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项链””连接语文和生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go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生活这片沃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要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课堂。
  ““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海螺和贝克,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的胸前。””这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项链》中的语句。在完成课文的教学后,我让孩子们回家自己做一条项链,可以用各种材料,比如,:豌豆、胡豆、竹节、野草的叶子、果实、家里的布条、彩纸……学生归宿假返校时,带来了各种项链,都是用农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做成的,颜色各种各样,样式也各种各样。更有一个学生带来一张照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围绕高山静静流淌,孩子告诉我:““小河就是大山的项链。””我惊讶于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更惊讶于这个脑瘫孩子的理解力:他居然读懂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并且在生活中找到一样的情景。这个案例,是语文对生活的最佳影响,是生活对语文的最好诠释。怎样做到语文和生活的最好连接呢?近年来,我参加了学校课题组,对生活化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联系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学
  1.、联系生活进行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课文中生活的相似性体验。如学习《乌鸦喝水》时,为了要学生理解并体验小石子放进瓶中,水就渐渐升高的道理。我让学生找来瓶子、水、小石子,亲自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同时,我让学生讲一讲生活中自己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怎样用智慧解决的事情;或者以前遇到困难没解决,现在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解决方法;以后又遇到难事怎样克服。在随后的朗读中,同学们读得真切感人。感悟不一定借助实景实物,而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一种情感的体验与共鸣。联系生活,借助想像,学生可以体验到未曾经历的事。
  2.联系生活走进语义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因此,在教学中需要 让生活走进语义,让语义贴近生活。如教学《小蜗牛》时,我要求学生自行读懂大意后将课文改编成话剧剧本,然后自选角色,自排自演,以启发学生揣摩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体裁的精妙简约。再如教学《江南》一文时,我让学生大展绘画技巧, 画出自己理解的有莲花、莲蓬、小船、游鱼的江南水乡。
  3.3.联系生活走进自然
  古人治学提倡““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大自然是最博学的老师。 花开花落, 滑冰玩雪,爬山越野,都会激发学生无穷的兴趣和写作冲动。在教学《春夏秋冬》一课时,我让学生用讲一讲、画一画、写一写等方式展现自己理解的四季的特征。课堂上,孩子们的口语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个个都有说不完的事、画不完的景。同时,我还有意識地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 用当地广泛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 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利用本地的白然风光、风俗民情,让学生深入生活,开展社会调查, 将学习过程与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要求学生““观形而思神””,““观表而思理””,““观此而思彼””,““观果而思因””,让学生掌握观察、思考的方法。
  二、模拟生活,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活味
  把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无形中淡化了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生活意识,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
  1.创设文中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便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语文的习惯。如在学到《比尾巴》时,让几个学生根据课文的生活背景,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学生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有一组学生表演猴子与兔子、松鼠对话;有一组学生表演公鸡、鸭子、孔雀比美。他们将课文的内容演绎成情趣盎然的生活的同时,想像力丰富了,语言表达顺畅了,表演才华施展了,且这些表演一定会成为他们对语文课的美好回忆。
  2.2.运用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指导学生说话写话。
  在教学时,我经常指导学生观察家庭、校园、社会的人和事,关注生活,并通过自己的感悟,每天说或写一句话。《青蛙写诗》以动植物来诠释标点符号,生动有趣。以此为启迪,引导学生随时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善于捕捉周围动人的片段,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将细节描写运用于平时的说话写话训练,便于自己语言水平的提高。经过如此的训练,同学们收获很大,既提高了语言能力,又在写句中再现了自己的生活情景,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出假、大、空的内容来。
  三、用于生活,让课堂教学走入生活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准则,也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再现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的具体现象,引导学生用学到的语文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语文知识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如在学习完《雨点儿》后,我让学生结合实际,讨论雨水的作用,一方面巩固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联系了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构建““语文——生活””大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愿望,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使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日常生活中,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加以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我经常激励学生从生活化的语文课堂体验生活,感受到生活与语文知识间的亲密接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再用于语文。我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句子等等。再比如,学生都爱看电视,如何引导学生在看电视中学习语文,更加有效地学会看电视呢?我让学生在看电视的时候进行一些有效的听记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记能力,扩大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有力地开拓了语文学习的资源,进一步沟通了课堂内外的联系。
  语文处处有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用崭新的视角去审视课堂,未来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理念去改造课堂,引导学生寻找生活和语文教学的连接点,挖掘其中的素材,让生活走近课堂,走进学生的情绪世界,让语文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在新课堂里,我们将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一、前言  (一)活动课程的产生与演进  活动课程的产生于19世纪末美国实的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杜威创立的芝加哥实验学校。该校强调儿童对“直接经验”的获取,其教育内容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活动密切相连。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杜威的活动课程也暴露出了完全否定学科课程,对儿童放任自流,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的弱点。然而当教育重新回到教材、教师、课堂三中心的轨道上后,教育质
期刊
近日,我有幸听了一堂高三化学复习课。本人认为此堂课有很多的优秀之处值得我学习。  此堂课由文来中学(高中部)高三化学老师施力争老师进行教授。 学生都是高三年级化学选修得学生。此堂课是一节高三复习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对电解池等进行了复习,此堂课的作用是巩固曾经复习过得知识。此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巩固知识,并对已复习过得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查漏补缺。此堂课施老师从硝酸和铜的反应为背景,由一个情景故事入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一下就让农村与世界接轨了,与城市教育均衡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然而,农村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与课程开设的愿景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的严重匮乏、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教材内容的编排与选择的可再斟酌上、目标的趋向性上及至上而下的关注度等是制约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关键因素。而解决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提升,就得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寻找一条适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之路。  关
期刊
一、 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理念内涵  (一) 内涵  基于项目的学习[1] (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 就是学习过程围绕某个具体的学习项目 ,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 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 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和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 “项目(Project)”一词指的是事物按性质分成的门类。 项目中包含一系列更为具体的带有共性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实验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杜绝单一的“板画”或“口叙”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重要。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摘要: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沟通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桥梁,培养语文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独立而成熟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审美情趣 生活 人格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课程性质做了这样的定位:“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
期刊
今年是山西省使用新课程后的第7年高考,从高考文综科目政治试题来看,较好地继承了2016年新课程全国卷政治试题的特点,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稳中有变,稳中求新,深化能力立意,创设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新情境,承载知识。体现出政治学科考试的知识考查和政治导向功能。注重了《考试大纲》规定的文综思想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借问酒家何处有:试题特点  1.、年年岁岁
期刊
周围的人经常说学数学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要在数学方面有所研究,必须有惊人的毅力和勇气。这不无道理。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枯燥无味的数学的死水中添加一种活性调节剂——情感。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巧妙地影响和改变学习质量。再者,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数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并不是一层不变,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期刊
摘要:高考中,常常涉及有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等方面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当今的电池工业已能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实用电池,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各个层面。  关键词:电池 纸电池 水电池 锂离子电池 热激活电池 ZEBRA电池 燃料电池  教师在课前应准备各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的实物样本以及与化学电源有关的科技前沿知识。我是这样引入
期刊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体现时代的基本要求。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深入地了解和钻研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显性的数学知识的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培养。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核心,在教学中,始终紧扣“转化”这根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教师应把隐含在知识中的转化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