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催促着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已形成一种大的趋势,这里不仅是教学技术有了变化,更重要的是教学新理念在教学中有了体现。信息技术以其逼真的图像、动画、音效能营造另一个教室外的“真实的虚拟环境”,同时又以其灵活多变的交互性深深吸引着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教学之中,能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资料丰富、详实,图、文、视频相结合的网络环境下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
一、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在四年级上册《怎样搭配食物》一课中,可以先将与科学搭配食物相关的图片、录相、录音、教学课件、教学软件、参考文献,以及网站、网页保存在自己备课收藏夹中,根据上课的内容提供给学生相关的网站网页,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导他们登陆相关网站,进行在线收集资料,大量的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再将这些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得出科学搭配食物的规律性知识。这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
但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习成果。如学完了《保护濒危野生动物》这一课后,让学生利用网上搜集的资料出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所以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但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网络环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无限开放的课堂,通过课程的整合形成巨大的资源库,它储有大量的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等各种各样的教学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教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这一单元时,如果光让学生观察岩石标本、矿物质标本发现有什么不同,是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我们只有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从每种岩石出现的化学反应中认识岩石和矿物质,将无法解决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过漫长时间的变化各种岩石、矿物质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先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信息,从学生最关注的矿物质信息,如由泥、砂、岩石的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后可能会沉积到水底,经过千百万年后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所带给人类的影响,让学生研究岩石与矿物质的形成过程。把复杂的岩石与矿物形成过程,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不仅让学生对岩石与矿物质的形成过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更使学生经历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课堂上的40分钟和书本上知识毕竟有限,一堂课的教学并不是随着40分钟的结束而结束,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课外去探究。假如课时充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网络,在网络中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来拓展40分钟的课堂教学。比如《探索宇宙》一课,应该说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获取了很多关于宇宙的信息,但学生心中还有很多问题要问,还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这在一堂课上是不可能全部解决得了的,于是我再向学生推荐几个比较好的网站,如“循宇天文网”:http://karajan.lamost.org/;“谈天天文网”:http://www.2-sky.com/;“天文网”:http://oka.16789.net/以及“世界未解之谜”等,请学生课后自行上网到这些网站中去进一步查询,获取更多的太空知识。
四、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师生合作交流
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进取的,具有向上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因此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尤其显得十分必要。而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点。为了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我经常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身边的科学,用不要本来就是这样的目光看问题。在平时有什么发现,可以及时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可以把自己的QQ号码、电子信箱告诉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进行联系并沟通。从而使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作者单位:沭阳县潼阳中心小学 江苏】
一、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在四年级上册《怎样搭配食物》一课中,可以先将与科学搭配食物相关的图片、录相、录音、教学课件、教学软件、参考文献,以及网站、网页保存在自己备课收藏夹中,根据上课的内容提供给学生相关的网站网页,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导他们登陆相关网站,进行在线收集资料,大量的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再将这些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得出科学搭配食物的规律性知识。这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
但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习成果。如学完了《保护濒危野生动物》这一课后,让学生利用网上搜集的资料出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所以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但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网络环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无限开放的课堂,通过课程的整合形成巨大的资源库,它储有大量的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等各种各样的教学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教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这一单元时,如果光让学生观察岩石标本、矿物质标本发现有什么不同,是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我们只有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从每种岩石出现的化学反应中认识岩石和矿物质,将无法解决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过漫长时间的变化各种岩石、矿物质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先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信息,从学生最关注的矿物质信息,如由泥、砂、岩石的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后可能会沉积到水底,经过千百万年后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所带给人类的影响,让学生研究岩石与矿物质的形成过程。把复杂的岩石与矿物形成过程,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不仅让学生对岩石与矿物质的形成过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更使学生经历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课堂上的40分钟和书本上知识毕竟有限,一堂课的教学并不是随着40分钟的结束而结束,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课外去探究。假如课时充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网络,在网络中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来拓展40分钟的课堂教学。比如《探索宇宙》一课,应该说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获取了很多关于宇宙的信息,但学生心中还有很多问题要问,还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这在一堂课上是不可能全部解决得了的,于是我再向学生推荐几个比较好的网站,如“循宇天文网”:http://karajan.lamost.org/;“谈天天文网”:http://www.2-sky.com/;“天文网”:http://oka.16789.net/以及“世界未解之谜”等,请学生课后自行上网到这些网站中去进一步查询,获取更多的太空知识。
四、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师生合作交流
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进取的,具有向上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因此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尤其显得十分必要。而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点。为了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我经常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身边的科学,用不要本来就是这样的目光看问题。在平时有什么发现,可以及时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可以把自己的QQ号码、电子信箱告诉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进行联系并沟通。从而使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作者单位:沭阳县潼阳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