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诗歌的神秘面纱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59624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特别注重含蓄之美。司空图在《诗品》中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中说道::“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的诗味可以深化诗意,表达言外之意,盖上神秘的面纱,激发审美想象因此我们读诗,要注意体会古诗中的“含蓄之美”,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古诗。那么,如何揭开诗歌的神秘面纱,感受他的含蓄之美呢?
  一、明白诗歌含蓄类型,从含蓄立意上,归纳为三种类型
  1.寄寓形象,含蓄隽永
  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将自己千思万绪凝结定格于一个画面,托物言志,借景抒怀,手法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
  2.侧面迂回,虚中见实
  优秀的诗人追求含蓄的境界和浓郁的诗味,落笔往往不在正面的具体的描写上,而是从侧面、对面迂回地表情达意,务求从虚中见实。
  3.以“反”见“正”,曲折有致
  “反笔”和正笔相反,是指构思从反面切入,将人的思想情感置于与环境相反的状态,表意曲折而有情致,体现出立竿见影或见影知竿之妙处。
  二、从含蓄造景上,归纳为三种方式
  1.以景启句,欲露还藏
  一般来讲,诗忌露忌尽,所谓“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下语三分,不说到尽,留有“空白”,自然会引发读者的思索想象,诗也就耐人寻味了。
  2.层层布景,亦景亦情
  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有些诗句句写景,但情寓景中,极具含蓄之美。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着诗由苍茫的暮色至荒漠的山村,最后至依稀的柴扉和清晰的狗叫,一步步展示出诗人顶风冒雪投宿山村的情景。着墨不多,而人物形象鲜明,蓄意丰富,耐人寻味。
  3.以景结句,情韵悠长
  “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乐府指迷》)。诗歌在抒情议论是,戛然而止,转而以景作结,或以景衬情或情寓景中,就可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三、从含蓄炼句上,归纳为三种办法
  1.弃直就曲,引人入胜
  常言道: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比方,明是心愁而眼中泪难止,偏怪风儿往眼里吹;心中有结,而言“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2.疑问作结,发人深省
  问而不答,构设悬念,供人思索玩味,使诗具有含蓄不尽的韵致,是古人营造含蓄美的又一手法。
  3.避实就虚,授人以柄
  特别以梦境、声音作结,创造一种清幽缥缈的境界,也是古人创造含蓄美的重要手法,自不必多言。
  第一步,通过筛选意象初步感知诗歌。所谓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情景交融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一切景语即情语”,分析诗中之情自然离不开所描写的景物——意象。读诗先观意象,即可初步明确诗歌的抒情指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秋雨连江,客隐楚山,渲染离别之愁苦。后两句笔锋一转,以“冰心玉壶”自喻来告慰洛阳亲友,自然是情蕴景中。
  第二步,由诗的意象推及诗的意境。所谓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因此,分析意境自然也就离不开意象。
  第三步,由意象、意境推知诗的主旨。主旨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往往也通过记叙、议论、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来揭示主旨,这样的诗歌往往会容易理解些。如果诗中少有叙、议成份,就得借助于意象、意境来分析主旨了。戴叔伦的《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此诗要表达什么主旨呢?我们先从意象入手,“草漫漫”“春事晚”点明暮春时节,自然容易引起人们伤春之情、离愁别绪;“燕子不归”,隐喻游子不归,加之“一汀烟雨”“杏花寒”等意象,渲染无端怅惘、不尽哀愁的意境,从而推知本诗的主旨是抒发倚阑之人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第四步,由主旨而进一步推及表现手法。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辨析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是不可或缺的鉴赏能力之一。明确了诗歌抒发的情感和表现的主旨,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诗人是怎样把情感和主旨表达出来的。即先明确写了什么,然后再进一步考虑是怎样写出来的。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云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之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前两句看似眼前之景,实则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为情景交融之笔法;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为物我交融之境。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害怕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上,不乏一些麻木不仁者,昏昏欲睡者,任尔倾盆大雨我自“岿然不动”。我们的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通过语言文字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的生活。语,指语言和说话;文,指文采和风华。中国人说话要讲究文采,要文尽其言,言尽其意,更要语句优美,仿若天赖。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除了语文教科书,根本就没读过什么文学作品,所以,在高中时代,怎样让一部分人爱上语文就成了难题。本着自
期刊
事实上,无论平时还是考场都有考生不认真审题,拿笔就写,洋洋洒洒,结果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离地(题)太远”;或者是“林妹妹的身体——病体(偏题)”。这样的作文,即使写得再好,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如何让考生走出作文离题、偏题的怪圈,现介绍五着妙招:  第一招,析语素。就是把作文题目的语言元素加以划分,根据语言元素,逐一叠加来把握题旨,比如“怀想天空”,由三个词语“怀”“想”和“天空”组成,“
期刊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论文《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犀利指出当时语文教学中存在“少、慢、差、费”现象,引起教育界极大反响。纵观如今的语文教学,这种现象在依然存在。那么,什么样的课堂可以称之为高效课堂?又该如何打造出这样的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特点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我认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在容量大、效率高的前提下,还应具备“四
期刊
古代封建社会的有才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深的体察,而他们又大多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因而感到生不逢时,心中郁积不满,但生活在那个时代,又不可明说,于是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曲折委婉的表达自己的心曲,这就是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古人用典,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地、事、人。  所谓“地”,即咏怀古
期刊
现在的高中学生都非常喜欢学习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尽管很多学校都在试行“生本教育”“杜郎口教育”等教育模式,但高考的升学压力放在这儿,繁重的学习任务就不可能远离我们的学生,面对堆积如山的书本,浩如烟海的课后作业,他们能真心喜欢上学习吗?勿庸置疑,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但细细想来,还有一个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很重要的因素,哪就是我们的教师。  教育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专家们提出了“变讲台
期刊
当前,电影文化从逐渐普及到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电影课或电影系列讲座,研究和鉴赏电影艺术已成为一门学问。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影视欣赏却成为一道隔岸欣赏的风景,或者只是浮光掠影的偶尔关注。当今的语文教学也处在不断更新换代的时期,让影视欣赏走进学生课堂,既是一种新颖的语文教学手段,更对学生人格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开设影视欣赏课的实践分析来阐述它在高中语文课中的意义所在。  一、将
期刊
在课堂交流师生互动这个环节里,对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大家探讨完后老师的语言(对学生的评价,及对问题的探究方法引导略去):  学生:为什么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老师:因为我心悲凉啊!  学生:为什么喜欢破屋?  老师:诗歌的意境,落寞的情怀就像破屋,那就都让破屋去解读吧!  学生:文章写囚犯是什么意思?  老师;正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秋的情节。  学生:为什么用秋雨来表现秋的清,静,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创造性阅读,这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课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因此要使课堂灵动有生气,语文课堂就应具有动态生成性。事实上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随着科学探究这一模式的引入,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生问题”。所以有的老师感叹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我觉得作为一名
期刊
高考对作文“结构”方面的最高要求是“结构严谨”,即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应该结合成一个完美统一的整体。这就要求考生在作文时必须做到让文章有头有尾,紧密照应,段落完整,思维严密。  纵观历届高考满分作文,其优秀之处,不只是准确的审题,精当的选材,蕴藉的文采,还有精彩的开头和结尾。  但是,再看高三一些学生的作文,常常出现有了一个开门见山的摆出观点的开头,却未必有一个韵味无穷、呼应观点的结尾的现象,更有甚
期刊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性情温和,不善于表露喜怒哀乐的人。细细想,从教十余年来因为学生流泪的次数不超过三次,而最后一次记忆犹新,仿佛刚刚发生在昨天,直到今天还是难以抑制内心的波澜。一切都是因报纸而起。  本着学生自愿、自行联系的原则,我只是让课代表把订报纸的消息转达给学生,之后也没有做更多的补充。可是等到报纸送来后我才发现我所教的班级订的报纸份数竟然是“0”!全年级仅有的一个“0”!我简直不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