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与现代的转折处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宾虹的生卒年在1865至1955间,平生经历了晚清、民国直至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即整个“近现代”的过程。所以,画史论者常称之为“中国近代画史的里程碑”。“里程碑”的意义当是他改变了中国画的情感方式与表现方式,使之进入到了近现代的语境之中。然而不同于古代史的是,近代史改变了有数千年历史的封建体制,所以,黄宾虹能标新画史在近现代的进程,首先是他完成了自身身份即立场的蜕变,由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黄宾虹称为“十夫学人”)蜕变为近代知识分子。当然,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知识分子群体共用的经历,而中国画史的近代进程,也是一代艺术家、思想家共同的推进努力。黄宾虹的贡献在于它非但与远占传统息息相通,坚守住了中国画的纯粹性也即他所说的“民族性”;同时,渊源于传统的新的、创造性的中国画形式语言将深刻影响画史未来。限于篇幅,我们将他的平生事迹略作铺陈,期有大致的了解。
  
  1865—1889 26岁前居浙江金华
  
  黄宾虹祖籍安徽歙县,其父是落户浙江金华的一个徽商,娶当地方氏女为妻,黄宾虹是他们的长子。黄宾虹出生前,中国社会已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也刚平定,在下一轮的动荡即1894的甲午战争到庚子之乱以至191 1年辛亥革命前,有个近30年相对较平稳时期,正是黄宾虹的成长期。以徽商的传统,稍殷实人家大都藏有明清古画古印,黄宾虹自幼摹习传统,即从家藏的沈周、董其昌、查士标等人的画及邓石如刻印开始的。但两次鸦片战争的后果是门户洞开、民族工商业被破坏,黄宾虹父亲的商铺也未能幸免。故黄宾虹20岁上领父命投奔在扬州盐运署的“姻亲”以谋衣食,因不耐官场风习,转而在江淮一带拜师求学,除学问外,更感受到渐趋炽热的变革思潮,眼界思路渐开,天下担当意识渐生。只是父亲无奈商铺歇业,1898年携全家迁回歙县老家。
  
  1890-1 907年 27至44岁居安徽歙县
  
  自1875年中法战争后,时局又趋险恶,返歙后黄宾虹也有两次游学求职但遇动乱而失败的经历,青年黄宾虹的思想趋于激进。1895年,托朋友介绍,在安徽贵池与主张变法维新的谭嗣同会面,剧谈“不变法无以利天下”这样的激烈言词。此后十余年间,黄宾虹一方面接受县衙委任掌管所在乡村的农田水利改造,一方面卷入暗潮汹涌的推翻清廷帝制的秘密活动中。“变法”是近代史最核心的话题,我们今天视之为大画家的黄宾虹,青壮年时仍在效法传统士夫学人,以匹夫天下责的担当,义无反顾投身其中,只是此后对抗的是传统士夫们极力维护的封建帝制。黄宾虹这一代士夫学人需要新的思想资源,时局的激变也推动着他们向具批判意识的近代公共知识分子转变。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已与封建体制持决绝的恣态,但于传统文化却雉解难分。具激进思想的黄宾虹,此际在艺术上仍专注于古印的搜集以及明代中晚期山水画的摹习。
  
  1907—1937 44-74岁居上海
  
  1907年,因“革党嫌”,黄宾虹避走上海。开始两年虽有何去何从的犹疑,终被黄节、邓实等创办的“国学保存会”吸引,参与“国粹学校”的编撰工作,其主旨是保存比族的文化传统。旋即与邓实合作,创办神州国光社,编辑刊载以书画文物为主的《神州国光集》。自此开始立足新闻、出版界。刚开始还有关乎时政的文论,但自1908年为《国粹学报》撰《画学散论》始,画史及古印文字研究从此成为他的主攻。故而新兴的艺术院校往往聘任其为“国画理论”教员。而当时沪上“金石书画”圈里最认同的是他的金石学成就,被推为识古印文字第一。当时海上画坛的中国画领域有花卉大写意吴昌硕、山水人物花鸟全能的张大干、追求“宋元遗韵”的吴湖帆等一干风云人物,而黄宾虹在上海30年尤其前20年的山水画敦厚雅正但波澜不起。说黄宾虹是所谓学者型画家或所谓厚积薄发等仍不足以解释他的沉潜,重要的是,自与谭嗣同剧谈社会变法,这种“变法”的意识已深入其心胸,只是从社会政体的变法转向艺术的变法,黄宾虹也需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这在他的一系列著述论说中可扪及端倪。诸如画史思想中有“启祯诸贤”说,即明末董其昌以后的画史流变及明末遗民画家的选择与坚持,黄宾虹视之为“画史正轨”:又“道咸复兴”说,是谓两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时期清廷也即千年封建体制开始动摇以至崩溃的前夜,士夫学人中民族自救、精神重建的意识开始觉醒,体现在金石学并影响波及书画等艺术,是中国人精神重建、文化觉醒的开始。以这种角度看待乾嘉以来的金石学趋势和成果,俨然是一个思想家的高度。
  我们知道,上世纪初,“保存国粹”的主体仍是“士夫学人”们的焦虑和坚守,至20年代前后,近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群基本形成, “新青年”时代开始,时代也在召唤“新文化”。时已近60的黄宾虹已大体完成他艺术变法方略的第一步:画史研究,从“道咸”而上“启祯”再探宋元晋唐,一个流变而理法精严的绘画本体已在掌握之中。而其中“苏、米书法入画始成雅格”即文人画传统虽“斯为正轨”,但书法用笔不是全部,且书法用笔与金石用笔并不能完全等同或简单地、肤浅地转换。黄宾虹在珍视画史本体传统的前提下,开始他“变法方略”的第二步:用亲炙自然的方式上追宋元。从1928年到1937年赴北平前,黄宾虹差不多用了十年时问游历了桂粤巴蜀皖浙等东西南的山川郊野。这种亲炙自然的过程,首先激活的是这个惯于摹习古人山水的老夫子、这个“国画理论”教员感性的一面。而最感性、最独特的是他视“宋人画如夜山图,是阴面山法”;在黄宾虹看来,米芾水墨山水是从董源的云中山顶来、“化云烟为雨中山水”。将画史、将画理画法还原为自然牛命的表现,是黄宾虹通往传统也是应对时代即“新文化”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生命永远是“新”的,而画理画法只有表达了生命的感受方能获致更普遍的共鸣。从这里,他的画笔开始与古人也与时人拉开了距离,开始有了自己的面目。其中最重要的标志,一是书法用笔,笔线绵韧而有动感;二是浓墨法、积墨法,浑厚质实,墨华鲜润。
  1934年,著《画法要旨》,前篇详述历来画家分三类:文人画家、职业画家,各有优绌;再就是兼两者优长, “一代之中,曾不数人”的“大家画者”。后篇则详述“五笔七墨法”,即成就“大家画者”的理法依据和保证。不难想象,时届70岁的黄宾虹是在为时代呼唤“变法”大家,当也是对自己的激励。
  
  1 937—1 948年 74—85岁居北平
  
  1935年始,黄宾虹应聘为故宫在上海、南京及北平三处库房鉴审藏画。为能有更多机会踏访北方峻岭,1937年4月间,黄宾虹应聘北平艺专及故宫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所。不数月,遽然遭遇“七七事变”,日寇入侵,北平沦陷,交通梗阻,不得已滞留北平达十年。古稀之年又历劫难,心情忧愤、生存艰难自不 待言。但从“变法”进程这个角度看,却是个特殊的“面壁求脱”的过程。今藏浙江博物馆的上千幅画稿正是在这“面壁”期间的思考与“解题”的痕迹。画稿大都题为临仿某家某派的临古画稿,大都单线勾勒,不事皴染,黄宾虹自称其为“钩古画稿”。从中透露出的消息有三:一是着意于“金石用笔”的尝试与锤炼,即前文述及从书法用笔到“金石用笔通之于画理”,有诸多思路与技法上的酝酿切磋。黄宾虹反复研习的是如何不放弃传统哲学有关美的最高原则,即规避一味的霸蛮和荒率,在苍辣与柔韧之间致力于那个平衡点——冲和,这就是不能视作为著名金石家的黄宾虹仅为“金石画家”的原由。由此带出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绘画本体的语言因金石用笔更丰富精彩而不是削弱或损害绘画的特性。第三,是有关“入繁出简”的思考。在这些仅存“简括轮廓”的画稿里,黄宾虹惨淡经营着一种“尚简”的努力。这里所谓的“尚简”,并非“简括轮廓”之“简”,是为再一次抽象中国画的语言形色,即打破已有的形、意平衡,再造一种新的平衡,即再造一种影响深远的概念形式。因为黄宾虹应该很清楚,所谓“大家画者”,所谓“变法”,必须有一种创造性的、标志性的、且是从融通古今的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形式语言。金石学带给黄宾虹的不仅仅是笔线的质感质量,还有“六书”即古人创用文字时的空间理念及抽象方法。从画稿里,我们看到了他晚年变法创作时的基本图式。
  
  1 948-1 955 85—92岁 居浙江杭州
  
  1948年,年届85岁的黄宾虹应聘杭州国艺专得以南返,至1955年以92岁高龄逝世,有最后的7年时间来完成他的“变法”大业。作为投身社会变革的过程中由传统士夫学人转变而来的近代知识分子,“画之大者”的实现仍需思想的完整或者说成熟作为前提。与“启祯诸贤”、 “道成复兴”成一系统的是“东周民学”。从金石学获得“金石用笔”及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空间观以外,黄宾虹从中还撷取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资源:东周民学。作为一个一辈子孜孜埋头于古印古文字研究的金石学家,同时也是中国最早一批反封建体制追求民主共和的志士仁人,变法变革的目的就是“人民民主共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黄宾虹一生的追求,从社会到艺术是内在统一的。1948年,黄宾虹的思考已经成熟,南返杭州小住上海时,在旧雨新知欢迎他的座谈会上发表两场演说,一是“养生之道”,畅言:世界国族的生命最长者,莫过于中华,这原因是在于中国民族所遇教训与德泽,都极其朴厚,而其表现的事实,即为艺术。艺术就是祛病增寿的良药。历史上凡世乱道衰的时候,正是艺术家努力救治的机会。今日各国均知注重艺术与文化,我们文化自有特长,开门迎客,主客均乐,以此可以免去战争,不必残杀了。所以说,艺术是最高的养生法,不但可以养中华民族,且能养成全人类的福祉寿考也。
  这是黄宾虹对艺术最成熟的看法,这种对全民族甚而对全人类都有“养生”意义的艺术,必然是“民学”意义上的也即最具普遍意义普遍认同的艺术。隔天的讲演“国画之民学”,开宗明义:民主时代,艺术不为君主、不为宗教,当为民间的“自由发挥”。“民为邦本”本也是中国远古社会的传统:三代(夏商周)而上,君相有学,道在君相;三代而下,君相失学,道在师儒。自后文气勃兴,学问便不为贵族独有。师儒们传道设教,人民乃有自由学习和自由发挥言论的机会权力。这种精神,便是民学的精神,其结果遂造成中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大体中国国画文字在六国(春秋战国)时代,最为发达。
  这样的思考,这样的胸襟学识显然是超出一般画家或金石家的。
  与这种“国画民学”、“艺术养生”说相应并统一的画学思想是“内美”说。从“艺术养生”的立场出发, “艺术从养一己之身心到一国族的精神养成者,为内美”;以“民学”的立场, “秦小篆,唐干禄书、唐阎立本跪而写图即是外美”;从艺术家与自然造化的关系而言,在天地间可“于静中参得内美”;而艺术构思中,“远实于虚,无虚不实,为得画之真内美。” “内美”说蕴含广泛而精微,可以说包容了黄宾虹全部的艺术思想和创作追求,我们也正是从“内美”说贯通了黄宾虹的思想和创作,从“内美”这个角度和高度来评价他晚年变法的成功和内涵所在,是最恰当的。
  天假高年,黄宾虹经十年面壁成竹在胸,85岁南返杭州任教国立杭州艺专即今中国美术学院,至1955年以92岁高龄谢世,仅7年也是可贵的7年,得以完成他的“变法”大业,前述所谓“近代画史里程碑”也正是在这7年间以大量的创作来完成的。所谓可贵即是,在臻于“内美”的高度上,黄宾虹展开了一次随心所欲不逾矩但却真正突破传统语言模式的实验,使中国画的表达方式具有了近现代的特征而无愧于这个时代。我们就“内美”、“实验”、“圆满”三个角度来大致认识虽仅7年间仍能区分出的三个阶段。
  一、从充实之为内美的角度看,黄宾虹80岁上的风格是黑密厚重,初到杭州的两三年间延续的正是这种风格但更趋精纯,典范之作往往一面坡麓几乎占满画面,墨色积染至碑椎般黝黑,但润泽如玉,且在密实中虚白隐约天然通透,观者能感受到山体内似有呼吸与天外云气共吞吐。这是黄宾虹的基本风格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也是“内美”最其本的实现。
  二、黄宾虹因双眼白内障在89至90岁的6月手术前后几乎处于失明状态,而大量实验性的作品正作于这两年间。所谓实验,是将一种传统的笔墨手段或一种风格语言推至“极限”,而后顺势导出超常规即超传统样式的新语言、新面目。如纯以水墨渍化写烟雨迷蒙“化合无迹”,或纯以焦墨写荒郊野岭用“辣字诀”,又或纯以丹青写骄阳下的山川等,笔墨的表现力已超出了古人想象。但在种种的尝试、实验中,点线的“韵律化”或町算是最典型、最逸出传统趣味。非但古人即使今天的我们,也会惊叹那些厚本为构筑山峦的皴线或点渐渐地不再描摹具体的山峦物象,而似乎被一股内力组合起来,朝着一个莫名的方向,随着一利,莫名的韵律运动起来。这种韵律感的表现是画史前所未有的,然而,透过韵律去感受大自然本也应有的性情,去感受生命原有的纯粹,不也正是人类共有的、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享受吗?年已九旬双眼视物不清的黄宾虹曾把超脱古人的“变法”称之为“破茧成蝶栩栩而飞”,他为自己创造了飞舞之韵律。
  三、90岁那年6月的手术使他复明了,心境也由激昂亢奋回复到安祥和从容。在这近两年的最后时间里,黄宾虹以谨严整饬的笔调着意创作了一批意蕴宏博、开合大气的大作,就如刻凿纪念碑一样,想要留给后人的,有对宋元经典的追摹心得,有对高山巨川华滋草木的敬意和怀恋,有对民族未来的深切期待……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难得的圆满。
  黄宾虹生逢时代转捩,自是诸多艰困,终以道德文章完成了自己对这个时代的担当。凹望当年与谭嗣同把酒剧谈“变法”,三年后谭嗣同人头落地,黄宾虹闻讯恸哭;50年后的1948年,仍念念不忘这个“迟我50天出生的复生(谭嗣同字)虽不能复生,而复生之名,仍然活在世人心中”;7年后已到生命弥留之际,最后吟诵的竟是当年痛悼谭嗣同的挽诗:“千年蒿里颂,不愧道中人。”可以想象,这两个“同道人”曾经有过怎样的承诺和默契。所以,我们今天欣赏黄宾虹的艺术、讨论他的笔墨,或许我们更不能忘记、不能忽视的是:黄宾虹及其艺术里深刻的近代史印记,以及那一代志士仁人悲悯天下的襟怀、坚忍不拔的信念……
  
  黄宾虹纪念室
  
  1948年,黄宾虹85岁,应聘杭州国立艺术得以南返,寓居国立艺专以西一里开外的栖霞岭31号。1 955年,黄宾虹以92岁高龄逝世。在公祭大会上,其夫人宋若婴代表子女宣布,将所遗存的书画作品五千余件及文稿、旧藏文物、书籍等总数在两万余的遗物全部捐赠国家。经两年多的清点造册,入藏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紧邻国立艺专旧址。1 959年由浙江省博物馆在黄宾虹原寓所成立黄宾虹纪念室,展出部分作品和复原的画室。 “丈革”期间一度关闭。1988年恢复纪念室。现有生平事略陈列室及画室复原,长年开放。1999年,香港刘唐小平女士捐资在浙江省博物馆建立黄宾虹专厅,黄宾虹作品展成为浙江博物馆的常设展览。
其他文献
“山上不长草,墙上加墙墙不倒,房上能赛跑”的所谓“三宝”之说。房顶上能赛跑是撒拉人住房的特点。    走进地处“九曲黄河第一弯”撒拉族人的家园——循化,那异彩纷呈的山川沃野,那巧夺天工的奇山异水,无不展示着高原江南独有的魅力。撒拉族,一个向着太阳追寻纯净乐土的神奇民族就生活在这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循化,走进这个神奇的民族,了解他们,感受他们。      屋顶上能赛跑的房子    循化县地处青
期刊
不说唯一  你是世界高地上的奇迹  吐谷浑的后裔  演绎出拉仁保和吉门索的神奇  不说最美  你是西部天空下的彩蝶  赤列山的雪水  浸润开花儿与少年的心扉  一口古井酿琼浆  十二盘坡引凤凰  土乡彩虹之乡  青稞酒美誉四方  土乡刺绣之乡  轮子秋飞舞吉祥  土乡土族之乡  阿姑温柔善良  阿吾热情大方  明媚的阳光  照在沙塘河上  安召索罗罗  圆了六百年七彩梦想  ——《彩虹之乡》  今
期刊
我们的车到了有“中国小麦加”之称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后,又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东南方行驶了近40公里,到了甘肃东乡族自治县。  我们去了北岭乡。那里满眼是饥渴焦黄的山梁,土质平房稀稀落落地散落在大地上。东乡族把居住的家院叫庄窠,庄窠多半依山而筑。屋外有一丈多高的土墙围住,内有空地。有的四面盖屋,有的三面盖屋,有的朝南朝西向阳面盖横折的两面房,也有的只盖一排房,多为土木结构的两面房。整个建筑除了门、窗以及梁
期刊
一些历史的风景正在人们的淡漠中远去。  如果我们驱车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过了中南海新华门,橙红的夕阳照临,远远地,正前方街心出现了绿岛和碧树环抱着笔直耸立着的双塔。汽车从塔下划一个弧线绕过,这时传来风铃清脆的声响,那是一幅怎样怡人的景象,心身与视觉的疲劳,会顿时消除。  毫无疑问,这绿岛与双塔和天安门、金水桥一起,将成为长安街上经典的风景。  长安街上有过双塔?  是的。西长安街路南侧曾有大庆寿寺,
期刊
对扎根在草原,奔腾在马背,歌唱在草原,舞动在蓝天下的游牧爱族——裕固族而言,转场,是他们的生活轨迹,迁徙是他们的生命轮回。  从降生那天起,他们就注定了永远的迁徙,随着四季的轮换,沿着那条恒久不变的、走过无数次的转场牧道,年复一年,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从孩提一直走到暮年。一生一世,恪守着与大自然的约定,恪守着与草原的约定。  无论要走上多远,无论过程多么艰辛,他们都坚定不移地朝水草丰美的牧场迁徙,
期刊
地险天成第一关,  巍然积石出群山;  登临慨想神入泽,  不尽东流日夜潺。  这是古代诗人赞叹积石山的优美诗篇。积石山位于西北甘南高原,这里水草肥美,是宜农宜牧的好地方。数百年来,保安族子子孙孙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谱写着本民族的历史,创造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    一进入“保安三庄”之一的大河家镇,我们就找了一个老向导——保安族同胞马荣,他今年61岁,退休前是一名历史教师,
期刊
沿着丝绸之路,不停的跋山涉水,我们来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它与俄罗斯山水相连,是我国西部唯一与俄罗斯交界的县。  布尔津县风景独特,境内拥有久负盛名的高山湖泊、雄伟壮丽的冰川河流,气象万千的原始森林,绚丽多姿的草原秀色,令人神往的高山雪原,巧夺天工的雅丹地貌,绝无仅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悠久淳朴的人文古迹。而有着“亚洲唯一瑞士风光”之称的喀纳斯自然生态景观区也在该县境内。除了美丽的自然风
期刊
席慕容的那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轻而易举的勾起了我们对蒙古族的好奇心,我们沿着既定路线,一路前行,来到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来到了肃北草原,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父亲的草原”。  千里肃北草原,绿草茵茵,羔羊撒欢,牧民正忙着抓绒剪毛。在上盐池湾,下石包城的路上还看到成群的黄羊在河边吃水,凶悍的野驴在草原上奔跑,真使人大开眼界。  徜徉在那芳草萋萋,绿海连天的宽阔胸怀里,语言是那样的苍白,感情却又
期刊
一所百年历史的大宅子    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澄海的隆都镇前美村,是著名旅外侨胞陈黉利家族在家乡建造的许多宅第的总称。这是一所真正的,有近百年历史的大房子。宅子到底有多大呢?民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说是每天日出时开窗,开到正午时全宅内窗户才能开完而最先打开的窗又要开始关了,一直关到日落,所有的窗户方才能全部关上。    陈黉利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华侨家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被誉为“泰华八大财团之首”
期刊
近有温州之行,得识永嘉山水。一条楠溪江,名列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疏朗寥廓胜。无多装点,野趣天然,荆钗布裙,不掩国色。爰作四记,并足迹心迹均志之,以飨后之问津者。    岩·云·瀑    永嘉县龙湾区一个青年朋友远道来索题,我写了这样几句话:“昔爱‘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之句,今值秋晚,稻熟菜嫩,黄绿绣错,而岸上白云则无日无之。因得诗云:谢公踪迹应犹在,来向楠溪江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