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选读》的教学内容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su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面对不同教材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论语〉选读》来说,从教材角度分析,有人以“语言文字”教,有人以“语言文章”教,也有人以“语言文化”教。可见,我们在教材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有着很大的分歧。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论基础》中,根据文本的功能类型将语文教材分为“定篇”、“样本”、“例文”、“用件”四种。要明确这四种选文功用类型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它们的体现内容、教学效用、选文特征、教学方式来进行对比,请见下表。
   遵循王教授的这种界定,《〈论语〉选读》中的作品虽然不是《论语》的原来面貌,但也是按不同主题重新编排的经典作品,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更改的一种结晶,所以它理当属于“定篇”。但值得注意的是,王教授有关这四种选文功用类型的划分,仅是为教材编写与处理提供一种理论上的界定,是一种理想化的定型。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运用其理论又将出现怎样的情形呢?下面以本人教学《高山仰止》为例,探寻如何确定《〈论语〉选读》教学内容。
   第一次备课时,笔者就将《高山仰止》作为“定篇”来确定教学内容。据王教授的观点,学习“定篇”性质的文章就要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学习这些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实用,而在于学习一种经典文化,学习作品本身所展现的丰富内涵,学习“文化、文学学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为此,笔者查阅了有关《高山仰止》相关章节的权威解读,将教学重点放在感受孔子渊博的学问、美好的人格和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关系上,呈现的方式有吟诵,有学生个体感悟与点评,也有权威评论的展示与解读。
   但是,这节课里,教师与学生只胶着于对孔子高尚品格的敬仰,只局限于弟子与孔子之间的思想交流,无论老师怎样罗列大量权威的解读,学生只能用贫瘠的语言反复表达“对孔子的仰慕”之类的评论,无法感悟经典文本的魅力。这样的“定篇”教学能发挥它的功效吗?
   其实从《学科指导意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论语〉选读》应该注意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与文化。
   教学“文字”,要注重语言内涵的探究;教学“文章”,要关注文本的独特性;教学“文化”,要领会文本的教材价值。如我们把《〈论语〉选读》仅定位为“定篇”,我们只需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的原生价值,领会、理解作品自身的思想魅力、文化价值,这样就违背了“文字”与“文章”教学内容的规定,就无法把阐释过的作品加以内化,就无法掌握优秀文化作品的深层结构。
   语文教学内容,本就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从教的角度而言,指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呈现出的种种材料以及所传授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内容(特别是权威的解读)的沿用,也包括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加工、处理、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由此可见,在明确《〈论语〉选读》的教学内容时,不能一味地考虑对作品的权威解读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层层呈现这些权威解读,如何在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中有效地提供“凭借”,让学生理解语言外核下所包容的语言文字的内涵、意蕴,让学生关注文章的文体特征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的方式方法,进而获得文学、文化、精神、智慧的滋养。
   基于以上的领悟,还鉴于《论语》“语录体”的文体特征,笔者发现,如果将教学内容重点放在通过吟诵来体悟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关系时,则为“定篇”;放在了解对文言字词句段和文言现象的关注,则为“例文”;放在通过文言句段理解对话者怎样的心声与情感,则为“样本”;而在补充相关材料之后,将重点放在知人论世上,让学生了解这个时代中个人的命运,甚至去调查了解整部《论语》中“这个人“的形象,则为“用件”。
   于是在另一个班级授课《高山仰止》时,笔者采用如下方法授讲教学内容:通过朗诵来揣摩词句的感情色彩;通过知人论世,来感受孔子与弟子的个人形象,体悟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描写;结合自己的阅读、见闻或经历,就“师生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以王教授选文分类的理论来看,本节课似乎是没有办法定位为哪一种类型,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它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更能让学生进入主动上课的状态,而不是被动接受。
   通过两堂课教学的比较,笔者对如何确定《〈论语〉选读》教学内容有了如下的思考:《〈论语〉选读》教材体系与王荣生教授所提倡的选文分类、特征、呈现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论语〉选读》是编者按照“政治主张与实践”、“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思想”等主题重新编录的课文,它带有编者强加的意图,编者本身对选文的四种类型就不一定有统一的认识,更不会考虑它们的选文特征与教学功用,因此《〈论语〉选读》中的选文可能具备多重功能,教师要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多样教学模式,才能不断地为教学注入活力,更好地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正如明代思想家李贽所说:“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新课程要求教师能把教科书由教本转化为学本,能够对四种不同类型的选文在方法上综合地进行取舍与选择,培养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系统,突出自主性,学会多元化对话交流,其间,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结合文本,读出个性,读出自我。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瑞安第二中学(355200)
其他文献
“敏于思而讷于言”也许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会遇到的一个难题,而广府方言区的学生则更是有口难开,因为粤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相比,较其他方言有着更大的区别。所以,当广府方言区的学生在提炼生活经历、情感时,语言转换障碍会使文章中出现许多不规范的语言表达现象。再加上广府方言地区的公共语言环境不够好,商家、企业、媒体甚至政府在社会宣传时都会使用或夹杂粤语方言。久而久之,在浓厚的粤方言语境下,学生难以自如地在作文
期刊
从2012年全国高考17道作文题来看,内容多贴近社会生活,时代特征鲜明。这些作文题,虽然命题形式和角度不尽相同,却都对学生起了积极的思想导向作用;对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简而言之,都能启发学生关注自身素质,关注社会生活。  一、关注自身素质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有责任选出符合时代标准的青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战略
期刊
余秋雨说:“苏轼走向黄州是带着罪名走来,带着耻辱走来,带着冤屈走来,带着痛苦走来。”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获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苏轼虽侥幸从监狱中出来,以流放的身份做着 “团练副使”的小官,无实权、无编制甚至连一个办公场所都没有。而一个才华横溢、怀济世之才的文臣,竟然做了“保安”,岂不滑天下之大稽?“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冤乎,能无怨乎,能无痛乎?  但苏轼走向黄
期刊
《项脊轩志》借述一轩格局之变化,寄寓了自己家世变迁、身世沉浮的深沉慨叹。对于这一点,读者在品析时往往容易忽略,实际上这恰是归有光的匠心所在。关于项脊轩格局的变迁,作者虽简言淡语,却意味深长。姚鼐曾评价“归震川能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有风韵疏淡,此乃于太史公深有会处。”  一、从轩的环境变化品作者读书之喜悲  文中并未直述作者家道没落之悲慨,但从项脊轩所处的环境——归家庭院的格局变化中,我
期刊
[教学实例]  读写指导课: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一、教学目的  1.留心观察、体味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表现情感特点,写出诗情画意。  2.亲近大自然,让心灵与大自然亲密交流,丰富情感的人文内涵 。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写景的方法,进行写景片断训练;  2.丰富学生情感体悟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三、教学设想  1.一课时。2.讲练结合。3.多媒体辅助。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1.深
期刊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言的,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化传播延续的载体,因此,要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都离不开对文言文的学习。目前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成为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文言文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对高中生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学习阻碍。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高中生文言文学习面临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和学生的沟通交流,
期刊
钱理群先生说:“经典性的作品更是常读常新,每一次新的感悟都会带来新的发现的喜悦,文学阅读的魅力也就在于此。”(钱理群《〈雷雨〉的多重解读》)而想要收获新的阅读感受,文本细读就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大多数人关注的是文章宏大的情节,文章中看似可有可无的语句或细节,以及细微矛盾的描写,常常被忽视。其实这些“小处”,似无心而有意,寓深厚于平淡,正是作者创作的匠心所在,也恰恰是作品的教学
期刊
比照基础知识的把握,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更需要技巧的点拔。纵观2011年17套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的考点分布依然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考查形象、语言、技巧、观点、态度等。从总体来看,分值有所增加,不少省市由原来的6分增加到8分,有的甚至增加到17分。如江苏卷10分,全国新课标卷11分,辽宁卷11分,北京卷17分。尽管2011年古诗词鉴赏题有突破,有耳目一新之感,但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笔者结合近几年
期刊
在文学鉴赏中,对文学背景、环境和外因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但是绝不能以此替代对文本自身的分析和研究。文本本身就是独立存在的。文本中,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决定着该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语言最重要的特点是,一个字词给出另外一个字词,这就是说每一个字词都被另外的字词所召唤,而这另外的字词本身又向继续的言说进一步开放”。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期刊
好胜心就像一剂思维的催化剂,学生要取胜,必须要想得深,想得全,从而使自己的思维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既要全面,又要缜密,无形中,思维品质得到了提高。在讲授《群英会蒋干中计》这篇课文时,笔者尝试了充分调动学生好胜心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你和蒋干谁精干   第二课时一开始,笔者就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蒋干,你会发现周瑜在实施反间计的过程中,有哪些环节做得很高明,哪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