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古诗词,是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运用找准连接点,整合相关资源,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探索诵读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诵读兴趣等方法,多措并举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整合资源 读书法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策略
古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在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性情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我带领一部分骨干教师着力进行《拓宽诵读范围,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的课题实验,尝试古诗词教学的新策略。
一、找准连接点,整合资源,大量输入
(一)整合同主题的作品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相同或相近。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进行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大量诵读中生情。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赠汪伦》时,先吟诵李白的送别诗《劳劳亭》,悠扬的吟诵声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由此引出诗人李白和送别诗,然后学习新诗,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感悟异同。“送别”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二)整合同题材的作品
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张志和的《渔歌子》,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此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江雪》是在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场失意时写的,而《渔歌子》是张志和隐居时所写。这样,让学生对比阅读,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对比阅读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三)整合同诗人的作品
整合同诗人的作品,一可增强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连接学习李白的其他作品《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展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探访诗仙李白”等,达到以趣生情的效果。
二、找准读书法,书声琅琅,悟情悟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情自明。通过诵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的良好共鸣,让学生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审美等综合素养。
(一)文白对读,初步理解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时候诗文的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我们无法代替孩子的理解,烦琐的分析不能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于是,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大胆地改变以往的条分缕析,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行文白对读。学生读诗句(文),老师读相应的诗意(白);然后再换过来,老师读“文”,学生读“白”;或者让生生之间文白对读。孩子们在游戏般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初步理解了意思,为下面的记诵打下了基础。
(二)歌诀体朗读,快速记忆
歌决体朗读是陈琴老师创造的读书方法,即一手打节拍,一手点字,按语义合理断句,加入重音、语气等。用手拍桌子、打节奏这种歌诀体快速记忆,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年龄小,生性好动,小手拍起来,管住了他的手不做小动作,注意力高度集中,整个班级整齐富有节奏的诵读声,形成了强大的磁场,学习氛围浓郁,利于孩子快速記忆。孩子们边动边读,趣味盎然。在读熟的基础上加快速度,不仅便于记忆,还能矫正孩子口笨舌拙的现象,逐渐达到朱熹所谓的“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的境界。
(三)放声吟诵,入情入境
吟诵作为中国传统的诵读方式,介于唱和诵之间,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传统,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曾国藩有句话说“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乐也”即是指吟诵。吟诵其实并不难,只要遵循“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的基本原则即可。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四)铺陈导语,引领诵读
导語的铺陈也是引领学生诵读诗文的一种好办法。有位老师是这样指导《题临安邸》中“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诗的朗读的。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他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都不存在了,那些酒囊饭袋们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着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老师满脸忧愁地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老师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爱国的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慨。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爱国心。
学习古诗词,是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对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整合资源 读书法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策略
古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在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性情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我带领一部分骨干教师着力进行《拓宽诵读范围,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的课题实验,尝试古诗词教学的新策略。
一、找准连接点,整合资源,大量输入
(一)整合同主题的作品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相同或相近。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进行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大量诵读中生情。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赠汪伦》时,先吟诵李白的送别诗《劳劳亭》,悠扬的吟诵声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由此引出诗人李白和送别诗,然后学习新诗,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感悟异同。“送别”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二)整合同题材的作品
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张志和的《渔歌子》,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此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江雪》是在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场失意时写的,而《渔歌子》是张志和隐居时所写。这样,让学生对比阅读,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对比阅读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三)整合同诗人的作品
整合同诗人的作品,一可增强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连接学习李白的其他作品《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展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探访诗仙李白”等,达到以趣生情的效果。
二、找准读书法,书声琅琅,悟情悟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情自明。通过诵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的良好共鸣,让学生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审美等综合素养。
(一)文白对读,初步理解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时候诗文的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我们无法代替孩子的理解,烦琐的分析不能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于是,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大胆地改变以往的条分缕析,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行文白对读。学生读诗句(文),老师读相应的诗意(白);然后再换过来,老师读“文”,学生读“白”;或者让生生之间文白对读。孩子们在游戏般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初步理解了意思,为下面的记诵打下了基础。
(二)歌诀体朗读,快速记忆
歌决体朗读是陈琴老师创造的读书方法,即一手打节拍,一手点字,按语义合理断句,加入重音、语气等。用手拍桌子、打节奏这种歌诀体快速记忆,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年龄小,生性好动,小手拍起来,管住了他的手不做小动作,注意力高度集中,整个班级整齐富有节奏的诵读声,形成了强大的磁场,学习氛围浓郁,利于孩子快速記忆。孩子们边动边读,趣味盎然。在读熟的基础上加快速度,不仅便于记忆,还能矫正孩子口笨舌拙的现象,逐渐达到朱熹所谓的“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的境界。
(三)放声吟诵,入情入境
吟诵作为中国传统的诵读方式,介于唱和诵之间,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传统,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曾国藩有句话说“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乐也”即是指吟诵。吟诵其实并不难,只要遵循“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的基本原则即可。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四)铺陈导语,引领诵读
导語的铺陈也是引领学生诵读诗文的一种好办法。有位老师是这样指导《题临安邸》中“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诗的朗读的。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他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都不存在了,那些酒囊饭袋们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着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老师满脸忧愁地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老师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爱国的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慨。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爱国心。
学习古诗词,是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对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