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法”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ui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法。运用“任务驱动法”要遵循层次性原则、主动性原则、操作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任务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任务描述简单明了、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行、合理,要与其他课程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运用;任务驱动法
  
  How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lesson teaching the usage"the mission drive a method"
  He Jun
  【Abstract】"The mission drive a method"'s ising a kind of establishment is a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of foundation at the teaching theor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r purchase doctrine.The usage"the mission drive a method" want to follow a layer principle, active sex principle, operability principle, the life principle and interest principle.The mission design is important to button up a teaching target, mission description simple clear, mission of design want an ag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student, can line, reasonable, want with other course integration.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ique;Usage;The mission drive a method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根据新课程标准,现在的信息技术教材中很多章节都设有“任务”“观摩”“实践”等栏目,在教学中的使用频率也是很高的,一节课甚至于一个章节的任务成为整节课、整个章节的主线。课堂任务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编排尤为重要。那么信息技术课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法”呢?笔者认为:
  1.运用“任务驱动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1层次性原则。所谓层次性原则是指任务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状况。一方面,针对知识而言。在设计“任务”时,知识目标一般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确定不同的学习层次水平,设置相应的“任务”。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另一方面,针对学生而言。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差异,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所有任务,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争取完成更多的任务。因而,任务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多层次性,既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完成任务、获取知识的乐趣,又要让能力强一些的学生不致于失去学习的动力。总之,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任务。
  1.2互动性原则。所谓互动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因为只有在平等条件下,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互动,才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逐步形成一种感知心智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能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主学习能力。
  1.3可操作性原则。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信息技术课上用“纸上谈兵”的传统教学法是不可行的。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教学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方便操作,要放手让学生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此外,在布置任务时,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上机做什么,明确将要完成什么任务,而不是漫无目的进行操作。
  1.4生活性和趣味性原则。所谓生活性、趣味性就是要用电脑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因此,任务设置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是相辅相成的,既是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又是具有趣味性的任务,任务的设计越有生活性、趣味性,则越能激起学生的关注与求知的动机。
  另一方面,将学习任务与实际相联系,既能使他们认识到计算机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又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1.5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原则。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在任务设计时,要考虑本年龄段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了解学生已经习惯的学习模式。我们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任务,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任务驱动法”采用的方法
  2.1创设情境法。“情境教学”在各个学科的应用都很多,信息技术也不例外。知识的获得必须镶嵌在相关的真情实景中。因此老师在实施任务教学中始终要有一个理念:创设情景。老师应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互动;在互动中操练、掌握。特别是应尽力创设与“主题”相关的“任务”情景。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个充满情境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有多么高,利用这一方法,结合任务边学边练必将收到特殊的效果。
  2.2激发兴趣法。《学记》中倡导“道而弗牵”,应用到教学中就是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设置的任务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学生只能是“望而生畏”,自然对这门课失去兴趣。
  新知识的学习要从其他学科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只有借助这些实际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2.3分步设置法。当我们在课堂上展示一份排版精美的word文档时,当我们给学生放映精彩的多媒体幻灯片时,当我们向学生发布从网上获取的最新信息时,学生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此时,如果我们先讲软件的实现原理,再一一罗列菜单的使用方法,学生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但是,如果我们将一个复杂的目标分成若干个等级目标,再一一启发、辅导学生完成,学生就会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还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一份成就感。
  3.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任务设计要紧教学目标。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通常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学习目标通常将三个目标简化成: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应于这三个目标的学习程度要求也是不同的。根据从低到高的顺序,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为:了解→理解→迁移应用;过程与方法的要求为:模仿→独立操作→熟练操作;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为:经历→反应→领悟。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我们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详细地从这三方面的目标来进行规划。以往的信息技术课,普遍只追求学生的能力目标,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我们也不能忽略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否则学生做出来的作品将是没有生命力和灵魂的。
  3.2任务的布置要简单明了。有的信息技术专家指出,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用于课堂内容讲解时间最好不超过课堂时间的 30%,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最好保证在课堂时间的 70%以上,而信息技术课本身的实践性也很强,所以就算我们不一定严格按照这个标准,但是根据学科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也不适宜进行太长时间的控制,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面,我们要进行旧知识的温习、新授课内容的讲解,时间上是相当紧张的,所以在课堂中进行课堂任务的布置的时候,应尽可能用简单的语言讲清楚课堂任务。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课堂任务的设计应该充分把握好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对于学生刚刚接触的内容应该由浅入深,不要在一开始就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在一节课内需要完成的任务最好不要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难点。应以大部分学生为着眼点,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完成任务的大部分;一般的学生可以基本完成,还要给基础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或者同时给学生提供多个不同难度层次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择。对于连贯性强,知识跨度大的任务,要进行适当的合理的分割。当然,也可以在课堂当中对关键部分或者难度比较大的地方进行侧重说明,让学生充分注意,避免学生因为某一个环节出错或出现关键性错误而影响整个任务的完成。 另外,还应该注意考虑完成任务的时间因素,除了一些跨章节的综合任务之外,对于在一节课内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要让学生在完成了任务之后自己有个思考,自己对任务的完成情况有个自我认识自我总结的时间。
  3.3任务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新课程倡导学生合作学习,信息技术课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呢?例如,在学习《数据管理技术—系统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的时候,如果单纯跟学生讲述需求分析如何如何重要,让学生自己去扮演开发人员和用户,记录出用户需求和开发人员要了解的信息,学生可能根本没有兴趣或者是一头雾水。但是,如果在这个环节教学中,设计一个没有做好需求分析的案例让几个学生演一个小品,在当中扮演开发人员和用户不同的角色为各自的利益进行“争斗”,让全班学生围绕这个利益的“争斗”展开思想的碰撞,进而领悟到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并且对需求分析的进行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另外,课堂任务的设计尽量安排一些二人合作,多人小组协作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划分也可以交替使用“自行组合”与“教师分派”的方式:“自行组合”是由学生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这种合作方式通常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果;“教师分派”的时候,尽量将基础水平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组中,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抑制学生中“小团体”的形成,有利于整个班的共同提高。 任务的设计还应该留有一定的拓展,延伸的空间,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无限,可以放飞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继续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3.4“任务”设计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说明信息技术有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所以,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尤为重要的。在新学期接到新教科书的时候,除了马上看看本学期授课的内容之外,我们还可以去翻翻其他学科的教材,看看其他学科具体的教学安排,因为其他学科也有不少需要学生使用电脑完成的学习任务。从现实一点的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如果不同的学科布置了类似的或者重复的学习任务给学生,无 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重要的是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同一份作业可以交给两个学科的老师,学生一定会更尽力去做的。例如,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有一个学习任务是让学生做一个旅游计划的,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去跟地理老师商量,是否需要整合在一起了。 其次,对学生的任务要有规范的评价量表。 任务完成了,完成得怎么样?这个是很多学生都很关心的,所以一个规范的任务评价量表是必须制定出来的,这个量表一定要科学地进行设计。通过这个评价量表,学生可以知道自己的作品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作品;通过这个量表,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划分出一定的层次:优秀、良好、有待改进。 最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总结。 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之后,很多学生都希望了解一下其他同学的任务完成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学生作品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对作品的优点和欠缺之处进行客观的、有针对性的点评,同时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意见或期望。作品展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点评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重新定位,在吸取其他作品长处之后去思考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激发他们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总的来说,如何使用“任务驱动法”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必须在熟悉教材,教学目标,并对学生情况进行充分地分析的前提下,精心地设计教学任务,并做好课堂各个环节的配合,才能够保证一节课获得真正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取得丰富的收获。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
  [3]《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05 年审定稿)
  
  收稿日期:2011-03-28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作为课程改革中的广大一线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就在课堂,工作的重点是实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工作的核心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of what time try  Li Qing-sheng  【Abstract】T
期刊
1.尊重学生,架起师生之间的亲密桥梁  实践证明:学生对学科的感情很多来自于他们对教师的感情,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亲其师,信其道”。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对学生要多鼓励,少埋怨;多指导,少责备;大家一直以为作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还要贯穿德育教育。通过各种体育项目练习,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顽强拼搏、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德育;精神    Medium job athletics teaching in how pierce through virtuous teach education  Liu Chao-ju
期刊
【摘要】我认为要当好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爱是师魂,无爱就无教育。有了这种爱,才能谈到与学生有共同的语言,有心灵上的交流。  【关键词】师爱无限;大爱无限     班级是学校组成的基本单位,是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班主任在组织管理教育学生,统一协调任课教师完成教育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学校工作正常运行的最基本的一环。那么,怎样才能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运用及其积极作用。通过英语教师有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激励教学法    Encourag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medium job English function within teaching  Su Yan  
期刊
【摘要】本文对四川省的小学科学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掌握了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知道了他们对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方式、培训效果考查和培训地点等的具体要求和建议。希望能对四川省实施培训提供指导和帮助,进而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培训需求;调查    The Report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raining
期刊
【摘要】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公平教育,但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很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没有实现公平教育。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经过实践,操作,自己走出了一条实现公平教育的路子,现在写出来,与同行们分享,讨论,让我们的教育向真、向美、向善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公平     国家多年就提出打破教育不公平,学校领导也提出教师对待学生要进行公平的教育。但事实上,在实际行动中,我看到的教
期刊
新课程理念体现在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主体,它正以新的课程观刷新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新的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自身角色,改变旧观念以及传统教育形式,在班级管理中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所以新时期的班主任应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实现单一的教育向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教育转变。在此,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1.由从管理者到指导者
期刊
【摘要】解题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解数学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明确了解数学题的四个程序、每一个程序应如何进行以及相应程序培养哪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解题;学生;能力    Procedure and ability of the mathematics solution development  Li Zhi-jun  【Abstract】Solution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以其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强大的教学交互功能、可无限扩展的知识信息链接和方便自由的自主性学习特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每个数学教师应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优势;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