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运用一切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加工,以生产对社会有价值的新知识,新成果和新产品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核心就是创新思维。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校肩负培养和造就具备创新思维人才的历史使命,作为工作在教育阵地的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氛围的营造、教师队伍的建设及社会实践等方面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人物,必须不断突进教育创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已经融入到全球,尤其是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对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勇于探索,努力把当代的大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最后还是要靠大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一个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崛起,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样需这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人才来源于教育,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人云亦云”、善于考试的学生,却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优秀人才。因此深化教育改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重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一)好奇心强,但不具备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性,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在一起,由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的思维
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散点的和直线式的,致使我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处理问题的时候过于墨守陈规,没有太多的新意和突破。
(三)热情高涨,但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效应。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了创新目标不够明确,三分钟热血过后,也就一切都如往常。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难以坚持,遇到一点苦难就会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
三、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目前在大学校园中,创新氛围是欠缺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考试中没有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学校没有足够重视,也没有提供良好的环境,相关的活动组织也有限。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必须让学生有创新任务可做,从不良嗜好和习惯中摆脱出来,投入到创新性的思考、研究和学习当中,把创新当作自己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以创新为荣的风尚。
(二)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要有一支过得硬的创新型师资队伍。首先,教师要具备创新性的思维观念。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引导;其次,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形式等方面的改革。教师不应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等”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应因材施教,发挥组织、引导和控制作用。最后,教师要有接受大学生挑战的勇气,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营造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与兴趣。
(三)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
不少高校的培养模式是注重校内课堂学习,除毕业实习外,绝大部分课程几乎只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很少参与社会实践,导致动手能力极差。创新的灵感大部分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也是创新最好的素材。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有一大批自主产品问世,真正地掌握自主创新技术,不是纸上谈兵能够获得的,而是需要学生放开双手,展开思维,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掌握相应的资料方可实现。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拟的,学生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都会得到充分地发挥,其合作意识、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以加强,非常容易產生创造性火花,表现出创造举动。因此参与社会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高校应当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目前,全国性的赛事非常频繁,其中“挑战杯”大赛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可以说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在选题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要想在“挑战杯”竞赛中获胜,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至关重要。而创新性科研课题的选择就是一个创新思维过程。因此,可充分利用选题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次,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这也是对科研思路的验证过程,其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克服困难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同时也可促进学校加强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由此可见,“挑战杯”竞赛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急剧变迁的环境之中,社会环境的挤压日益凸显。如生活节奏快、竞争加强、贫富悬殊、就业困难等造成的人际关系障碍,以及情感调适不良、就业压力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导致许多大学生心理失调,影响自身潜力的发挥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把系统的心理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促进心理健康,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其他方面
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加大创新教育的资金投入,加强教学环境的现代化建设,具体包括:立体化精品教材、多媒体教室、装备精良的实验室、电子图书馆、全球知识共享的校园网络等,为推动创新性教学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学生而言,进行创新教育的效果并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创造发明,而是培养他们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消除他们固定思维模式,帮助他们形成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便日后有能力进行真正意义创新工作。从而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29-32.
[2]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通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3]贺敬良,赵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118.
[4]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65-68.
[5]仲伟合.论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34-36.
[6]周儒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企业导报,2010,(11):22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人物,必须不断突进教育创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已经融入到全球,尤其是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对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勇于探索,努力把当代的大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最后还是要靠大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一个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崛起,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样需这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人才来源于教育,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人云亦云”、善于考试的学生,却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优秀人才。因此深化教育改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重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一)好奇心强,但不具备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性,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在一起,由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的思维
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散点的和直线式的,致使我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处理问题的时候过于墨守陈规,没有太多的新意和突破。
(三)热情高涨,但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效应。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了创新目标不够明确,三分钟热血过后,也就一切都如往常。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难以坚持,遇到一点苦难就会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
三、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目前在大学校园中,创新氛围是欠缺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考试中没有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学校没有足够重视,也没有提供良好的环境,相关的活动组织也有限。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必须让学生有创新任务可做,从不良嗜好和习惯中摆脱出来,投入到创新性的思考、研究和学习当中,把创新当作自己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以创新为荣的风尚。
(二)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要有一支过得硬的创新型师资队伍。首先,教师要具备创新性的思维观念。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引导;其次,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形式等方面的改革。教师不应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等”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应因材施教,发挥组织、引导和控制作用。最后,教师要有接受大学生挑战的勇气,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营造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与兴趣。
(三)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
不少高校的培养模式是注重校内课堂学习,除毕业实习外,绝大部分课程几乎只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很少参与社会实践,导致动手能力极差。创新的灵感大部分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也是创新最好的素材。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有一大批自主产品问世,真正地掌握自主创新技术,不是纸上谈兵能够获得的,而是需要学生放开双手,展开思维,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掌握相应的资料方可实现。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拟的,学生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都会得到充分地发挥,其合作意识、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以加强,非常容易產生创造性火花,表现出创造举动。因此参与社会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高校应当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目前,全国性的赛事非常频繁,其中“挑战杯”大赛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可以说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在选题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要想在“挑战杯”竞赛中获胜,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至关重要。而创新性科研课题的选择就是一个创新思维过程。因此,可充分利用选题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次,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这也是对科研思路的验证过程,其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克服困难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同时也可促进学校加强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由此可见,“挑战杯”竞赛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急剧变迁的环境之中,社会环境的挤压日益凸显。如生活节奏快、竞争加强、贫富悬殊、就业困难等造成的人际关系障碍,以及情感调适不良、就业压力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导致许多大学生心理失调,影响自身潜力的发挥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把系统的心理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促进心理健康,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其他方面
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加大创新教育的资金投入,加强教学环境的现代化建设,具体包括:立体化精品教材、多媒体教室、装备精良的实验室、电子图书馆、全球知识共享的校园网络等,为推动创新性教学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学生而言,进行创新教育的效果并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创造发明,而是培养他们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消除他们固定思维模式,帮助他们形成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便日后有能力进行真正意义创新工作。从而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29-32.
[2]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通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3]贺敬良,赵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118.
[4]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65-68.
[5]仲伟合.论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34-36.
[6]周儒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企业导报,2010,(11):224.