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备课从原始阅读开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iwe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个性化备课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对集体备课弊端的一种拨乱反正。然而审视课改形势下的个性化备课,无论是下载教案式的“备课”,还是“收集”式的备课,都不是真正的个性化备课。个性化备课应从原始阅读开始。原始阅读,即教师不借助任何的资料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排斥资料的查找,与课堂的生成、生态课堂也并不矛盾。
  关键词:个性化备课;集体备课;原始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18-2
  一、关于“个性化备课”
  “个性化备课”是现今教科研中一个比较时尚的用语。有专家说,“个性化备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它是对人的重新审视,是在个性的张扬中建立自信的教学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备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个性化备课使师生互动根植于充满个性自由的教学土壤里,并且能够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把每个学生的个性潜力充分发掘出来,让语文课堂永远充溢着蓬勃的生命活力。”
  专家的描述很令人神往,那么什么叫“个性化备课”?笔者的理解是这样的:“个性”是和“共性”相对,“个性化”和“大众化”相对,顾名思义,“个性化”就是非共性、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个性化备课”就是备非共性、非一般大众化的课。换言之,只要是自己独立备课,独立备自己的课,围绕自己的教学主张,备出自己的特质,备出自己的个性,打造出独特的、别开生面的、独具一格的、与众不同的效果,那么,这样的备课就是个性化的备课。
  时下集体备课备受青睐,并已成为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集体备课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在当前的集体备课背后,也隐藏着种种弊端:目前的集体备课往往功利意识太强,教学围绕考试打转,考什么,就教什么,于是就有了统一的教案、统一的教学方法和统一的学生作业。这样,本应是师生即兴发挥的语文课堂,变成了僵化、狭隘的牢笼。这种“集体备课”无异于把大家往一个笼子里赶,扼杀了教师的独立思维和教学个性。不考虑实际教学情况,千篇一律,这对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是很不利的。
  所以,笔者认为,个性化备课并不是“全新的教学思维”,它其实仍是一种常规的教学思维,其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对集体备课弊端的一种拨乱反正,是在推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课改形势下,让我们重新对“备课”这一语文教学的首要环节进行审视和反思,进而探索备课的有效途径的一种引导。
  二、审视我们的“个性化备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堂上一节课,堂下千滴汗”,要上好课,必须下足课前的准备功夫。备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备课是指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辈子”备课,即一个好的教师随时随地都要为备课做准备,用整个生命去备课。作为狭义的备课,其基本要求是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课件、教具、学具等。然而审视课改形势下的我们的备课,我们发现,在“学生为主体”、“生态课堂”的理念下,我们重视了备学生;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指导思想下,我们重视了备方法,而偏偏忽视了备教材、备文本。
  教材、文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师上课的凭借。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钻研教材是备课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因此,备课必须要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阅读教材,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和确定知识的重点、难点上,把教材“嚼烂”,“吃”到肚子里,做到“腹中有本”。而作为新课标下的新型教师更要刻苦钻研教材,并具有创新性。
  然而,我们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常常只是拿起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浏览一遍,或到语文教学网页下载教学资源就算是完成了与教材的对话。这样的准备虽然表面上资料丰富,其实是相当粗浅的。因为你准备的资料都是别人的,都是别人对文本的解读,而你其实与文本仍然保持着相当的距离,所谓的备课,其实你只是完成了收集而已。
  有一种理论说:“抄写教案,既能起到熟悉教材的作用,也可以学到人家的方法。”看似有道理,其实是错误的。如果说教案、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教学的组成部分的话,它应该是与原创者的教学环境相互依存的,再优秀的教案“也只能适宜于原创者的课堂,你若将其直接复制,并在自己的课堂上完整地执行这个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未必如意。”(孙琪斌老师的《在学中教·异步达标》p120)
  备课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充满激情、凝聚智慧的创造性劳动。因此,无论是抄写(下载)教案式的“备课”,还是“收集”式的备课,都不是真正的个性化备课,虽然省却了钻研的劳苦,但也随之失去了思索的灵光,往往使备课变成了一种虚设的“道具”。总之,教师如果一味凭借他人经验来应付教学,就会丧失自己的教学主张和个性。用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的话说,就是“一望而知之下的深层的无知”。
  三、个性化备课从原始阅读开始
  语文是一门十分感性的学科,特别注重体验,特别强调感悟。所有的教学设计始于文本研读。教一节课犹如写一篇文章,想不好就写不好,想不深就写不深,想不透就写不透。如果教师与文本保持相当的距离,就无法帮助学生拉近距离。如果教师对教材没有感悟的过程,又怎么能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怎么能较好地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呢?如果教师备课时对文本解读存在欠缺,就很难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个更加自由、广袤的空间。如果老师教什么都心中无数,就谈不上什么效果。所有这些都将严重制约与窄化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从而影响了语文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
  所以,文本是教与学的基本对象,必须扎扎实实予以落实。
  教师读文的深浅是优教优学的关键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重视文本解读这一环节,静心静气融入文本,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生成乃至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这里笔者引入一个“原始阅读”的概念,即教师不借助任何的资料阅读文本,理解文本,这其实也是培养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解读文本就是解密”,而这一能力也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甚至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新课程强调“以学定教”和“先学后教”,这里的“学”一般只理解为学生的“学”,为什么不能理解为教师的“学”呢?在“教”之前,教师为什么不能以学生的身份先“学”一学呢?“个性化备课从原始阅读开始”,在“原始阅读”中,教师自行发现、建构起文本的意义,才能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情绪化的“场所”;在“原始阅读”中,教师产生矛盾,生成困惑,才会理解、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悟,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在“原始阅读”中,教师画出关键词语、含義深刻的句子,读出心得,读出味道,才会充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才会有教学设计的背景、教学设计的力量,才能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化备课从原始阅读开始”的提出与“下水作文”、“教师先下题海”的倡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当然,原始阅读并不排斥资料的查找。教师在原始阅读的基础上,多方面查找资料辅助对文本的理解,丰富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解读,又是一种由点到面的解读。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博采众家之长而又不迷失自己,“化”他人为自己,不被资源的海洋所淹没。资源化和个性化,不是简单相加,而应和谐辩证地统一在备课工作中。参照前人对文本的解读,不断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特的见解,以便在教学中既能做到游刃有余,提升师生对话的质量,真正使自己担当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位置。
  当然,对备教材、备文本的充分重视与课堂的生成、生态课堂也并不矛盾,相反,重视文本的解读反而会促进课堂的生成,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提升。“预设因生成而精彩,生成因预设而纷呈”。已故上海教育家陈钟梁曾说“研究的外延等于教育教学的外延”。备课充分了,教师便从容了,课堂便活跃了,学生便快乐了。有道是“好课无案,大课无痕”。
  备课,是凝聚智慧的创造性活动。我们要把个性化备课的过程作为自己学习的过程、自我提高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和树立自己的个性,并善于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和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展现语文课堂和语文教师的独特魅力。“个性化备课从原始阅读开始”,个性化的备课成就个性化的教学,而个性化的教学终将造就教学的个性。
其他文献
摘 要:《野草》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本文主要谈谈“野草”这一题目本身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鲁迅;《野草》;象征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58-01     《野草》是鲁迅先生“沉闷”的作品,也是鲁迅先生直接表露自己精神状态的作品,对于这部著作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笔者读完《野草》,对题目“野草”本身的象征意义亦有一点自己的
摘 要:本文在分析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特点,阐述了新课标下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等方式来学习语言。  关键词:语法教学;重要性;特点;思考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8 -01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规定,英语
范仲淹二岁而孤[1],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2]夜昏怠[3],辄[4]以水沃[5]面;食不给,啖[6]粥而读。既仕[7],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8]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9]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10]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11]。”   注释   [1]孤: 幼年失去父亲,现孤儿指失去双亲,无
摘 要:“活动单导学”是一种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新型课堂模式,不仅适用于文化课课堂教学,同样适用于体育课教学。本文主要阐释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体育课堂实施的目标与措施。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体育课堂;目标;措施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4 -01     “活动单导学模式”就是以“活动”为中心展开的一种教学方式。教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的作用,注意有意识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让情感教育成为教学的催化剂。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学;情感教育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4 -01     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对数学
摘 要:本文结合现阶段师范英语的教学现状,指出分层次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语言知识和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英语分层次动态教学模式,因智分层,因材施教,有区别地制出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合适自己的英语学习环境求得最佳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英语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
摘 要:化学新课导入常用的方法有:实验导入法;温故知新法;故事导入法;趣味导入法;激趣导入法;情景导入法等等。  关键词:化学导入艺术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7 -01   一、“实验”导入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如在化学起始课中教师先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从而激发他们兴趣,调动起他
摘 要: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应该注意关注学生这一教学主体,关注课堂教学,备好备足教材和学生,通过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评价方式等途径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9 -02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英语教师一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主观性强,灵活性大,令不少考生望而生畏。据有关资料统计,历年考生在这类试题上得分均不理想。文学类文本阅读难的原因还在于其内容蕴含的文化品位高和文化含量大。考生背景知识与其有相当距离,常常研读不深不透,因而得分低。本文试图通过对江苏省2004-2009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对比分析,为师生备考提供建议。    一、江苏省历年语文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特征      通
摘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入“源头活水”才能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激发情感;思维;主体性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5 -01   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注重问题设计,激活学生思维,引入“源头活水”,向生活领域拓展,引导学生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  面对新教材,新课改,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