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特色浅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穆斯林的葬礼》在国内是一部很有名气的小说,曾经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关月华先生将其翻译成英语后,也曾在国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本文即从语言表达、语言风格以及可接受性三个方面来分析《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的特色。
  关键词:语言表达;语言风格;可接受性
  作者简介:董娌楠,女,1982年1月出生,辽宁锦州人,硕士,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2
  一、丰富的语言表达
  例⑴(原)一个淡淡的剪影在雨雾中出现在破旧的崇文门城楼处。……院子里,枯叶被风雨吹落,一路追随着地上的积水,汩汩地奔向下水道,湿淋淋的白杨树干,睁着一只忧伤的大眼睛。[1](337)
  (譯)The second day was a rainy and windy one. A great amount of vehicles- ambulances, jeeps and cars were parked beyond the gate of Tongren Hospital. Inside the yard, rainwater swept the fallen leaves into the gutters, which were covering the roads when the eye- as knots of the rain- soaked poplar stems seemed to be staring out woefully.[2](364)
  译者删译了原文中一些不相关的句子,使得译文在结构上显得更为连贯。此处的删译改写是在语言层面进行的,目的是为了符合艺术审美。对于一些生动的原文描述,比如“湿淋淋的白杨树干,睁着一只忧伤的大眼睛”,译者保留了原文的表达,将其在意义与形式上都翻译得极为丰富。译者用“eye- as knots of the rain- soaked poplar stems seemed to be staring out woefully”生动等效地表达了汉语原文。
  例⑵(原)新月轻轻地说:“好……”,她的目光凝聚在老师的身上,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如同清澈的泉水,又像毫无脏污的镜子,映射出了内心深处的无限信任。[1](345)
  (译)“Ok!” New Moon said slowly, putting her stare closely around her teacher. Those large sparkling eyes were like clear lake, spotless like a mirror that showed a completely trusting soul deep inside.[2](372)
  新月的双眼在原文被作者描绘得极其美丽,而此处也被译者相应地译成了极为合适与生动的译文。在此处,译者选用了很多美妙的单词去描绘新月美丽的双眼,同时也为读者营造出了梦一般的氛围。此处新月完美而又纯洁的形象完全符合读者的阅读期望。
  例⑶(原)韩太太对这个突然而至的消息简直是喜极而泣,她心慌慌地从上房跑出去,老远就看见一个魁梧的身影闪现在垂华门里的木雕影壁旁…… “壁儿,壁儿……”他低沉地呼喊着她的乳名,似乎她还是二十年前那个一切都要依靠师兄的小师妹……然而,十年没这样叫了,口生了![1](490)
  (译)When Mrs. Han heard this news,she nearly cried with joy. She ran out of her room in a great hurry and saw a tall and strong man showing up behind the wooden screen inside the inner gate…He said in a low voice, “Jade Girl, Jade Girl!” as though she were the daughter of his teacher twenty years ago, the girl who depended on him completely…However, he found his tongue faltering over the name.[2](470)
  这一部分描写的是在分开十年后,家人团聚的场景。原著中的“心慌慌”,“她想一步就跨到他跟前,往前一扑……”显示了韩太太的极度兴奋与渴望。在译著中,一系列动词诸如“overly eager”,“a single stride”,“plunge”和“collapse”的使用,生动刻画了一个和丈夫分开十年的女人那种不好意思而又真诚、感人的心情。而接下来的“wailing and laughing all at once”和“found his tongue faltering over the name”全都用来描绘这种“一切都已经改变了”的状况。整个译文在结构、意义与人物心理上都刻画得十分丰满。
  二、自然而又朴素的语言风格
  译著不仅在语言表达上自然而又朴素,在整体的语言风格上也是如此。如果原著中某部分的语言风格别具审美,比如陷入热恋中的楚雁潮和新月之间展开的对话部分,那么译著就会相应地遵照原著的审美语言风格;如果原著中某部分的语言风格激烈而又充斥着矛盾冲突,比如梁君璧与梁冰玉为了韩子奇而发生的争吵,那么此部分的译著也会相应地遵从原著中的矛盾冲突。丰富而又自然的语言风格展示了译者对原著的深刻理解以及扎实的翻译功底。这种语言风格尤其体现在景色、心里与对话描写上。   例(原)她踏着脚下软绵绵的雪,向备斋走去……她又停下来,她不太好意思去敲响那扇小书斋的门,也不愿意去扰乱从那清净世界中徐徐传来的天籁之音……[1](149)
  (译)While she walked to the building and treaded gently on the light and soft snow…she stopped her steps once more; she couldn’t let herself knock on the little room’s door. She didn’t have the heart to disturb the the best songs of thw world being played in that peaceful and calm world.[2](206)
  上例描绘的是楚雁潮用小提琴演奏梁祝而又被新月无意中听见的情景。这一部分的整体风格极具审美,因为楚雁潮演奏的梁祝是关于爱情的一部曲子,它暗示了一位纯真少女的情窦初开。译著中关于新月心理活动的描写以及整体的美学氛围,都让西方读者感受到了关于爱情的强烈情感。译著中的“lightly”,“peaceful”,“gently”和“quivering”都表达了小提琴协奏曲的轻柔以及安宁的气氛。而且“light and soft snow”,“small brook”, “soul-stirring”,“dream-like”的使用同时也加强了审美。
  三、可接受性
  原著中有很多颇具中国特色的表达语,那么如何将其翻译得让西方读者很容易就明白、可接受就成了关键。译者不仅需要按原著的真实意义翻译出来,而且还要让译文显得自然、符合语言习惯且容易接受。有时,译者会对译著做出一些更改,而使译文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例⑴(原)展期只有三天。三天之内,来者不拒,展期一过,恕不接待……横批上大大地写着两个字:“玉王”。所有来客纷纷赞道:过去“博雅”宅有“玉魔”,可如今却有“玉王”,他果真是名副其实呀![1](180)
  (译)The show lasted three days only, and the whole visitors would be friendly received, however, after the show no one would be accepted…there is a caption written in large characters: Jade King. all the visitors said in great excitement, “In old days, Bo Ya Mansion had a ‘Jade Friend’; whereas in the present there’s a ‘Jade King’, who really well deserves the title of honor!”[2](242)
  在這个例子中,译者明显做出了改译。此处的改译既是在语言层面又是在文化层面展开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目标读者的可接受性。原著中的对联“奇技惊天,一脉青蓝出圣手;珍藏冠世,千年璀璨聚名庐”被译者替换成了乾隆皇帝的一首诗“不可食兮不可衣,连城价讵无穷奇”。原著中的这首对联太难翻译,而且对于目标读者来说也太晦涩难懂,所以译者为了读者的可接受性便做出了改译,将一首同样是描写玉的清朝诗词拿来放在这里,并翻译成“Neither for food nor for wear, yet rare and priceless without peer”。改译后的译文通俗易懂,且十分接近日常生活。
  例⑵(原)“不行!”天星眼里冒着火气,因为他已经在这里等了很长时间,所以不会就这样放走她……“我没有道德?哼,看不上我,就明打明地分手呗,用不着从上海拉出个表妹来打马虎眼!”[1](354)
  (译)Tianxing said “No!”loudly, with his eyes burning with anger. Because he had been waiting here for all this time, he couldn’t let her go so easily…“You say I’m immoral? Ha, if you considered me not good enough, you could speak it out; there was no need to tell stories about some cousin from Shanghai”.[2](380)
  这个例子是作者描绘天星与容桂芳之间的对话冲突,两人本来陷入热恋,却因为天星妈妈的干预而产生误解,继而分手。两个人相互指责、讽刺,他们之间的对话充满了强烈的火药味。译者保留了原著的语言特色,总的来说,这一部分的译文流畅而又自然。原著中出现了很多颇具中国特色的口语表达,比如“贱遇”,“前心扎我一刀,后心再射我一箭”,“明打明”,“打马虎眼”,这些都是很难翻译出来的。译者分别用了“slight”,“stride me from behind after stabbing me in the chest”,“tell stories”,这些表达法不仅表达了原著中的真正意思,而且也符合英语语言习惯。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充分转译出极具汉语特色词汇的表达语,译者要做到两点:首先,译者需要深刻充分地理解原著,这样才能选择符合语言习惯的英语单词去表达原著的真正含义,而不是坚持死译或直译,或只是看中原著的形式;其次,译者在将原著翻译成目标语言时,应该使译语符合目标语的使用习惯。只有通过这种翻译,译文才会被目标语读者广泛地接受。那么,《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正是符合了这两点要求,使得其在语言上极具特色。
  注释:
  [1]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M]. 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2]Yuehua’ Guan. The Jade King[M]. Beijing: Chinese Literature Press, 1997.
其他文献
我想,你将会是一个有心人。看到世界的蓝天上,一只洁白的鸽,正飞来。——题记(一)看见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抬头望见澄澈的蓝天,脚下踏着轻快的步伐,嘴边哼着愉快的
期刊
作者简介:隗嘉(2000.11-),男,汉,广东人,高中在读。  在国人的眼里里,废墟,终究是要放弃的。  看到“一片狼藉,满目萧然”等词语的时候,绝对不会有关于家人团圆,总角之晏,国泰民安的联想吧?只有面对失败,面对挫折,面对苦难,甚至是难以改变的悲剧时,我们才会在那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悲伤的地方低喃:  “这,是一片废墟。”  这么说来,废墟,确实是不好的東西。  然而,不尽然如此。  君不见颐和
期刊
已经是立秋之后的时候了,天气转了凉,空气不再闷人,楼下的街灯还未亮,晚风轻柔得让人无可抱怨。  这只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夜晚。  男人抬头望了望窗外,平日里聒噪的蝉也安分了些,他起身打开窗户,微风进了屋子,空气也温柔了许多。  于是他拿起了笔,写下了最后一封信。  “如你所见,这是我最后想写下的东西,请允许我将这封信献给我的爱人。我们虽不曾有什么好的结局,可我始终记得初见你时的欢喜。  在我决定要结束
期刊
一种洗礼  期盼许久的雨终于来了。  是秋雨姗姗来迟了。  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雨是该来了。悄然落地,没有声响。但大理石铺就的街面,早已湿淋淋的一片,它的光洁被雨擦洗得宛若磨平的云母石,没有微风,就自然没有波纹。脑海中忽然闪现那日和儿子一同漫步海边时的情景——儿子说,海是一块软软的布,好像被风吹起来的样子。还说有一只虾把飘在海面的落叶当衣服穿了。虽是拙言,我却惊讶于他那栩栩如生的想象,我的感悟是这
期刊
俗话说,没钱寸步难行。俗话也说,钱乃身外之物。就这两句语儿我踅摸了好半天,这个照照面,那个看看相,还在心里不断打鼓,不断进行情感倾向上的反复平衡。最后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利害,人际关系,個人愿望,前途发展……包括现实和浪漫主义等一系列诸如此类的纷繁复杂的东西,才决定——还是像《白鹿原》中朱先生说的一般吧: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对,就按这句话做……  现在看来,标题使用谐音无论如何也都是
期刊
摘 要:施蛰存的历史小说,不止“开辟了创作的新蹊径”、“为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提供了活的标本”、拓展了现代小说艺术技巧,同时还创造了用欲望介入历史的方式,成功挖掘出了历史人物的私欲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填补了正史所竭力遮蔽的不可告人之处。  关键词:施蛰存;历史小说;历史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3  一  20世纪
本文从整个文学史来看池莉新写实小说的流变,在这个起承转合的世纪末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其次,分别从琐碎生活和市民文化的角度来剖析池莉新写实创作背后的精神和灵魂,同时,
受上海四方认证机构的委托,黄吾踏上了去萍乡市一家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也就是通称的ISO9001认证。早听说江西某些地方贫穷,当地某些执法者利用执法权刁难并趁机对管理对象乱开罚单的不良做法,黄吾一笑了之,也没当回事。  黄吾倚靠着飞驰中高铁列车的窗前,贪婪地看着窗外的风景,越往西走,大地越宽广,列车过了浙江,进入江西境内,祖国广袤的大地开始映入眼帘,黄吾心情极度放松。  到了当地,企业是热情地接
期刊
△传统好比一座大庄院,在外面怎能知道它的内部结构以及轩堂陈设,必须走进去,浏览一番,登堂入室,然后从后门出,了然于心。进去不容易,出来更难。有几个人学画,能够入而能出?
作者简介:张桑霓,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学生。  从小喜欢诗词的林一不爱说话,在高三却爱上了写作。从刚开始由灵感迸发出的几句话,到后来的整段整篇甚至小说。他觉得自己在文字的世界里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幸福。写作带给他的满足感远远超过了他那个年龄本应感兴趣的事情。  那个年纪的壮志凌云也是有的。  “爸、妈,我要当作家!”  一天晚上,一家人围着残破不堪的圆桌吃饭时,林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