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新接触的学科,而对农村中学的孩子们来说,受教育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化学知识了解甚少,如何让学生喜欢学化学,爱上这门学科,是化学教师必须做好的一件事。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
一、巧妙激发学生兴趣。
1.用实验牢牢抓住学生的心
在开学后的第一节化学课上,我并没有按教材编排讲解绪言有关内容,而是先通过一组组化学魔术让学生体验化学的趣味性。首先,我给学生展示一杯“清水”,当然不是普通的水,是一些氢氧化钠溶液,问同学们喜欢喝什么饮料,有的说牛奶,有的说雪碧,还有的说果汁,我说那说先变果汁吧。向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轻轻一摇,液体变为了漂亮的玫瑰红“果汁”。“哇!”学生们一片惊呼。接着,我又向里面加入过量稀盐酸,一摇又变为无色。因为酸过量,又接着加入碳酸钠溶液,杯中立即涌起无数气泡,成为“雪碧”,学生又一阵欢呼,随即加入硝酸银溶液,液体又变为一杯浓“牛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住了,有的学生问:“老师,您变的果汁、雪碧、牛奶,为何不让我们尝尝呢?”我趁机告诉学生化学药品的“三有三不”,大多数药品有毒、有刺激性、有腐蚀性,所以我们平时一定注意不能用手摸药品,不能尝药品,不能直接闻药品的气味。刚才老师变的魔术都是加入的化学药品,所以不能让大家品尝。我又给同学们表演烧不坏的手帕、火山喷发等化学魔术,学生一见化学魔术这么神奇,立刻喜欢上了这门学科。
2.从生活中寻找化学的乐趣。
我们是乡镇中学,教学条件不是很好,我充分利用农村生活中现有的一些物质,找寻它们与化学的关联。比如我在教学钢铁资源保护时,给学生们找来了一些生锈的铁钉,让他们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快速给铁钉除锈。学生们通过讨论一致认为用砂纸打磨太慢,用化学方法省时省力。同学们在实验室用酸洗、水洗、烘干一系列操作,几分钟后铁钉焕然一新,他们对结果非常满意。又如学了pH的知识后,我让学生去田里帮农民们测土壤的pH,指导农民们改良土壤,选择合适的肥料,孩子们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帮助了别人,心里充满了自豪感,同时对化学的兴趣更浓了。
3.自己设计小魔术,各小组间竞争。
在课余时间,让同学们各小组自行利用家里现有材料,设计小魔术,或趣味实验,不定期举行评比。有的孩子用饮料瓶、棉花、木炭自制过滤器,还有人自制苏达饮料,制作晴雨表帮助观察空气的温度。同学们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既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又寓学于乐,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的更大兴趣。
二、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1.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学。
化学新课标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实践、参与、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全方面发展。在学生学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之后,有些演示实验可指导学生演示,担任小教师,不要低估孩子们的能力。如果放手让他们去做,首先,他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信任,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会用心准备,完美展示。其次,这种方式能发现学生易犯的一些错误,及时纠正,另外,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踊跃参与,一举多得。
2.创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科学的探究方法是学习初中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理念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敢于提问、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操作验证、得出结论、归纳总结、拓展与迁移。而这一系列活动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所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这种学习模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合作中,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我在平时教学中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从不歧视后进生。在课堂上我以饱满的热情、激励性的语言促进学生,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的实际分层为学生设计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愉快、向上的情绪,体现自身的价值,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体会微观世界的奥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针对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构成、构造、化分、重组等一系列问题时,如果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时间久了,这些学习上的拦路虎就会削弱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于是我经常上网去搜集一些相关的动画和视频,在教学进程中播放,使抽象的理论变得一目了然,而且过目不忘。对于一些爆炸的危险性实验,也是通过微观动画模拟展示,还有助于学生理解发生爆炸的原因、后果、防治措施,老师也少费不少口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化学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养。初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化学学习生涯打下良好基础,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社会的栋梁。
一、巧妙激发学生兴趣。
1.用实验牢牢抓住学生的心
在开学后的第一节化学课上,我并没有按教材编排讲解绪言有关内容,而是先通过一组组化学魔术让学生体验化学的趣味性。首先,我给学生展示一杯“清水”,当然不是普通的水,是一些氢氧化钠溶液,问同学们喜欢喝什么饮料,有的说牛奶,有的说雪碧,还有的说果汁,我说那说先变果汁吧。向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轻轻一摇,液体变为了漂亮的玫瑰红“果汁”。“哇!”学生们一片惊呼。接着,我又向里面加入过量稀盐酸,一摇又变为无色。因为酸过量,又接着加入碳酸钠溶液,杯中立即涌起无数气泡,成为“雪碧”,学生又一阵欢呼,随即加入硝酸银溶液,液体又变为一杯浓“牛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住了,有的学生问:“老师,您变的果汁、雪碧、牛奶,为何不让我们尝尝呢?”我趁机告诉学生化学药品的“三有三不”,大多数药品有毒、有刺激性、有腐蚀性,所以我们平时一定注意不能用手摸药品,不能尝药品,不能直接闻药品的气味。刚才老师变的魔术都是加入的化学药品,所以不能让大家品尝。我又给同学们表演烧不坏的手帕、火山喷发等化学魔术,学生一见化学魔术这么神奇,立刻喜欢上了这门学科。
2.从生活中寻找化学的乐趣。
我们是乡镇中学,教学条件不是很好,我充分利用农村生活中现有的一些物质,找寻它们与化学的关联。比如我在教学钢铁资源保护时,给学生们找来了一些生锈的铁钉,让他们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快速给铁钉除锈。学生们通过讨论一致认为用砂纸打磨太慢,用化学方法省时省力。同学们在实验室用酸洗、水洗、烘干一系列操作,几分钟后铁钉焕然一新,他们对结果非常满意。又如学了pH的知识后,我让学生去田里帮农民们测土壤的pH,指导农民们改良土壤,选择合适的肥料,孩子们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帮助了别人,心里充满了自豪感,同时对化学的兴趣更浓了。
3.自己设计小魔术,各小组间竞争。
在课余时间,让同学们各小组自行利用家里现有材料,设计小魔术,或趣味实验,不定期举行评比。有的孩子用饮料瓶、棉花、木炭自制过滤器,还有人自制苏达饮料,制作晴雨表帮助观察空气的温度。同学们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既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又寓学于乐,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的更大兴趣。
二、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1.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学。
化学新课标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实践、参与、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全方面发展。在学生学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之后,有些演示实验可指导学生演示,担任小教师,不要低估孩子们的能力。如果放手让他们去做,首先,他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信任,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会用心准备,完美展示。其次,这种方式能发现学生易犯的一些错误,及时纠正,另外,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踊跃参与,一举多得。
2.创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科学的探究方法是学习初中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理念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敢于提问、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操作验证、得出结论、归纳总结、拓展与迁移。而这一系列活动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所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这种学习模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合作中,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我在平时教学中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从不歧视后进生。在课堂上我以饱满的热情、激励性的语言促进学生,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的实际分层为学生设计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愉快、向上的情绪,体现自身的价值,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体会微观世界的奥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针对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构成、构造、化分、重组等一系列问题时,如果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时间久了,这些学习上的拦路虎就会削弱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于是我经常上网去搜集一些相关的动画和视频,在教学进程中播放,使抽象的理论变得一目了然,而且过目不忘。对于一些爆炸的危险性实验,也是通过微观动画模拟展示,还有助于学生理解发生爆炸的原因、后果、防治措施,老师也少费不少口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化学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养。初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化学学习生涯打下良好基础,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社会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