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对准都市人的焦虑与危机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_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2月底,在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河南文艺出版社等联合为奚同发小说集《雀儿问答》举行首发暨赠书仪式的时候,一场韩国顶尖围棋高手李世石与“阿尔法狗”(AlphaGo)之间进行的必将进入历史的系列围棋赛正在吸引着世人广泛的关注。
  比赛的结果是李世石以1:4告负。李世石表示,AlphaGo不是无解的高手,是人类可以应对的水平,但AlphaGo的“集中力”确实是人类难以逾越的。
  这场围棋赛也引来了很多的评论,很多评论认为:虽然代表人类的李世石输掉了比赛,但事实上,自从谷歌宣布AlphaGo将与李世石进行世纪对决后,就已经注定,科技会赢、围棋会赢,李世石也会赢。当然,最终的赢家依旧是人类,因为正是人类的努力,才让机器学习有了现在的进展和突破。
  上面的表述是新闻消息、新闻评论的范畴,但是在新闻的背后,不少人认为这场比赛意味着某种危机的开始,产生了将被机器人淘汰的焦虑。
  人类的这种危机感、焦虑感一直都有,只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危机感、焦虑感更普遍、更严重了。
  奚同发作为一个有记者和作家双重身份的现代人,在用新闻之笔记录时代变迁的同时,也早在用作家之笔触摸、挖掘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现代人的危机感、焦虑感,面对日新月异新世界的欣喜、无奈与迷茫。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雀儿问答》是奚同发的最新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的17部作品。有奚同发赖以成名的短篇小说,也有不少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被多方转载的中篇小说。奚同发还出版有《拥抱苦色》《爱的神伤》《浮华散尽》《最后一颗子弹》《木儿,木儿》等长篇小说、小说集、随笔集多部,是河南作家群中生代作家的代表之一。
  奚同发的短篇小说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奖,其小说语言质朴,叙事生动,构思巧妙,其中《主刀》《选择》《幸福一小时》《斗鱼》《白纸黑字》都曾被选为中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范文,还有的选入了研究生考试的试卷。奚同发的短篇小说除了小说通常意义上的机智与理智外,还有的作品偏向于感觉与情感。
  《白纸黑字》故事的主人公那个没有名字的女人始终没有出现。如果作为新闻采访,肯定不是成功的采访,写成新闻作品也不会是一篇成功的新闻。但是,作为作家,作为小说,作者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理智与读者的情感巧妙地勾连起来,在平静的叙事中蕴涵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确实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河南作家群的很多老作家以写农村题材见长,偶尔有涉足城市题材的作品,也有隔靴挠痒之感,总感觉是农村人进城,逛逛而已,并没有真正触摸到城市的血液与脉搏。尤其是新时期以来老城市人、新城市人因价值观念改变、生活节奏变化而带来的心态变化,那种与现代物质生活伴随着而来的欣喜、放纵、无奈、迷茫、苦闷成为文学创作的新的富矿。在这种巨大变迁中成长起来的奚同发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种“转型期的痛苦”,并且把创作的重点放在了城市,放在了新城市人的身上、放在了高科技尤其是数字技术给人带来的心理、行为“变异”上。
  中篇小说《彼此》写了几个初入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在一特定场所产生的偶发关系。被辞退的实习记者邹晓亮,主动辞职不干的喜欢吃爆米花的警察董震欧,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到工地打工的二黄,欠二黄等民工的工资又被老板欠钱的包工头冯竣等看似不关联的城市“屌丝”在一个商场内“相遇”了,彼此成为了彼此的风景,但彼此并不了解彼此的无奈与苦闷。在商场这个特定的公共场景中,在这里,所有人对自我的认知都和他人眼中的形象是错位的,正是这种认识错位带来了他们不同的命运。因为二黄的临时起意而又后悔的一个意外举动,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个偶发事件被媒体和公众解读成了另外的面目,“丧事”变成了“喜事”,二黄死了,董震欧成为了英雄,邹晓亮成为了首席记者。没人关注事情的真相,生活在继续,各种矛盾与无奈还在继续,一个人的生死引不起丝毫的涟漪。
  如果说《彼此》关注的是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烟花》则关注的是都市人的情感状态。在都市的茫茫人海中,看似人际关系宽泛,临到事儿却找不到真正的朋友,越热闹越孤独越无助。农耕时代,情感如风筝,飞得再高再远,还有一根实在的线抓在手里。现代社会,人人靠手机联系,甚至还要“披上马甲”,一旦断了,就无从联系,如同烟花一样消散在无尽的夜空。
  《没时间,忙》聚焦都市人的生活、生命节奏。这篇小说通篇都是短句子,小标题都是ABCDEFG,流水般的节奏,流下无绪的忙。忙,瞎忙,忙来忙去,人忙成了一串数字、一个符号,说不在就不在,说没就没。什么都是移动的,找不到可以“固定”的支点。
  《日子还将GO ON》关注城市大龄女青年的感情困惑、经济对婚姻的物化。婚姻不再仅仅是爱情的归属,而是“婚姻工厂”根据投入成本等一系列程序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可是,在当代都市中,仅有爱情能带来美满的婚姻吗?每个年轻人都在困惑、都在追问,就像CCTV的记者在街头追问行人:你幸福吗?
  《雀儿问答》是奚同发在新闻与文学之间游走的一个实验品。《雀儿问答》从央视“你幸福吗”街头采访调查引起广泛社会关注、争议入手,借一个没考上大学的农村青年杨小一短暂的“城市之旅”寻找幸福、叩问未来。树上的雀儿在进行着幸福的问答,在水泥森林形成的城市里,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你感受到幸福了吗?
  在新闻里,你可能得到明确的回答,但在小说里,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中原老一代作家的创作“富矿”在农村,他们的“乡愁”也在农村。而对奚同发来说,他创作的根基已经扎进城市,未来,他的“乡愁”也会在“一天一个样”而同时又“千城一个样”的城市。
  责任编辑 王小朋
其他文献
音乐陶俑  站在黑暗里。他忘了一步一履走来的痛  他的手指像一条空寂的长廊,穿过春风,走在风景中  他把小草、野花、风、天空都搬到掌心  轻轻拨动空气,树叶摇动,鸟儿歌唱  从地底发出的歌声,像溪水淙淙  明亮的欢乐不断扩展  从翳暗内部,从刀痕深处,扩展  然后,阳光停在那里  一动不动  青铜立人  一个国飘摇不定。一座城云里雾里  你站在山巅,必然呼唤一场风雨  环管状的巨手一挥  天地便揽
期刊
汾河已经断流,河床上芳草葳蕤。傍晚,我走在齐腰的草丛里,伸出的手臂双桨般拍打着虚无的波浪。当我停下来,四野岑寂,偶有一两声鸟鸣从远处传来,我知道,那是三娃在叫我的名字。  二十年前的一个夏日,我们在凉爽的汾河中嬉戏,像两条欢快的鱼。三娃从河床上抓起一把细碎的石子,浮出水面时朝空中喷出一片水雾,在水雾下落的过程中,一道彩虹赫然出现。他把手中的石子投向我,笑着说,阿伍,快来捉我!然后,便一头扎进水里,
期刊
喜欢布衣。  旧时的“布衣”是指平民。《菜根谭》里的“布衣暖,菜根香”是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生活苦点累点没什么打紧,要紧的是姿态,放低姿态,心态平和,才会有快乐。  我喜欢的布衣是棉、麻、真丝质地的衣饰,穿在身上轻柔,熨帖,舒心,像江南的春雨,像水墨烟雨图,好虽好,却是不经保存的,易旧,爱坏。  有些衣服,当时是左挑右选,试了又试,喜欢的不得了,像偶然间遇到的知音,丝竹弄响,弦外听音,那是意外
期刊
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1871—1919),无疑是俄国白银时代的文学大师。1871年,他出生在俄国一个叫阿廖尔的小城,在那里度过了他躁动不安的少年时光。出自他第一部小说集里的《小天使》就是这段时光的一种投射。“有时,萨什卡真想不再去做那些被称之为生活的事情了。”小说的开篇这样写道。但是无论他怎么报复生活,一切都是照旧,没有任何改变。十三岁的他,也不知道人们在不想活下去时都采用什么办法,便只好继续上
期刊
一   他在家里已经待了四个星期,而在这四个星期中家里一直笼罩着惶惶不安的气氛。所有人的一言一行都竭力同往常一样,只不过他们没有察觉,自己的说话声压得低低的,眼神愧疚不安。而且,说话时还不时回头往他房间所在的方向看一看。但在他房间对面的另一端,他们走路和说笑的声音很响亮,显得很不自然。但是,当他们偶尔从那几扇白门前经过时——那几扇白门整体从里面反锁着,无声无息,好像门里没有任何活物一样——便把脚
期刊
[摘要]基于《丰乳肥臀》自建了一个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封闭语料库,用话语分析和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三种词类的派生词缀和重叠形式。发现,汉语词法携带主观意义,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或情感,态度主观强于情感主观。在主观性表达功能负荷量上,形容词最大,动词最小。研究旨在说明汉语词法表达主观性的功能对文学文本传情达意起着重要作用。自然语言在真实文本主观性上的特征和表达手段的研究,有助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然语言
期刊
一  有时,萨什卡真想不再去做那些被称之为生活的事情了:不愿早晨用飘着一层薄冰的凉水洗脸,不愿上学,不愿在学校去挨众人的责骂,也不愿让母亲罚他下跪,一跪一个晚上,跪得腰酸浑身痛。但是,因为他才十三岁,不知道人们在不想活下去时都采用什么办法,便只好继续上学,在家下跪。而且他觉得,生活永远也结束不了。再过上一年、两年、三年,他还是得上学,在家下跪。又因为萨什卡生性倔强,胆子也大,他从不逆来顺受,而是对
期刊
[摘要]王威廉是“80后”学院派作家的代表之一。他的创作体现着对文学专业和青年视角两种创作资源的整合,这两种资源共同作用于一种全新的城市经验的书写,让王威廉的作品超越了很多青年作家同侪,具备了回答时代问题的可能。此文即从两种方向的资源整合和具备创新性的城市经验出发,分析王威廉的创作对青年写作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王威廉;城市经验;“80后”写作;成长小说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
期刊
安德烈耶夫的《谎言》,与其说是一篇小说,不如说是一则人类的寓言。谎言如蛇,盘踞在人心的某个角落,不时会爬出来,让人快乐或者受伤,甚至致命。就算有些话“表面闪着实话的色泽”,实则也是谎言。人类永远生活在谎言之中,走不出谎言的陷阱。  小说故事情节极为简单:一个男人爱上一个酒吧初次见面的女人,女人不过逢场作戏般对他说“我爱你”,他便深深痴迷,期待和她在一起。舞会结束,女人和另一个男人约会去了,他一个人
期刊
一  蓝樱草这个女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也总感觉她很熟悉。老牛打电话让我去看看蓝樱草,我突然就记起有这么一个女人,还是一个年轻的女人。老牛啥也没有说,就说让我去看看。我去看看?我根本不认识她,只是知道她,至于模样,早就模糊了,或许根本就没装到过我的脑子里。  我在哪里见过她呢?一次集体活动上,还是某次“驴友会”上?  你去看看,老牛说,她是我们坛子里的一位朋友。  老牛这么提醒我,我本想说出我的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