获了快活,语文知识和能力未免得到有效的提升,总会留下很多的遗憾。
七
新课程理念认为,优质的知识呈现情境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巧妙地创设情境,创造条件,使学生想合作,要合作,能合作。
结合文本环境,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地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学生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这样的教学才会扎实有效。
八
鲁迅的小说《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连绵起伏的山峰,朦胧迷人的月色,豆麦含香的水气,令人自失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勇敢无私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对小说中的生活环境和人物的感知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农村水乡生活经验的学生,觉得课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生,乌蓬船和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为了让学生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说起,接下来跟学生说起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这样学生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
结合文章旨意,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认知冲突的产生,能够迅速激活学生思维,进行积极思考。在教学中把对立的观点意见提出来争论,让学生在冲突中产生积极的思维,并提供表达感受的机会,进而受到人格的熏陶。在《最后一课》的教学结尾时,我对学生们说道:“有人认为小弗郎士的可贵在于命运大转折的时运用现代媒体,创设情感情境,使学生有情感的涌动。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非常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现代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为情感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自然是水到渠成。
《安塞腰鼓》是一篇颂扬生命力的美文。在学生阅读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陕北生活环境民风民俗以及腰鼓文化的资料,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为学生展现陕北腰鼓舞动的雄壮场面:空旷的黄色的背景,雄健的后生,激越的鼓声。引导学生由视觉到听觉,由鼓到人再到生命,产生积极的思维,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课文,感悟生命。
九
创设障碍情境,引导学生认知要循序渐进。从心理学上讲,学生最大的学习动机就是成功动机。因此创设障碍情境,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很容易或很难解决,都会使学生学习动机的丧失,失去教学的首要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两方面把握,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切忌“连珠炮”式的发问,谨防“群问群答”——“是”或“不是”,养成“信口开河”的坏习惯;要么教学活动陷于迷惘无知的僵局。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精细别致,学生对情节内容容易理解,但要悟透文章蕴涵的深情却是不易。为此我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背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背影’是在一个怎样的家庭背景下产生的?这样的背景与主题有怎样的联系?”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细心体会朴实语言中蕴涵的深情运用文本,创设活动情境,体味人物的形象美。
《木兰诗》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北方乐府民歌。学生对内容大都比较熟悉,且大多数看过由此改编过来的一些影视作品。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它改编成课本。让学生与木兰跨越时空,展开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再以“木兰美在哪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探讨,受到人格的熏陶。
十
我上杜甫的《石壕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文后思考:本文诗题是“石壕吏”,诗人却费大量笔墨写“听妇前致辞”?可否将题目改为“石壕妇”?石壕吏是否站在那里规规矩矩“听”呢?他们如何逼问的?——通过几个关键问题的设置,把握了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手法(对比、虚实,想象,人物对话)。再通过“投”、“捉”“怒”“苦”“独”等词的点拨,明确了作者“炼字”“炼意”的匠心。譬如,我问,生活中一般说来“捉”的对象是什么?学生很快做出回答“捉鸡”“捉鱼”“捉螃蟹”——诗人为什么不说“抓人”,而说“捉人”呢?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明确了“宁作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道理,统治者穷兵黩武、草菅人命,弄得人民鸡犬不宁的道理。
身挎行囊,肩负重任,我于6月23日远赴陈子昂的故乡——遂宁射红接受了四川省语文新课标培训。匆匆的旅途中,我无心鉴赏沿途的美丽风景:耸翠的高峰,碧绿无垠的田园,滚滚滔滔的浪花,天空中自由飘逸的云霞——接受培训后给心灵留下了些许遗憾。语文新课改,就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向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二
我们的老师不缺乏知识,学识上虽谈不上“学贯中西”“学富五车”,但对于教中学生来说,胸中有湖海,教起书来一定会得心应手。现在不仅是我们“教”的问题,关键是学生“学”的问题。语文教学,如何巧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持续发展学习。这也充分体现了一位语文老师的良好素养。常言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错失沿途的风景,我想就错失了提升素养的机会,因此感到遗憾啊!仪陇中学新镇校区的张丛俐校长曾说“生活处处皆语文”,她浸润于生活的每一个毛孔。我们的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这也是教书的本钱,课改的基石。
三
南方人的细腻,北方人的人豪爽。重庆人的火辣,仪陇人的厚道。任何一项改革,离不开研究人的因素。还学生以“人”的待遇,别把人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或高速运转的机器。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血有肉有各种情感需求的社会的人。“满堂灌”“填鸭式”,搞铺天盖地的“题海大战”,只能贻误我们的子孙。鲁迅说“救救孩子”。教改,就是拯救教育,拯救民族,拯救孩子,还课堂教学于本位。精讲精练,巧引妙导;语文课堂做到教与学“轻松”“扎实”“有效”。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下面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以供各位同人参考。
四
课堂教学中的“轻松”,在于课前准备的“不轻松”。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和各种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甚至还会揣想在教学活动中会出现的种种状况时,你一定要明确教师是“与学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首席”如何激趣课堂,如何搭建桥梁,如何铺设台阶,诱导学生思考、讨论,或横向扩张,或纵向深入,呈现出时而“两岸猿声啼不住”,时而“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佳境,把语文教学真正当作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或经验主义的传教。也许你幸福于“条理清晰的讲解,真切动情的剖析,精妙绝伦的口才”,实际上你是喧宾夺主,费力不讨好,只落得私下里埋怨“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的结局。我们要还课堂给学生,变“死教”为“活学”。一堂成功的课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而是着眼于教师引导学生学得怎么样,最终的收效如何。如果教学轻松而无所获,这堂课是失败无疑的。
五
譬如说,教师课前无准备,一说课改,教师就稀里哗啦组织学生讨论。先让学生毫无目的地读一通书,然后提出一个或几个没有坡度的问题,紧接着“你说说,他说说,我说说”,张三李四发言后,“教材中间哪里有”,结论请听我这头。不做拓展死不休,挂着羊头却买狗肉。一堂课热热闹闹,看似乎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蛤蟆鱼虾满堂游”,甚而至于不注意文体特征,诗歌上成了散文,散文搞成了论文,学戏剧就象学小说——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政治课,课堂上的“我”却还一本正经地讲着,语文课就如此悲哀地继续上演着。有时离开文本,片面追求课堂的轻松和趣味,如上沈丛文的《边城》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等课文,干脆让学生看看电影,草草点拨收场。
六
一说到课改,或是采取“放羊式”的讨论,或是利用多媒体装潢。后者在竞赛类的公开课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一节课几乎有1/3的时间让学生脱离文本看图片或影片资料,加上老师喋喋不休的点评、小结和课前课后导入及归纳的时间,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就少的可怜。再唱点歌,讲个有趣的小故事,让几个精悍的弟子把课前排演了无数遍的课本剧当场表演一下,为课堂增添了无穷的“亮色”,讲者和听者都喜形于色。学生除了收获了快活,语文知识和能力未免得到有效的提升,总会留下很多的遗憾。
七
新课程理念认为,优质的知识呈现情境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巧妙地创设情境,创造条件,使学生想合作,要合作,能合作。
结合文本环境,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地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学生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这样的教学才会扎实有效。
八
鲁迅的小说《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连绵起伏的山峰,朦胧迷人的月色,豆麦含香的水气,令人自失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勇敢无私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对小说中的生活环境和人物的感知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农村水乡生活经验的学生,觉得课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生,乌蓬船和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为了让学生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说起,接下来跟学生说起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这样学生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
结合文章旨意,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认知冲突的产生,能够迅速激活学生思维,进行积极思考。在教学中把对立的观点意见提出来争论,让学生在冲突中产生积极的思维,并提供表达感受的机会,进而受到人格的熏陶。在《最后一课》的教学结尾时,我对学生们说道:“有人认为小弗郎士的可贵在于命运大转折的时运用现代媒体,创设情感情境,使学生有情感的涌动。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非常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现代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为情感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自然是水到渠成。
《安塞腰鼓》是一篇颂扬生命力的美文。在学生阅读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陕北生活环境民风民俗以及腰鼓文化的资料,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为学生展现陕北腰鼓舞动的雄壮场面:空旷的黄色的背景,雄健的后生,激越的鼓声。引导学生由视觉到听觉,由鼓到人再到生命,产生积极的思维,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课文,感悟生命。
九
创设障碍情境,引导学生认知要循序渐进。从心理学上讲,学生最大的学习动机就是成功动机。因此创设障碍情境,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很容易或很难解决,都会使学生学习动机的丧失,失去教学的首要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两方面把握,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切忌“连珠炮”式的发问,谨防“群问群答”——“是”或“不是”,养成“信口开河”的坏习惯;要么教学活动陷于迷惘无知的僵局。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精细别致,学生对情节内容容易理解,但要悟透文章蕴涵的深情却是不易。为此我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背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背影’是在一个怎样的家庭背景下产生的?这样的背景与主题有怎样的联系?”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细心体会朴实语言中蕴涵的深情运用文本,创设活动情境,体味人物的形象美。
《木兰诗》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北方乐府民歌。学生对内容大都比较熟悉,且大多数看过由此改编过来的一些影视作品。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它改编成课本。让学生与木兰跨越时空,展开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再以“木兰美在哪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探讨,受到人格的熏陶。
十
我上杜甫的《石壕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文后思考:本文诗题是“石壕吏”,诗人却费大量笔墨写“听妇前致辞”?可否将题目改为“石壕妇”?石壕吏是否站在那里规规矩矩“听”呢?他们如何逼问的?——通过几个关键问题的设置,把握了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手法(对比、虚实,想象,人物对话)。再通过“投”、“捉”“怒”“苦”“独”等词的点拨,明确了作者“炼字”“炼意”的匠心。譬如,我问,生活中一般说来“捉”的对象是什么?学生很快做出回答“捉鸡”“捉鱼”“捉螃蟹”——诗人为什么不说“抓人”,而说“捉人”呢?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明确了“宁作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道理,统治者穷兵黩武、草菅人命,弄得人民鸡犬不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