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经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我们在实践中也一直要求自己这样做,可有时会无意识地只顾“授人以鱼”,而忘了“授人以渔”的培养学生的一种潜在能力。
  “比一比”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思想。我们知道数学知识不完全取决于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的数量,应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数学知识的驾驭作用,可有时还是会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进行纯粹的传授,心中虽说有理论,却苦于找不到好的教学方法。
  第一年刚从中高年级转入到低年级的教学,我是这样教学的:利用挂图,呈现果树、电灯杆、石桌、石凳,以及小朋友上滑梯、跳绳等景物和场面。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院子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用画○和画√的方法自己比较两棵树、两条绳子的长短,比较小刚和小强的高矮。引导:比长短时让学生体会不能确定哪根绳长时要像右边图(略)那样将这两根绳拉直,一端对齐着比;比高矮时两人要站在同一个高度上,进行比较。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方法。通过学生间汇报交流,体会比较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结果。
  5.通过找找、比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比高矮的方法。
  6.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
  ……
  就在自己感觉教的还很顺利的时候,最后还是遇到了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比轻重:一个红萝卜和三个胡萝卜一样重时(如图一),要比较一个红萝卜和一个胡萝卜谁重谁轻。红萝卜一个就顶三个胡萝卜,那当然就是一个红萝卜厉害,也就是一个红萝卜重。这种思维自己心里清楚,可没法让一年级学生去体会,这怎么教呢?
  恰巧,看到一本杂志上也刊登了这道题,说“要让比的过程动起来,要比一个红萝卜和一个胡萝卜谁重谁轻,就从平的称上拿掉两个胡萝卜,这时胡萝卜那边就会往上翘(如图二),说明胡萝卜轻;红萝卜那边会往下掉,说明红萝卜就重” 。这个方法值得一试,我随即借用了这个办法,果然效果不错,这节课的任务基本完成。
  
  自我反思: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长短、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这节课我过多地趋向于例题教学,照本宣科,只不过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做了一些练习、整理,增添了一些形式和技巧而已,看上去效果还不错,该学的都学了,该会的都会了,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提高。这显然违背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只顾“授人以鱼”的满足一时之需,心想只要以后碰到这样的题型学生能做对就行了。我想,这大概也是处于应试教育下绝大多数一线教师的心理。显然,这样不能为学生今后独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是以牺牲学生的灵性为代价,陷入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在此模式里还谈什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再次教学一年级,这一回我心里有底了,决定抛开“考试教育”和“题型教育”的枷锁,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于是课前,我准备了一红、一绿两根有点弯曲且差不多长的绳子,故意错开拿在手上,让学生比较。
  师:老师手中有一红、一绿两根绳子,大家觉得哪根绳子长呢?
  生1:红颜色的长。
  生2:绿颜色的长。
  生3:红颜色的长。
  生4:绿颜色的长。
  ……
  师:那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进行比较呢?
  生:把它们拉直了比。
  (教师把两根绳子拉直,又故意错开粘在黑板上)
  师:现在能确定长短了吗?
  生:还不能。
  师:那怎么办呢?
  生:对齐放。
  (教师将两根绳子对齐放好,终于可以比出长短了,学生们都露出了笑脸)
  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兴趣上来了。紧接着,我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如右图),比较两根线的长短。有了刚才的启发,学生可有方法了:把弯的拉直,下面那根就变长了,所以第二根长。更有学生创新方法:把直的那根弄得和下面那根一样弯,直的就变短了,所以第一根短,第二根长。学生想出这种方法的时候,我很欣慰,因为他们的思维打开了。有了这个比法,下面的比高矮、比轻重就水到渠成了。
  随即我又找了一高一矮两个学生,让矮的学生站在黑板前面的台阶上,让高的学生站在台阶下,进行比较。学生们感觉到这样比不妥,随即想出类似的两种方法:1.让站在低处的人上去;2.让站在高处的人下来。总之,让他们站在同一高度比较,这不就是用了比长短时的对齐思想吗?
  比轻重,一个红萝卜和三个胡萝卜一样重时,要比较一个红萝卜和一个胡萝卜谁重谁轻的难点也解决了,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让它们“公平”比较:拿掉两个胡萝卜,或者加上两个红萝卜,想象称的变化就知道谁重谁轻了。
  自我反思:课始我选择学生喜欢的活动,给学生创设质疑的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激活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学中,我又组织了一系列的比较活动,不断挑战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比较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长短、高矮、轻重的密切联系,从而潜移默化地领会了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节课学生经历了“捕鱼”方法的发生、形成、应用过程,真正掌握“捕鱼”方法,甚至创造出更好的“捕鱼”方法,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两次“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经历让我感触颇深:原来,好的教法藏在不断的积累和不停地思考中。大胆地尝试处理教材,用活教材,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反之,墨守成规,只能原地踏步。寻求最好的方法给学生以最有效的教育,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将受益匪浅,省时又省力,何乐而不为呢?
  (责编杜华)
其他文献
概念教学历来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不少教师认为概念是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与接受,因而这一类型的课堂往往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效果又不好。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探究学习,主要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遵循数学知识的形成规律,让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  如我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是这样设计引发探究的。课始利用课件出示一组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是的,课堂如旅行,永远是富于变化的。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学生犯错这一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枝红杏”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若正确处理,将会促成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呈现出一道美丽的风景。下面,让我们看看黄爱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须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进行。开放性不仅是一种数学思想,而且更应该成为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行动策略。因此,我尝试了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强化学生“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努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探究为主,建立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获得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想象与思维的开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认为家是一处房子或一个庭院,然而当你或你的亲人一旦从那儿搬走,那儿就失去了温馨和亲情,你还认为那儿是家吗?  曾在报上读过这么一个故事:在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发现是当地的一位富翁。这位富翁在洛杉矶有三处别墅,当警察說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别墅说:“那是什么?”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  家是什么?真的不能简单地说是一座房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评价体系”,因此,注重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评价的数学课堂评价备受广大数学教师的关注。为此,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提高数学课堂评价。  一、 数学课堂评价的低效现象  现象(一):评价肤浅化,流于表面形式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常常用“你真聪明”“真好”等表面化、形式化的评价语言夸奖学生,可学生到底聪明
案例:  师:什么叫钝角?  生甲兴冲冲地第一个举手:老师我知道!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  师:是吗?  师一边用拖长疑惑的语调,一边将征询的目光投向其他学生,众学生立即明白这个回答是错误的,纷纷举起了手。  学生乙: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语音刚落,还没等其他学生细细思索,教师就激动地将手一挥,说:“××真聪明,表扬他!”教室里顿时响起很有节奏的掌声:“嗨!嗨!嗨!你真棒!”学生
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充满时代气息,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它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力求形成“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以儿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想方法。尽管如此,然而教材还是数学知识与思想的浓缩本,呈现给学生的往往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静态知识,而隐藏在知识背后的关于知识产生与形
随着课改的渐渐深入,笔者在大量的听课、上课过程中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似乎又走进了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课堂上教师那种过于严密的、精雕的、无暇的预设,表面上看似很完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变成了教师自身出彩的舞台。如今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呢?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为我们道明了出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对数学课堂就应该删繁就简,将附加于
题目:在1/3和1/2之间找一个分数。  分析:要在1/3和1/2之间找一个分数,由于分子都是1,分母3和2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所以1/3与1/2之间不可能直接找到一个分子是1的分数。但可以通过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扩大相同的倍数,就可以找到适合条件的一个分数。  方法一:先通分,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得到1/3=2/6和1/2=3/6。因为通分后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差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六年级的复习课,内容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这位教师对课本一、道练习题的重组教学,让人赞叹不已,感触颇深。  这道练习题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十二册第139页第4题: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长10厘米,宽5.7厘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及编排意图来理解,它是在学生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之后而设置的综合性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