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分析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o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文化翻译学派的核心人物,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以其对翻译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引起广泛的注意。苏珊·巴斯奈笔耕不辍,其专著和编著多达40余部。其中《翻译研究》总结了她的主要译学思想,是其翻译思想及研究的里程碑。她不仅是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而且在教学、翻译中实践自己的理论,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翻译研究、文学和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为这些领域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有鉴于此,本文特对她的翻译思想进行评价。
  
  一、巴斯奈特系统梳理了翻译学的基本知识
  
  她的专著《翻译研究》于1980年出版,并多次再版,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英语写成,对翻译研究这门虽古老却成立不久的学科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归纳、总结了该学科的基本研究范畴,研究评判标准、研究成果、存在的缺点与问题、发展现状与前景,并联系具体文本类型加以分析解说。可以说,该书是翻译学一本不可多得的启蒙教材,为翻译及相关学科更广泛的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
  其一,该书对传统翻译观进行了反思与再评价。在《翻译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巴斯奈特就指出“该书的目的是确立该学科的基本知识”。①因此,她在书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翻译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其中包括语言与文化、翻译类型、解码与重组、等值问题、不可译性以及翻译的性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打破以往翻译界二元对立的定势思维,从更广阔的背景和视野下研究翻译是其显著特点。巴斯奈特打破过去语言学派单纯从语言学、符号学角度看待翻译的局限,认为语言植根于文化语境中,文化犹如人的身体,语言是人的心脏,任何把语言独立开来看待的翻译行为都将是危险的。②翻译不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而是涉及句法、语法和语用等多种层次的复杂体系的解码与编码过程,在此过程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全等值的、同一的翻译是不可能的。
  其二,该书注重对翻译史的研究。翻译研究要发展就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翻译发展史的脉络,了解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规律及未来发展方向。巴斯奈特始终以翻译史方法来研究翻译,她认为翻译研究没有从历史发展角度来探讨是不完整的,其研究目的是找出欧美文化不同时期翻译方法以及翻译地位和作用的变化。③从历史角度研究翻译是文学、文化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点是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通过分析从古罗马到现当代不同历史时期翻译研究的状况,巴斯奈特强调翻译、译者的地位在不断提高,翻译研究的方法和视野逐渐扩大,研究者开始把目光从翻译过程本身投射到与翻译有关的其他因素和领域上来。
  
  二、巴斯奈特的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和领域
  
  巴斯奈特在《翻译研究》这本书中力图证明“对等”的不可能性,并倡导用描述性的眼光看待翻译史和历史中的翻译现象。这与当时奈达(Eugene Nida)、纽马克(Newmark)、卡特福德(Catford)等人从语言学和欧洲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以寻求等值为目标讨论文化完全不同。巴斯奈特在《翻译研究》初版中就阐述了翻译文化学派的基本理念:关注文本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力图理解操纵文本的复杂过程是怎样发生的,是什么标准决定了译者采用的策略,文本可能以怎样的方式为目的语系统接受。正是这些理念使翻译研究开始从语言学机械的语言分析中解放出来,使翻译学科得到延伸,焕发出新的活力。
  1990年代末,巴斯奈特提出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有四大共同关注点,即调查不同文化对作家形象和文本形象的不同构建方式;找寻文本跨越文化疆界而成为文化资本的方式;探讨翻译的政治;建立“资源库”,收集学科方法的共性以及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联点。④这些总结再一次理清了翻译文化学派的研究思路。
  在《翻译研究》第三版中,巴斯奈特特别关注了解构哲学指引下进入翻译研究视阈的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东方学等研究视角,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学派的基本理念,指出20年间翻译研究的共同主线一直没变:强调多样性;排斥传统观念中对原作的重视,以及陈旧的那套“忠实” “背叛”价值判断体系;突出译者的操控权;将翻译看作跨越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桥梁。
  
  三、巴斯奈特的研究注重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巴斯奈特强调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的密切关系。她不仅是一位翻译理论家,而且是一位翻译实践者。她在小说、诗歌、戏剧等方面贡献卓著。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下她的诗歌翻译观。
  长期以来,翻译界视诗歌翻译为畏途已是常事,雪莱说把诗人的创作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就如同把紫罗兰投入坩埚并企图发现其颜色和气味的规律一样荒谬。与众多译者不同的是,苏珊·巴斯内特在《种子移植:诗歌与翻译》(“Transplanting the seed:poetry and translation”)肯定诗歌的可译性。文中她对雪莱(Shelley)关于“诗歌‘血液’不可传输”进行了辩证分析。雪莱认为诗歌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时,无法进行“血液输送”。但巴斯内特却乐观地看到种子(诗歌的内在灵魂)的“变化”与“成长”,并提出将植物(源诗歌)的种子移植到另一种土壤(目的语所在文化)一样会冒出旺盛的生命力,即翻译的有效处理使“诗歌灵魂”这粒种子在另一种土壤上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
  而一名优秀的译者首先应是一名合格的读者。在认真阅读原作过程中,应注意解开文字及文字以外的“编码”。值得注意的是,苏珊·巴斯内特在她的这一论文中提到两个重要术语:文本特征(textual features)和超文本特征(extratextual features)。前者是语言本身的文本特征,如词汇、语法或形式等。后者是指超出语言文字以外的文本特征,如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等。在跨文化的诗歌语体翻译中,超文本特征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当今世界呈现出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所以,文本特征背后所隐含的超文本特征正是读者特别需要领会的。而翻译受置于翻译语境的制约。其中,源语与目的语所在文化的标准对原文与译文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此,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在其“读者反映论”里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目的语文化的读者对译文的反映程度与源语文化的读者对源文本的反映程度应大致相同。
  在处理原诗与译文的形式问题上,苏珊·巴斯内特总结出4种实际存在的方法:一是“诗体归化”(mimetic form);二是“诗体对等转换”(analogical form);三是“自由诗体”(organic form);四是“另类诗体”(devirant or extraneous form)。⑤
  总之,苏珊·巴斯内特认为诗歌翻译非但不会使原作丧失文学韵味,反而通过翻译行为和译者的努力使其大放光彩(“Poetry is not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it is rather what we gain through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ors”)。⑥
  巴斯奈特是文化翻译学派的重要代表,其翻译实践和翻译思想是译界的一笔宝贵财富,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她系统地介绍了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研究范畴,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审视该学科中的已有论断和不利于翻译研究发展的问题,为翻译研究向前发展解除了枷锁;她把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把翻译研究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的、文化的范畴来加以探讨,并且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因此,她的思想具有高度的宏观性。此外,她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关注都使得翻译、译者的地位提高,同时体现了一位学者广阔的胸襟和气度。
  
  注释:
  ①②③⑤⑥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14, 22, 45-46, 74.
  ④Bassnett,Susan &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Historyand Cultur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0: 8.
  
  参考文献:
  [1]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 (third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1980 /2004.
  [2]Bassnett, Susan & Lefevere, Andre.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4]Bassnett, Susan& Lefevere,Andre.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0.
  (作者简介:周雯思,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0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其他文献
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浩瀚的夜空,耀眼的辉煌过后,是永久的沉寂与惆怅。朱仲禄先生走了,从此,乡村小道上,再也听不到那清脆的铜铃声,再也看不到骑在小毛驴上哼着山歌的那位历经沧桑却依然精神矍烁的老人的身影。先生走了,从此,山野不再青绿,溪流不再清澈,当代少年们的心境也不再平实。生活富裕了,面色红润了,西装革履、底气十足的农家少年们却再也吟唱不出当年那股子野气与豪放。不知是由于少了苦难的磨练而缺了几分执
期刊
一代“花儿”王朱仲禄先生在“花儿”世界里修成正果后,别“花”而去。我们在惋惜这位“花儿”天才的同时,也为其留下丰厚的艺术遗产而自豪、自慰。  朱仲禄“花儿”演唱艺术的内核可归结为:继承而不拘泥,创新而不离本。  朱仲禄的“花儿”,来自传统,而且传统味十足,尤其乡间野味十足。聆听其演唱,总给人一种回归感;回归乡村,回归田野,回归自然,使人心灵濯然,情感朴真。但他的“花儿”并非原始“花儿”的克隆,而是
期刊
沉默权又称反对自我归罪特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司法人员的询问享有保持沉默、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之所在。是否确认该权利及是否建立了保障其实现的程序机制,不仅体现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对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等相冲突的诉讼价值的选择态度,而且也反映出一国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
期刊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极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中央政府执政重点逐步转向建设“和谐社会”,而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无疑是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自1978年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缩小—持续扩大”的增长路线①: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仅为209.8元,到1980年增长到261.46元;1980—198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242.
期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8亿多,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要把农村放在重要位置。由于体育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繁荣先进文化,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农村和谐社会的创建离不开农村体育的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体育(1949—1956)    (一)社会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但国家仍然面临着社会的动荡。国内大部分地
期刊
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内涵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不同形式的媒介开始崭露头角,手机报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会担心现在流行的都市报会不会因为手机报的出现而退出中国传媒江湖。就像当初网络出现时,我们对传统媒体的担心一样。日渐盛行的手机报会不会取代都市报的地位呢?  有人这样定义手机报:“手机报就是将纸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用户在每天的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内容,它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
期刊
档案是人们用以记录、保存和供查阅的文秘载体,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不同的范畴和门类有着不同内容和要求。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信息资源。它是从事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是从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一个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真是
期刊
“中国威胁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在美国火热过,事异时移,美苏冷战的大背景已经不存在了,然而“中国威胁论”却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究其根本,就是国际上围绕中国经济崛起而引发的特殊言论之一,而美国,特别是美国国会,是这个言论的温床。自从“9·11”事件之后,美国小布什政府在反恐和防止武器扩散等方面需要中国的支持,“中国威胁论”声音渐弱,但是,正如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委员Patrick
期刊
先锋艺术属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范畴,发轫于西方二十世纪60、70年代的“身体艺术”,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形成以心理体验、时间体验以及环境气氛的体验为一体的一种综合的表演艺术。相对于传统造型艺术的“外在视觉性”而言,先锋艺术更注重“内在体验”,根据体验物质载体的变化,可以看出其中彰显的先锋精神。  二十世纪80年代先锋精神的潮流刮入中国,先锋艺术经过本土化的包装与一系列的改革实验,具体的侧重点与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