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着月亮叫起来”:杜绿绿印象记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到给杜绿绿写篇文章的邀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想回答:“其实我跟她也不是很熟……”然后我突然想起这句话经常被八卦绯闻的男女事主用来做假意澄清的发语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默默地咽下了“不是很熟”的事实,意气风发地应承下了这篇注定带有打酱油色彩的文章。
  其实说我跟杜绿绿不是很熟,也不太确切,毕竟跟她认识了六年的时间,而且近两年来,因为同在一个每天都有几百条上千条闲扯信息的微信群里,有时候甚至会恍然觉得杜绿绿这个捆绑着特定头像和表情包的名字已然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之所以还是强调跟她“不是很熟”,主要是因为,像我这样一个在青年时代末期才赶上信息社会的准“遗老”,要说跟一个人很熟,必然是跟此人有过丰富的前互联网形态的原始交往积累,敲过门写过信发过电报打过寻呼机,相互都知根知底,彼此在对方的黑历史研究领域都属于学科创始人级别的学术大佬。我对杜绿绿的黑历史几乎一无所知,只有关于她的各种不可溯源的或美好或欢乐的印象。
  我最早对杜绿绿这个名字有印象,大约是在2005年我从巴西回国之后的某段时间,在网上从事布朗运动时无意中看到了一个有她的照片和作品链接的网页。那照片我隐约记得是一位穿得很鲜艳的白暄女子躲在一根黑又亮的粗大树干后面,表情略有些不自然。能看得出这位女子按道理应该是貌美如花的,然而那股浓浓的城乡接合部摄影风让我似乎嗅到了淮河两岸稻花香,而且还是带着些许社恐感的无为小保姆款稻花香。我不忍心点开作品链接,怕引发自己的中晚期毒舌癌,于是就这样错过了阅读早期杜绿绿的大好时机。
  2011年初秋,我去广州参加珠江诗歌节的时候,在诗歌节策划人、我“基友”拉家渡的介绍下,我算是正式把杜绿绿给认识了。那一次我又一次深深地体察到网上的照片是多么不靠谱,真实的杜绿绿一点也不像无为小保姆,至少是从一个省会流窜到另一个省会的文艺惯犯,低调地把好身材、好面容掩藏于一股大大咧咧的爽朗之气中。我记得那次在广州有一天自由活动的时间,我和妻子想去街上随便逛逛,才认识不到两天的杜绿绿居然表示要全程陪同,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够义气!在逛街的过程中,杜绿绿一直在和我们不停地聊天,尽管她对才嫁过来没几年的广州或许还不如我熟,并疑似路痴,但却一直努力地为我们指点街巷、抒发感受。于是我又感叹:这姐们儿真实在!后来我看她走累了,请她喝了一瓶酸奶,这大妹子随便往马路牙子上一蹲,一边吸溜吸溜地喝着,一边还在诚恳地跟我们交谈,“你说……吸溜吸溜……我的诗像现在这样写……吸溜吸溜……有什么问题吗……吸溜吸溜……”我的赞美又加了一条:纯朴!
  后来我和妻子逛完回到沙面岛上一家由老建筑改建的酒店里,杜绿绿也一直把我们送到了房间里。她一看见房间里有一扇正对着大榕树的飘窗,二话不说立即从沙发上抄起一个垫子扔到窗台一侧,然后双手一撑坐了上去,背靠着垫子,跷起自带拉长效果的二郎腿,舒舒服服地晒着最后的夕阳傻笑。这一连串动作,既优雅,又有一种和我身上蛰伏已久的古惑仔气一拍即合的江湖好儿女即视感。我虽然郁闷于最舒服的位置被她抢了,但仍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杜绿绿是个脾性相投的真朋友。前不久刚好“飞地”的创始人张尔和我聊天,也提到2007年他在深圳第一次见到杜绿绿的情形,“当时我开个破车去接她,她一上车没三分钟,两只大脚丫直接架到车仪表盘上了”,看来大家和她的初识情形都有相似之处。
  从那以后我认真地读了些杜绿绿的诗,发现了几个有趣的地方。一是好些评论的人容易顺着杜绿绿自己的陈述走,她说自己仰慕安妮·塞克斯顿,评论者要么努力把她描述成一个不发病的安徽改良版安妮·塞克斯顿,要么洋洋洒洒写一堆话郑重地甄别她和安妮·塞克斯顿的异同以显(充)学识(字数)。其实我觉得她的诗如果放置到一个吸溜吸溜喝酸奶的情境下更容易看出比一切生扯的参照系更有说服力的天真驱动力。在这里天真是一个褒义词,它意味着一种对写作的无条件信任,相信写作可以放飞在犹疑中幻变的自我。这种天真或许无视了文学语言作为狡猾的中介有其收了钱不办事的一面,但当这种天真以异常饱满的姿态傲立在写作后景中的时候,我们必须抛弃任何老司机似的审慎,讴歌它的纯朴、它的生气。二是杜绿绿似乎有一种自觉不自觉的体式实验雄心,堪称勇尝诗体百草的神农妹。在她并不算长的写作生涯里,我发现她经常集中写一批跟此前的体式、风格大不相同的东西,而后迅速转向新的尝试。她写过混杂着戏曲腔的小曲、限制性口吻的抒情诗、广角镜头的长诗、内心戏十足的对话诗、常规要素缺省的叙事诗、表层凝缩的寓言诗等等,最吸引我的是《她没遇见棕色的马》第一辑里那些非常怪诞的、有着不可通约的情境设定和极度飘忽的语义指向的诗体小故事,我称之为“绿式传奇诗”,这些诗都有着唐传奇一般的清奇骨骼,以高超的控制力把一个个巨大的脑洞规训成诗行之间的美学异次元,读起来莫名酣畅。很难预测她的这种不知疲倦的神农精神最终会在将来的写作中凝聚成怎样的创造力。三是,在杜绿绿的诗里可能不太容易找到当代诗的赋形利器——既作为感受力的基本要素又担当基础手法的反讽。对我个人来说,缺少反讽的诗,读起来一般会觉得乏力、涣散,因为它不能让我感受到写作者依靠强大的心智对情感和语境进行变形处理的劲道,但读杜绿绿的诗时却很奇怪地觉得它们没有因患“反讽不耐受”而导致的营养不良。我猜测,可能是因為杜绿绿写作时,对各种微妙的单向度语义进行了基于内心湍流的复合处理,让各种狐疑、腼腆、执迷、奔放充分地在特定的表意构造中相互锻造,这使得她的诗可以不经由反讽这一通常路径而获得同等复杂的表达强度。
  2011年到2015年初,我和杜绿绿偶尔在深圳、广州和北京见过几面,要么混集体活动,要么吃大饭。虽然聊得不是很多,但是感觉那个大大咧咧的中二少女正在慢慢地雅致化、高级化,连2011年时原本还比较标准的南北交接地带普通话都渐渐地受珠三角的影响变得有些平翘舌不分并沾染上一些粤式社交腔的尾音。不过,内置在高级化的杜绿绿内心世界里的那个天真、果敢的少女依然顽强地存在着,以至于我们只能为她创造出“高贵暖艳”这个全新的词汇,而不是网络通行的高贵冷艳。   2015年春节,我突然被杜绿绿拖进了一个群里。这个群里面有我很多真正意义上的老朋友,也有人到中年加速宅化的我叹服已久但一直懒于结交的不少青年才俊。杜绿绿建群的最初动机非常纯朴——这就是一个简单粗暴的红包群,正月里这个群每天都在下红包雨,身为群主的杜绿绿总有办法诱使囊中羞涩的我们像打了鸡血一样持续不断地奋力甩掷早已透支了的血汗钱。但事态的发展渐渐超出了杜绿绿原本的红包群设定,这个群奇迹般地以固定的人数长久持存了下来,并且演变成了一个罕见的友爱共同体,二十来个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多岁的男女每天在里面无所不谈,从写作到育儿,从花草到江湖,从重口味到小概率,从国际局势到减肥健身,从职场愤慨到影音阅读,从学理探讨到打嗝放屁,大家掏心掏肺、共同进步(落后),而杜绿绿依然是维系这个群的最热忱有力的纽带。在这种日常喜怒哀乐准直播的视域中,杜绿绿一些隐蔽的美德无处藏身,只能接受被暴露的宿命。
  隐蔽的美德之一,是她尽管高傲但却从善如流。比方说,我在群里说:杜绿绿呀,你空闲时间那么多,抽空学学外语呗。她嘴上很硬:你们全家才闲着呢,我有好多事要做的!再说就算我有时间,我也不愿学外语,没劲!然而没过几天,她就冷不丁告诉大家,她正在认真地通过APP学外语,每天都给自己布置任务,还让大家监督。隐蔽的美德之二,是她乍一看因为过于关注身材与容颜的完美性显得像是每天对着镜子问“镜子镜子我是不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的白雪公主后媽,但实际上她本质里却有七个小矮人的七次方一般的纯良,每当发生弱势群体的利益被侵害的公共事件,看似不问世事的她却是群里最痛心疾首的人之一,这种本质上的纯良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她的写作表面上没有多少粗粝的现实触感但在阅读体验的深处能感受到博大的同情心。
  2017年底,我又一次在广州见到了杜绿绿。在拉家渡的车里,中了“自言自语怀旧咒”的杜绿绿突然开始讲述她写作的缘起。我也是到那时才得知,原来她新世纪初在合肥的小公务员生涯里,就开始混迹于中文互联网最早的几个读书论坛,并和好几个与我相熟的互联网第一拨意见领袖有网络互动。到2004年之前,她一直都和某知性闺蜜站在揶揄诗人、嘲笑诗歌的立场上,尽管那时她的交往圈子里已经出现了不少本地诗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她说,在2004年某次驾车夜间出游返回的路上,她对着(在我听来颇有电影《立春》感的)一帮本地文艺朋友说,写诗有什么难的,我也会写!于是她对着彼时当空的皓月,突然大声口述了几句关于月亮的脑抽想象。一个诗人就这样诞生了。瞬间我就想起了她的《她没遇见棕色的马》那句“她对着月亮叫起来”。这个缘起虽然非常中二,但却质朴生猛,更有一种别样的隽永与感动。我们热爱杜绿绿,并不仅仅是因为洛尔迦安利了我们“绿啊,我多么爱你这绿色”,更因为这个比绿更绿的杜绿绿会对着月亮叫起来,给我们以活力。
其他文献
这两件事儿不知怎么就赶到一块儿了。  1  先说老刘。  老刘是我的老哥们儿了,从我在这所高中当政教处主任那年起老刘就在政教处下属的保卫科当门卫。在那之前,老刘在学校的食堂做饭。  一晃二十来年过去了,我跟老刘都老了,我今年五十七,老刘五十八。  政教处主任的工作比较清闲,也就是处理处理违纪学生之类的。有时候我也懒得处理,看见违纪的学生我也懒得抓,采取的是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本来
期刊
如树有形  向上或向下——  都缺乏足够的力量  一棵樱桃树  像去冬尚未完成的消失  卡在生死之间  它的两根枝杈,已被锯掉  碗口大的伤疤,偶尔站着麻雀  青筋裸露的根系  紧紧抓住地面,像春风努力稳住溃败的三军  无法确知,一匹綠叶能否跑过三月  但它微微下蹲,角斗士的姿势充满自尊  让人觉得,即便死亡也是一件  讲究体面的事  我仍有激情虚构一匹大马  说到远方  我仍有激情虚构一匹大马 
期刊
安妮(关带运):  安妮来自新加坡,长期居住在伦敦。她是制作人、独立策展人、作家和学者,早年在金匠学院学习戏剧、电影,进行文化研究,并取得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以来,她以独立策展人和制作人的身份参与了很多英国和国际项目,与伦敦南岸艺术中心、格夫雷博物馆、巴比肯中心、现场艺术发展机构等英国重要的文化艺术机构合作过。她于2012年创立了“人性的事”策展团体,并于2014年成立公司。借此平台,她与艺术
期刊
马飞打开了电脑,坐在电脑桌前。他叹了口气,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酒气。马飞不会喝酒,闻到酒味儿他就觉得不舒服。马飞的妻子董晓月刚刚吐过,她今晚又喝多了。刚才她一进家门,就张开嘴喷了马飞一脸。马飞顾不上擦洗,他把董晓月抱到床上,脱掉鞋子,给她盖上被子。马飞倒了一杯白开水放在床头,如果董晓月醒了,她肯定口渴要水喝。马飞的肩膀和胸前都是董晓月呕吐的秽物,这些脏东西由白酒红酒以及鱼肉组成,臭不可闻。马飞在
期刊
窗外,海棠花、李花、梨花、樱花、桃花……在园子里次第开放,川西平原的三月依旧乍暖还寒,并未因鲜花簇拥而暖洋洋。但在凉意些许的下午,一边喝着心仪的峨眉紫笋红茶,一边回忆自己漫长的读书生活,似乎能让自己的心底暖意渐升。  红皮手抄本《唐宋诗萃》  几十年如一日的读书生活,于我真是千头万绪、五味杂陈。回想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读书生涯,应该是从我少年时代阅读手抄本开始的。那是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七十年代,我在
期刊
逝者如斯夫。  流水般的时间湮匿了人世间太多故事。无论辉煌荣光或者悲壮苍凉,历经时光浪花的洗礼,在岁月长河中都显得如此渺小轻飘,甚至点滴印痕也未必能够留下。回望时光隧道,能够在蓦然回首中依旧大浪淘沙印记留存的,往往反而是一些富有奇迹色彩的历史传说。  比如嵩山,比如嵩山上的少林寺。  不是因为建筑,不是因为宗教,不是因为文化。太多人知道嵩山少林,更多的是因为点点滴滴的传说。  一个不老的传说,就是
期刊
应该是2011年的初秋,我第一次见到胡续冬。那是在珠江国际诗歌节的英语论坛上,论坛主题我已不记得了,只记得我被胡续冬当众叫到台上很尴尬地坐了一个多小时,还要冷静调整表情和姿势对他们的对谈做出认真倾听的样子。我的英语很糟糕,又是个不擅长在公众面前以一种合理而不引人注意的方式做出坚决拒绝的人。他当时站在台上,用话筒喊我的名字邀请我加入他们,可能很难有人理解我的那种羞怯,我宁愿立刻上台坐到临时加的椅子上
期刊
城市病之一就是孤独,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大城市孤独病更严重,因为这里人更多,千差万别的价值取向纷杂错乱,人各有志,彼此隔膜,话不投机,知音难求,一个人甚至处在大家都很欢闹的社交场合仍然深感孤独。  再者,城市社会有种种潜在的危险,譬如眼下盛行的电信诈骗之类,迫使人们强化自我保护的意识,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我在上世纪90年代写过一篇文章叫《隐私与现代人》,说的是城市里的人们为了提防别人的侵害,正在把
期刊
虽然是编辑的要求,但老实讲,尚无名气并且以一种极其松懈懒散的态度进行写作的我对在文本端谈论我的创作观在我个人的价值取向里是一件极度羞耻和可笑的事情,因为在我看来,写作的能力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才能获得,对绝大多数企图成为优秀写作者的人来说,“现在就开始写”远比“构思写作计划”来得重要。  当然嘴上说说和实际做到是完全两码事,我就是那种一边吃着炸鸡腿一边会义正辞严地大喊“明天,不,下一顿就开始
期刊
读谢青皮的小说总觉得“古早”。或许是因为看多了北美创意写作班式样板戏,厌倦中产阶级精致的一地鸡毛,腻烦“世故的结构论者”(张大春语)的滑腻之后,反倒觉得这其中的煞有介事和莽撞生涩令人亲近。  不难辨认出《干完这票就成年》是按某种青春叙事来架构的:在传奇叙事宣告破产的现代废土中,少年去完成想象中的英雄主义行为(青皮和老飞把陈风雷约出来“谈谈”),因此得到净化和升华,获准进入那个难以揣度、蓄势待发如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