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增添教学的魅力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j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若要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师首先需要由自身入手,争做有魅力的教师,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受到思想熏陶,提高综合素养。对此,笔者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由语言艺术、学识素养等方面入手,谈谈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魅力。
  一、讲究语言艺术,有效吸引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艺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魅力,这是任何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都难以代替的。在成功的语文课堂中,教学语言生动而形象、规范而有趣,引人入胜,让人如临其境。然而,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看,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侧重知识传授、解题传授,使得语文教学显得枯燥生涩,缺乏吸引力与感染力,导致语文学科在学生心中遭受“冷遇”,课堂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实际上,语文是百科之母,通过语言文字,学生才能够理解与把握各学科的规律、定理等知识,能够运用文字语言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思想加以表述。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语言魅力,巧用语言艺术,利用生动精彩、有趣幽默、跌宕起伏、富有启发性与感染性的教学语言,营造良好情境,扣住学生心灵,唤醒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智能,使其感受到语文殿堂的神秘和无限魅力,让他们产生对语文之美的追求与向往,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首先,教学语言应流畅、简约。所谓简约,即简洁与精讲。一语即出,明确目的,避免啰嗦絮叨。另外,不讲闲话、空话,这就需要教师精炼导入语,提炼课堂语,化复杂为浅显。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导入: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为何有的人碰到分离几十年的亲兄弟不但不相认,还避而远之?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走入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找找答案吧。通过上述话语,可让学生快速进入本课学习情景中。
  其次,注意教学语言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巧用语言技巧,营造趣味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充满学习欲望,这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与语言魅力的肯定。如灵活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成语、俗语、谜语、名言、典故或故事等,激活氛围,唤起热情。如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猜谜、游戏等趣味活动,巧妙引入课堂,引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者关注课堂进程,结合学生的情绪反映,巧妙穿插幽默语言,调节课堂氛围,舒缓心情,让语文学习变得饶有趣味。或者有意出错,营造幽默效果,比如分析比喻修辞手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喻的特点——两个事物属于不同类型,并有着相似点,于是故意出错:××同学像桌子,请问这是比喻句吗?于是学生哄堂大笑。
  另外,注意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与智慧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还需要具有启发性,诱导学生开动脑筋,使其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自主运用所学知识与技巧来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如教学《孔乙己》时,运用启发性语言,诱导学生关注文本留白,合理想象,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或者在学生陷入思维障碍时,巧妙点拨,打开思路,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目的。
  二、提升学识素养,打造有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语言就如一把开启学生心灵与智慧的钥匙,但是若要灵活使用这把钥匙,教师则需要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丰富自身的知识,强化语言技能,提高教学应对能力,打造独具风格的语文课堂,彰显独特的教学魅力。
  首先,注重阅读与积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拥有深厚的人文知识与当代科学知识,形成扎实与过硬的教学技巧。语文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知识面广阔,既包含天文地理,也蕴含市井风俗。因此,语文教师既需要阅读古代(现代)汉语、文艺理论、中国文学史等等专业书籍,丰富专业知识储备,提高文学素养,强化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涉猎其他学科,多看“闲书”,触类旁通,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成为博古通今的“杂家”,“厚积而薄发”,对典故、故事、生活实例等课内课外资源,能信手拈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起学生共鸣,让语文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其次,注重自我反思,重构新知与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注重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而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教学相长。如教学《故乡》时,当“我”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时,再次看到闰土时,很兴奋,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这句话虽然简短,却运用了几种不同的标点,蕴含深意,需要思考探究。此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当时的 “我”内心深处会如何想呢?能否在这些标点处分别添加一句话来说明那时的心情。这样,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更好地领悟“我”当时的心理变化,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当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其过程是漫长的,需要“上下而求索”,如提升专业素养,完善板书艺术,提高教学机制、小结艺术等,从而更好地调控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让学生在“做中学”并建构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做中学,学中做”教育理论的实质就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态度关注内在的、反思性的、富于理性的思维探究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初中数学的很多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这给“做中学”提供了较好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静态的教材转化成动态的,组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
期刊
长期以来,教师迫于应试压力,大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成为“强化记忆”,机械重复变成“巩固练习”,被动接受、系统接纳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缺乏生机和乐趣。当前初中生学习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死记硬背概念、机械地套用公式,理解和应用能力差;(2)自主参与的意识淡薄,课前不预习,课上不做笔记,被动地接受与学习;(3)缺乏学习兴趣。面对繁多的概念公式、抽象的数学概念觉得知识枯燥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劲吹”,教学活动的目标和要求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和更新。有效教学,已成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和要求。教育学指出,“有效教学,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有效教学,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内容。在应试教育理念下,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是学生解答能力的数量和技能,一切以“分数论英雄”;在素质教育下,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支撑。但今天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社会的现实需求特别是与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差距的逐渐拉大使得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所要达到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相互脱节,本文从英语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需求两方面来论述用英文开展学科活动的重要性。  一、纯英语语境要求教师要先行  1.纯英语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现象,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了英语的工具性特征,导致了“哑巴”英语,造成所学的英语只能用于考试、不能用于交流的不良结果。本文就简单谈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摆脱“哑巴英语”的一些做法。  Nevin Blumer分析了中国学生学英语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的现象,提出了“哑巴英语”的原因:学生词汇量不够,不敢说英语;或者怕说错、怕别人听不懂等。我认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应面向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然而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发展潜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因人而异,实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一、 对学生进行分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是能够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认真备教材、备教法,而且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课程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潜能。由此可见,从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需要来活化教学策略,一方面能体现英语课程的生本主义和人文化教学理念,更好地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能活化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和自我效能感。  一、用和谐的环境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  课
极值风速的研究对于结构的安全取用和抗风设计有重要作用.通过海南某大跨斜拉桥抗风设计,对比研究了工程中常用的极值风速概率模型,包括极值Ⅰ,Ⅱ,Ⅲ型分布和皮尔逊Ⅲ型.针对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结合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通过合作、参与、实践、体验、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应当精心备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进而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那么教师应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下面笔者将对此谈谈自己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