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实践出真知
· 齐元沂 ·
运用Moodle平台提升教师能力素养的建议:
Moodle平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平台,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自我设计课程、自我组合模块、自我选择界面,也可以与教师、学生共同创建课程、完善课程、实施课程。它是教师交流、共享、创新教学的平台,它是教师提升自我能力的有效工具。
建议教师在运用Moodle平台时,首先要了解Moodle的构建思想,其次要掌握各个资源、活动的运用方法。最重要的是灵活组合、巧妙搭配各个模块。总之,有效的发挥Moodle平台在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方面的作用,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教师要善于思考,勇于尝试,不断扩展、探究知识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经常总结反思,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素养。
· 明正华 ·
结合利用“魔灯”开展教学、教研实践的个人经验,我觉得“魔灯”在未来的教研和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我对于“如何利用‘魔灯’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倍受关注的问题,有以下想法。
整合教学资源
利用“魔灯”平台,可以充分有效地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农村贴近实际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优势互补。城市里的示范学校可以用“魔灯”平台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网校,辐射教育优势;边远的农村学校也可以利用“魔灯”,轻松地补充自有资源,创建符合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体系。
“魔灯”是一个开源免费的平台,在我们已经建立好的网络结构上可以轻松搭建,不需要再加大投资。故能在低成本的情况下,缓解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
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摩灯”进行网络教研,实现群策群力,共建优秀教学资源。
落实师资培训
传统教研常采用集中面授的教师培训模式。由于受培训时间限制,受训教师不能完全消化讲授的内容。我们将继续研究如何利用“魔灯”,架设一个在线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交互性好、形式新颖、交流通畅的师资培训平台。它可以降低师资培训的成本(尤其是农村师资培训的成本),将师资培训落到实处。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切实地尝到甜头,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课堂教学评比是传统教研活动中最传统、最经典的活动。课堂教学评比的一般模式是:教研员选定若干课题→教师准备→抽签(课题、班级等)→上课(说课)→观摩、打分→公布成绩、点评或交流。这种形式的局限在于参与人员的范围及教学活动的影响力有限;交流形式有限;表演性过多而导致观摩者收获有限;教学实际效果的反馈有限。
我们将研究如果使用“魔灯”搭建一个网络教研评课的平台,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深思熟虑的、开放性的、交互性的、平等和谐的、能真实反映常态教学和使交流者真正获益的评课教研活动。
创建教师成长记录库
利用“魔灯”,让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撰写教学心得,积攒教学经验,记录成长历程,创建一个市、区级的教师成长记录库和师资库。
· 田雯莹 ·
2008年底,我有幸参加到 “城市中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的教研活动中(该课题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庆市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一级子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中,我承担了研究如何利用Moodle平台,促进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实现“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任务。第一次活动开展下来,承载收获喜悦的同时,也发现了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
促进积极参与
我们正在设想如何主动地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学生,甚至是家长参与到这个平台的交流上来,进一步扩大突破时空,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将读物多元化,从老师规定读物的讨论走向学生互荐作品的讨论。
完善平台应用
板块的建立还有待调整和完善。例如,设想建立“辩论板块”、“同题作文比拼擂台”等。我们甚至设想让学生参与到板块的建设中,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形成激励机制
我们也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持续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参与,如考虑设置积分鼓励制度,长期吸引学生的参与。
在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开放的网络平台也刺激了我们开放的思维。每时每刻,我都在收获新的成果,同时产生新的思考和设想。我想,这或许是教学改革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吧!
>> 实用为上策
· 王如海 ·
课题实施的第二年,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对这个课题进行了反思。认为“魔灯”并不是“神灯”,不能指望她成为教学改革的济世灵丹,更不是普世药方。“魔灯”对于教学的意义,更多的时候只是教师手中的一个工具。无需简言放弃,毕竟不少教师还是发现了“魔灯”对自己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存在即有价值。我们不再谈“魔灯”是教改的手段,而突出它的工具性。
教学改革其实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其实和教学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考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作为一所重点高中,不少教师当初其实是对“魔灯”的网上测验分析系统很感兴趣,实际上出发点就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机器”思想,主课教师参与课题,持这种想法的尤其普遍,倒是拓展课和研究性课程老师更多关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长过程。
课题时间过半,我们再次关注“魔灯”这个教学工具,研究它怎样为我们的教改服务提供可实践的案例。研究发现,“魔灯”其实是实施教改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关键看你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它的一些功能。
首先,“魔灯”教学要改变教学设计的思路,教案要变成学案,把思维引导由知识灌输变成问题引导。简单地讲 “魔灯”课,不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魔灯”关注的是学生思维成长的道路。
其次,“魔灯”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一节课的内容,它还帮助学生在一个比较中观的知识模块中思维螺旋上升,不断升华。“魔灯”教学是一种补充,而不是一种替代。课堂教学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但是“魔灯”学习并没有终结。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后持续学习研究,不断完善模块,记录下自己的思维发展,这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回顾非常有帮助。
第三,“魔灯”作为教学工具,使教师的角色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授者”,还多了一个平等的学习伙伴的角色。
第四,“魔灯”强调学习评价的多元化。学生的成功体验不再是单一的得到教师的肯定,而是来自平等学习伙伴的跟帖,而且完全不需要担心课堂时间不够,讨论受到限制,在虚拟空间,大家的思维不受空间和时间的严格限制,可以畅所欲言,在多元化环境中提升自己。
创新求发展
· 冯君 ·
我们的应用概念是不仅要关注做好我们“地面”上拥有的Moodle,也要做好登陆“云端”Moodle的思想准备。
首先,推广、应用Moodle的前提,是将课程改革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建设信息化课程,让学生和老师在中间受益,真正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有效性。
其次,深入进行Moodle课程的设计研究,包括Moodle的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方法等,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第三,在Moodle中整合开源软件和Web2.0工具,把其他开源软件中,优秀的能够应用于教学的功能整合起来,如Wiki、iPod和播客等,以便带来新的教育观念。鼓励信息技术老师参与这方面的开发工作。这将会使Moodle功能迅速发展,不断强大。
第四,加强区域和校际Moodle联盟网站,学科制作基地间的建设,让优秀的课程资源共享推动区域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优势互补。教育管理与研训部门要多提供相应经费和政策支持。同时,经常召开会议推广成果,促进交流提高,建立核心研究团队。
第五,做好“云计算辅助教学”的探索,为登陆云端的Moodle教学应用,作好技术储备和心理准备。以应对新的技术应用理念的更新。
正如黎加厚教授所说:Moodle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走“创新与变革引领发展”道路,并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教学改革并举的实践创新体系”。抛弃形式,以实用为理念,创新、开发Moodle课程教学研究和应用领域。让每一个教师掌握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让教育信息化变革的脚步走遍每个校园。
· 齐元沂 ·
运用Moodle平台提升教师能力素养的建议:
Moodle平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平台,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自我设计课程、自我组合模块、自我选择界面,也可以与教师、学生共同创建课程、完善课程、实施课程。它是教师交流、共享、创新教学的平台,它是教师提升自我能力的有效工具。
建议教师在运用Moodle平台时,首先要了解Moodle的构建思想,其次要掌握各个资源、活动的运用方法。最重要的是灵活组合、巧妙搭配各个模块。总之,有效的发挥Moodle平台在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方面的作用,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教师要善于思考,勇于尝试,不断扩展、探究知识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经常总结反思,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素养。
· 明正华 ·
结合利用“魔灯”开展教学、教研实践的个人经验,我觉得“魔灯”在未来的教研和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我对于“如何利用‘魔灯’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倍受关注的问题,有以下想法。
整合教学资源
利用“魔灯”平台,可以充分有效地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农村贴近实际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优势互补。城市里的示范学校可以用“魔灯”平台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网校,辐射教育优势;边远的农村学校也可以利用“魔灯”,轻松地补充自有资源,创建符合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体系。
“魔灯”是一个开源免费的平台,在我们已经建立好的网络结构上可以轻松搭建,不需要再加大投资。故能在低成本的情况下,缓解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
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摩灯”进行网络教研,实现群策群力,共建优秀教学资源。
落实师资培训
传统教研常采用集中面授的教师培训模式。由于受培训时间限制,受训教师不能完全消化讲授的内容。我们将继续研究如何利用“魔灯”,架设一个在线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交互性好、形式新颖、交流通畅的师资培训平台。它可以降低师资培训的成本(尤其是农村师资培训的成本),将师资培训落到实处。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切实地尝到甜头,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课堂教学评比是传统教研活动中最传统、最经典的活动。课堂教学评比的一般模式是:教研员选定若干课题→教师准备→抽签(课题、班级等)→上课(说课)→观摩、打分→公布成绩、点评或交流。这种形式的局限在于参与人员的范围及教学活动的影响力有限;交流形式有限;表演性过多而导致观摩者收获有限;教学实际效果的反馈有限。
我们将研究如果使用“魔灯”搭建一个网络教研评课的平台,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深思熟虑的、开放性的、交互性的、平等和谐的、能真实反映常态教学和使交流者真正获益的评课教研活动。
创建教师成长记录库
利用“魔灯”,让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撰写教学心得,积攒教学经验,记录成长历程,创建一个市、区级的教师成长记录库和师资库。
· 田雯莹 ·
2008年底,我有幸参加到 “城市中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的教研活动中(该课题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庆市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一级子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中,我承担了研究如何利用Moodle平台,促进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实现“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任务。第一次活动开展下来,承载收获喜悦的同时,也发现了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
促进积极参与
我们正在设想如何主动地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学生,甚至是家长参与到这个平台的交流上来,进一步扩大突破时空,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将读物多元化,从老师规定读物的讨论走向学生互荐作品的讨论。
完善平台应用
板块的建立还有待调整和完善。例如,设想建立“辩论板块”、“同题作文比拼擂台”等。我们甚至设想让学生参与到板块的建设中,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形成激励机制
我们也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持续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参与,如考虑设置积分鼓励制度,长期吸引学生的参与。
在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开放的网络平台也刺激了我们开放的思维。每时每刻,我都在收获新的成果,同时产生新的思考和设想。我想,这或许是教学改革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吧!
>> 实用为上策
· 王如海 ·
课题实施的第二年,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对这个课题进行了反思。认为“魔灯”并不是“神灯”,不能指望她成为教学改革的济世灵丹,更不是普世药方。“魔灯”对于教学的意义,更多的时候只是教师手中的一个工具。无需简言放弃,毕竟不少教师还是发现了“魔灯”对自己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存在即有价值。我们不再谈“魔灯”是教改的手段,而突出它的工具性。
教学改革其实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其实和教学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考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作为一所重点高中,不少教师当初其实是对“魔灯”的网上测验分析系统很感兴趣,实际上出发点就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机器”思想,主课教师参与课题,持这种想法的尤其普遍,倒是拓展课和研究性课程老师更多关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长过程。
课题时间过半,我们再次关注“魔灯”这个教学工具,研究它怎样为我们的教改服务提供可实践的案例。研究发现,“魔灯”其实是实施教改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关键看你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它的一些功能。
首先,“魔灯”教学要改变教学设计的思路,教案要变成学案,把思维引导由知识灌输变成问题引导。简单地讲 “魔灯”课,不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魔灯”关注的是学生思维成长的道路。
其次,“魔灯”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一节课的内容,它还帮助学生在一个比较中观的知识模块中思维螺旋上升,不断升华。“魔灯”教学是一种补充,而不是一种替代。课堂教学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但是“魔灯”学习并没有终结。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后持续学习研究,不断完善模块,记录下自己的思维发展,这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回顾非常有帮助。
第三,“魔灯”作为教学工具,使教师的角色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授者”,还多了一个平等的学习伙伴的角色。
第四,“魔灯”强调学习评价的多元化。学生的成功体验不再是单一的得到教师的肯定,而是来自平等学习伙伴的跟帖,而且完全不需要担心课堂时间不够,讨论受到限制,在虚拟空间,大家的思维不受空间和时间的严格限制,可以畅所欲言,在多元化环境中提升自己。
创新求发展
· 冯君 ·
我们的应用概念是不仅要关注做好我们“地面”上拥有的Moodle,也要做好登陆“云端”Moodle的思想准备。
首先,推广、应用Moodle的前提,是将课程改革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建设信息化课程,让学生和老师在中间受益,真正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有效性。
其次,深入进行Moodle课程的设计研究,包括Moodle的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方法等,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第三,在Moodle中整合开源软件和Web2.0工具,把其他开源软件中,优秀的能够应用于教学的功能整合起来,如Wiki、iPod和播客等,以便带来新的教育观念。鼓励信息技术老师参与这方面的开发工作。这将会使Moodle功能迅速发展,不断强大。
第四,加强区域和校际Moodle联盟网站,学科制作基地间的建设,让优秀的课程资源共享推动区域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优势互补。教育管理与研训部门要多提供相应经费和政策支持。同时,经常召开会议推广成果,促进交流提高,建立核心研究团队。
第五,做好“云计算辅助教学”的探索,为登陆云端的Moodle教学应用,作好技术储备和心理准备。以应对新的技术应用理念的更新。
正如黎加厚教授所说:Moodle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走“创新与变革引领发展”道路,并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教学改革并举的实践创新体系”。抛弃形式,以实用为理念,创新、开发Moodle课程教学研究和应用领域。让每一个教师掌握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让教育信息化变革的脚步走遍每个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