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之处听惊雷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的结点。” 成功的细节描写,作用巨大,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感同身受,震人心魄,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真实性。因此,细节应该成为作文精雕细琢的点,要在作文中有意设置表现深情的细节,掌握在文章中运用细节来表现主题的方法,学会以小见大,以情感人。
  细节描写是在作文创作中,把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进行细致准确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何写好细节,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细化动作
  材料一: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口里说道:“……”
  ——摘自《范进中举》
  ( 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真实生动的细节,简洁准确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加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
  材料二:他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用小腿轻轻地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绕过对方两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用“挺身收腹”、“接住”、“ 颠”、“飞速上”、“绕过”、“冲入”、“起脚”几个动词,把射门时的精湛技术直观而生动地再现出来。)
  二、巧用修辞
  材料一:世界男子110米跨栏比赛就要开始了,紧张地蹲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们就像一张张拉满弓的箭,随着“砰”的一声枪响,刘翔这只离弦之箭向前飞奔着,只见他挥动着有力的双臂抬腿越过一个个栏杆,身轻如燕,姿态优美,很快便把对手甩在身后,闪电般地冲过了终点——
  (四个比喻将刘翔在跨栏比赛中起跑、行进跑、冲刺阶段的矫健身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材料二:一天晚上,乌云像一群孤魂野鬼一般悄悄地聚拢过来,接着便是一阵鬼哭狼嚎般的风声,凄凄地向我扑来。大树说:“暴风雨就要来了。”我胆怯地摇晃着身子,树叶落下来又被风撕碎了,最后又被疯狂地卷走。“不!”我捂住耳朵,像被戳的刺猬一样蜷缩着身子,大树用它的树枝点了点我的脑袋:“孩子,你必须经得起风雨的考验!”
   ——摘自《成长,需要风雨》
  (小作者有意用两个比喻渲染乌云、风声的可怖,突出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的震慑及人物脆弱的内心,拟人化手法写大树启示人要禁得起风雨的考验。)
  三、突出特征
  材料一:他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跑着,紧紧抱住衰老伛偻的娘,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围观的乡亲原先预备开怀大笑,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几位大婶还摸出皱巴巴的手帕,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
  (作者有意选取突出人物特征的感人细节展开描写,多年辛苦的劳作在母亲脸上留下的印记、同村大婶皱巴巴的手帕、眼角的泪花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材料二: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摘自《骆驼祥子》
  (抓住所描写景物的最突出特征,把夏日风雨交加时恶劣、极端天气特点细致生动地再现出来。)
  四、描摹感受
  材料一: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正像激光似地在教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某某,干什么?”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
  材料二: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双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这使我感到很不舒服,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动……又有两位同学上去改答案了,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到底上不上去呢?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压,几次想冲上去,可我能对班里权威人物的答案提出异议吗?我再一次在草稿纸上认真地计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错误了。于是,心一横,“呼”地站起来,跺跺脚,对着手哈了几口气,迈离了座位……
   ——摘自《脱下自卑的外衣》
  (两则材料细致刻画了在突发事件面前人物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注意技巧,不是一味地直抒心意,借助了动作描写等其他手法。)
  文章生动要借助细节描写,但具体描写时,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细节要准确可信,经得起推敲,要注意精心选择,巧妙安排。此外,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服从人物刻画或者事件经过的需要,为了强调某一细节的重要作用,可对此进行反复多次的描写。
  做一个关注生活的人,做一个关注细节的人,于细微之处听惊雷,让你的作品在精妙的细节中获得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善思,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善于思,才会利用丰富的知识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本文拟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情境、巧妙设问、积极评价等四个方面去探讨学生的课堂思考。  关键词:学生 语文课堂 引导 思考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善思,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学工作
期刊
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曾有一首佳作,广为流传,这首诗就是《凉州词》。全诗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叫大才子纪晓岚帮他把这首诗写在扇面上,可纪晓岚一不小心,漏了个“间”字。皇上一看,正要怪罪,纪晓岚灵机一动,就说这是首词,随即拿起笔,添上标点符号,全诗果然成了一首绝妙的词: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期刊
评价标准是用来衡量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工具和尺度。有人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励性评价,这是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元性评价”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个班级或对某些学生用区别对待的尺度进行多元评价;二是运用体育教学这个载体,教师、学生和家长分别从各自角度进行多元评价。相对而言,前者做起来并不难,而后者做起来
期刊
摘 要:“爱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画又是天性中最自由的释放”,所以要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眼光来审视和评价孩子们的作品,善于发现,开掘童趣,顺从意愿,尊重选择,善于欣赏和理解孩子的闪光点,放手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自己去感受,去探究表现方法,才能发挥神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绩得到肯定,情感得到交流,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这一切都会给孩子带来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充满欢乐!  关键词:善于发现
期刊
摘 要: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是人们生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和习惯。许多学生都懂得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也迫切想方设法克服语文学习中的胆怯情绪,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成绩,但在真正的学习过程中,却因语文知识的繁杂而无所适从。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渴望落实的目标。语文教
期刊
家庭作业是教学中的基本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巩固和实践。现代小学教育的目标旨在实现素质教育,因此,家庭作业的作用举足轻重。它的设计与布置是否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是否能够抛弃陈旧的、烦琐的家庭作业模式,让学生带着趣味性用一种愉快的心情来完成作业,这是新课改中提出的基本理念。因此,教师要在作业设计上倾心研究,舍弃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的作业设计,让趣味性和创造性融入其中,让学生感觉完成作业的过程不是一
期刊
近段时间,两岁小孩小悦悦被碾,十八路人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此事件引发了人们广泛热议。学生对此类事件也很关注,但如何引导学生理性关注社会现象,并让这些素材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在网上找到了相关视频,视频很让人震惊,于是上课的时候我就把这个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能引发其对此系列事件的深度思考,我还下载了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双手接住高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处理学生事件时,要审时度势,做出最佳选择。  事情回到2009年2月23日,21点30分,我的手机铃声猛然划破沉寂的夜晚。原来,是宿舍王教官打过来的,他告诉我,我班的四名同学夜自修结束后在宿舍里打牌赌博,被抓获后,三名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态度也较好,还有一名学
期刊
一、主题与背景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历来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可在众多的语文教科书中,它却是无章可循的。如此背景之下,作文课到底该怎么上,便是许多一线语文教师日思夜盼之梦了。为了寻梦,本学期,本人在南京市讲了一节记叙文开头写法教学指导课。  二、教学过程扫描  1.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万事 难”、“良好的 是成功的一半”,让学生用一对近义词填空
期刊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部分……  我想,一本书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